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维生素D3的来源和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阿法骨化醇为活性维生素D3,进体内不需转化直接发挥作用。()


    答案:错误

  • 第2题:

    简述分娩时阵缩的力量来源和作用。


    参考答案:子宫肌的收缩为阵缩,为分娩的主要力量,是子宫体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引起的。阵缩开始时收缩期短,且不规律,力量弱,以后阵缩变得持久有力而规律。每次阵缩都是由弱到强,持续一定时间之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两次阵缩之间有间歇时间。阵缩对胎儿的安全非常重要。子宫壁收缩时,血管受压迫胎盘上的血循环受阻,间歇时压迫解除,血循恢复,从而保证胎盘上的血液循环,使胎儿不致缺氧。

  • 第3题:

    肝脏在激素和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

    A.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B.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

    C.肝硬化出现的肝掌是由于雌激素灭活降低所致

    D.肝脏可储存维生素A、D、B12

    E.维生素D3在肝脏羟化25-维生素D3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下列哪几项与维生素D3相符

    A:与维生素D2的区别在于22,23位间没有一个双键,24位上没有甲基
    B:维生素D3经体内代谢转化成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才能促进钙、磷的代谢作用
    C:是维生素D2的开环衍生物
    D:为脂溶性维生素
    E:比维生素D2稳定

    答案:A,B,D,E
    解析:

  • 第5题:

    分别简述钙、铁、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正确答案: 钙的食物来源:奶和奶制品含量丰富,小虾皮、还带、蔬菜、豆类等含钙也较丰富。 铁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如肝脏、肉类、蛋类、鱼类,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绿色蔬菜等含量较高。
    锌的食物来源:贝类食物、瘦肉、动物内脏、蛋、奶、鱼、坚果、豆类等。
    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如动物肝脏、鱼肝油、乳类、禽蛋等,以及黄红色蔬菜和水果。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鱼肝油、动物肝脏、禽蛋。

  • 第6题:

    说明无活性维生素D3和活性维生素D3的结构关系。 


    正确答案:活性维生素D3是指25-羟基维生素D3和1,25-羟基维生素D3,它们是由维生素D3(无活性)羟基化而成的。

  • 第7题:

    甲状旁腺素(PTH)在肾脏的作用是()

    • A、促进钙和磷的重吸收
    • B、促进钙的重吸收和阻断磷的重吸收
    • C、促进钙的重吸收和阻断磷的重吸收,促进维生素D3的25位羟化
    • D、促进钙和磷的重吸收,促进维生素D的1位羟化
    • E、促进钙的重吸收和阻断磷的重吸收,促进维生素D3的1位羟化

    正确答案:E

  • 第8题:

    简述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的作用。


    正确答案: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先后在肝、肾转变成具有活性的1,25-二羟钙化醇才能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1.促进小肠吸收钙1,25-二羟钙化醇在上皮细胞核内可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而钙结合蛋白具有浓集钙的作用,从而促使钙由肠腔进入细胞内。
    2.动员骨钙入血当血中钙磷浓度降低时,1,25-二羟钙化醇可促进骨盐溶解,以补充血钙的不足。
    3.促进骨骼钙化当血中钙磷浓度升高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盐生成和骨骼的钙化。

  • 第9题:

    问答题
    说明无活性维生素D3和活性维生素D3的结构关系。

    正确答案: 活性维生素D3是指25-羟基维生素D3和1,25-羟基维生素D3,它们是由维生素D3(无活性)羟基化而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有关维生素D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维生素D3是主要发挥生理作用的D3形式

    B

    维生素D3必须经过肝、肾二次羟化作用后,才能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3

    C

    1,25(OH)2D3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促进骨盐更新的作用

    D

    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E

    多晒太阳可以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分别简述钙、铁、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正确答案: 钙的食物来源:奶和奶制品,小虾皮,连骨头一起吃的鱼虾类,海藻类,豆类。
    铁的食物来源:动物的血,肝脏,瘦肉,鱼贝类,大豆类,绿色蔬菜。
    锌的主要食物来源:高蛋白的食物含锌较高,尤其是海产品如牡蛎、海鱼、贝类、芝麻、南瓜子。
    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牛奶,南瓜,胡萝卜,波菜,辣椒,西红柿,芒果,菠萝等。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动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奶油,海鱼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的动物性脂肪在体内的作用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必需脂肪酸含量较少

    B

    几乎不含维生素

    C

    是外源性胆固醇的来源

    D

    体内正常含量即有一定的促癌作用

    E

    是合成胆汁酸及维生素D3的原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能够与三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作用显蓝色后渐变为红色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3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简述分娩时努责的力量来源和作用。


    参考答案:腹肌及膈肌的收缩为努责, 这种收缩是随意的,是分娩时的重要辅助力量。当含有大量胎水的胎囊及胎儿前置部分对子宫颈及阴道发生刺激,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释放骤增,并引起腹肌和膈肌强烈收缩。努责比阵缩出现的晚,停止的早,并与阵缩相配合,胎儿排出则努责停止。

  • 第15题:

    甲状旁腺素(PTH)在肾脏的作用是

    A、促进钙和磷的重吸收,促进维生素D3的1位羟化
    B、促进钙的重吸收和阻断磷的重吸收,促进维生素D3的1位羟化
    C、促进钙和磷的重吸收
    D、促进钙的重吸收和阻断磷的重吸收
    E、促进钙的重吸收和阻断磷的重吸收,促进维生素D3的25位羟化

    答案:B
    解析:
    PTH有增强肾内羟化酶活性的作用,在该酶催化下可使25-羟化D3转变为1,25-双羟D3,后者的生物活性比D3高3~5倍,可使肠道细胞的CA2+转运系统机能增强,因而促进肠道对Ca2+的吸收。

  • 第16题:

    肝脏在激素和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不包括

    A: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B: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胆汁排泄
    C:肝硬化出现的肝掌是由于雌激素灭活降低所致
    D:肝脏可储存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
    E:维生素D3在肝脏羟化成25-维生素D3

    答案:B
    解析:
    灭活后的产物大部分随尿液排泄。

  • 第17题:

    维生素D3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代谢。维生素B12有多种辅酶形式,其中()和()这两种辅酶形式比较重要,它们分别是变位酶和转甲基酶的辅酶。


    正确答案:钙磷;5-脱氧腺苷钴胺素;甲基钴胺素

  • 第18题:

    简述维生素K、氨甲苯酸的作用和用途。


    正确答案:维生素K的氢醌型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用于防治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也用于长期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抑制肝脏凝血酶原合成引起的出血。尚有解痉止痛作用,可缓解胆绞痛等。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的降解而达到止血目的。临床用于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链激酶、尿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期应用防止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

  • 第19题:

    试述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在钙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PTH和CT分泌与血钙浓度时间的反馈性调节是维持钙稳态的两个重要机制,其中CT机制发动较快,但作用短暂,PTH机制发动较慢,但可产生长期调节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血Ca2+水平最重要的激素,它有升高血Ca2+的作用,PTH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水平的调节:血钙降低可刺激PTH分泌增多,使血钙分泌升高至正常水平。PTH通过三种机制升高血钙,以维持钙稳态:
    ①动员骨钙入血;
    ②促进肾脏远端小管重吸收钙;
    ③激活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内的α-羟化酶,促进活性维生素D3形成,因而间接促进小肠钙吸收。
    降钙素的分泌也受血钙浓度调节。血钙升高引起CT分泌增多,使血钙恢复到正常。CT降低血钙的机制为:
    ①抑制骨Ca2+。释放入血,它抑制原始骨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并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使溶骨过程减弱,降低血钙;
    ②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尿钙排出增加。
    1,25-(OH)2-VD3。可促进小肠上皮吸收钙,使血钙增高,对骨钙动员和骨盐沉着均有作用,促进骨质更新重建;而当血Ca2+降低时,又能促进骨Ca2+释放入血。

  • 第20题:

    简述维生素D3的来源和作用。


    正确答案: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醇。由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衍生;在肝、肾两次经羟化具活性。
    生理作用:
    ①促进小肠对Ca2+的吸收,使血钙升高;
    ②动员骨钙和钙盐沉积,是骨更新重建的重要因素。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的结构、来源和作用。

    正确答案: 外骨骼就是包被节肢动物身体的角质膜,坚硬厚实而发达。
    (1)结构:是由上表皮、外表皮和内表皮组成。
    上表皮:较薄,只有0.1-1微米;成分蛋白质+脂类;陆生种类还含蜡质有效防止水分散失。
    外表皮:较薄,但很坚硬;成分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有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使外表皮变硬。
    内表皮:相对较厚;成分几丁质+少量蛋白质;很少有钙质沉积,柔软富有弹性。
    (2)来源:内皮层下是单层的上皮细胞,处于基膜上,可分泌形成外骨骼。
    (3)作用:
    保护内脏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抵抗不良环境及病毒细菌等的侵染;
    与附着在体壁内面的肌肉协同完成各种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1,25-二羟维生素D3在钙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PTH和CT分泌与血钙浓度时间的反馈性调节是维持钙稳态的两个重要机制,其中CT机制发动较快,但作用短暂,PTH机制发动较慢,但可产生长期调节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血Ca2+水平最重要的激素,它有升高血Ca2+的作用,PTH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水平的调节:血钙降低可刺激PTH分泌增多,使血钙分泌升高至正常水平。PTH通过三种机制升高血钙,以维持钙稳态:
    ①动员骨钙入血;
    ②促进肾脏远端小管重吸收钙;
    ③激活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内的α-羟化酶,促进活性维生素D3形成,因而间接促进小肠钙吸收。
    降钙素的分泌也受血钙浓度调节。血钙升高引起CT分泌增多,使血钙恢复到正常。CT降低血钙的机制为:
    ①抑制骨Ca2+。释放入血,它抑制原始骨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并促进破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使溶骨过程减弱,降低血钙;
    ②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尿钙排出增加。
    1,25-(OH)2-VD3。可促进小肠上皮吸收钙,使血钙增高,对骨钙动员和骨盐沉着均有作用,促进骨质更新重建;而当血Ca2+降低时,又能促进骨Ca2+释放入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维生素D3的来源和作用。

    正确答案: 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醇。由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衍生;在肝、肾两次经羟化具活性。
    生理作用:
    ①促进小肠对Ca2+的吸收,使血钙升高;
    ②动员骨钙和钙盐沉积,是骨更新重建的重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的作用。

    正确答案: 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先后在肝、肾转变成具有活性的1,25-二羟钙化醇才能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1.促进小肠吸收钙1,25-二羟钙化醇在上皮细胞核内可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而钙结合蛋白具有浓集钙的作用,从而促使钙由肠腔进入细胞内。
    2.动员骨钙入血当血中钙磷浓度降低时,1,25-二羟钙化醇可促进骨盐溶解,以补充血钙的不足。
    3.促进骨骼钙化当血中钙磷浓度升高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盐生成和骨骼的钙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