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2)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收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协商意向所持的意见。
(3)拟定集体协商议题。集体协商议题可由提出协商一方起草,也可由双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
(4)确定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等。
(5)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记录员应保持中立、公正,并为集体协商双方保密。
更多“简述集体协商前的准备工作。”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工资集体协商的步骤。



    答案:
    解析:

    劳动关系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其步骤如下:


    1)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在接到意向书的20日内书面答复并进行协商。


    2)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双方应于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工资协商相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3)协商形成的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


    4)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的工资协议文本,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 第2题:

    简述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的不同。


    答案:
    解析:
    (1)主体不同。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经职工选举产生,集体协商的工会代表由工会选派。只有在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才由职工推举产生。(2)目的不同。平等协商的目的在于实现双方的沟通,并不以达成一定的协议为目的;而集体协商则在于订立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
    (3)程序不同。平等协商的程序、时间、形式比较自由,可以议而不决等,而集体协商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其周期与订立、变更集体合同的周期相适应。
    (4)内容不同。平等协商的内容广泛,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事项或当事人愿意协商的事项:而集体协商的内容一般为法律规定的事项。
    (5)法律效力不同。平等协商表现为知情、质询与咨询,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表现为劳动关系双方对劳动条件的决定或决策过程,所达成的集体合同受国家法律保护。
    (6)法律依据不同。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的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而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等。但是,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仍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平等协商往往成为订立集体合同而进行集体协商的准备阶段。

  • 第3题:

    简述工资集体协商邀约规定。


    正确答案: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要求。工资集体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 第4题:

    简述集体协商的原则。 


    正确答案: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国家规定
    (2)互相尊重,平等协商
    (3)城市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 第5题:

    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本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方提出协商要约或回复企业方提出的协商要约
    • B、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 C、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
    • D、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无需提交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程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应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区域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 B、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5日内,工会应当协助企业方将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 C、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中止协商的,工会应积极做好向职工说明情况和下次协商的相关准备工作
    • D、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工会可在原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期满前6个月内,向企业方书面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A、集体协商的主体;B、集体协商的内容;C、集体协商的级别层次;D、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E、集体合同的履行;F、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在展开集体协商前,协商代表应当认真学习、 了解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如《()》、《()》、《()》、《()》、《()》等。

    正确答案: 《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集体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1)熟悉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2)了解与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收集用人单位和职工对协商意向所持的意见。
    (3)拟定集体协商议题。集体协商议题可由提出协商一方起草,也可由双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
    (4)确定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等。
    (5)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记录员应保持中立、公正,并为集体协商双方保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和职责。

    正确答案: (1)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2)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①工资协议的期限。
    ②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③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④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⑤工资支付办法。
    ⑥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⑦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⑧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⑨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3)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由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合推荐,经省、市劳动关系三方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聘用的方式产生。
    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熟练运用劳动法法律法规,熟悉相关劳动、工资方面的政策并能熟练运用政策分析处理问题。了解地区相关行业的工资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知道和综合协调能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协商谈判艺术,能够熟练地组织和处理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相关事宜。
    (4)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和职责:
    ①指导和帮助企业、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②指导和帮助企业(行业)或基层工会收集职工意见、提出协商要约、拟定协商方案、研究协商策略、确定协商内容、起草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等。
    ③负责收集和整理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资料、数据和信息。
    ④受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委派,接受企业(行业)或基层工会的委托,作为工资集体协商正式代表,全过程参与工资集体协商,跟踪了解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落实情况,帮助企业建立适应行业、企业特色的工资分配制度。
    ⑤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席上提供咨询服务,并在聘任单位的领导下,对工资集体协商时间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的关系。

    正确答案: 集体合同是协商谈判双方讨价还价、互相让步的结果,一般要求采取书面协议的方式,经过协商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正式的协议。集体合同已经签订,集体协商即告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程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应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区域或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B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5日内,工会应当协助企业方将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C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同意中止协商的,工会应积极做好向职工说明情况和下次协商的相关准备工作

    D

    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工会可在原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期满前6个月内,向企业方书面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协商准备。双方签约人为集体协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不包括( )。

    A.确定协商代表
    B.拟订协商方案
    C.确定协商内容
    D.预约协商内容、日期、地点

    答案:C
    解析:
    协商集体合同的第一个步骤:协商准备。双方签约人为集体协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协商代表,拟订协商方案,预约协商内容、日期、地点。

  • 第14题:

    简述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和职责。


    正确答案: (1)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2)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①工资协议的期限。
    ②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③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④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⑤工资支付办法。
    ⑥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⑦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⑧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⑨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3)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任职条件:由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合推荐,经省、市劳动关系三方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聘用的方式产生。
    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熟练运用劳动法法律法规,熟悉相关劳动、工资方面的政策并能熟练运用政策分析处理问题。了解地区相关行业的工资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知道和综合协调能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协商谈判艺术,能够熟练地组织和处理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相关事宜。
    (4)工资集体协商咨询指导员的和职责:
    ①指导和帮助企业、基层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②指导和帮助企业(行业)或基层工会收集职工意见、提出协商要约、拟定协商方案、研究协商策略、确定协商内容、起草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等。
    ③负责收集和整理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资料、数据和信息。
    ④受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委派,接受企业(行业)或基层工会的委托,作为工资集体协商正式代表,全过程参与工资集体协商,跟踪了解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落实情况,帮助企业建立适应行业、企业特色的工资分配制度。
    ⑤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席上提供咨询服务,并在聘任单位的领导下,对工资集体协商时间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

  • 第15题:

    简述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具有以下权利:
    (1)协商代表双方享有平等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
    (2)协商代表参加协商的活动视为提供正常劳动,享受正常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保险福利待遇。
    (3)协商代表享有公平对待权,不得歧视。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具有以下义务:
    (1)履行双方确定的协商规则,履行代表职责。
    (2)保守企业商业秘密。
    (3)任何一方不得采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从事集体协商活动或为集体协商提供以上辅助性行为,以此实现违法的目的。
    (4)协商代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工资分配的有关情况,接受本方人员对工资集体的协议有关问题的质询。

  • 第16题:

    简述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A、集体协商的主体;
    B、集体协商的内容;
    C、集体协商的级别层次;
    D、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E、集体合同的履行;
    F、集体合同的争议处理。

  • 第17题:

    在展开集体协商前,协商代表应当认真学习、 了解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如《()》、《()》、《()》、《()》、《()》等。


    正确答案:《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 第18题:

    简述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区别。


    正确答案: ⑴主体不同。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竟职工选举产生,集体协商有工会选派。
    ⑵目的不同。平等协商目的在于实现双方的沟通,并不以达成一定的协议为目的;集体协商在于定理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
    ⑶程序不同。平等协商比较自由;集体有严格的法律程序。
    ⑷内容不同。平等的内容广泛,可以是企业经营的所有事项或当事人愿意协商的事项;集体的内容一般为法律规定的事项。
    ⑸法律效力不同。平等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受国家法律保护。
    ⑹法律依据不同。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的职工民主参与与管理的形式;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等。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劳资协商与集体协商的区别

    正确答案: 1、主体不同;
    2、内容不同;
    3、程序不同;
    4、决定的权限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平等协商与集体协商区别。

    正确答案: ⑴主体不同。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竟职工选举产生,集体协商有工会选派。
    ⑵目的不同。平等协商目的在于实现双方的沟通,并不以达成一定的协议为目的;集体协商在于定理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
    ⑶程序不同。平等协商比较自由;集体有严格的法律程序。
    ⑷内容不同。平等的内容广泛,可以是企业经营的所有事项或当事人愿意协商的事项;集体的内容一般为法律规定的事项。
    ⑸法律效力不同。平等协商的结果由当事人自觉履行;集体协商受国家法律保护。
    ⑹法律依据不同。平等协商属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中的职工民主参与与管理的形式;集体协商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

    正确答案: (1)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2)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1)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2)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协商开始前5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3)协商形成的工资协议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4)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工资协议文本,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3)工资协议的审查;(4)明确工资协议期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工资集体协商双方有义务在协商前开始前()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A

    5

    B

    10

    C

    15

    D

    3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本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方提出协商要约或回复企业方提出的协商要约

    B

    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收集了解相关资料、信息及企业和职工意见,确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议题

    C

    进行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

    D

    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无需提交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