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黄河下游容易决口和改道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缓;B、水量变化太大;C、堤防不巩固;D、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相关问题
  • 第1题:

    “西曲”主要产生于( )

    A.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带
    B. 长江中游汉水两岸
    C.黄河中游一带
    D.黄河中下游一带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按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为:() ①青藏高原 ②华北平原 ③黄土高原 ④内蒙古高原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①④②③
    • D、②③④①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扬一益二”指在当时中国的版图内,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

    • A、长江下游的扬州
    • B、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
    • C、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
    • D、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正确答案:A,C

  • 第4题:

    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 A、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B、加强下游河道的治理
    • C、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 D、治理“地上河”河段

    正确答案:A

  • 第5题: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
    •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 C、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 D、下游降水量减少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黄河下游干流很少有支流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
    • B、下游为地上河
    • C、蒸发旺盛
    • 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

    • A、上游
    • B、中游
    • C、下游
    • D、上中下游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 A、1911
    • B、1898
    • C、1937
    • D、1855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黄河上中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A

    水量大

    B

    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C

    地形平坦

    D

    水土流失严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黄河下游的改道原因?

    正确答案: 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
    自然原因: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水文条件等。
    社会原因: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心的转移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扬一益二”指在当时中国的版图内,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
    A

    长江下游的扬州

    B

    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

    C

    长江上游的巴蜀地区

    D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

    加强下游河道的治理

    C

    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D

    治理“地上河”河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公元前602年,黄河杞县一带决口改道,流经衡水冲刷而成衡水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之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 A、长江
    • B、淮河
    • C、黄河
    • D、海河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

    • A、环境不恶化
    • B、水土不流失
    • C、大堤不加高
    • D、河床不抬高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标准化堤防工程是实现宽河固堤、确保“堤防不决口”的重要屏障。通过逐步完善下游标准化堤防,使下游堤防成为“()、抢险交通线、()。”


    正确答案:防洪保障线;生态景观线

  • 第17题:

    制约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造成的破碎地形
    • B、降水集中在夏季
    • C、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 D、黄河流经高原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西曲”主要产生于()。

    • A、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带
    • B、长江中游汉水两岸
    • C、黄河中游一带
    • D、黄河中下游一带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如何治理黄河,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治黄河下游的出路在于()。

    • A、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
    • B、疏浚下游河道
    • C、人工改道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黄河下游干流很少有支流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少

    B

    下游为地上河

    C

    蒸发旺盛

    D

    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黄河下游容易决口和改道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平缓;

    B

    水量变化太大;

    C

    堤防不巩固;

    D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

    加固黄河大堤

    B

    在黄河下游挖沙

    C

    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D

    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