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设在生产过程中共有n个系统因素,休哈特图对所有的系统因素都加以控制,对应的单因素选控图则排除了一个系统因素,联合应用一组休哈特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诊断。
更多“简述控制图的诊断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内插原理的不同,密度制图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核函数密度制图;简单密度制图

  • 第2题:

    排列图的原理是()、();控制图的原理是()。


    正确答案: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千分之三法则

  • 第3题:

    绘制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时要遵守()的一般规则。

    • A、建筑制图
    • B、机械制图
    • C、电子制图
    • D、电气制图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简述控制图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当生产过程正常时,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的只有偶然因素。质量特性数据形成某种典型的分布,并有99.73%落在μ±3σ的范围内,抽样打点不出界且分布正常;反之亦反。

  • 第5题:

    休哈特控制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在生产过程中联合使用时,休哈特控制图告警,选控图未告警。说明()。

    • A、欲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 B、非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 C、其它因素发生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简述列控中心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列控中心接收来自CTC/TDCS的临时限速命令,接收来自联锁的进路信息,经过逻辑运算,选出一条正确的报文发送到LEU,通过LEU转发到室外有源应答器。车载ATP设备通过BTM接收应答器信息,控制动车组的运行。同时列控中心还会根据当前车站或者区间的临时限速状态,判断进站信号机是否需要降级,并把降级条件发送给联锁。

  • 第7题:

    控制图诊断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质量特性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落在[μ-3σ,μ+3σ]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落在界外的概率只有0.27%。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小概率事件并不是不发生。
    当生产过程正常,纯粹出于偶然原因,这千分之三个数据落在±3σ以外,此时如果判生产过程为不稳定,就有可能虚发警报;在生产过程已经有了异常,产品质量分布已发生偏离,却总有一部分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落在±3σ以内时,此时据此如果判生产过程为稳定,就有可能漏发警报。要完全避免这两类错误是不可能,但可设法将其造成的总损失降低到最低,即将两项损失之和是最小的地方取为控制界限,即以作为控制界限。经变换,得到控制图的轮廓线。

  • 第8题:

    控制图的原理是()

    • A、波动理论和小概率事件原理
    • B、统计推断原理
    • C、弹性原理
    • D、关键的少数原理

    正确答案:A

  • 第9题:

    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继电器有哪些?简述各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继电器有BPR、RBR、BFBR、EB1R和EB2R五个继电器。
    五个继电器构成两条独立的制动输出环路。
    ①BPR是旁路继电器,在启机制动测试的过程中旁路RBR和EB2R的制动输出,完成RBR和EB2R继电器的状态测试检查。
    ②BFBR是紧急制动反馈继电器,用于采集列车施加紧急制动或全常用制动后的反馈信号。
    ③RBR是制动冗余继电器,当EB1R或EB2R有制动输出时,RBR同时输出制动,达到制动输出的冗余;
    ④EB1R是紧急制动继电器,得电制动输出时,系统同时控制RBR、EB2R失电输出制动;EB2R也是紧急制动继电器,失电输出制动。

  • 第10题:

    问答题
    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继电器有哪些?简述各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CTCS3-300T列控车载设备继电器有BPR、RBR、BFBR、EB1R和EB2R五个继电器。
    五个继电器构成两条独立的制动输出环路。
    ①BPR是旁路继电器,在启机制动测试的过程中旁路RBR和EB2R的制动输出,完成RBR和EB2R继电器的状态测试检查。
    ②BFBR是紧急制动反馈继电器,用于采集列车施加紧急制动或全常用制动后的反馈信号。
    ③RBR是制动冗余继电器,当EB1R或EB2R有制动输出时,RBR同时输出制动,达到制动输出的冗余;
    ④EB1R是紧急制动继电器,得电制动输出时,系统同时控制RBR、EB2R失电输出制动;EB2R也是紧急制动继电器,失电输出制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电离式自动曝光控时电路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电离式自动曝光控时系统,是利用x线的电离作用,电离式内的气体被加上直流高压,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并不导电;但当x线照射时,电离式内的气体被电离,产生离子。气体离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不断移动而达到两极板形成电离电流。电离电流的大小决定于x线辐射强度及其x线量子的能量。利用这一物理特性,将电离式置于人体与胶片之间,x线照射时,被人体吸收后的那部分x线,仍可以使得电离式产生电离电流。此电离电流作为输入控制信号,待x线胶片在达到理想密度时切断曝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光电管自动曝光控时电路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光电管自动曝光控时系统充分利用了多级光电倍增管的光电效应:摄影时,x线通过荧光屏与胶片后,由光电管转换成光电流,并给电容器充电。因光电管与胶片同时接受x线照射。故光电流大小和电容器积累电荷的量决定于x线的辐射强度。当胶片感光量达到所需剂量时,电容器积累电荷量就立即推动控制系统相关部件而使x线曝光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光电管自动曝光控时电路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光电管自动曝光控时系统充分利用了多级光电倍增管的光电效应:摄影时,x线通过荧光屏与胶片后,由光电管转换成光电流,并给电容器充电。因光电管与胶片同时接受x线照射。故光电流大小和电容器积累电荷的量决定于x线的辐射强度。当胶片感光量达到所需剂量时,电容器积累电荷量就立即推动控制系统相关部件而使x线曝光结束。

  • 第14题:

    简述超声诊断的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超声诊断目前主要应用反射原理,将超声发射到体内,并在中传播。组织组成的界面就发生反射和散射,将此信号接收,加以检波等处理后,使之显示为波型、曲线或图像等。由于各种组织的界面形态,组织器官的运动状况和对超声吸收程度不同,其回声有一定共性和某些特性,结合生理和病理解剖知识与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这些不同的反射规律,可对患者的病变部位,性质或功能障碍程度做出概括性或肯定性的判断。

  • 第15题:

    简述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DNA在高温下,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两条链分离,称为变性。变性DNA经一定处理恢复成双链,称为复性或退火。在复性过程中,DNA单链可以与其他互补的单链核酸分子形成杂合双链,称为杂交。将样品DNA双链或RNA单链经变性处理,加入已标记的单链DNA或RNA探针,与样品中具有互补序列的DNA或RNA单链构成双链结构,通过显示标记物来检测特定的核酸片段,利用这一特性可做各种基因探查,是基因诊断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6题:

    简述控制图的诊断原理。


    正确答案:设在生产过程中共有n个系统因素,休哈特图对所有的系统因素都加以控制,对应的单因素选控图则排除了一个系统因素,联合应用一组休哈特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诊断。

  • 第17题:

    简述原型制图法和基型制图法的不同。


    正确答案: 原型制图是以人体原型为基础,基型制图是以计算为基础。

  • 第18题:

    简述电离式自动曝光控时电路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电离式自动曝光控时系统,是利用x线的电离作用,电离式内的气体被加上直流高压,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并不导电;但当x线照射时,电离式内的气体被电离,产生离子。气体离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不断移动而达到两极板形成电离电流。电离电流的大小决定于x线辐射强度及其x线量子的能量。利用这一物理特性,将电离式置于人体与胶片之间,x线照射时,被人体吸收后的那部分x线,仍可以使得电离式产生电离电流。此电离电流作为输入控制信号,待x线胶片在达到理想密度时切断曝光。

  • 第19题:

    简述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如果某一波动仅仅由个体差异或随机测量误差所致,那么观察结果服从正态分布;依据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性,确定出现概率非常小的若干情况作为异常标准如果出现相应结果则判为异常。

  • 第20题:

    简述环控通风空调系统的技术原理。


    正确答案: 环控通风空调系统技术采用闭环负反馈的控制原理对车站公共区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调整与控制。首先,按环境控制的工艺要求,在站厅、站台的不同部位共安装了多套温湿度探测器,对其采集的数据加权平均后,作为车站公共区的环境温度、湿度的实测值;然后,将该实测值与设计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根据此实测值与给定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输出给变频器,动态调整电动二通阀的开度和风机电动机的输人电源频率,从而实现了对车站公共区的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降低了地铁运营成本,节约了能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列控中心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列控中心接收来自CTC/TDCS的临时限速命令,接收来自联锁的进路信息,经过逻辑运算,选出一条正确的报文发送到LEU,通过LEU转发到室外有源应答器。车载ATP设备通过BTM接收应答器信息,控制动车组的运行。同时列控中心还会根据当前车站或者区间的临时限速状态,判断进站信号机是否需要降级,并把降级条件发送给联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排列图的原理是()、();控制图的原理是()。

    正确答案: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千分之三法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环控通风空调系统的技术原理。

    正确答案: 环控通风空调系统技术采用闭环负反馈的控制原理对车站公共区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调整与控制。首先,按环境控制的工艺要求,在站厅、站台的不同部位共安装了多套温湿度探测器,对其采集的数据加权平均后,作为车站公共区的环境温度、湿度的实测值;然后,将该实测值与设计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根据此实测值与给定值的比较结果,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输出给变频器,动态调整电动二通阀的开度和风机电动机的输人电源频率,从而实现了对车站公共区的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消耗,降低了地铁运营成本,节约了能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部分监控模式下的控车原理(速度监控方式)。

    正确答案: 1、线路数据丢失时的部分监控模式
    当车载ATP设备运行在完全监控模式下,由于线路数据不足致使移动权限计算时数据权限L1_LMA小于闭塞权限L2_LMA。车载设备在已知数据末端前仍工作在完全监控模式,从线路数据的末端开始,列控车载设备转入部分监控模式。
    模式曲线生成时机:进入新的轨道区段,轨道电路低频信息发生变化时。
    在部分监控模式下,轨道电路信息成为车载ATP生成控车曲线的唯一依据。轨道电路信息在本模式下仅表示一个速度差等级,车载设备以列车前方750m为目标点,目标点至本车的控车曲线计算方法与完全监控模式下相同,出口速度取速差等级中的低速值,限制速度取速差等级中的高速值,750m至2000m生成恒定速度控制曲线,速度曲线取速度等级中的低速值,2000m外的速度控制曲线取0km/h。
    2、引导接车时的部分监控模式
    当车站开通引导接车进路时,ATP车载设备从轨道电路接收到   HB码,越过进站信号机后,自动转入部分监控模式,执行NBP=25km/h的固定限速的模式曲线。当触发紧急制动后,只有在停车状态下,操作缓解按钮缓解紧急制动。模式曲线生成时机:越过进站信号机自动转入部分监控模式时;司机重新按压警惕按钮时。模式曲线计算:生成列车前方200m范围内NBP为25km/h的速度控制曲线。超过200m范围速度模式曲线为0km/h。通过按压警惕按钮,可重新生成前方200m的速度控制曲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