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选择土地评价因子的基本原则。

题目

简述选择土地评价因子的基本原则。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选择土地评价因子的基本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土地评价的概念


    正确答案:土地评价是以不同土地利用为目的,估计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基本特征是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供给。

  • 第2题:

    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土地评价的()、土地评价的()、土地评价的()和成果汇报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准备阶段;中间过程;资料管理

  • 第3题:

    简述选择生物膜载体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抵抗强烈的水流剪切力的作用;
    (2)优良的稳定性,主要包括生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
    (3)亲疏水性及良好的表面带电特性,通常废水pH在7左右时,微生物表面带负电荷,而载体为带正电荷的材料时,有利于生物体与载体之间的结合程度;
    (4)无毒性或抑制性;
    (5)优越的物理性状,如载体的形态、相对密度、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等;
    (6)就地取材、价格合理。

  • 第4题:

    简述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安全性:药物制剂的设计应能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刺激性或毒副作用。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来源于化学结构药物本身,也与药物制剂的设计有关。对于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宜设计成控缓释制剂,以减少峰谷浓度波动,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水平,降低毒副作用。
    有效性:有效性是药物的前提,尽管化学原料药物被认为是药品中发挥疗效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作用往往受到剂型因素的限制。
    可控性:药品的质量是决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制剂设计必须做到质量可控。可控性主要体现在制剂质量的可预知性和重现性。
    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稳定性。
    顺应性:顺应性是指病人或医护人员对所用药物的接受程度。难以为病人接受的给药方式或剂型不利于治疗。

  • 第5题:

    简述企业战略评价和选择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战略的适用性、可行性、一致性、可接受性优越性

  • 第6题:

    简述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分型面的选择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制品的脱模;分型面不应影响制品的尺寸精度;应尽量减少模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分型面应尽量与最后充填的模腔表壁重合;选择分型面是应尽量减小脱模斜度给制品大小端尺寸带来的差异;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评价的优点。

    正确答案: 1.增大了观测范围。
    2.能够提供大范围的瞬间静态图象。
    3.能够进行大面积重复性观测,即使是人类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4.大大加宽了人眼所能观察的光谱范围。
    5.空间详细程度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分型面的选择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制品的脱模;分型面不应影响制品的尺寸精度;应尽量减少模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分型面应尽量与最后充填的模腔表壁重合;选择分型面是应尽量减小脱模斜度给制品大小端尺寸带来的差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土地评价的任务。

    正确答案: (1)从经营管理方面分析目前的土地利用,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综合分析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要素,根据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和每种利用形式的效益分析,并指出土地的潜在生产力;
    (3)伴随每种用途会产生哪些自然的、经济的或社会的不良后果,提出土地管理和改良的途径和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述土地评价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比较原则
    ①比较土地利用的需求和土地质量
    ②比较土地的投入和产出效益
    ③比较不同的土地利用,做出抉择
    (2)针对性原则
    (3)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选择土地评价因子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选择的因子对土地质量有较大影响;
    2)选择的因子在评价区内变异较大,便于分级;
    3)选择的因子具有一定稳定性;
    4)选择的因子具有较强针对性;
    5)选择的因子较易获取、定量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请简述《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的等级。


    正确答案: (1)土地适宜纲
    (2)土地适宜级(一般分为三级:S1级(高度适宜)、S2级(中等适宜)、S3级(临界或勉强适宜))
    (3)土地适宜亚级
    (4)土地适宜单元

  • 第13题:

    简述水情测报系统选择中继站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①中继站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四周开阔,重点考虑水位站兼下一级中继站。
    ②中继站个数和中继级数尽可能少。
    ③以满足通信要求为主,并且交通尽可能方便,以利于建设和维护管理。

  • 第14题:

    简述土地评价的原则。


    正确答案: 联合国粮食组织土地评价纲要提出了评价的六条原则,它们是:
    ①要针对特定用途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分类;
    ②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型所获得的效益和投入之间进行比较;
    ③需要多学科之间的综合研究;
    ④土地评价要适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⑤适宜性是指土地持续利用而不退化;
    ⑥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
    陈传康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纲要的六条原则,对土地评价的原则概括为以下六个原则:
    ①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
    ②效益与投资相比较的原则;
    ③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④永续利用原则;
    ⑤适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因地制宜原则;
    ⑥多学科综合原则。
    将上述六条原则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
    1)生产性原则:要考虑某一特定用途的适宜性与限制性
    选取的依据与指标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
    2)综合性:多学科联合
    综合比较各评价指标
    辩证综合,提出主导因素
    3)比较的原则:横向比较:比较出最佳利用方式
    纵向比较:比较出等级高低,质量优劣
    经济比较:比较出效益大小

  • 第15题:

    简述园林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需要的条件。


    正确答案: 原则:1.目的性原则2.适应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
    需要的条件1.管护成本2.树体尺度3.根系特性4.观赏特点5.树木的功能

  • 第16题:

    请简述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方法。


    正确答案: (1)以自然地块或耕作地段为评价单元;
    (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3)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
    (4)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5)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6)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7)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 第17题:

    土地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和比较的原则。


    正确答案:综合性原则;生产性原则

  • 第18题:

    填空题
    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包括土地评价的()、土地评价的()、土地评价的()和成果汇报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准备阶段,中间过程,资料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请简述《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的等级。

    正确答案: (1)土地适宜纲
    (2)土地适宜级(一般分为三级:S1级(高度适宜)、S2级(中等适宜)、S3级(临界或勉强适宜))
    (3)土地适宜亚级
    (4)土地适宜单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简述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方法。

    正确答案: (1)以自然地块或耕作地段为评价单元;
    (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3)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
    (4)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5)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6)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7)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FAO《土地评价纲要》的特点。

    正确答案: 既考虑了土地的自然属性,也考虑了土地利用方面的社会经济因素在确定土地的用途及适宜性程度时不仅看到现在的适宜性,还看到了潜在的适宜性
    对有关因素不只停留在定性描述上,还确定出明确的数量指标比土地潜力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评价结果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更加的直接指导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实验动物物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①选择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与人类接近的物种;②选择自然寿命不太长的物种;③选择易于饲养和实验操作的物种;④选择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