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结合幼儿园实践,谈谈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影响。


    正确答案:(1)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社会技能是交往的产物,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征以及自己在同伴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学会与其他人共同参加活动,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怎样处理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学会如何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2)同伴关系满足幼儿的情感归属需要。研究发现,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常常表现出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的交谈,能够放松自主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时,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或尊重,可以使幼儿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满足幼儿的社交需求,从而使幼儿获得社会性的支持,产生一种归属感。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获得的这种情感归属,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情感,可以帮助幼儿克服情绪上和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3)同伴关系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独特影响。幼儿在认知上常常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只有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才会认识到别人的观点、需要与自己并不相同,学从而会了解并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与行为,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

  • 第2题:

    影响在幼儿园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 儿童自身因素。 (2) 家长的因素。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
    (3) 教师的因素。受欢迎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是亲密的,教师常对幼儿积极的评价。
    (4) 社会的因素。作为幼儿生活的大背景——社会,对幼儿的人际关系、同伴交往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 第3题:

    进入幼儿园,同伴交往逐渐变得重要起来,请你设计一个健康活动,引导幼儿主动交朋友,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答案:
    解析:
    活动名称:快乐宝贝(中班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信任。
    活动准备:
    1.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
    2.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
    3.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
    1.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
    “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
    (请大家睁开眼睛)
    2.游戏“找朋友”——主动与别人交流
    (1)师幼认识。
    (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①讨论: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②游戏找朋友。
    师:“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另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和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
    ③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3.游戏“树林散步”——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
    (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
    师:“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
    (2)说一说感受。
    师:“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4)小结: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画画我的好朋友。

  • 第4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伴交往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作用()

    • A、同伴交往能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 B、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
    • C、同伴交往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或榜样影响着儿童行为的发展
    • D、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简述同伴团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 第6题:

    父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作用体现在()。

    • A、为幼儿彼此间的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
    • B、通过提供建议和指导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
    • C、能决定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 D、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A,B,D

  • 第7题:

    简述幼儿同伴交往的意义。


    正确答案:(1)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3)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 第8题:

    简述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2)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3)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妁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

  • 第9题:

    问答题
    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有什么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会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父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作用体现在()。
    A

    为幼儿彼此间的接触提供便利的条件

    B

    通过提供建议和指导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

    C

    能决定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D

    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用巴顿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简述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正确答案: 幼儿的同伴互动大都反映于他们的游戏行为中。巴顿在自由游戏时观察了2-4.5岁的幼儿。她的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根据游戏中社会性由低到高的次序,她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分成以下六种:非游戏、单独游戏、旁观者、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或有组织的互补游戏。巴顿的观察发现,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过程是:独自游戏(2到2岁半)→平行游戏(2岁半到3岁)→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复杂性和互动水平也越来越高。当然,单独游戏在整个学前阶段一直都很普遍,但这种游戏并不是儿童社会性不成熟的表现。另外,虽然这几种游戏形式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出现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一种形式的游戏会取代前一阶段的游戏形式。3-6岁的幼儿出现了更高社会互动水平的游戏行为,但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仍是该年龄阶段的主导游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
    (1)3岁左右的幼儿,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的幼儿,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幼儿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
    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 第14题:

    简述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2)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3)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
    (5)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 第15题:

    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试用巴顿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简述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正确答案:幼儿的同伴互动大都反映于他们的游戏行为中。巴顿在自由游戏时观察了2-4.5岁的幼儿。她的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交往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根据游戏中社会性由低到高的次序,她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分成以下六种:非游戏、单独游戏、旁观者、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或有组织的互补游戏。巴顿的观察发现,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过程是:独自游戏(2到2岁半)→平行游戏(2岁半到3岁)→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复杂性和互动水平也越来越高。当然,单独游戏在整个学前阶段一直都很普遍,但这种游戏并不是儿童社会性不成熟的表现。另外,虽然这几种游戏形式是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出现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一种形式的游戏会取代前一阶段的游戏形式。3-6岁的幼儿出现了更高社会互动水平的游戏行为,但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仍是该年龄阶段的主导游戏。

  • 第17题:

    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只能到幼儿园去获得发展。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简述教师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正确答案:(1)仔细观察(2)及时指导(3)积极评价

  • 第19题:

    简述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1)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2)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5)在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同伴团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活动设计题:进入幼儿园,同伴交往逐渐变得重要起来,请你设计一个健康活动,引导幼儿主动交朋友,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正确答案: 健康活动教案:快乐宝贝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活动准备:1.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2.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3.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活动过程:1.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老师配乐解说:"让我们听着音乐,闭上眼睛,放松小手,放松小脚,让快乐来到我们中间吧。""早上,太阳出来,阳光暖洋洋,好舒服!""爸爸爱我,妈妈爱我,老师也爱我!我,是个快乐的孩子!"(请大家睁开眼睛)2.游戏《找朋友》--主动与别人交流小朋友面对面围成两个圆圈。不停地交换位置,用语言和动作认识新朋友。(1)师幼认识。(2)幼儿游戏,相互认识。①讨论:怎么认识新朋友呢?②游戏找朋友。"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一半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另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和动作提醒小朋友问候、相互介绍。③找个新朋友聊聊天。(3)表达:"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3.游戏《树林散步》--关爱朋友、信任朋友闭上小眼睛,让朋友牵着小手在"小树林"散步。(1)请一对小朋友先走走。"小朋友,想到树林去散步吗?"(2)说一说感受。"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3)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4)小结:相信你的朋友、帮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延伸活动:与小朋友玩游戏《跟我不一样》--勇敢地承认错误。幼儿说相反的话,另一个幼儿跟着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1)跟同伴说的相反。(2)跟同伴做相反的动作。让幼儿体验到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会变得更快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2)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5)在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只能到幼儿园去获得发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