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操纵器设计的一般人机学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减少故障环节,尽可能的简化结构,尽可能的采用标准化结构方式表述的是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 )原则。

    A.高维修度原则
    B.人机工程学原则
    C.高可靠性方式原则
    D.标准化原则

    答案:D
    解析:
    (1)高可靠性方式原则。为提高可靠性,宜采用冗余设计、故障安全装置、自 动保险装置等高可靠度结构组合方式。
    ①系统“自动保险”装置。自动保险,就是即使是外行不懂业务的人或不熟练的人进行操 作,也能保证安全,不受伤害或不出故障。这是机器设备设计和装置设计的根本性指导思想, 是本质安全化追求的目标。要通过不断完善结构,尽可能地接近这个目标。
    ②系统“故障安全”结构。故障安全,就是即使个别零部件发生故障或失效,系统性能不 变,仍能可靠工作。系统安全常常是以正常、准确地完成规定功能为前提,可是,由于组成 零件产生故障而引起误动作,常常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为达到功能准确性,采用保险结构方 法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从系统控制的功能方面来看,故障安全结构有以下几种:A.消极被动式。组成单元发生 故障时,机器变为停止状态。B.积极主动式。组成单元发生故障时,机器一面报警,一面还 能短时运转。C.运行操作式。即使组成单元发生故障,机器也能运行到下次的定期检查。通 常在产业系统中,大多为消极被动式结构。
    (2)标准化原则。为减少故障环节,应尽可能简化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结构和方式。
    (3)高维修度原则。为便于检修故障,且在发生故障时易于快速修复,同时为考虑经济 性和备用方便,应采用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设备系列化的产品。
    (4)人机工程学原则。从正确处理人-机-环境的合理关系出发,采用人类易于使用并 且差错较少的方式。

  • 第2题: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有()

    A人体特(武汉自考)性

    B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C环境控制和安全保护设计

    D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

    E物理尺寸


    B,C

  • 第3题:

    简述人机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人机工程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如下:
    1)工作空间应符合人体尺寸和工作类型,身体姿势、体力和运动三者应适宜操作并互相制约。不同姿势下的工作空间和有利工作区域与方向在考虑工作空间时,应使四肢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工作器具应与人的四肢相适应。各种操纵器具的布置应在人体功能可能实现的范围内。
    2)信息的显示与信号的选择设计和布置,应与人的感觉能力(视觉、听觉、触觉)相适应。信息的显示有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类。通常,信息通过视觉获得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听觉显示的效果更大。因为对于突然发生的声音,人具有特殊的反应能力。但过度地应用听觉显示,易使人疲劳。
    3)操纵、调节部件的选择造型和布置,应适合有关身体部位及其运动,并考虑有关灵敏度、精确度、速度、作用力等方面的要求。控制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如下:
    ①.控制件的运动方向应与被控制动作或显示器的运动方向一致;
    ②.控制件的造型应使操作者只用一般的体力;
    ③.要求精确度较高的操作活动只能使用较小的体力,但应保持适当的阻力,使操作者对操作的精确度有所感觉;
    ④.不同设备完成相同功能控制件的大小和形状应一致;
    ⑤.控制件应易于识别,可以用颜色、尺寸、开关或在控制面板上加说明予以区别;
    ⑥.除非故意联动,控制件的使用不应互相干扰;
    ⑦.要求迅速或精确高速的地方用手进行操作;
    ⑧.为执行若干个分段控制,应采用止动型控制件;
    ⑨.当控制件要求用力大或要求连续向前用力时,可选用脚操作。
    4)环境、安全和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考虑。工作环境对人的工作能
    力和安全有巨大影响。但广义工作环境设计的探讨已超出设备设计的范畴。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辐射热、灰尘、射线、气体、气压、重力、加速度、照明、色彩、噪声、振动等。在人-机设计中着重考虑的应是设备本身对人(操作人员或服务对象)所处环境的劣化和设备设计对人所处环境的改善两个方面。在交通运输市亩中,设备为有关人员提供了“小”环境备件,空调、通风、减振、降噪等是此类设备的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人机界面问题。

  • 第4题:

    简述具体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因素主要包括的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1)运动学因素;
    (2)动量学因素;
    (3)动力学因素;
    (4)心理学因素;
    (5)美学因素。

  • 第5题:

    操纵与显示的()是人机界面设计的重要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应使操纵器编码尽可能与显示器编码相一致。


    正确答案:相合性

  • 第6题: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论述设计荧光屏和信号灯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信号灯:
    1、信号灯的视距和亮度设计
    a.亮度:两倍于背景的亮度。
    b.视距:能见距离(空气透明度、对象的大小、亮度、颜色、背景)
    气象能见距离、夜间发光物体的能见距离
    2、信号灯形状、标记设计
    信号灯应用不同的颜色、形状、标记进行编码区分,形状、标记应与其表示的意义有逻辑联系。
    3、信号灯的颜色设计
    建议采用的10种以内编码颜色,按其不同颜色之间相互不易混淆的程度,依次排列为:黄、绿、橙、浅蓝、红、浅黄、绿、紫红、蓝、黄粉。单个信号灯,蓝绿色最清晰。
    4、闪光信号
    作用
    闪光的强度
    闪光的频率:一般信号(0.67~1.67Hz),紧急信号(10~20Hz)
    5、信号灯的布置
    重要信号灯必须布置在最佳视区视野中心3°范围内;一般信号灯在20°范围内;次要的布置在离视野中心60°到80°范围外,但仍须不必转头即能看到的范围内。
    6、重要信号灯设计
    显示特别重要的信号或危险信号时,课考虑同时采用听、触觉等多重显示的方式,以引起特别的注意。
    显示屏:
    (1)显示屏的显示特征
    在显示屏上显示视觉信息,既能显示图形、符号、信号,又能显示文字;既能追踪显示,又能显示多媒体、流媒体的图文动态画面。
    (2)目标的亮度、呈现时间
    亮度:目标亮度愈高,愈易觉察,但是当目标亮度超过
    100cd/m2时,视敏度不再继续有较大的改善,所以目标:亮度对比度=(目标亮度-背景亮度)/背景亮度,亮度不超过100cd/m2
    呈现时间:T=0.5s大体上已可满足视觉辨别的基本要求;
    T=2—3s,是最有利的数值。
    (3)目标的运动速度
    运动着的目标比静止目标易于察觉,但难于看清。
    视敏度与目标运动状态的关系,v<800/s
    (4)目标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形状:目标形状辨认效率优劣次序:三角形、圆形、梯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十字形。当干扰光点强度较大时,方形目标优于圆形目标。
    颜色:在单色显示屏上,白色、绿色、黄色、琥珀色对深灰色或黑色形成的颜色对比最适合于图形和字符的识别。通常:白色、绿色等明快的颜色用作目标色,而深灰色或黑色作为背景色。
    大小:与视距有关,字高宽比例:2:1或1:1。
    (5)目标与背景的关系
    最小值:3:1;一般情况:6:1或15:1;较高值:30:1。
    过高的对比度不利于眼睛精确聚焦。背景最优亮度:68cd/m²
    (6)屏面
    屏面大小与视距和要显示的目标大小有关。屏面大小以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对人眼形成不小于30°的视角为宜。此外,屏幕下显示的分辨率和颜色对显示信息也有较大影响。屏幕的分辨率愈高,显示的信息清晰度愈好。

  • 第7题:

    通过细致的人机工效学设计,可以改善人机的“适配”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人机工程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

    • A、产品设计
    • B、人体特性的研究
    • C、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
    • D、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设计
    • E、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正确答案:B,C,D,E

  • 第9题:

    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正确答案: (1)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在工程设计阶段,全面考虑人机结合面的安全,做到以人为中心,主动设计出能制约机器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安全系统,让机在人机系统中尽力发挥作用,使之具有保障系统安全的功能。
    (2)产品人性设计的原则。将产品的内实、外美、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等功能融会贯通,在产品设计阶段注重产品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及人机学参数要求,是人机系统达到最佳匹配,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3)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于全过程的原则。在工程或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都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使设计的产品在使用时,快速、方便、省力、安全。

  • 第10题:

    什么是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可靠性;
    (2)简单性;
    (3)易学易用性;
    (4)立即反馈性。

  • 第11题:

    从人机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出发,合理确定人与机械的功能分配,从而设计出经济可靠的人机系统,称为()。

    • A、 高可靠性方式原则
    • B、 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原则
    • C、 具有安全余度的设计原则
    • D、 人机功能分配原则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多选题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

    审查原则

    B

    人机工程学原则

    C

    高维修度原则

    D

    高可靠性方式原则

    E

    特别化原则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A审查原则

    B人机工程学原则

    C高维修度原则

    D高可靠性方式原则

    E特别化原则


    A,B,C,D

  • 第14题:

    操纵器设计的一般人机学原则。
    (1)操纵器的尺寸、形状,应适合人的手脚尺寸及生理学解剖学条件。
    (2)操纵器的操作力、操作方向、操作速度、操作行程(包括线位移行程和角位移行程)、操作准确度控制要求,都应与人的施力和运动输出特性相适应。
    (3)在有多个操纵器的情况下,各操纵器在形状、尺寸大小、色彩、质感以及安置位置等方面,尽量给予明显区别,使它们易于识别,以避免互相混淆。
    (4)让操作者在合理的体位下操作,考虑操纵器操作的依托支撑要求,减轻操作者疲劳和单调厌倦的感觉。
    (5)操纵器的操作运动与显示器或与被控对象,应有正确的互动协调关系。此种互动关系应与人的自然行为倾向一致。
    (6)形状美观、式样新颖,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多功能操纵器,如带指示灯的按钮,能把操纵和显示功能结合起来等。

  • 第15题: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界面上内容明了,信息区、交互区的排列位置合理。
    2.界面结构设计美观合理,主题突出。
    3.交互图标意义明确,使用方便,易于接爱。
    4.动画的变化速度合理。
    5.支持键盘,鼠标双重操作。
    6.具有帮助功能。

  • 第16题:

    人机工程学包括()

    • A、物理人机工程学
    • B、人体人机工程学
    • C、认知人机工程学
    • D、组织人机工程学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操纵器和显示器配合使用时,二者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应有逻辑关系,即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正确答案:相合性

  • 第18题:

    论述人机工程学对设计的影响。


    正确答案: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及对于设计学科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发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惯性等动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肢体感觉器官的机能特征;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以及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全面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了人体结构尺度,人体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有效的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
    (2)为工业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现代工业设计中,如搞纯物质功能的创作活动,不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创作活动的失败。因此,如何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协调的“产品”,这将是当今工业设计中在功能问题上的新课题。
    (3)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声、光、热、振动、尘埃和有毒气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保障人体的健康,安全,合适和高效出发,为工业设计方法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

  • 第19题:

    如何认识人机工程学对设计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设计中,人机工程学使产品的功能与形式更好地实现统一,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大的情感效益和审美效益,人机工程学还为设计提出新的课题,有力地推动着设计的发展,其主要作用在于:
    ①人机工程学使设计更多地获得经济效益;
    ②人机工程学为设计提供了新课题

  • 第20题:

    ()操纵力是手操纵器设计的重要依据。


    正确答案:手的

  • 第21题:

    办公空间一般以冷色调为主,空间处理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这种设计()

    • A、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B、体现了科学性原则
    • C、符合人机工程学,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 D、体现了技术规范原则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以下()不是操纵器按操控功能分类的结果。

    • A、开关式操纵器
    • B、转换式操纵器
    • C、调节式操纵器
    • D、时间操纵器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不是操纵器按操控功能分类的结果。
    A

    开关式操纵器

    B

    转换式操纵器

    C

    调节式操纵器

    D

    时间操纵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操纵器设计的一般人机学原则。

    正确答案: (1)操纵器的尺寸、形状,应适合人的手脚尺寸及生理学解剖学条件。
    (2)操纵器的操作力、操作方向、操作速度、操作行程(包括线位移行程和角位移行程)、操作准确度控制要求,都应与人的施力和运动输出特性相适应。
    (3)在有多个操纵器的情况下,各操纵器在形状、尺寸大小、色彩、质感以及安置位置等方面,尽量给予明显区别,使它们易于识别,以避免互相混淆。
    (4)让操作者在合理的体位下操作,考虑操纵器操作的依托支撑要求,减轻操作者疲劳和单调厌倦的感觉。
    (5)操纵器的操作运动与显示器或与被控对象,应有正确的互动协调关系。此种互动关系应与人的自然行为倾向一致。
    (6)形状美观、式样新颖,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多功能操纵器,如带指示灯的按钮,能把操纵和显示功能结合起来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