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农业法的主要内容;(1)土地权属与经营;(2)农业经营体制;(3)农业法的法律责任;(4)农业法的相关法等。
更多“农业生产经营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农业基本法》


    正确答案: 1961年颁布,内容是: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自耕农的分化等。从此,日本全面开展了农业现代化,到了70年代中期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 第2题:

    简述农业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经济政策主要指政府指导和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准则和措施。
    (1)农村基本政策。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粮食政策。
    (2)农业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总量和结构调整的变化调控农业运行的方法和策略。内容有:农业财政支出;农业税收政策。农业财政在农业调控中的运用主要是: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力度;大力扶持农用工业、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改革农业税收管理办法。
    (3)农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全国货币流通量,使信贷和利率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如:农业信贷总量的控制;调控信贷结构(信贷投向和布局)等。
    (4)农业产业政策。国家从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使农业产业合理化、现代化,对其活动进行干预和引导,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系列准则和措施的总称。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等。
    (5)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法》规定,我国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资金的增长幅度要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业投资方向主要是,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工程;农业生态建设;农业科学研究等。
    (6)农业价格政策。目前国家对于农产品价格主要是由市场调节,国家在价格波动出现问题时才采取干预措施,主要是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等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

  • 第3题: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第4题:

    清末制定了哪些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刑法有《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
    (2)民法有《大清民律草案》;
    (3)商法有《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改订奖励华商章程》等;
    (4)诉讼法有《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等;
    (5)法院组织法有《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法院编制法》等。
    清末法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保护地主买办阶级的私有财产权;
    (2)承认和保护私营工商业;
    (3)镇压人民的反抗;
    (4)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5)保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利益。
    (6)还确认了保护帝国主义侵略分子的领事裁判权制度。

  • 第5题:

    日本颁布《农业基本法》是在()年。


    正确答案:1961

  • 第6题: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生产条件现代化;
    (2)生产技术现代化;
    (3)经营管理现代化;
    (4)集约、高效、持续;
    (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6)标准化、信息化。

  • 第7题: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主要的层次是什么?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3个层次与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调控层次有关系吗?


    正确答案: 第一个层次是在区域和景观水平开展生态规划。生态农业规划设涉及生物保护、资源利用、生物安全和景观美学的宏观格局。主要针对生态安全问题、安排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植被、沿海防护林、盐碱防治等。
    第二个层次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建立循环系统。通过建立系统组分间物质循环链接,提高生态系统的资源效率和减少环境压力。
    第三个层次:是在群落和种群及其以下水平,利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重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包括作物与作物的关系,作物与昆虫的关系,作物与微生物的关系。作物与大型动物的关系,作物与草的关系,作物与树的关系。
    三个主要措施分别代表了农业建设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格局。

  • 第8题:

    问答题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主要的层次是什么?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3个层次与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调控层次有关系吗?

    正确答案: 第一个层次是在区域和景观水平开展生态规划。生态农业规划设涉及生物保护、资源利用、生物安全和景观美学的宏观格局。主要针对生态安全问题、安排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植被、沿海防护林、盐碱防治等。
    第二个层次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建立循环系统。通过建立系统组分间物质循环链接,提高生态系统的资源效率和减少环境压力。
    第三个层次:是在群落和种群及其以下水平,利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重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包括作物与作物的关系,作物与昆虫的关系,作物与微生物的关系。作物与大型动物的关系,作物与草的关系,作物与树的关系。
    三个主要措施分别代表了农业建设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格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农业基本法》

    正确答案: 1961年颁布,内容是:有选择地扩大农业生产,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自耕农的分化等。从此,日本全面开展了农业现代化,到了70年代中期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为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日本颁布《农业基本法》是在()年。

    正确答案: 196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主要层次是什么?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3个层次与农业生态系统的3个调控层次有关系吗?

    正确答案: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主要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在区域和景观水平开展生态规划。主要内容:生态农业规划涉及生物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安全和景观美学的宏观格局。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协调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生态规划也要部署重点生态工程,主要针对生态安全问题,安排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植被、沿海防护林带、低洼地防洪排涝、盐碱防治等关键工程。
    (2)第二个层次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建立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建设是通过建立系统组分间物质循环连接,提高生态系统的资源效率和减少其对环境的压力。根据系统的范围,循环系统建设包括农田系统循环、农牧系统循环、农业加工循环、农村内部循环、城市农村循环、生物地球循环等。生态农业的循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利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根据物质、能量和资金平衡关系,建立经济适用的循环模式。
    (3)第三个层次是在群落和种群及其以下的水平,利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重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格局。例如,以作物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过程可以重建的关系就包括:作物与作物的关系;作物与昆虫的关系;作物与微生物的关系;作物与大型动物的关系;作物与草的关系;作物与树的关系。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层次与农业生态系统的3个调控层次是有密切关系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容是:
    (1)经营计划方面的管理;
    (2)生产和技术方面的管理;
    (3)物资供应管理;
    (4)财务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用于农户从事农业及其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具体包括()。

    • A、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 B、工业、商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 C、运输业、建筑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 D、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第15题:

    确定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2)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4)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
    (5)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政策法令和长官意志等。

  • 第16题:

    我国的基本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第17题:

    农业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经济政策主要指政府指导和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准则和措施。
    (1)农村基本政策。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粮食政策。
    (2)农业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总量和结构调整的变化调控农业运行的方法和策略。内容有:农业财政支出;农业税收政策。农业财政在农业调控中的运用主要是: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力度;大力扶持农用工业、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改革农业税收管理办法。
    (3)农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全国货币流通量,使信贷和利率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如:农业信贷总量的控制;调控信贷结构(信贷投向和布局)等。
    (4)农业产业政策。国家从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使农业产业合理化、现代化,对其活动进行干预和引导,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系列准则和措施的总称。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等。(5)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法》规定,我国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资金的增长幅度要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业投资方向主要是,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工程;农业生态建设;农业科学研究等。
    (6)农业价格政策。目前国家对于农产品价格主要是由市场调节,国家在价格波动出现问题时才采取干预措施,主要是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等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

  • 第18题: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主要层次是什么?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3个层次与农业生态系统的3个调控层次有关系吗?


    正确答案: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主要层次:
    (1)第一个层次是在区域和景观水平开展生态规划。主要内容:生态农业规划涉及生物保护、资源利用、生态安全和景观美学的宏观格局。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美学原理协调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生态规划也要部署重点生态工程,主要针对生态安全问题,安排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植被、沿海防护林带、低洼地防洪排涝、盐碱防治等关键工程。
    (2)第二个层次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建立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建设是通过建立系统组分间物质循环连接,提高生态系统的资源效率和减少其对环境的压力。根据系统的范围,循环系统建设包括农田系统循环、农牧系统循环、农业加工循环、农村内部循环、城市农村循环、生物地球循环等。生态农业的循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利用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根据物质、能量和资金平衡关系,建立经济适用的循环模式。
    (3)第三个层次是在群落和种群及其以下的水平,利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重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格局。例如,以作物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过程可以重建的关系就包括:作物与作物的关系;作物与昆虫的关系;作物与微生物的关系;作物与大型动物的关系;作物与草的关系;作物与树的关系。
    生态农业建设的3个层次与农业生态系统的3个调控层次是有密切关系的。

  • 第19题:

    问答题
    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占垦平衡。任何依法进行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占多少耕地就负责开垦多少耕地,不仅数量相同,还要质量相当。
    (2)开垦验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清末制定了哪些基本法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刑法有《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
    (2)民法有《大清民律草案》;
    (3)商法有《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改订奖励华商章程》等;
    (4)诉讼法有《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等;
    (5)法院组织法有《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法院编制法》等。
    清末法律的基本内容如下:
    (1)保护地主买办阶级的私有财产权;
    (2)承认和保护私营工商业;
    (3)镇压人民的反抗;
    (4)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5)保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利益。
    (6)还确认了保护帝国主义侵略分子的领事裁判权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用于农户从事农业及其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具体包括()。
    A

    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B

    工业、商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C

    运输业、建筑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D

    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农业政策三个领域的规定:
    (1)市场准入。《农业协议》规定通过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并禁止使用新的非关税壁垒,关税减让承诺,最低市场准入,以及建立特殊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2)国内支持。国内支持是指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的国内支持措施。为消除许多成员的国内农产品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协议对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进行分类处理,区别对待。
    (3)出口补贴。在出口竞争承诺方面,协议规定,在数量上和金额上对出口补贴进行了削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8个“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以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