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分析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环境资源稀缺性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稀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功能?


    正确答案: 1.提供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原材料和能源,包括不可再生的和可再生的资源。
    2.可以吸收、容纳、降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这一功能常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3.向人类社会提供自然服务,包括生产过程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直接物理交换(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等)和福利效益(休闲、健康、审美等)。
    4.当环境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环境再生能力,容纳的废物超过了其承载力时,环境必然要出现损害和退化。
    5.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并且成为累积性问题,就将永久地破坏生态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导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绝对稀缺性约束,最终破坏经济过程的稳定和人类的福利。

  • 第2题:

    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资源相对稀缺性。


    正确答案:资源绝对稀缺性

  • 第3题: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 A、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 B、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
    • C、满足人们的欲望问题
    • D、资源的使用必须支付代价的问题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试分析“资源短缺”与“资源稀缺”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①资源的稀缺性质决定了所有区域都要求资源的充分供给。但这种稀缺性质又决定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区域的供给要求。
    ②资源的短缺不同于资源稀缺。稀缺是任何社会中经济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引起经济资源价值运动的基本特征。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

  • 第5题:

    地区性资源稀缺不包括以下哪项?()

    • A、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
    • B、人口压力造成的资源稀缺;
    • C、过度发达造成的资源稀缺;
    • D、环境退化造成的资源稀缺。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我们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种资源稀缺,这些资源包括()

    • A、个人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
    • B、个人资源、职业资源、环境资源
    • C、时间资源、职业资源、资金资源
    • D、时间资源、资金资源、社会资源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试分析资源稀缺的本质和原因。

    正确答案: 资源稀缺的本质就是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资源稀缺的本质:①由物质性资源在数量上的限制造成的稀缺;
    ②由地缘政治造成的稀缺;
    ③经济原因造成的稀缺;
    ④环境问题造成的稀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地区性资源稀缺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地缘政治造成的资源稀缺;

    B

    人口压力造成的资源稀缺;

    C

    过度发达造成的资源稀缺;

    D

    环境退化造成的资源稀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 )
    A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B

    消费资源的稀缺性

    C

    消费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D

    资源的稀缺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稀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经济功能?

    正确答案: 1.提供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原材料和能源,包括不可再生的和可再生的资源。
    2.可以吸收、容纳、降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这一功能常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3.向人类社会提供自然服务,包括生产过程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直接物理交换(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等)和福利效益(休闲、健康、审美等)。
    4.当环境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环境再生能力,容纳的废物超过了其承载力时,环境必然要出现损害和退化。
    5.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并且成为累积性问题,就将永久地破坏生态稳定性和恢复能力,导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绝对稀缺性约束,最终破坏经济过程的稳定和人类的福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分析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环境资源稀缺性问题?

    正确答案: 1968年,成立了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TheClubofRome)。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宣布了3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它向全世界呼吁:现在已经到达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
    1983年3月联合国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负责制定长期的环境对策,研究能使国际社会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分为“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三大部分。报告集中于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是开展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框架性文件,是为了保护地球永恒的活力和整体性,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关于国家和公众行为基本准则”的宣言。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2002年8月2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桑顿会议中心召开,主要成果《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我们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种资源稀缺,这些资源包括()
    A

    个人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

    B

    个人资源、职业资源、环境资源

    C

    时间资源、职业资源、资金资源

    D

    时间资源、资金资源、社会资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环境资源稀缺的最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1)资源绝对稀缺性:获取自然资源资源存量极限没到达前,环境质量不变,其对经济发展构成绝对约束。
    (2)资源相对稀缺:资源质量存在下降现象。质量下降,稀缺性就上升,单位生产边际成本上升,寻求替代。

  • 第15题:

    影子价格依据经济分析的定价原则测定,体现了资源稀缺程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在项目环境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冲突最常见的来源包括()。

    • A、成员个性、资源稀缺、进度优先级排序
    • B、进度优先级排序、资源稀缺、成员个性
    • C、资源稀缺、进度优先级排序、成员个性
    • D、资源稀缺、进度优先级排序、个人工作风格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 )

    • A、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B、消费资源的稀缺性
    • C、消费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D、资源的稀缺性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问答题
    试分析“资源短缺”与“资源稀缺”的区别与联系。

    正确答案: ①资源的稀缺性质决定了所有区域都要求资源的充分供给。但这种稀缺性质又决定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区域的供给要求。
    ②资源的短缺不同于资源稀缺。稀缺是任何社会中经济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引起经济资源价值运动的基本特征。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互联网让实体企业置于()环境中,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和服务创新、开放合作和资源整合来寻求发展
    A

    信息更加透明

    B

    竞争更加充分

    C

    人才更加稀缺

    D

    资源更加稀缺

    E

    资源更加充裕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资源相对稀缺性。

    正确答案: 资源绝对稀缺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传统资源稀缺性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1)资源绝对稀缺性:获取自然资源资源存量极限没到达前,环境质量不变,其对经济发展构成绝对约束。
    (2)资源相对稀缺:资源质量存在下降现象。质量下降,稀缺性就上升,单位生产边际成本上升,寻求替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B

    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

    C

    满足人们的欲望问题

    D

    资源的使用必须支付代价的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