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超高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题目

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超高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超高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
更多“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超高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超高旋转有哪些过渡方式?


    正确答案: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侧边缘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车行道中线旋转。

  • 第2题:

    什么是超高缓和段或超高过渡段?


    正确答案: 超高横坡度由直线段的双坡路拱,过渡到与圆曲线半径相适应的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作超高缓和段或超高过渡段。

  • 第3题:

    叙述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及其适用性。


    正确答案: 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缘旋转。
    1、绕内边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在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线旋转,直至超高坡度值。由于该法外侧提高较多,为填方,施工质量易控制,内侧降低不多,利于排水,适用于新建公路。
    2、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这种方法,中线标高不变,外侧太高不多,内侧有所降低,适用于旧路改建。
    3、绕外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由于内侧降低较多,容易积水,于安全不利,一般不采用。

  • 第4题:

    超高的过渡方式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与适用?


    正确答案: (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若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路面要由双向倾斜的路拱形式过渡到具单向倾斜的超高形式,外侧须逐渐抬高,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为止;若超高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
    可分别采以下三种过渡方式:1)绕内侧边缘旋转;2)绕中线旋转;3)绕外侧边缘旋转。
    (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1)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 第5题:

    无中间带的公路,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绕内边缘旋转。用于新建公路。
    (2)绕中线旋转。用于改建公路。
    (3)绕外边缘旋转。用于特殊情况。

  • 第6题:

    有中间分隔带公路,超高过渡的方式有()种。


    正确答案:3

  • 第7题:

    设置超高的目的是什么?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超高的目的是部分或全部抵消行驶在弯道上的离心力  绕路面内侧边缘旋转,适合于新建道路  绕路面中心旋转,适合于旧路改建  

  • 第8题:

    GIS的优点有哪些?用于超高压的优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GIS与常规高压电器相比,其优点是:
    (1)可以大幅度缩小占地面积;
    (2)设备带电部分全部封闭在金属外壳内,可避免高电压对环境的电磁污染。
    (3)可防止人员触电伤亡;
    (4)延长设备检修周期,一般在10~20年内不必解体大修:
    (5)设备绝缘性能不受周围大气条件影响,耐震性强,能提高运行可靠性。
    对GIS用于特高压电网来说,虽然GIS造价高于常规电器,但在工程设计上,计及占用土地面积、施工费用等,GIS总投资与常规电器投资的比会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相对降低,同时优点(1)、(2)、(4)、(5)也非常重要,这对于在特高压电网中采用GIS也就显得十分突出。但由于特高压的GIS面积和体积都很大,因此采用户内型GIS的可能性很小。

  • 第9题:

    问答题
    超高旋转有哪些过渡方式?

    正确答案: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侧边缘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缘旋转;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车行道中线旋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公路超高过渡方式。

    正确答案: (1)无中间带公路
    ①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②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分别采用以下三种过渡方式:
    a、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新建工程宜采用此种方式。
    b、绕路中线旋转:改建工程可采用此种方式。
    c、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路基外缘标高受限制或路容美观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此种方式。
    (2)有中间带公路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4.5m的公路可采用。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公路均可采用。
    ③分别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3)分离式路基公路
    分离式路基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宜按无中间带公路分别予以过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高频和超高速微组装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为得到反射信号传输,阻抗匹配十分重要
    2、连接线的自电感和线间耦合在寄生参数中占主要地位
    3、高频模拟电路的设计的实现,MCM衬底上电感的实现成为主要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超高的过渡方式有直线方式过度和()。

    正确答案: 分段过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超高的横向过渡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A.绕内侧边缘旋转
    B.绕中线旋转
    C.绕外边缘旋转
    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C.绕各自车行道中线旋转

  • 第14题: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


    正确答案: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 第15题:

    试述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绕内边线旋转,适用于新建公路;
    绕中线旋转,适用于旧路改造;
    绕外边线旋转,只适用于特殊情况,一般不用。

  • 第16题:

    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正确答案: 双车道公路:
    1.绕边轴旋转
    2.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
    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 第17题:

    试述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及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适用于中间带宽度≤4.5m时;
    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适用于各种宽度的中间带;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适用于双向车道数>4的公路。

  • 第18题: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1)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适用于中间带宽度较窄(≤4.5m);
    (2)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适用于各种宽度的中间带;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适用于双向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

  • 第19题:

    公路的超高布置方式有哪些基本型式?


    正确答案: 对于双车道公路有以下三种过渡方式:
    1)绕内边轴旋转
    2)绕中线旋转
    3)绕外边轴旋转
    对于有中间带公路有以下三种方式: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对于分离式断面公路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 第20题:

    问答题
    超高过渡的方式有哪些?超高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超高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超高的横向过渡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A.绕内侧边缘旋转
    B.绕中线旋转
    C.绕外边缘旋转
    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C.绕各自车行道中线旋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路线超高的设置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绕车道内侧边缘旋转、绕中线旋转和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对于有中间带的公路有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等。对于分离式公路,规范要求将其作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

    正确答案: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