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 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题目

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 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定位第1个记录需10ms。读出第1个记录,处理花2ms,这时已到了第4个记录,再转过18个记录(花18ms)才能找到记录2,所以,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10+3+(1+2+18)×19=13+21×19=412ms
更多“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 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相关问题
  • 第1题:

    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O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R2,…,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0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4ms,则处理这10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15);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10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16)。

    A.180ms

    B.200ms

    C.204ms

    D.220ms


    正确答案:C
    解析: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20/10=2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4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2ms(读记录)加20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处理前9个记录(即R1, R2,…,R9)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10和处理时间(9×22ms+6ms=204ms)。
    对于第二种情况,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1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2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为:
        10×(2ms(读记录)+4ms(处理记录))=10×6ms=60ms

  • 第2题:

    ●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一圈的时间为 27ms,磁头当前处在 R0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3ms,则处理这 9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48) ;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 处理 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49) 。

    (48)

    A. 243ms

    B. 246ms

    C. 254ms

    D. 280ms

    (49)

    A. 30ms

    B. 36ms

    C. 54ms

    D. 60ms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假设磁盘上海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R2,…, R9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系统使用单缓冲区,当缓冲区内容处理完时才能再存放新的记录,且每个记录的处理时间为3ms。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11);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12)。

    A.243ms

    B.246ms

    C.254ms

    D.280ms


    正确答案:B
    解析: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27/9=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3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3ms(读记录)加27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9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处理前8个记录(即R1,R2,…,R8)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9和处理R9时间:8×30ms+ 6ms=246ms。

  • 第4题:

    顺序文件是指()。

    A.文件中按每条记录的记录号从小到大排序好

    B.文件中按每条记录的长度从小到大排序好

    C.文件中按记录的某关键数据项从大到小排序

    D.记录按进入的先后顺序存放,读出也是按原写入的先后顺序读出


    本题答案:D

  • 第5题:

    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O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R2、…、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表1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6ms。如果将记录顺序存储,则处理10个记录的时间花费较高,如果将记录存储位置按表2进行调整,可达最优。

    表2中,物理块2应放逻辑记录( );物理块9应放逻辑记录(请作答此空)

    A.R5
    B.R6
    C.R7
    D.R8

    答案:C
    解析:
    (1)单缓存,磁盘磁头只能存一个数据块,即存需要处理的这一块(2)处理数据块的时,磁头不会停会继续旋前进。所以记录是按R1,R2,R3,…,R10顺序存储时:读取R1要30/10=3ms,处理R1需要6ms,此时,磁头已经处于?记录R4的开始位置了。需要再等磁头滑过R4,R5,…,R10,R1,一共8块,才回到R2的开始处。也就是说,转一圈(30ms)加上读R1记录(3ms),一共33ms后,才能开始读R2。所以,优化设计的思想是:当刚好处理R1块时,磁头刚好跑到R2的开始处,当处理好R2时,磁头刚好跑到R3的开始处……依次类推。设计如下:

  • 第6题:

    (可从题库直接关联)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 I/O 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 10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I.R2, ..., RI0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 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6ms,则处理这 10 个记录的最 长时间为 ( )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10 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请作答此空).

    A.60 ms
    B.90 ms
    C.l09ms
    D.180ms

    答案:B
    解析:
    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30/10=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4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3ms(读记录)加30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处理前9个记录(即R1,R2,…,R9)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10和处理时间(9×33ms+ 6ms=306ms)。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对应关系所示:物理块 1 2 3 4 5 6 7 8 9 10逻辑记录R1 R8 R5 R2 R9 R6 R3 R10 R7 R4从上表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1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2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为:10×(3ms(读记录)+6ms(处理记录))=10×9ms=90ms

  • 第7题:

    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 I/O 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 10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I.R2, ..., RI0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 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6ms,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10 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A. 60 ms
    B. 90 ms
    C. l09ms
    D. 180ms

    答案:B
    解析:
    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对应关系所示:物理块 1 2 3 4 5 6 7 8 9 10逻辑记录R1 R8 R5 R2 R9 R6 R3 R10 R7 R4从上表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1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2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为:10×(3ms(读记录)+6ms(处理记录))=10×9ms90ms

  • 第8题:

    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 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一种方案,使得所花的总处理时间减少,且计算出这个方案所花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如果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方案为:1,8,15,2,9,16,3,10,17,4,11,18,5,12,19,6,13,20,7,14。当读出第1个记录,花2ms处理后,恰好就可以处理记录2,省去了寻找下一个记录的时间,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10+3+3×19=13+247=260ms

  • 第9题:

    自动读出电门的作用:()。

    • A、自动地读出所有记录的数据
    • B、自动地读出人工记录的数据
    • C、读出EICAS自动记录的数据
    • D、抹去所有记录的数据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某文件中共有3个记录。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在一次读文件的操作中,为了读出最后一个记录,不得不读出了其他的2个记录。根据这个情况,可知这个文件所采用的结构是()

    • A、 顺序结构
    • B、 链接结构
    • C、 索引结构
    • D、 顺序结构或链接结构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假设每条磁道被分为8个扇区,每个扇区存放一个记录,处理程序顺序处理这8个记录L1,L2,…,L8。每次请求从磁盘上读一个记录,然后对读出的记录花4毫秒的时间进行处理,以后再读下一个记录进行处理。磁盘旋转一周花费24毫秒(即每读一个扇区需3毫秒)。若将这8个记录在一条磁道上进行优化分布,则全部处理完这8个记录至少需要()
    A

     67ms

    B

     70ms

    C

     73ms

    D

     76ms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 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一种方案,使得所花的总处理时间减少,且计算出这个方案所花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如果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方案为:1,8,15,2,9,16,3,10,17,4,11,18,5,12,19,6,13,20,7,14。当读出第1个记录,花2ms处理后,恰好就可以处理记录2,省去了寻找下一个记录的时间,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10+3+3×19=13+247=260m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如果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0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3ms,则处理这 9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27)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28) 。

    (27)A. 54ms B. 108ms C. 222ms D. 243ms

    (28)A. 27ms B. 54ms C. 108ms D. 216ms


    正确答案:C,B

  • 第14题: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如果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27);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28)。

    (52)

    A.54ms

    B.108ms

    C.222ms

    D.243ms


    正确答案:D
    解析:最长时间:每次要读的下个数据块恰好刚转过去。第一块R0读入3ms+处理3ms+(第二块等待24ms+读人3ms+处理3ms)×8块-3ms=243ms.最后减去的3ms是因为有单缓冲区的缘故,即处理R0和等待R1时重叠3ms。
      对于第二种情况,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0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1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9个记录的总时间为:
    9×(3ms(读记录)+3ms(处理记录))=9×6ms=54ms。

  • 第15题: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 R2,…,R9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表5-5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系统使用单缓冲区,当缓冲区内容处理完时才能再存放新的记录,且每个记录的处理时间为3ms。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18);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19)。

    A.243ms

    B.246ms

    C.254ms

    D.280ms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如果磁盘的旋转速度为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______。

    A.54ms

    B.108ms

    C.222ms

    D.243ms


    正确答案:C
    解析: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27/9=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3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27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9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222ms,因为处理前8个记录(即R1,R2,…,R8)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9时间:8×27ms+6ms=222ms。

  • 第17题:

    (可从题库直接关联)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 I/O 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 10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I.R2, ..., RI0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 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6ms,则处理这 10 个记录的最 长时间为 (请作答此空)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10 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

    A.189ms
    B.208ms
    C.289ms
    D.306ms

    答案:D
    解析:
    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30/10=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4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3ms(读记录)加30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处理前9个记录(即R1,R2,…,R9)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10和处理时间(9×33ms+ 6ms=306ms)。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对应关系所示:物理块 1 2 3 4 5 6 7 8 9 10逻辑记录R1 R8 R5 R2 R9 R6 R3 R10 R7 R4从上表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1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2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并处理,因此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为:10×(3ms(读记录)+6ms(处理记录))=10×9ms=90ms

  • 第18题:

    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 I/O 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 10 个物理块,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 RI.R2, ..., RI0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 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1 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6ms,则处理这 10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

    A. 189ms
    B. 208ms
    C. 289ms
    D. 306ms

    答案:D
    解析:
    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30/10=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1之后,将转到记录R4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2,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3ms(读记录)加30ms(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10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处理前9个记录(即R1,R2,…,R9)的总时间再加上读R10和处理时间(9×33ms+ 6ms=306ms)。

  • 第19题:

    假设每条磁道被分为8个扇区,每个扇区存放一个记录,处理程序顺序处理这8个记录L1,L2,…,L8。每次请求从磁盘上读一个记录,然后对读出的记录花4毫秒的时间进行处理,以后再读下一个记录进行处理。磁盘旋转一周花费24毫秒(即每读一个扇区需3毫秒)。若将这8个记录在一条磁道上进行优化分布,则全部处理完这8个记录至少需要()

    • A、 67ms
    • B、 70ms
    • C、 73ms
    • D、 76ms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顺序文件是因为()。

    • A、文件中按记录的某关键数据项的从大到小的顺序
    • B、文件中按每条记录的长度从小到大排序好的
    • C、文件中按每条记录的记录号从小到大排序好的
    • D、记录按进入的先后顺序存放的,读出也是按原写入的先后顺序读出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当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技术时,若磁盘上每个存储块可以存放用户的10个逻辑记录,用户的0-9记录放在磁盘的第0号存储块,用户的10-19号记录放在磁盘的第l号存储块。假设主存储器中的成组和分解缓冲区大小与磁盘存储块大小相等,读入或写出一块存储块需时间T,从缓冲区取出或向缓存区写入一个逻辑记录需时间t,处理一个逻辑记录的时间为p。那么,当用户程序需要读出7-12号逻辑记录,并对其中的每一个逻辑记录分别进行处理后写回原来的磁盘块,若不采用设备管理中的缓冲技术,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正确答案:4T+12t+6p

  • 第22题:

    顺序文件是指()。

    • A、文件中按每条记录的记录号从小到大排序好
    • B、文件中按每条记录的长度从小到大排序好
    • C、文件中按记录的某关键数据项从大到小排序
    • D、记录按进入的先后顺序存放,读出也是按原写入的先后顺序读出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问答题
    假设每条磁道被分为8个扇区,每个扇区存放一个记录,处理程序顺序处理这8个记录,L1,L2,...L8。每次请求从磁盘上读一个记录,然后对读出的记录花3毫秒的时间进行处理,以后再读下一个记录进行处理。磁盘旋转一周花费20毫秒(即每读一个扇区需2.5毫秒)。若将这8个记录在一条磁道上进行优化分布,请给出它们在磁道上的排列次序。

    正确答案: L1,L4,L7,L2,L5,L8,L3,L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 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正确答案: 定位第1个记录需10ms。读出第1个记录,处理花2ms,这时已到了第4个记录,再转过18个记录(花18ms)才能找到记录2,所以,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
    10+3+(1+2+18)×19=13+21×19=412ms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