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留学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发声阶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五四前后,旧文学势力与新文学运动发生的三次重大交锋。


    正确答案: 1.与林纾的斗争。林纾站在新文学运动的对立面,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等文章,大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恶毒的攻击白话文运动。由于林纾的观点缺乏理论力度,大多是一些人身攻击的偏狭之辞,很快就在新文学阵营的群起反击之下销声匿迹。
    2.与“学衡派”的论辩。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吴宓、梅光迪等几位教授创办了《学衡》杂志,鼓吹“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在肯定与维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提出了系统有力的批评,其中虽不乏一些稳健有益的意见,但由于其主张毕竟代表的是一股时代的逆流,因此,在鲁迅等新文化过运动闯将同样系统,但更加扎实的批驳下亦烟消云散。
    3.与:甲 派 的论争。

  • 第2题:

    为什么说“五四”后新文学创作中的散文成就最突出?


    正确答案: (1)写的人多
    (2)散文是“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直接对立物,面临严重的考验。
    (3)我国有悠久的古代散文传统,古代散文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给新散文的创造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这是新散文,艺术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3题:

    白话文运动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出现。


    正确答案:1916年至1919年

  • 第4题:

    郭沫若在“五四”运动以后与郁达夫等人发起组织的新文学团体叫()。


    正确答案:创造社

  • 第5题:

    简述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格局的形成。
    2.翻译文学的繁荣。
    3.“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
    4.话剧的萌芽。

  • 第6题:

    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


    正确答案: 1、现实主义是文学主潮,文学革命倡导者的基本倾向是主张“为人生”的写实文学;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一股强大的文学思潮,代表人物:郭沫若;
    3、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介绍。

  • 第7题:

    试析1920年代中国电影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
    <2>“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3>他们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有感于“清廷的腐败、民生的困苦”,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和“为恋爱而恋爱”,“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提倡“有主义”之影片。代表影片有《劳工之爱情》、《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等等。

  • 第8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 A、《文学革命论》
    • B、《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 C、《什么是新文学》
    • D、《文学改良刍议》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格局的形成。
    2.翻译文学的繁荣。
    3.“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
    4.话剧的萌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五四前后,旧文学势力与新文学运动发生的三次重大交锋。

    正确答案: 1.与林纾的斗争。林纾站在新文学运动的对立面,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等文章,大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恶毒的攻击白话文运动。由于林纾的观点缺乏理论力度,大多是一些人身攻击的偏狭之辞,很快就在新文学阵营的群起反击之下销声匿迹。
    2.与“学衡派”的论辩。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吴宓、梅光迪等几位教授创办了《学衡》杂志,鼓吹“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在肯定与维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提出了系统有力的批评,其中虽不乏一些稳健有益的意见,但由于其主张毕竟代表的是一股时代的逆流,因此,在鲁迅等新文化过运动闯将同样系统,但更加扎实的批驳下亦烟消云散。
    3.与:甲 派 的论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
    A

    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B

    主编和改革《小说月报》

    C

    发起和组织“莽原社”等新文学社团

    D

    主编《新青年》等刊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周作人写了《人的文学》。在这篇文章中,周作人写道:“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

  • 第12题:

    判断题
    留学生文学是五四新文学发声阶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85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正确答案:《狂人日记》

  • 第14题:

    “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对新文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 提示:外来文学思潮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从形式到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讲只是激活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它是在中国文学面临深刻的变动的历史关头起作用的,离不开中国的条件。

  • 第15题:

    为什么在五四新文学初期,散文的成就最大?


    正确答案: 1、中国有史以来的文学,以文为本,文章是正宗,文以载道,这样一种文学主张,对五四散文的发展依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无形地在思想中影响着人们。
    2、散文创作具有无形庞大的作者队伍,这是其他几种文体不能比的,诗人不一定写小说,剧作家不一定写诗,但所有人都写散文,造成了队伍无形壮大,带来作品数量的优势,成就相对来讲就高一点。
    3、五四时间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思想空前自由,而散文最能适应当时时代特点,可严肃、可放松,可大可小,这几个方面,决定了散文成就更大。

  • 第16题:

    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正确答案:文学研究会;创造社

  • 第17题:

    新文学运行是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的文学变革运动。


    正确答案:新文学

  • 第18题: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和()标志着五四新文学的开端。


    正确答案:“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 第19题:

    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 )

    • A、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
    • B、主编和改革《小说月报》
    • C、发起和组织“莽原社”等新文学社团
    • D、主编《新青年》等刊物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

    正确答案: 1、现实主义是文学主潮,文学革命倡导者的基本倾向是主张“为人生”的写实文学;
    2、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一股强大的文学思潮,代表人物:郭沫若;
    3、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介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对新文学的影响

    正确答案: 提示:外来文学思潮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从形式到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讲只是激活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它是在中国文学面临深刻的变动的历史关头起作用的,离不开中国的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A

    《文学革命论》

    B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C

    《什么是新文学》

    D

    《文学改良刍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日据时期,在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和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了台湾新文学运动,(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
    A

    张我军

    B

    赖和

    C

    杨逵

    D

    吕赫若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张我军是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急先锋,1924年在《台湾民报》发表了对旧文学的宣战檄言《致台湾青年一封信》。B项,赖和是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有“台湾鲁迅”之称。C项,杨逵是台湾有名的小说家,为台湾文学成熟时期和战争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D项,吕赫若是台湾文学成熟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被称为跨越日帝与中国统治两个时代的台湾第一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