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明十三陵”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析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特色。


    参考答案:

    1.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
    2.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


  • 第2题:

    位于明十三陵区正中的是长陵。


    答案:对
    解析:

  • 第3题:

    古代帝王陵园自明十三陵起,统一建大陵园,园内各陵自成体系,形成()。


    正确答案:陵墓聚集制

  • 第4题:

    名词解释题
    明十三陵

    正确答案: 中国明代13个皇帝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明代共有14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均葬于此。明十三陵以长陵为中心,坐北面南,以昭穆为序,诸陵依山势布置在天寿山南麓。陵区周围40千米,四周因山设围墙。陵园大门为大红门,门前有石牌坊和下马碑。牌坊为五间六柱,庑殿顶,东西宽33.6米,高10.5米,是中国最大的石坊。门内有神路通各陵。神路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围有4个石华表。各陵布局大体相同,均效仿明孝陵首创的以方城明楼为核心,与祾恩殿相结合,分成三进院落的宫殿式陵墓建筑形式。具体布局为:陵门前有无字碑,门内有祾恩门和祭陵用的祾恩殿,殿后有牌楼门和石五供,再后有宝城环绕,宝城上建明楼,楼内石碑上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宝城内封土下为地宫。始建于成祖永乐七年(1409),止于清初。1956年发掘明定陵。明十三陵整体性强,布局主从分明,在选址和总体规划方面为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的成功之作。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下列帝王陵墓中,依次采用“覆斗方上”式、“因山为陵”式、“宝城宝顶”式形制的是(    )。
    A

    秦始皇陵、明十三陵、唐乾陵

    B

    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

    C

    唐乾陵、明十三陵、秦始皇陵

    D

    唐乾陵、秦始皇陵、明十三陵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6题:

    从择址、形制、神道几方面简要分析明十三陵的总体布局特点?


    参考答案:

    1、择址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与唐乾陵有异曲同工之效。整个陵区地势开阔宏伟,选址极佳。
    2、形制演变由明之前的方上之制演变为宝城宝顶、方城明楼。陵墓主体由方截椎体变为倒扣的半球体谓之宝顶。宝顶环以墙垣谓之宝城。宝城南门有一城楼样式的方形歇山建筑谓之明楼。
    3、神道明十三陵合用一条神道,并采用明陵首创的曲折自然式神道形式。有多重牌坊、门殿、碑亭等作为空间的过渡与转折,还有形态各异的石象生夹道而立。


  • 第7题:

    以明十三陵为例说明明清陵园的形制。


    正确答案:明十三陵的十三座陵共一个陵园,四周围墙达40公里,南边为正门,由南向北有一条长达七公里的中轴线,正门前为大石牌坊(陵园起点)、大红门(陵园正门。围墙由此开始延伸左右)、牌楼(内立明成祖神功圣德碑)、石像生(在神道两侧,共18对,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各两对)。狮子代表威严勇武,獬豸代表辟邪扶正,骆驼、大象表示疆域广大,麒麟表示吉庆祥瑞,马为皇帝坐骑,石人称为“翁仲”)、棂星门,然后一直通向明成祖的长陵,而长陵自立围墙,建有一套完整的地面建筑,如“棱恩门”、“棱恩殿”、“明楼”、“宝城宝顶”等。其他各陵没有单独的神道,地面建筑基本相同,只是规模有所差异。

  • 第8题:

    北京的“新十六景点”其中包括:()。

    • A、天安门广场
    • B、明十三陵
    • C、天坛
    • D、香山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问答题
    明十三陵中现已开放的景点有哪几处?

    正确答案: 神道、长陵、定陵、昭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明十三陵最大陵是()皇帝的,叫()陵

    正确答案: 永乐,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