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苏德战争的进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联可以被认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最大的国家,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和很多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假若没有苏联政府及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那这场世界性的战争的胜负尚很难判断。苏联的抵抗为英美等西方盟国发展军工业、增强武装力量、发展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更多“苏联卫国战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阶革命是比之前任何一次更加彻底的一次资阶革命,通过这次革命,法国从根本上消灭了其1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法国的资阶政权。同时,这次革命震撼了欧洲,并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2)随着法国革命的深入,革命的洪流遍及欧洲,资阶势力超越封建贵族势力。这种局面不仅为法国资义发展扫清了障碍,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而尚处在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欧洲各国无法容忍法国革命。在封建统治者的恐慌和仇视之下,欧洲各国暂时放下各自之间的矛盾,组成反法联盟来应对"涉及自身生死存亡"的威胁。1794年,法国大败联盟军,从而瓦解了反法联盟,保卫了法国独立的革命果实。但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斗争直至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才偃旗息鼓。
    3)从1789年到1794年,受法国资阶革命的影响,国关的主导因素是法国革命政权与英国策动的反革命联盟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英国是欧洲的反动势力的反法堡垒,法国成为资阶革命的中心。法国资阶革命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它是国关史上现代民族主义的源泉。这标志着君主时代的结束和以民族国家为本位时代的到来。欧洲乃至全世界逐步建立起了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秩序。同时法国革命在给法国人民带来民族主义的政治归属感和身份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解放世界被封建制度压迫人民的使命感。


  • 第2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一战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对比,一些新兴的国家开始主导世界,比如说美国,同时老牌强国英国法国的地位却有所下降。
    (2)一战促成了国联,各战胜国组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组织--国联,早期的世界体系初露端倪,但并不稳固。
    (3)一战使世界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主要表现为各国的在对战败国的惩罚和殖民利益上存在着冲突。


  • 第3题:

    苏联GDP下降约52%的时期是()

    • A、十四国武装干涉时期
    • B、大清洗时期
    • C、卫国战争时期
    • D、苏联解体后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二战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是种族主义、军国主义与世界和平、正义力量的对抗。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首先,二战是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摧残。这场战争总计造成了约七千二百多万人的死亡,占了当时世界人口(约十九亿七千万)3.71%左右的比例。大战期间,钱财损失约13850亿美元,大量房屋受到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难以估计。
    其次,二战使人类文明发展到新的水平。发动二战的德、日、意集中体现了人类历史上野蛮和黑暗的积淀:蔑视人权、践踏生命、敌视自由、肆意侵略、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战后,为凝聚正义、压倒邪恶,以《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宪章》以及巩固二战成果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标志,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新经验,提出了"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家独立、民族平等"、"确保人类自由"等准则。争取和平进步、构建人性文明的思想深入人心。在这一思想的倡导下,欧洲国家几乎都成为福利国家,美国通过新政也过度为福利国家。
    第三,军事领域上,二战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首次使用了雷达、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喷气式飞机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作用增大了。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战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严重削弱;瑞士因在二战中"永久中立国"的角色而成为世界的金融、银行大国;德国、朝鲜因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分裂;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令只有苏联成为唯一在军事上与之抗衡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
    德国、日本由于在二战中是战败国,所以在战后的50年内国际地位低下。但他们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联邦德国、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 第5题:

    简述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报业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4年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在这场神圣的战争中,苏联报业全面转入战时轨道,集中进行保卫祖国、反击侵略的宣传鼓动,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为争取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表现在:
    (1)调整报业结构,全部活动转入战时状态,做到哪里有战场哪里就有军事报刊。
    (2)充实军事记者队伍,加强军事报道。广大记者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及时采写新闻、出版报刊。
    (3)全力进行抗击侵略、保卫祖国的宣传鼓动。主要内容有:及时报道战争进程,报道前方的战况和信息;充分揭露敌人的侵略本质和残暴罪行;大力宣传广大军民奋勇杀敌的英雄业绩,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动员后方人民加紧生产,支援前线等。

  • 第6题:

    ()不仅是苏联最重要的一部根本法,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 A、1918年苏俄宪法
    • B、1924年苏联宪法
    • C、1936年苏联宪法
    • D、1977年苏联宪法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电脑特技对广告摄影产生了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电脑特技的出现,使广告摄影技术如虎添翼,为广告摄影的创造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也为广告摄影师开阔想象空间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电脑技术解决了大量拍摄之前制作众多道具以及后期制作的许多烦恼,节省了大笔的拍摄费用,实现了过去难以用摄影技法完成的甚至难以想象的广告创意。

  • 第8题:

    《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中的地位如何?


    正确答案: 1956年,肖洛霍夫在苏联《真理报》上发表了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通过一位普通苏联公民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千万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品既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又表现了经受战争考验的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对生活的追求。这与以前的战争题材的作品相比,与其说是描绘战争,不如说是回味战争,并从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作品写的虽然是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但强调的却是苏联50年代大力提倡的关心人、爱护人的精神。从这篇小说开始,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逐渐从对英雄主义和建树功勋的描写转向对于站镇的更加深沉的思考和评议。自此以后,出现了一些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调子来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如《一寸土》、《最后的炮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等。可以说,《一个人的遭遇》开了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苏联一系列卫国战争题材作品的先河,指出了表现战争题材作品新的前景,拟定了从思想和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战线。因此,它被誉为“长篇史诗式的短篇小说”。

  • 第9题:

    苏联卫国战争题材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是()。

    • A、邦达列夫
    • B、恰科夫斯基
    • C、瓦西里耶夫
    • D、巴克兰诺夫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是苏联最重要的一部根本法,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A

    1918年苏俄宪法

    B

    1924年苏联宪法

    C

    1936年苏联宪法

    D

    1977年苏联宪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肖洛霍夫对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是()
    A

    《顿河故事》

    B

    《被开垦的处女地》

    C

    《一个人的遭遇》

    D

    《静静的顿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苏联GDP下降约52%的时期是()
    A

    十四国武装干涉时期

    B

    大清洗时期

    C

    卫国战争时期

    D

    苏联解体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德意志在政治上的长期分裂的局面,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把德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英国的统一是经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所建立的政权是容克地主和资阶联合专政,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大量残余。它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在以后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
    德意志统一使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由于战败遭到削弱,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霸主地位。一个在人口、资源、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方面在欧洲占据相对优势的德国的崛起,成为列强的焦点。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对德国的潜力和政策趋向感动忧虑不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维也纳体系意在维持德意志分裂的状态),标志着支配欧洲政治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 第14题:

    苏联卫国战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苏德战争的进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联可以被认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最大的国家,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和很多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假若没有苏联政府及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那这场世界性的战争的胜负尚很难判断。苏联的抵抗为英美等西方盟国发展军工业、增强武装力量、发展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第15题:

    什么被称为二战中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亦是二战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的战役?


    正确答案:斯大林格勒会战。

  • 第16题: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作为苏联人民的旗帜、被誉为“最先进的前线报刊”的是()

    • A、《消息报》
    • B、《红星报》
    • C、《真理报》
    • D、《共青团真理报》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列宁格勒战役成为二战中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亦是二战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结束了三十年战争,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B、《凡尔赛和约》
    • C、《乌德勒支和约》
    • D、《亚眠和约》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肖洛霍夫对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是()

    • A、《顿河故事》
    • B、《被开垦的处女地》
    • C、《一个人的遭遇》
    • D、《静静的顿河》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苏联作家华西里耶夫描写卫国战争的小说是()

    • A、《热的雪》
    • B、《青年近卫军》
    • C、《活到黎明》
    • D、《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报业的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4年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在这场神圣的战争中,苏联报业全面转入战时轨道,集中进行保卫祖国、反击侵略的宣传鼓动,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为争取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表现在:
    (1)调整报业结构,全部活动转入战时状态,做到哪里有战场哪里就有军事报刊。
    (2)充实军事记者队伍,加强军事报道。广大记者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及时采写新闻、出版报刊。
    (3)全力进行抗击侵略、保卫祖国的宣传鼓动。主要内容有:及时报道战争进程,报道前方的战况和信息;充分揭露敌人的侵略本质和残暴罪行;大力宣传广大军民奋勇杀敌的英雄业绩,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动员后方人民加紧生产,支援前线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作为苏联人民的旗帜、被誉为“最先进的前线报刊”的是()
    A

    《消息报》

    B

    《红星报》

    C

    《真理报》

    D

    《共青团真理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美国、苏联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影响:
    ①对西欧国家:马歇尔计划确实帮助了西欧的复兴,促进其稳定、联合和富强,对欧共体形成起作用。
    ②对美国:马歇尔计划具有两重性,它既要复兴西欧,又要控制西欧。其实质是在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使西欧成为听从美国旨意的“恢复元气”的伙伴,与美国一起对付苏联和东欧。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经济干预和政治控制,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实力。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对苏联:促使苏联作反应,改变以前对东欧的灵活政策,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控制,使他们走苏联模式。
    说明问题:说明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了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或遏制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了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不仅暴露法西斯侵略的罪恶,还描写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悲剧,在苏联当代文学中具有开拓意义。此后,这类作品纷至沓来,它们在艺术上震憾人心,催人泪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