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设某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目录中,指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表长度为13,其中0到9项为直接寻址方式,后3项为间接寻址方式。试描述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方式;给出对文件第n个字节(设块长512字节)的寻址算法.

题目

设某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目录中,指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表长度为13,其中0到9项为直接寻址方式,后3项为间接寻址方式。试描述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方式;给出对文件第n个字节(设块长512字节)的寻址算法.


相似考题
更多“设某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目录中,指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表长度为13,其中0到9项为直接寻址方式,后3项为间接寻址方式。试描述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方式;给出对文件第n个字节(设块长512字节)的寻址算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22 ) - ( 23 )题基于下列描述:某文件系统中设定的物理块大小为 512 字节。假设一个文件控制块 有48 个字节,符号目录项占 8 字节,其中文件名占 6 字节,文件号占 2 节;基本目录项占 40 字节。有一个日录文件包含 256 个目录项。

    ( 22 )在进行日录项分解后,需要多少个物理块存放符号文件?

    A ) 3

    B ) 4

    C ) 5

    D ) 6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直接、一级、二级和三级间接索引技术,其索引结点有13个地址(i_Addr[0]—i_Addr[12]),如果每个盘块,大小为1K字节,每个盘块号占4个字节,那么一个进程要访问文件,第356168字节处的数据时( )寻址。

    A 可直接

    B 需要一次间接

    C 需要二次间接

    D 需要三次间接


    参考答案C

  • 第3题:

    设块长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长3字节,如果不考虑逻辑块号在物理块中所占的位置,那么采用二级索引结构搜索文件内容时,可寻址的文件最大长度为(40)。

    A.3.46MB

    B.7.05MB

    C.599.73MB

    D.1199.46MB


    正确答案:B
    解析:块长512字节,块号长3字节,所以一个索引块可以存放170个盘块号。当采用2级索引结构时,最多可包含的存放文件的盘块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28900个盘块。因此使用2级索引搜索文件内容时,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28900×256B=7225KB=7.05MB。如果是采用3级索引结构,则最多可包含的存放文件的盘块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170=4913000个盘块。因此使用3级索引搜索文件内容时,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4913000×256B=1228250KB=1199.46MB。

  • 第4题:

    在实现文件系统时,为加快文件目录的检索速度,可利用“文件控制块分解法”。假设目录文件存放在磁盘上,每个盘块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字节,文件内部号和文件其他描述信息占56字节。设某一目录文件共有254个文件控制块,采用分解法前查找该目录文件的某一个文件控制块的平均访问磁盘次数为(23)。若目录文件分解前占用n个盘块,分解后改用m个盘块存放文件名和文件内部号部分,那么访问磁盘次数减少的条件是(24)。

    A.2

    B.4

    C.8

    D.16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直接、一级、二级和三级间接索引技术,其索引结点有13个地址项(i_addr[0]~i_addr[12])。如果每个盘块的大小为1K字节,每个盘块号占4个字节,那么,—个进程要访问文件的第356168字节处的数据时(28)寻址。

    A.可直接

    B.需要一次间接

    C.需要二次间接

    D.需要三次间接


    正确答案:C
    解析: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存储设备通常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物理块,每块长为512或1024字节。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法,常用的文件物理结构有连续文件、串联文件和索引文件。(1)连续文件(顺序文件)连续文件是一种最简单的物理文件结构,它把一个在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依次存放到物理块中。连续文件的优点是一旦知道文件在文件存储设备上的起始位置和文件长度,就能进行存取。连续文件适合于顺序存取,在连续存取相邻信息时,存取速度快。其缺点是在文件建立时需指定文件的信息长度,以后不能动态增长,一般不宜于需要经常修改的文件。(2)串联文件(链接文件)串联文件用非连续的物理块来存放文件信息,这些物理块之间没有顺序关系,其中每个物理块设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物理块的地址,这样所有的物理块都被链接起来,形成一个链接队列。串联文件的优点是可以解决存储器的碎片问题,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由于串联文件只能按照队列中的链接指针顺序查找,因此搜索效率低,一般只适用于顺序访问,不适用于随机存取。(3)索引文件索引文件是另一种对文件存储不连续分配的方法。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索引表中的每一表项指出文件信息所在的逻辑块号和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号。索引文件既可以满足文件动态增长的要求;又可以方便而迅速地实现随机存取。对一些大的文件,当索引表的大小超过一个物理块时,会发生索引表的分配问题。一般采用多级(间接索引)技术,这时在由索引表指出的物理块中存放的不是文件住处而是存放文件信息的物理块地址。这样,如果一个物理块能存储n个地址,则采用一级间接索引,将使可寻址的文件长度变成n2块,对于更大的文件可以采用二级甚至三级间接索引(例如,Unix操作系统采用三级索引结构)。索引文件的优点是既适用于顺序存取,又适用于随机存取。缺点是索引表增加了存储空间的开销。另外,在存取文件时需要访问两次磁盘,一次是访问索引表,另一次是根据索引表提供的物理块号访问文件信息。为了提高效率,一种改进的方法是,在对某个文件进行操作之前,预先把索引表调入内存。这样,文件的存取就能直接从在内存的索引表中确定相应的物理块号,从而只需要访问一次磁盘。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索引方式。定义有一个索引节点字符数组,该字符数组最多可以放下13个地址项,并且规定地址项0-9采用直接寻址方法,地址项10采用一级间接寻址,地址项11采用二级间接寻址,地址项12采用三级间接寻址。先进行简单的换算,356168/1024大约是319KB。由于地址项0-9可直接寻址10个物理盘块,因为每个物理块的大小为1KB,所以当访问文件的前10KB范围的数据时是直接寻址。地址项10采用一次间接寻址,即地址项10里存放的是一级索引表的地址,因为每个盘块号占4个字节,所以,该索引表可存放1024/4=256个物理块的地址,所以当访问文件的10-266KB之间的数据时是一次间接寻址。由于要访问的数据是318.5KB,所以还有319-266=53KB。显然,地址项11足够存取这些数据,所以,最多就在地址项11而无须存取地址项12,即只需要二次间接寻址。

  • 第6题:

    在一个采用三级索引结构的UNIX文件系统中,假设物理块大小为2KB,用64位表示一个物理块号。主索引表含有13个块地址指针,其中前10个直接指向盘块号,第11个指向一级索引表,第12个指向二级索引表,第13个指向三级索引表,那么,一个文件最大可有多少块?()

    A.10+64+642+643

    B.10+128+1282+1283

    C.10+256+2562+2563

    D.10+512+5122+5123


    参考答案:C

  • 第7题:

    ● 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结构,若磁盘块的大小为 512 字节,每个块号需占 3 字节,那么根索引采用一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27) K字节;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28) K 字节。

    (27)

    A. 85

    B. 170

    C. 512

    D. 1024

    (28)

    A. 512

    B. 1024

    C. 14450

    D. 28900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某系统磁盘数据块的大小为1024KB,系绕磁盘管理采用索引文件结构,每个索引指针占用4个字节。一个索引文件的索引节点有8个直接块地址、1个一级间接块地址、1个二级间接块地址和1个三级间接块地址。假设索引节点已经在内存中,那么访问该文件偏移地址9089字节的数据需要再访问( )次磁盘。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
    盘块大小为1024KB,8个直接块能访问的容量是1024KB*8=8192KB,偏移地址9089B远小于8192KB,处于直接块访问范围内,因此只要访问一次磁盘即可。

  • 第9题:

    假设文件系统采用索引节点管理,且索引节点有8个地址项iaddr[0]~iaddr[7],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B,iaddr[0]~iaddr[4]采用直接地址索引,iaddr[5]和iaddr[6]采用一级间接地址索引,iaddr[7]采用二级间接地址索引。假设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1KB字节,文件File1的索引节点如下图所示。若用户访问文件File1中逻辑块号为5和261的信息,101号物理块存放的是( )

    A.File1的信息
    B.直接地址索引表
    C.一级地址索引表
    D.二级地址索引表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磁盘索引块为1KB,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B,故每个磁盘索引块可存放1024/4=256个物理块地址。又因为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其中5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逻辑块号为0~4的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其中第一个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是一张一级间接地址索引表,存放逻辑块号为5~260对应的物理块号,第二个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是另一张一级间接地址索引表,存放逻辑块号为261~516对应的物理块号。经上分析,从题图不难看出,逻辑块号为5的信息应该存放在58号物理块中,逻辑块号为261的信息应该存放在187号物理块中。由题中可知,iaddr[7]采用二级间接地址索引,且iaddr[7]中存放的物理块号为101。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这意味着该地址项指出的物理块中存放的是256个一级间接地址索引表,故101号物理块存放的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表。

  • 第10题:

    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结构,若磁盘块的大小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需占3字节,那么根索引采用一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K字节;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请作答此空)K字节。

    A. 512
    B. 1024
    C. 14450
    D. 28900

    答案:C
    解析:
    设块长为512B,每个块号占3B,一个物理块可放:512/3=170个目录项:
    一个一级索引可存放的文件大小为:170×512=85KB。
    一个二级索引可存放文件的大小为:170×170×512=14450KB。
    一个三级索引可存放文件的大小为:170×170×170×512=2456500KB。

  • 第11题:

    索引文件是一种对文件存储进行连续分配的方式,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另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即索引表,文件本身和索引表组成的文件即是索引文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判断题
    索引文件是一种对文件存储进行连续分配的方式,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另建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块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即索引表,文件本身和索引表组成的文件即是索引文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结构,若磁盘块的大小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需占3字节,那么根索引采用一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27)K字节;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28)K字节。

    (54)

    A.85

    B.170

    C.512

    D.1024


    正确答案:A
    解析:每个磁盘块可存储的块数量为:512/3个。采用一级索引时,共可建立512/3个索引项,而每个索引项指向数据块大小为512字节,所以,总共可存放数据量为:512/3*512/1024≈85 KB。采用二级索引时,一级索引的索引项数目为512/3个,每个索引项指向的数据块可存放的二级索引项数目为512/3个,每个二级索引项指向的数据块存大小为512字节,因此,总共可存放的文件大小最大为:512/3*512/3*512/1024=14563.3。所以答案分别为A、C。

  • 第14题:

    目录文件采用链接式,每个磁盘块存放10个下级文件的描述,最多存放40个下级文件,若下级文件为目文件,上级目录指向该目录文件的第一块,否则指向普通文件的文件控制块。普通文件采用二级索引形式,文件控制块中给出12个磁盘块地址,前10个磁盘块地址指出前10页的物理地址,第11个磁盘块地址指向一级索引表,一级索引表给出256个磁盘块地址,即指出该文件第10页至第265页的地址,第12个磁盘块地址指向二级索


    参考答案:(1)普通文件最大可有10+256+2562+2563个页
    (2)最少要启动磁盘5次,最多要启动磁盘14次。

  • 第15题:

    基于下列描述:某文件系统中设定的物理块大小为512字节。假设一个文件控制块有48个字节,符号目录项占8字节,其中文件名占6字节,文件号占2字节;基本目录项占40字节。有一个目录文件包含256个目录项。

    在进行目录项分解后,需要多少个物理块存放符号文件?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解析:在进行目录项分解后,256个目录项,每个符号目录占8个字节,因此8*256=2048字节,同时,每个物理块大小为512字节,因此,进行目录项分解后,需要存放符号文件的物理块大小为2048÷512=4。

  • 第16题:

    文件系统采用多重索引结构搜索文件内容。设块长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长3字节,如果不考虑逻辑块号在物理块中所占的位置,那么三级索引时可寻址的文件最大长度为______。

    A.3.46MB

    B.7.05MB

    C.599.73MB

    D.1199.46MB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文件系统采用多重索引结构搜索文件内容。设块长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长3字节,那么一个索引块可以存放170个盘块号。
      如果不考虑逻辑块号在物理块中所占的位置,且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索引,那么最多可包含存放文件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28900个盘块;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L=28900×256B=7225KB=7.05MB。
      如果文件系统采用三级索引,那么最多可包含存放文件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170=4913000个盘块;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4913000×256B=1228250KB=1199.46MB。

  • 第17题:

    UNIX的文件系统采用三级索引机制。在文件控制块(FCB)中,设置了一个索引表,共有13个索引地址。其中,前10个为直接索引地址,后3个为间接索引地址,包括1个一级索引地址、1个二级索引地址和1个三级索引地址。假定磁盘块的大小为512个字节,那么UNIX系统允许一个文件最多有(24)页。

    A.13

    B.10+256*3

    C.10+256+2562+2563

    D.10+512+512*2+512*13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索引文件组织和多级索引的知识。索引文件包括一张索引表,表中的每一项是一个索引地址,指向一个磁盘块的物理块号(每个磁盘块与一页文件大小相同)。所谓直接索引地址是指该磁盘块内直接存放了文件的内容。因此,本题中的前10个直接索引地址指向了该文件的前10页。所谓间接索引地址是指该磁盘块中存放的不是文件的实际内容,而是一张索引表。其中,一级索引地址指向了一张直接索引表,直接索引表内的每一个表项指向一个文件页存放的磁盘地址:二级索引地址指向一张一级索引表:三级索引地址指向一张二级索引表。本题中一个磁盘块中有512个字节,每个整数占2个字节,可以存放256个整数,用以存放磁盘块物理地址。因此,一张一级索引表最多可以指向256个文件页,一张二级索引表最终可以派生出指向2562个文件页,一张三级索引表则达到指向2563个文件页。连同10个直接索引,一个文件最多可达10+256+2562+2563个文件页。

  • 第18题:

    在一个采用三级索引结构的UNIX文件系统中,假设物理块大小为512B,用32位表示一个物理块号。主索引表含有13个块地址指针,其中前10个直接指向盘块号,第11个指向一级索引表,第12个指向二级索引表,第13个指向三级索引表,那么,一个文件最大可有多少块?

    A.10 + 512 + 5122+ 5123

    B.10 + 256 + 2562+ 2563

    C.10 + 128 + 1282+ 1283

    D.256 + 2562+ 2563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结构,若磁盘块的大小为 4k 字节,每个块号需占 4 字节,那么采用二级索引结构时的文件最大长度可占用( )个物理块。

    A. 1024
    B. 1024×1024
    C. 2048×2048
    D. 4096×4096

    答案:B
    解析:
    磁盘块的大小为 4k 字节,每个块号需占 4 字节。因此一级的索引大小=4k/4=1k。而二级索引的大小为=1k×1k=1024×1024。

  • 第20题:

    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结构。若磁盘块的大小为 lK 字节,每个块号占 3 字节,那么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K字节。

    A.1024
    B.2048
    C.116281
    D.232562

    答案:C
    解析:
    磁盘块的大小为 lK 字节,每个块号占 3 字节,一共有341个磁盘块存一级索引文件,每个磁盘块还可以指向341个磁盘块,因此一共有341*341=116281个磁盘块存二级索引文件,每个磁盘块1k字节,则该二级索引文件最大长度为116281k字节。

  • 第21题:

    某系统磁盘数据块的大小为 1024KB,系绕磁盘管理采用索引文件结构,每个索引指针占用 4 个字节。一个索引文件的索引节点有 8 个直接块地址、1 个一级间接块地址、1 个二级间接块地址和 1 个三级间接块地址。假设索引节点已经在内存中,那么访问该文件偏移地址 9089 字节的数据需要再访问( )次磁盘。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
    盘块大小为1024KB,8个直接块能访问的容量是1024KB*8=8192KB,偏移地址9089B远小于8192KB,处于直接块访问范围内,因此只要访问一次磁盘即可。

  • 第22题:

    某文件系统文件存储采用文件索引节点法。假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8个地址项iaddr[0]~iaddr[7],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其中地址项iaddr[0]~iaddr[5]为直接地址索引,iaddr[6]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iaddr[7]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4KB。该文件系统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请作答此空)KB。若要访问iclsClient.dll文件的逻辑块号分别为6、520和1030,则系统应分别采用()。

    A. 1030
    B. 65796
    C. 1049606
    D. 4198424

    答案:D
    解析:
    直接索引范围:6*4KB=24KB ,对应逻辑块号:0-5;一级间接索引范围:(4KB/4B)*4KB=4096KB ,对应逻辑块号:6-1029;二级间接索引范围:(4KB/4B)* (4KB/4B)*4KB=4194304KB ,对应逻辑块号:1030以及上。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 24KB + 4096KB + 4194304KB = 4198424KB

  • 第23题:

    问答题
    设某个文件系统的文件目录中,指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表长度为13,其中0到9项为直接寻址方式,后3项为间接寻址方式。试描述出文件数据块的索引方式;给出对文件第n个字节(设块长512字节)的寻址算法.

    正确答案: 索引表长度为13,其中0到9项为直接寻址方式,后3项为一次、二次和三次间接寻址。
    步1 将逻辑文件的字节偏移量转换为文件的逻辑块号和块内偏移。方法是:将逻辑文件的字节偏移量n/盘块大小(512),商为文件的逻辑块号,余数是块内偏移。
    步2 将文件的逻辑块号转换为物理块号。使用多重索引结构,在索引节点中根据逻辑块号通过直接索引或间接索引找到对应物理块号。再判别逻辑块号在10块以内或以上,分别采用可直接寻址,一次、二次和三次间接寻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