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2011年,我国的运输成本占到了GDP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由于我国gdp快速增长,老年人医疗费用占gdp的比值下在近十年有所下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解析: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因此比值是不断上升的。

  • 第2题:

    财政风险临界值是指(  )。


    A.政府债务占GDP的60%、财政赤字占GDP的3%

    B.政府债务占GDP的60%、财政赤字占GDP的4%

    C.政府债务占GDP的63%、财政赤字占GDP的3%

    D.政府债务占GDP的50%、财政赤字占GDP的7%

    答案:A
    解析:
    财政风险是指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或财政行为(作为事件)给政府本身,给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活动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的可能性。当政府债务达到GDP 60%、财政赤字达到GDP 3%时,即达到财政风险临界值。故选A。

  • 第3题:

    到2006年我国科技投入占GDP比重是()。

    • A、1.23%
    • B、1.30%
    • C、1.41%
    • D、1.52%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我国基础教育占GDP的比重尚未超过4%。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希腊凭着欧元的信誉在加入欧元区后大发国债,国家债务在高峰时达到了多少?()

    • A、几乎占到了GDP的50%
    • B、几乎占到了GDP的100%
    • C、几乎占到了GDP的200%
    • D、几乎占到了GDP的150%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占比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战略转型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第三产业将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因此第三产业将会主导经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实现经济跨越式转型的战略选择。
    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成为第一大产业,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转型升级已到了关键阶段,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第三产业主导加快转变,中国“服务化”进程已不可逆转,并且越来越快。意味着我国经济工作着力点更多向第三产业转移,通过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是我国向服务业大国迈进的关键节点,第三产业的强势增长及其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为经济换挡不失速提供了有力保障,将继续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夯实基础,成为转型升级的主阵地、结构优化的主力军、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引领我国经济向着“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的发展目标前行。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第三产业主导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即第三产业超越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将是常态。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个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是我国当前及下阶段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空间。
    1)第三产业是连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2)第三产业和消费的关系最为直接,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可靠、最具可持续性的拉动力量
    3)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天然“蓄水池”
    4)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需要发展第三产业

  • 第7题:

    我国法律规定,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不应少于4%。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当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及我国与世卫组织该标准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当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应当不低于3% ②当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应当不低于5% ③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该标准尚有一定差距 ④我国勉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该基本标准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B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

    C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

    D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E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直接影响外贸进出口


    正确答案: B,E
    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近年来我国每年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较大,但是其背后是各种资源的巨大消耗,使得我国的人均能耗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国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我国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
    A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B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C

    非税类收入占GDP的比重

    D

    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2011年,我国的运输成本占到了GDP的()。
    A

    5%

    B

    8%

    C

    0.1

    D

    0.1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消费、投资、净出口和GDP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我国目前占GDP比重最大的部分就是投资,而投资占GDP的比重越大好

    B、发达国家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投资占GDP比重达到最高点后,该国的经济增速会显著放缓

    C、消费、投资、净出口是GDP的三驾马车,它们占GDP的比重必须完全相等

    D、中国目前需要拉动消费占GDP的比重,因此不仅要鼓励消费,还要抑制出口和投资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近年来我国每年GDP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较大,但是其背后是各种资源的巨大消耗,使得我国的人均能耗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国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我国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指()。

    • A、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 B、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C、非税类收入占GDP的比重
    • D、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占GDP份额不断上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高。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了()左右。

    • A、50%
    • B、60%
    • C、70%
    • D、8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根据瓦格纳法则的原理,来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根据瓦格纳法则等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一般性描述,财政支出的规模,或者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1980、1981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上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运行则是另外一种情形。1995年以前这段时间内,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路下滑,1986年才停止下滑,1997年开始回升,而且回升速度较快。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由国家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它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乃至更新改造投资,都由国家拨付。简言之,在改革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扮演了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的角色,这种角色在GDP分配上的体现,便是实行“统收统支”制度,既然要“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就必然较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调动起千千万万个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勃勃生机,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显然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在改革之初,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与此相对应,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许多项目的支出特别是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便在财政支出账上或多或少有所缩小,有的甚至消失了,于是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的下降,必然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而且我国列入预算内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的速度过快,下降的幅度过大,1979-1985年17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但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滑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我国经济改革初期之所以逐年下降,是因为了改变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调整政府职能和分配格局,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加快增长,上述的逐年下滑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趋于回升。我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边际倾向以及由二者决定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都是于1996年停止下降,1997年开始回升,特别是自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回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却已远远超出美国,这是未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 第19题:

    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发展变化。


    正确答案: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就是财政支出规模。各国有所不同,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变化,这一比重也有所不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具有必然性。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政府扮演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的角色,在分配上实行“统收统支”,一方面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比重较小,同时许多生活必需用品由政府低价乃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乃至折旧基金几乎全部上缴国家,相应地,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甚至更新政策改造投资均由国家拨付。在这种体制下,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必然高。改革后,为了调动积极性,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同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应地,削减或取消了许多支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然下滑。
    (2)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下滑速度过快,下降幅度过大,1979-1985年17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

  • 第20题:

    2011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

    • A、0.4%
    • B、1.83%
    • C、3.1%
    • D、4%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希腊凭着欧元的信誉在加入欧元区后大发国债,国家债务在高峰时达到了多少?()
    A

    几乎占到了GDP的50%

    B

    几乎占到了GDP的100%

    C

    几乎占到了GDP的200%

    D

    几乎占到了GDP的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我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的情况是(  )。
    A

    支出额上升,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也上升

    B

    支出额上升,占财政支出比重下降,但占GDP的比重上升

    C

    支出额上升,占财政支出比重上升,但占GDP的比重下降

    D

    支出额平稳,占财政支出比重下降,但占GDP的比重下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有所提高的,同时,还通过科技三项费用、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渠道,鼓励和带动民间科技投入。

  • 第23题:

    判断题
    我国基础教育占GDP的比重尚未超过4%。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