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营者集中实行事后申报

    B.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文件不包括集中协议

    C.母子公司间的集中不需要申报

    D.进一步审查是所有经营者集中申报的必经程序


    标准答案:C

  • 第2题:

    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所有的经营者集中都必须要申报

    B、我国反垄断法执法机关只受理境内经营者的集中申报

    C、经营者集中审查中,审查机关要综合考量集中对市场竞争的正、反诸方面影响

    D、审查期限届满,如果审查机关并未作出明确禁止的决定,则经营者可以实施集中


    标准答案:C,D

  • 第3题:

    下列关于外债管理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考核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根据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东或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外债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负责外债的登记、账户、使用、偿还以及结售汇等管理、监测和检查,故选项A错误;除另有规定外,境内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借用的外债资金不得结汇使用,故选项B错误;符合规定的债务人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时,可以接受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担保,故选项D错误。

  • 第4题:

    经营者集中经营者应事先向( )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A:发改委
    B:证监会
    C:国务院商务部
    D:工商总局

    答案:C
    解析:
    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不得实施集中。

  • 第5题:

    经营者集中经营者应事先向()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A、发改委
    B、证监会
    C、商务部
    D、工商总局

    答案:C
    解析: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国务院令[2007]第529号)第3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经营者应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①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②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

  • 第6题:

    (2013年)下列关于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表述中,符合反垄断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A.我国对经营者集中实行强制的事前申报制
    B.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3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可以免于申报
    C.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达到100亿元,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达到4亿元的经营者集中,应当申报
    D.经营者在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期限内未补交应当补交的申报材料的,视为未申报

    答案:A,D
    解析:
    (1)选项A:我国采取的是强制的事前申报模式,即当事人在实施集中前必须事先向商务部申报,经商务部审查批准后才可以实施集中。(2)选项B: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可以免于向商务部申报。(3)选项C: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经营者集中,应当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4)选项D: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完备的,应当在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补交文件、资料。经营者逾期未补交文件、资料的,视为未申报。

  • 第7题:

    经营者集中是否需要申报?


    正确答案:需要。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 第8题:

    由于经营者集中可能产生或者加强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对经营者集中规定了()。

    • A、禁止集中制度
    • B、反馈监管制度
    • C、事前申报制度
    • D、事后申报制度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的有()。
    A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但未实施

    B

    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行为

    C

    经营者未依法申报达到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

    D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反垄断法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中的所称营业额,包括相关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内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包括相关税金及其附加

    B

    保险公司集中申报营业额的计算公式为:营业额=(保费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10%

    C

    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仍应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D

    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不能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中的所称"营业额",包括相关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内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扣除相关税金及其附加,选项A错误;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选项C错误;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选项D错误。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说法,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  )
    A

    经营者集中就是指企业合并

    B

    经营者集中实行事前申报制,但允许在实施集中后补充申报

    C

    经营者集中被审查时,参与集中者的市场份额及其市场控制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D

    经营者集中如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一般将会被禁止

    E

    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是审查经营者集中时的唯一考量因素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项,《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①经营者合并;②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③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因此,经营者集中不限于企业合并。
    B项,《反垄断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CE两项,《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①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②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③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④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⑤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⑥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
    D项,《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因此,只要经营者集中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就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而不是必须达到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程度。

  • 第12题:

    单选题
    经营者集中经营者应事先向()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A

    发改委

    B

    证监会

    C

    国务院商务部

    D

    工商总局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不得实施集中。

  • 第13题:

    根据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应该依法进行申报。(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

  • 第14题:

    由于经营者集中可能产生或者加强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对经营者集中规定了()。

    A.禁止集中制度

    B.反馈监管制度

    C.事前申报制度

    D.事后申报制度


    正确答案:C

    参见教材P342

  • 第15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

    A.经营者集中就是指企业合并
    B.经营者集中实行事前申报制,但允许在实施集中后补充申报
    C.经营者集中被审查时,参与集中者的市场份额及其市场控制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D.经营者集中如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将会被禁止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经营者集中。 A项:《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据此,经营者集中不仅仅指合并.还包括另外两种情形,选项A缩小了经营者集中的范围。故A项错误。
    B项:《反垄断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经营者集中只能事先申报,不能事后补充申报,故B项错误。
    C项:《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二)相关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三)经营者集中对市场进入、技术进步的影响;(四)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五)经营者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据此,依照第1项,C项正确。
    D项:《反垄断法》第28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一般情况下,经营者集中如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将会被禁止,故D项正确。

  • 第16题: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申报集中的有关文件、资料之日起()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

    A.15
    B.20
    C.30
    D.50

    答案:C
    解析:
    考点: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申报集中的有关文件、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

  • 第17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关于经营者集中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经营者集中就是指企业合并
    B、经营者集中实行事前申报制,但允许在实施集中后补充申报
    C、经营者集中被审查时,参与集中者的市场份额及其市场控制力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D、经营者集中如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将会被禁止

    答案:C,D
    解析:
    【考点】经营者集中【详解】A项说法错误,根据《反垄断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B项说法错误,根据《反垄断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C项说法正确,根据《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D项说法正确,根据《反垄断法》第28条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 第1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方式的是( )。

    A.强制的事前申报
    B.强制的事后申报
    C.集体申报
    D.自愿申报

    答案:C
    解析:
    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强制的事前申报、强制的事后申报和自愿申报。选项C集体申报不包括在内。

  • 第19题:

    简述经营者集中及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经营者集中的形式。


    正确答案: 所谓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之间合并,或者取得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影响力。如果经营者结合后对竞争的秩序产生效果,如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损害竞争的垄断结构出现,就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调整。
    1、经营者合并。它主要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并,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经营者吸收其他经营者,被吸收的经营者主体资格消灭,即吸收合并;另一种是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合并后成为一个新的经营者,合并各方主体资格都不再存在。
    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取得其他经营者的股份(资产)进而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其他经营者的行为,这是借助了股东的地位,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的行为。
    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经营结合是通过订立经营合同的方式实现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力、业务、技术等的相互配合,通过经营权的制约形成了事实上的集中形态。

  • 第20题:

    《反垄断法》相关条款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 A、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
    • B、国务院法制办
    • C、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
    • D、行业监管机构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我国关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控制的主要立法包括(  )。
    A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B

    《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

    C

    《关于评估经营者集中竞争影响的暂行规定》

    D

    《关于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规定》


    正确答案: D,C
    解析:
    除ABCD四项外,我国关于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控制的主要立法还包括:《反垄断法》;《金融业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计算方法》(2009年);《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等等。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标准

    正确答案: 第一,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合并需要申报。
    第二,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该合并也要申报。
    第三,由于各行业经济规模差异较大,以一个统一的营业额作为申报标准存在不少问题。
    第四,《规定》第4条规定,虽然经营者集中没有达到上面规定的申报标准,但按照反垄断法规定程序收集的事实和证据表明该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方式的有()。
    A

    强制的事前申报

    B

    强制的事后申报

    C

    强制的事中申报

    D

    自愿申报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考核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的方式。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强制的事前申报、强制的事后申报和自愿中报。选项C事中申报不包括在内。

  • 第24题:

    单选题
    由于经营者集中可能产生或者加强其市场支配地位,对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对经营者集中规定了()。
    A

    禁止集中制度

    B

    反馈监管制度

    C

    事前申报制度

    D

    事后申报制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对经营者集中规定了事前申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