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假设A和B实体是多对多的联系,A实体的码是Ano,B实体的码是Bno,转换成关系模式将转换得到()个关系模式,其中多对多联系转换得到的关系模式的码是()

题目

假设A和B实体是多对多的联系,A实体的码是Ano,B实体的码是Bno,转换成关系模式将转换得到()个关系模式,其中多对多联系转换得到的关系模式的码是()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3;{Ano,Bno}
更多“假设A和B实体是多对多的联系,A实体的码是Ano,B实体的码是B”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

    A、实体的码

    B、各实体码的组合

    C、n端实体的码

    D、每个实体的码


    参考答案:B

  • 第2题:

    若实体A和B是多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1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____对____的联系。

    A.1对1

    B.1对多

    C.多对多

    D.都不对


    参考答案:C

  • 第3题:

    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若联系为1:n,则关系的码为( )。

    A.实体的码

    B.每个实体的码

    C.n端实体的码

    D.各实体码的组合


    正确答案:C

  • 第4题:

    E-R方法三要素是( )。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码、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域、码


    正确答案:C
    解析:E-R方法的三要素是: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联系,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 第5题:

    A实体和B实体是一对一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后,码可以是()、()。


    正确答案:A实体的码;B实体的码

  • 第6题:

    A实体和B实体是一对一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后,码可以是()

    • A、AB实体的码的联合
    • B、A实体的码
    • C、B实体的码
    •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B,C

  • 第7题:

    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1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1对1的联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某E-R图中有“课程”实体A,“学生”实体B。实体A和实体B之间存在“选课”联系(m:n),转换为关系模型后,“选课”关系的码应该是()

    • A、A实体的码
    • B、B实体的码
    • C、A、B实体码的组合
    • D、A或者B实体的码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多选题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

    B

    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

    C

    对于一个多对多联系转换成的关系,应将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的码的组合作为该关系的码

    D

    对于一个一对多联系转换成的关系,应将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的码的组合作为该关系的码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则实体A和C是()。

    正确答案: 1对1的联系,1对多的联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E-R图中有“课程”实体A,“学生”实体B。实体A和实体B之间存在“选课”联系(m:n),转换为关系模型后,“选课”关系的码应该是()
    A

    A实体的码

    B

    B实体的码

    C

    A、B实体码的组合

    D

    A或者B实体的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
    A

    某个实体的码

    B

    各实体码的组合

    C

    N端实体的码

    D

    任意一个实体的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若实体A和B是多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1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______对的联系。


    正确答案:多、多
    多、多

  • 第14题:

    E-R方法的三要素是 ______。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码、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域、码


    正确答案:C
    解析:E-R(Entity-Relationship)方法,即实体—联系方法,于1976年由P.P.S.Chen提出,其方法是用 E-R图来描述某一组织(单位)的概念模型。E-R方法面向现实世界,可以有效而自然地模拟现实世界。E-R方法的三要素是:实体(entity)、属性(attribute)、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实体是信息世界的基本单位。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例如,一本书的属性有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单价等,一个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等。
      联系——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可分为3类:一对一联系 (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 第15题: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______。

    A.实体的码

    B.各实体码的组合

    C.n端实体的码

    D.每个实体的码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
    • B、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
    • C、对于一个多对多联系转换成的关系,应将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的码的组合作为该关系的码
    • D、对于一个一对多联系转换成的关系,应将与该联系相关的各实体的码的组合作为该关系的码

    正确答案:A,C

  • 第17题:

    如果联系是一对多的,转换成关系模型后使用()作为码 

    • A、一端实体的码
    • B、一端或多端实体的码都可以作为码
    • C、一端和多端实体的码的联合
    • D、多端实体的码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假设A和B实体是多对多的联系,A实体的码是Ano,B实体的码是Bno,该多对多联系有属性C,请问存在的函数依赖为()。


    正确答案:(Ano,Bno)→C

  • 第19题:

    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则实体A和C是()。


    正确答案:1对1的联系;1对多的联系

  • 第20题:

    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1对多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的联系。


    正确答案:1对多

  • 第21题:

    判断题
    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1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1对1的联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1对多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的联系。

    正确答案: 1对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是要解决的是()。
    A

    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

    B

    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并确定这些关系的属性和码

    C

    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并确定这些关系的属性

    D

    如何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但不确定这些关系的属性和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