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关于在框架梁端设置箍筋加密区的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 )。

    A.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不能小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答案:B
    解析:
    根据框架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箍筋配置。

  • 第2题: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应满足下列各项中的哪项要求()

    • A、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 B、不能小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 C、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 D、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正确答案:B

  • 第3题:

    三四级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规定是多少?


    正确答案:梁高的1.5倍。

  • 第4题:

    “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
    • B、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
    • C、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
    • D、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根据混凝土相关规范的规定,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 A、50%
    • B、60%
    • C、70%
    • D、80%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框架梁的构造措施中,理解错误的是()。
    A

    限值梁截面最小尺寸的目的是避免剪压比(平均剪应力与轴心抗压强度的比值)过大

    B

    净跨与梁高比值小于4时,框架梁不易出现剪切破坏

    C

    限制框架梁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梁端塑性铰的延性

    D

    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值与梁截面高度无关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三四级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规定是多少?

    正确答案: 梁高的1.5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下面有关基础梁、框架梁的差异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A

    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柱是框架梁的支座

    B

    基础梁在柱节点内箍筋照设,框架梁在柱边开始设置箍筋

    C

    框架梁箍筋有加密区、非加密区,基础梁箍筋有不同间距的布筋范围

    D

    基础梁端部根据有无外伸判断封边钢筋弯折长度,框架梁端部根据支座大小判断锚固值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中()
    A

    梁、柱中的箍筋都应在框架节点区内设置

    B

    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柱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

    C

    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梁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

    D

    节点区无法设置箍筋,只能设置拉结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应满足下列各项中的哪项要求?()
    A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

    不能小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

    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

    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非框架梁中,箍筋有加密与非加密之分吗?

    正确答案: 没有作为抗震构造要求的箍筋加密区。
    但均布荷载时可以设置两种不同的箍筋间距,支座端承受剪力大,肯定应较密一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框架梁、柱箍筋加密要求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箍筋加密区取全高。

    B

    底层框架柱柱根箍筋加密区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

    C

    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取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D

    二级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2hb和500mm的较大值。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中()

    • A、梁、柱中的箍筋都应在框架节点区内设置
    • B、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柱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
    • C、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梁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
    • D、节点区无法设置箍筋,只能设置拉结筋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对框架梁柱端进行箍筋加密?


    正确答案:梁柱端箍筋加密: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柱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提高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同时避免纵筋的受压屈曲。

  • 第15题:

    下述对柱箍筋的说法()是错误的。

    • A、抗震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要求及肢距要求,均是为了提高塑性铰区箍筋对砼的约束来作用;
    • B、抗震框架柱在柱箍筋加密区外,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
    • C、抗震框架柱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时,重叠部分箍筋体积应重复计算;
    • D、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与柱纵筋的最小直径有关。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


    正确答案:较小

  • 第17题:

    下列关于框架梁、柱箍筋加密要求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箍筋加密区取全高。
    • B、底层框架柱柱根箍筋加密区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
    • C、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取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 D、二级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2hb和500mm的较大值。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问答题
    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对框架梁柱端进行箍筋加密?

    正确答案: 梁柱端箍筋加密: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柱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提高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同时避免纵筋的受压屈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关于在框架梁端设置箍筋加密区的目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约束混凝土

    B

    提高梁的变形能力

    C

    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

    D

    增加梁的延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

    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

    B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

    C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

    D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钢筋工程中,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有()
    A

    在受拉区不宜小于50%

    B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C

    当无法避开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设置接头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60%

    D

    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E

    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

    正确答案: 较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中梁内钢筋配置规定的叙述,正确的有()。
    A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3.0%

    B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C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D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四级不宜大于300mm

    E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15,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15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