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正确答案:4000

  • 第2题:

    关于平纵组合,正确的说法()

    • A、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 B、避免在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 C、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
    • D、在凹形竖曲线底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30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m。


    正确答案:25

  • 第4题:

    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 A、切线长
    • B、切曲差
    • C、曲线长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计算题:某山岭区一般二级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为R=2000m,计算竖曲线诸要素及桩号为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正确答案: i1=0.05i2=-0.04
    w=i2-i1=-0.09是凸曲线
    L=Rw=2000*0.09=180T=L/2=90E=T*T/(2R)=2.03
    竖曲线的起点里程桩号=K5+030-90=K4+940
    竖曲线的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
    K5+000处
    x=60h=x*x/(2R)=0.9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
    K5+100处
    x=160h=x*x/(2R)=6.40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

  • 第6题:

    为了保证竖曲线不设在无砟桥面上,纵断面变坡点距无砟桥面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竖曲线长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8%,竖曲线半径R为3000m,则竖曲线的外距E为()。


    正确答案:2.4m

  • 第8题:

    计算题:某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12+180设计一变坡点,标高为20.88,该变坡点前后的设计坡度分别为i1=-3.5%,i2=1.8%,设计的竖曲线半径R=5000m,试计算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K12+200处的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竖曲线要素
    ω=i2-i1=1.8%-(-3.5%)=5.3%该竖曲线为凹性
    L=Rω=5000*5.3%=265m
    T=L/2=132.5m
    E=T2/2R=1.76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12+180)-T=K12+047.5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20.88+T*i1=20.88+132.5*3.5%=25.52m
    边坡点K12+180处
    设计标高为:20.88+E=20.88+1.76=22.64m
    K12+200处
    横距x=(K12+200)-(K12+047.5)=152.5m
    竖距h=x2/2R=152.52/(2*5000)=2.33m
    切线高程=25.52-152.5*3.5%=20.18m
    设计高程=20.18+2.33=22.51m

  • 第9题: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ω为6%,竖曲线半径为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200,则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正确答案:K1+140

  • 第10题:

    公路在变坡点为什么要设竖曲线?


    正确答案: 因为当汽车经变坡点时,如果没有竖曲线予以缓冲,则车辆将受到震动,行驶速度越高,变坡角越大,则震动越剧烈,此外,凸形变坡点还影响行车视距,因而要设置竖曲线。

  • 第11题:

    单选题
    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1=-5%,i2=-1%,变坡点里程桩号为K2+880,变坡点高程为500.00m,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2000m,K2+900的设计高程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499.70m

    B

    499.80m

    C

    499.90m

    D

    500.00m


    正确答案: D
    解析:
    (1)坡度差:ω=i2-i1=-1%-(-5%)=0.04,因坡度差为“+”,故为凹形竖曲线。
    (2)曲线长:
    L=R·|ω|=2000×0.04=80m
    切线长度:
    T=L/2=80/2=40m
    (3)因变坡点里程为K2+880,桩号K2+900在变坡点之后20m,又因切线长为40m,故该桩号还在竖曲线范围内。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的距离:
    x=40-20=20m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
    y=x2/(2R)=202/(2×2000)=0.10m
    K2+900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H=500-20×1%=499.80m
    K2+900的设计高程:
    Hs=H+y=499.80+0.10=499.90m

  • 第12题:

    填空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正确答案: 40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计算题:进行某山岭区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里程K5+590,其高程为499.81m,其中i1=0.05,i2=-0.03,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标高要求为497.85m。 试 (1)确定该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2)计算K5+600处路基设计标高 (3)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正确答案: ω=i2-i1=-0.03-0.05=-0.08该竖曲线为凸性
    由题可知,该竖曲线的外距E=499.81-497.85=1.96m
    由E=Rω2/8可得,R=8E/ω2=8*1.96/(0.08)2=2450m,则
    L=Rω=2450*0.08=196m
    T=L/2=98m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5+590)-T=K5+492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499.81-T*i1=499.81-98*0.05=494.91m
    K5+600处
    横距x=(K5+600)-(K5+492)=108m
    竖距h1=x2/2R=1082/(2*2450)=2.38m
    切线高程=494.91+108*0.05=500.31m
    设计高程=500.38–2.38=497.93m

  • 第14题:

    设竖曲线的半径为R,竖曲线长度为L,坡度角为ω,则三者的关系为()。

    • A、L=Rω
    • B、R=Lω
    • C、ω=LR
    • D、R=L+ω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设在桩号K2+600处设一竖曲线变坡点,高程100.00m。i1=1%,i2 =-2%,竖曲线半径3500m,则桩号K2+560处竖曲线高程为()。

    • A、98.778m
    • B、99.778m
    • C、98.578m
    • D、99.578m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设竖曲线半径、长度和切线长分别为R、L和T,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则竖曲要素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 A、L=R/ω
    • B、L=Rω
    • C、L=R+ω
    • D、T=1/2L
    • E、T=L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计算题: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竖曲线起点桩号=(K9+100)-64.5=K9+035.5竖曲线止点桩号=(K9+100)+64.5=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0.035=65.991(米)

  • 第18题:

    一竖曲线i1=-1.26%,i2=-30%,半径R=4000m,则对应的切线长T、曲线长L、外距E为()m。

    • A、25.20、50.40、0.08
    • B、60.00、120.00、0.45
    • C、85.20、170.40、0.91
    • D、34.80、69.60、0.15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7.5%,i2=8%,则()。

    • A、需要设置凸形竖曲线
    • B、不需设置竖曲线
    • C、坡度角为ω=0.155
    • D、坡度角为ω=0.005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1.3%,i2=3.3%,则()。

    • A、变坡角ω=0.046
    • B、变坡角ω=-0.02
    • C、需要设置凸形竖曲线
    • D、不需设置竖曲线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如图所示,某转坡点处相邻两纵坡为i1=-5%(下坡)和i2=3%(上坡),转坡点桩号为K3+700,转坡点设计标高为456.321m。设已知竖曲线外距E=1.5m,试据此计算: (1)竖曲线的半径R、长度L和切线长T; (2)竖曲线的起、终点桩号和设计标高; (3)桩号K3+660和K3+730处的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竖曲线要素
    ω=i2-i1=3%-(-5%)=8%该竖曲线为凹性
    由E=Rω2/8可得,R=8E/ω2=8*1.5/(0.08)2=1875m,则
    L=Rω=1875*0.08=150m
    T=L/2=75m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3+700)-T=K3+625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456.321+T*i1=456.321+75*5%=460.071m
    竖曲线终点桩号为:(K3+700)+T=K3+775
    竖曲线终点标高为:456.321+T*i2=456.321+75*3%=458.571m
    (3)K3+660处
    横距x1=(K3+660)-(K3+625)=35m
    竖距h1=x12/2R=352/(2*1875)=0.33m
    切线高程=460.071-35*5%=458.321m
    设计高程=458.321+0.33=458.651m
    K3+730处
    横距x2=(K3+730)-(K3+625)=105m
    竖距h1=x12/2R=1052/(2*1875)=2.94m
    切线高程=460.071-105*5%=454.821m
    设计高程=454.821+2.94=457.761m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竖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

    B

    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

    C

    竖曲线长度应达到竖曲线最小长度规定

    D

    竖曲线半径应达到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规定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B两项,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用二段曲线缓和,称为竖曲线。竖曲线的线形有圆曲线、抛物线,在使用范围上,两者没有任何差别。我国道路设计一般采用圆曲线。CD两项,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条文说明第4.0.22条规定,竖曲线长度应达到竖曲线最小长度规定,一般最小半径约为极限最小半径的1.52.0倍。

  • 第23题:

    单选题
    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

    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公路在变坡点为什么要设竖曲线?

    正确答案: 因为当汽车经变坡点时,如果没有竖曲线予以缓冲,则车辆将受到震动,行驶速度越高,变坡角越大,则震动越剧烈,此外,凸形变坡点还影响行车视距,因而要设置竖曲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