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电子证据的特点。

题目

简述电子证据的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电子证据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间接证据之特点。


    参考答案:

    间接证据的特点有四。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 第2题:

    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不包括()

    • A、电子证据的来源
    • B、电子证据的内容
    • C、电子证据的存储形式
    • D、电子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简述电子参考源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存储介质的转变;
    ②具有高标引度;
    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④时效性强;
    ⑤信息表达数字化,可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一体化;
    ⑥对用户使用有较高的要求。

  • 第4题:

    简述电子证据的常用鉴定方法。


    正确答案: (一)电子证据的同一认定与真伪鉴定。
    (二)电子证据的恢复。
    (三)电子证据的还原。

  • 第5题:

    简述间接证据的特点和适用。简述回避的理由和对象。


    正确答案:间接证据的特点:1.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2.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3.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4.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5.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6.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适用: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事件、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的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确凿无疑的。
    回避的理由: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本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本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人的;6、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7、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8、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鉴定人;9、刑事诉讼法第228条和第245条。第228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第245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回避的对象:1、审判人员;2、检察人员;3、侦查人员;4、书记员;5、翻译人;6、鉴定人

  • 第6题:

    简述物证据的特点。


    正确答案: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相比,实物证据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性、稳定性强,不易失真。实物证据都是客观存在的物,且往往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而形成,一般难于伪造,不像言词证据那样易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虚假或失真;而且实物证据往往是经司法和执法人员勘验或搜查、扣押而到案的,一经收集保全后,就可以长期保持其原有形态,成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有力证据。这是实物证据的突出优点。其缺点是容易被毁灭、伪造、顶替等。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电子证据的同一认定与真伪鉴定。

    正确答案: 为了证明它是否来自于某台机器,我们可以采取哈希值对比的方式。
    使用哈希库鉴别可疑文件的步骤包括:
    1、导入已存在的哈希库;
    2、对目标文件进行哈希值计算;
    3、比较目标文件是否可疑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刑事诉讼证据要受到实践的限制
    (二)刑事诉讼证据会受到条件的制约
    (三)刑事诉讼证据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证据之特点。

    正确答案: 间接证据的特点有四。一是间接证据的依赖性。二是间接证据的关联性。三是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其证明过程复杂,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四是间接证据的排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电子证据的种类。

    正确答案: 1、以技术形态为标准,电子证据可分为通信类证据、计算机证据、网络证据、雷达记录证据与其他电子证据。
    2、以信息承载方式为标准,电子证据可分为模拟式证据与数字式证据。
    3、以证据内容为标准,电子证据可分为数据电文证据、附属信息证据与系统信息证据
    4、以电子设备所起的作用为标准,电子证据可分为电子设备生成证据、电子设备存储证据与电子设备混成证据。
    5、以法律地位为标准,电子证据可分为电子物证、电子书证、电子视听资料、电子证人证言、电子当事人陈述、关于电子证据的鉴定结论以及电子勘验检查笔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电子证据的特点。

    正确答案: a.高科技;b.客观性和脆弱性;c.无形性;d.复合性;e.易破坏性;f.便利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电子证据鉴定前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一)送检单位的准备:
    1、办理取证手续,准备取证环境,如准备取证环境、取证计算机机、操作系统、干净的邮件客户端、Ghost镜像、备份与恢复等;
    2、实行取证,同步进行电子数据监管,制作取证报告,如确定时区和系统时间、判断电子数据客户端类型、检查搜索过滤电子数据、扣押复制电子证据等;
    3、办理委托鉴定手续,包括面对面委托与网上委托两种形式。
    (二)鉴定机构的准备:
    1、收受鉴定委托材料,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2、进行电子证据固化、复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电子证据也称为计算机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与传统证据一样,电子证据必须是可信、准确、完整、符合法律法规的。同时,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不同,相对于传统证据,( )不是电子证据的特点。

    A.高科技性
    B.直观性
    C.易破坏性
    D.无形性

    答案:B
    解析: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不同,具有高科技性、无形性和易破坏性等特点。

  • 第14题:

    简述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审查电子证据的来源;
    2)审查电子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
    3)审查电子证据与事实的联系;
    4)审查电子证据的内容;
    5)全面地使用证据,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判断。

  • 第15题:

    简述电子合同的特点。


    正确答案: 电子合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合同订立的双方或多方大多是互不见面的。交易在虚拟市场上运作,其信用依靠密码的辨认或认证机构的认证。
    2)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所代替。
    3)以收件人的主营业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4)无须订立另外的书面合同。
    电子商务通常不是以原始纸张作为记录的凭证,而是将信息或数据记录在计算机中,或记录在磁盘和光盘等中介载体中,它具有易消失性,易改动性,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为证据具有一定局限性,这些都阻碍了电子商务合同合法性的进程。发展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已经提供和正在提供许多解决的方法。如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在法律上,各国也在制订相关的法律条文确保电子合同的合法性。

  • 第16题:

    简述诉讼证据的含义特点。


    正确答案: 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概念的规定具有代表性,对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证据都是适用的。
    诉讼证据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是指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虚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
    (2)关联性,是指必须与特定的案件内在的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能作为证据。
    (3)合法性,是指必须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证据。

  • 第17题:

    简述电子商务对证据法的挑战。


    正确答案: 在传统的诉讼法中,证据的种类、证据的形式、证据的证明力等都与纸质介质的证据有一定的关系。而数据电文若没原件,诉讼中的举证方法如何确定?数据电文作为证据,它是独立的证据种类,还是传统证据的某一种形式?数据电子证据的排他性、防伪造型问题如何解决等等,是现有的证据法难以回答的。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收集证据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收集证据的主体是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2)收集证据的方法必须依法进行。
    (3)收集到的仅为证据材料。征据材料只有经过法庭查证,通过了审查判断,核实了真伪之后,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审查电子证据的来源;
    2)审查电子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
    3)审查电子证据与事实的联系;
    4)审查电子证据的内容;
    5)全面地使用证据,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判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证据的特点和适用。简述回避的理由和对象。

    正确答案: 间接证据的特点:1.客观性,用于定案的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必须经查证属实,即必须都是客观真实的;2.关联性,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真实存在客观联系,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实际意义;3.充分性,间接证据必须达到能够证明案件全部事实所需要的量;4.协调性,间接证据之间以及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5.完整性,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6.排他性,运用间接证据构成的证明体系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而且是排他的
    适用: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事件、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的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确凿无疑的。
    回避的理由:
    1、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本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本人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的人的;6、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7、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8、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鉴定人;9、刑事诉讼法第228条和第245条。第228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第245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
    回避的对象:1、审判人员;2、检察人员;3、侦查人员;4、书记员;5、翻译人;6、鉴定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不包括()
    A

    电子证据的来源

    B

    电子证据的内容

    C

    电子证据的存储形式

    D

    电子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的常用取证手段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单机勘查;
    网络勘查;
    网络监控;
    电子证据鉴定;
    电子证据扣押;
    电子公证(网络公证);
    电子档案管理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