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外报的产生与发展,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815年到1840年的20多年间,外报发展缓慢,寥寥数家中文宗教报刊也只能在境外出版。鸦片战争以后,外报迅速在中国境内扩展,在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外报占据了垄断地位。事实证明,外报的发展是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相伴而行的。一些外国人并不讳言他们来华办报的目的。外国人来中国办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准读者对象,即“影响”什么人;然后才是如何去“影响”的问题,即争取中国人心的策略。朝廷和各地方当局的官员与士大夫,这些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成了一些外报瞄准的读者对象。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文字也较深些。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在宣传策略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特别是附会儒学,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孔子加耶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外报的政治面目显露得越清楚。它们从维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认为清廷腐败,非更弦易辙不可;另一方面又依赖利用这个顽固的封建政权,同它一起反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外报的主持人,大都同中国当局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达官显贵们的上宾和谋士。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影响:
(1)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以。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1: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更多“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英国宪章派报纸《北极星报》的情况和影响怎样?
    《北极星报》是19世纪英国宪章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报纸。它是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在1837年创办,出版至1852年为止,发行广泛,最高销量达10万余份。《北极星报》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广泛宣传宪章派左翼的政治主张,及时报道各地宪章派的活动,有力地指导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并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 第2题: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评标活动依法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者影响评标过程和结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其表现为:
    1)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
    2)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
    3)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尽管外报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一种表现,但客观上也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
    1)带来了近代报刊,体现了民主观念。
    2)介绍西方文化,开拓读者视野。3)促进中国人自办报刊,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

  • 第4题:

    评标活动依法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者影响评标过程和结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评标小组完成评标后,采购机构向有权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并根据评标意见(),报有权人批准。

    • A、签订合同
    • B、办理付款手续
    • C、推荐中标候选人
    • D、提交采购方案和采购结果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 ①外报的产生与发展,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1815年到1840年的20多年间,外报发展缓慢,寥寥数家中文宗教报刊也只能在境外出版。鸦片战争以后,外报迅速在中国境内扩展,在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外报占据了垄断地位。事实证明,外报的发展是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相伴而行的。一些外国人并不讳言他们来华办报的目的。外国人来中国办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准读者对象,即“影响”什么人;然后才是如何去“影响”的问题,即争取中国人心的策略。朝廷和各地方当局的官员与士大夫,这些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成了一些外报瞄准的读者对象。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文字也较深些。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在宣传策略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特别是附会儒学,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孔子加耶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外报的政治面目显露得越清楚。它们从维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认为清廷腐败,非更弦易辙不可;另一方面又依赖利用这个顽固的封建政权,同它一起反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外报的主持人,大都同中国当局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达官显贵们的上宾和谋士。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影响:
    (1)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以。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书上的:
    1: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 第7题:

    员工福利的作用和影响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员工福利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第一,政府的法律规定。第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第三,集体谈判。第四,有目的地吸引和保留员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第五,当企业希望吸引和雇佣某些类型的员工,但是又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不能单方面提高这些人的薪酬水平时,福利就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有利的报酬形式。第六,福利计划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忠诚感。第七,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提高企业成本支出的有效性。员工福利对于员工的影响主要有:第一,税收的优惠。第二,集体购买的优惠或规模经济效应。第三,员工的偏好。第四,平等和归属的需要。

  • 第8题:

    问答题
    试评《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

    正确答案: 主要有三点:
    (1)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事报道、评论和宣传,坚持不懈地宣传共产主义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
    (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报纸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了同群众的紧密联系,编辑部成员还直接参加火热的群众斗争,这就使报纸能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并为斗争指明方向。
    (3)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报纸对广大人民表现了满腔热情,对小资产阶级采取又团结又批评的态度,对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则加以无情的抨击和深刻的批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正确答案: 1积极影响:
    (1)“中体西用”论是鸦片战争之后就出现的一种观点,流行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这种理论一面主张引进西方的物质文化,一面又要捍卫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而二者的关系,前者为“用”,后者为“体”。
    这一理论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超过积极的作用,在面对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时,要想变革,也只有在这一理论的口号下才有可能部分引进西学
    (2)另一个积极作用在于它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中体西用”继承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但二者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使得儒家经典已不再具有无所不能的绝对权威性,儒学由内圣推及到外王的逻辑结构就遭到了破坏,而不得不把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引到中国文化中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2消极影响:
    这一理论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制度层面时,中体西用则阻碍了这一进程,因为中体西用是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而制度层面则是要改变这一体制,所以它成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评《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事报道、评论和宣传,坚持不懈地宣传共产主义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
    (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报纸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了同群众的紧密联系,编辑部成员还直接参加火热的群众斗争,这就使报纸能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并为斗争指明方向。
    (3)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报纸对广大人民表现了满腔热情,对小资产阶级采取又团结又批评的态度,对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则加以无情的抨击和深刻的批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水运工程施工招标,招标人应在确定中标人后()天内,将评标结果和评标报人后()天内,将评标结果和评标报告报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核备。
    A

    5

    B

    10

    C

    20

    D

    3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水运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工作程序。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 外报的产生与发展,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815年到1840年的20多年间,外报发展缓慢,寥寥数家中文宗教报刊也只能在境外出版。鸦片战争以后,外报迅速在中国境内扩展,在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外报占据了垄断地位。事实证明,外报的发展是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相伴而行的。一些外国人并不讳言他们来华办报的目的。外国人来中国办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准读者对象,即“影响”什么人;然后才是如何去“影响”的问题,即争取中国人心的策略。朝廷和各地方当局的官员与士大夫,这些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成了一些外报瞄准的读者对象。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文字也较深些。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在宣传策略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特别是附会儒学,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孔子加耶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外报的政治面目显露得越清楚。它们从维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认为清廷腐败,非更弦易辙不可;另一方面又依赖利用这个顽固的封建政权,同它一起反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外报的主持人,大都同中国当局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达官显贵们的上宾和谋士。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影响:
    (1)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以。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1: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ABC合成法中,C代表()。

    • A、招标控制价
    • B、规定范围内除最低价外的评标价
    • C、规定范围内最低评标价
    • D、下浮系数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试评《新莱茵报》的办报思想和特色?


    正确答案: 主要有三点:
    (1)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从事报道、评论和宣传,坚持不懈地宣传共产主义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
    (2)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报纸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了同群众的紧密联系,编辑部成员还直接参加火热的群众斗争,这就使报纸能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并为斗争指明方向。
    (3)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报纸对广大人民表现了满腔热情,对小资产阶级采取又团结又批评的态度,对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则加以无情的抨击和深刻的批判。

  • 第15题: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和结果、意义怎样?


    正确答案: i、大战的内容: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ii、大战的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首先是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因为《民》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等等,都只是主管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iii、大战的意义:《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咫尺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 第16题:

    怎样报火警?


    正确答案: 快速找到电话,拨通火警电话号码119;准确报出失火地点;简要说明失火地点周围环境(包括水源)和道路交通情况。

  • 第17题:

    简述血红素的氧合作用和氧化作用,并说明两种作用分别对肉色产生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氧合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一分子氧以配位键结合,而亚铁原子不被氧化,这种作用被称为氧合作用,使肉色呈现鲜红色。
    氧化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血红素的作用被称为氧化作用,使肉色呈现褐色。

  • 第18题:

    影响微管和微丝组装的特异性药物有哪些?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正确答案:秋水仙碱和长春花碱能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阻止微管的组装。
    细胞松弛素及其衍生物细胞松弛素能特异性地破坏微丝的组装。鬼笔环肽与微丝有强亲和作用,能使肌动蛋白纤维稳定,抑制解聚和促进微丝聚合。

  • 第19题:

    在评标过程中,将报价外的其他因素折算为货币价值,并加减到承包商的报价中,这是评标价法评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其表现为:
    1.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
    2.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
    3.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尽管外报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一种表现,但客观上也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
    1.带来了近代报刊,体现了民主观念。
    2.介绍西方文化,开拓读者视野。
    3.促进中国人自办报刊,推动了中国报刊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在评标过程中,将报价外的其他因素折算为货币价值,并加减到承包商的报价中,这是评标价法评标。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血红素的氧合作用和氧化作用,并说明两种作用分别对肉色产生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氧合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一分子氧以配位键结合,而亚铁原子不被氧化,这种作用被称为氧合作用,使肉色呈现鲜红色。
    氧化作用:血红素中的亚铁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血红素的作用被称为氧化作用,使肉色呈现褐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员工福利的作用和影响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员工福利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第一,政府的法律规定。第二,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第三,集体谈判。第四,有目的地吸引和保留员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第五,当企业希望吸引和雇佣某些类型的员工,但是又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不能单方面提高这些人的薪酬水平时,福利就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有利的报酬形式。第六,福利计划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忠诚感。第七,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提高企业成本支出的有效性。员工福利对于员工的影响主要有:第一,税收的优惠。第二,集体购买的优惠或规模经济效应。第三,员工的偏好。第四,平等和归属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英国宪章派报纸《北极星报》的情况和影响怎样?

    正确答案: 《北极星报》是19世纪英国宪章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报纸。它是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在1837年创办,出版至1852年为止,发行广泛,最高销量达10万余份。《北极星报》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广泛宣传宪章派左翼的政治主张,及时报道各地宪章派的活动,有力地指导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并对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