niusouti.com

2002年3月2日,某地一水库发现一无名尸体,派出所民警王亮到现场后即组织人将尸体打捞上岸,并组织当地群众辨认,经辨认死者是外地打工妹刘静,王亮随即叫刘静的胞兄刘沃自行将尸体领回去处理。对水中尸体的现场保护,正确的做法一般是怎样的?

题目

2002年3月2日,某地一水库发现一无名尸体,派出所民警王亮到现场后即组织人将尸体打捞上岸,并组织当地群众辨认,经辨认死者是外地打工妹刘静,王亮随即叫刘静的胞兄刘沃自行将尸体领回去处理。对水中尸体的现场保护,正确的做法一般是怎样的?


相似考题
更多“2002年3月2日,某地一水库发现一无名尸体,派出所民警王亮到现场后即组织人将尸体打捞上岸,并组织当地群众辨认,经辨认死者是外地打工妹刘静,王亮随即叫刘静的胞兄刘沃自行将尸体领回去处理。对水中尸体的现场保护,正确的做法一般是怎样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赵某、石某抢劫杀害李某,被路过的王某、张某看见并报案。赵某、石某被抓获后,2名侦查人员负责组织辨认。请回答第92—93题。

    关于辨认的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
    B: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9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C:在对石某进行辨认时,9名被辨认人员中的4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D: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答案:A,B,D
    解析: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0、251条,本题A项中,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这种做法是合法的,故A项正确。B项表述也正确。C项的错误在于,“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被辨认对象的数量不符合规定。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2条规定,D项正确。


    依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90条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0条规定,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 第2题:

    对水中尸体,现场保护时应打捞上岸保护起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某医院的太平间里存放了一位刚刚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病人的尸体,该院心外科的医师刘某知道后,认为这是让实习学生了解心肌梗死死亡病人心脏病变的好机会。但无法联系到死者家属,若是等到第二天,可能尸体会被拉走火化,而且实习学生第二天将返校。因此,当天晚上,刘某召集学生参观了他所作的该死亡病人的尸体解剖,并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将尸体擦洗干净,穿好衣服。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评价,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病人有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因此,刘某的行为不违反医学道德
    • B、刘某在尸解结束后,将尸体擦洗干净并穿好衣服,体现了对尸体的尊重,因此,刘某的行为是道德的
    • C、刘某为了工作晚上加班,非常敬业,因此,刘某的行为是道德的
    • D、刘某虽未获得死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但事前曾联系家属,因此,刘某的行为是道德的
    • E、刘某进行尸解未获得死者家属的知情同意,违反了医学道德的要求

    正确答案:E

  • 第4题:

    对水中的尸体一般不要打捞,但要设法固定,防止急流冲走,非打捞不可的,可将尸体打捞上岸,放在阴凉的地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保卫人员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对于河中尸体正确的保护方法是()。

    • A、立即打捞,防止顺流而下
    • B、打捞上岸,维持现状
    • C、水流湍急,设法固定
    • D、无法固定的,在打捞尸体时,可使用坚硬器具打捞,确保打捞成功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问答题
    2002年3月2日,某地一水库发现一无名尸体,派出所民警王亮到现场后即组织人将尸体打捞上岸,并组织当地群众辨认,经辨认死者是外地打工妹刘静,王亮随即叫刘静的胞兄刘沃自行将尸体领回去处理。民警王亮的做法有何错误?为什么?

    正确答案: 民警王亮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对水中尸体的保护原则是:流动水实施固定,静水维持原状。水库属静水,不应打捞,更不应自行辨认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判断题
    对水中尸体,现场保护时应打捞上岸保护起来。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2002年3月2日,某地一水库发现一无名尸体,派出所民警王亮到现场后即组织人将尸体打捞上岸,并组织当地群众辨认,经辨认死者是外地打工妹刘静,王亮随即叫刘静的胞兄刘沃自行将尸体领回去处理。民警王亮的做法有何错误?为什么?


    正确答案:民警王亮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对水中尸体的保护原则是:流动水实施固定,静水维持原状。水库属静水,不应打捞,更不应自行辨认处理。

  • 第9题:

    某医院的太平间存放了一位刚刚剖宫产诞下的死婴,儿科医师刘某知道后,认为这是让实习学生练习婴幼儿插管的好机会。但因无法联系到产妇,且若是等到第二天,尸体会被拉走火化,实习学生也将返校。因此,刘某便于当晚召集学生进行插管,并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将尸体擦洗干净,穿好衣服。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评价,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病人有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因此,刘某的行为不违反医学道德
    • B、刘某在插管结束后,将尸体擦洗干净并穿好衣服,体现了对尸体的尊重,因此,刘某的行为是道德的
    • C、刘某为了工作晚上加班,非常敬业,因此,刘某的行为是道德的
    • D、刘某虽未获得死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但事前曾联系家属,因此,刘某的行为是道德的
    • E、刘某进行尸解未获得死者家属的知情同意,违反了医学道德的要求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静水中的尸体,保护现场时,一般保持原状,不必打捞。()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对因患甲类传染病死亡的患者尸体,依法处理方式是()

    • A、将尸体立即深埋,并告知死者家属
    • B、将尸体移入太平间,征求死者家属意见后处理
    • C、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 D、对尸体进行解剖查验,然后就近火化
    • E、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后深埋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单选题
    保卫人员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对于河中尸体正确的保护方法是()。
    A

    立即打捞,防止顺流而下

    B

    打捞上岸,维持现状

    C

    水流湍急,设法固定

    D

    无法固定的,在打捞尸体时,可使用坚硬器具打捞,确保打捞成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2002年3月2日,某地一水库发现一无名尸体,派出所民警王亮到现场后即组织人将尸体打捞上岸,并组织当地群众辨认,经辨认死者是外地打工妹刘静,王亮随即叫刘静的胞兄刘沃自行将尸体领回去处理。对水中尸体的现场保护,正确的做法一般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正确的做法是维持原状,加强保护并及时报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多选题
    关于辨认的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

    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

    B

    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9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C

    在对石某进行辨认时,9名被辨认人员中的4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D

    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0条规定,辨认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几名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当由辨认人个别进行。第251条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A项,在辨认尸体时,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是合法的。
    B项,不仅被辨认对象的数量符合规定,而且符合单独辨认原则。
    C项,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本题中,仅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不符合被辨认对象的数量规定。
    D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52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