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刻于石门崖壁上的是()。A、《石门颂》B、《熹平石经》C、《开通褒斜道刻石》D、《百石卒史碑》

题目

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刻于石门崖壁上的是()。

  • A、《石门颂》
  • B、《熹平石经》
  • C、《开通褒斜道刻石》
  • D、《百石卒史碑》

相似考题
更多“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刻于石门崖壁上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东汉永平十年建的洛阳白马寺木塔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汉王舍人碑刻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及公园183年,全碑现存186字。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东汉明帝的母亲叫()。


    正确答案:阴丽华

  • 第4题: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是()下令修建的。

    • A、西汉武帝
    • B、东汉光武帝
    • C、东汉明帝
    • D、隋文帝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崖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它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墓室,分布于云南一带,盛行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汉明帝执政以后,于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决定修治黄河。()主持这次规模较大的治水活动,历经一年的时间,使黄河和汴渠都得到了控制。

    • A、汲仁
    • B、王景
    • C、何愍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判断题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在()时期佛教传入,后来又产生了道教。
    A

    东汉光武帝

    B

    东汉桓帝

    C

    东汉明帝

    D

    东汉献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是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列部分东汉皇帝先后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

    明帝、章帝、和帝、殇帝

    B

    光武帝、明帝、殇帝、和帝

    C

    质帝、桓帝、安帝、顺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佛寺,它建于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一年,即公元(  ),历来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A

    64年

    B

    67年

    C

    68年

    D

    495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永平是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共计18年。东汉明帝永平元年为公元58年,以此推算,永平十一年应为公元68年。

  • 第11题:

    填空题
    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

    正确答案: 洛阳白马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东汉明帝的本名叫()。

    正确答案: 刘阳(当太子后才改名刘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 A、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 B、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年)
    • C、三国赤乌五年(242年)
    • D、三国赤乌十年(247年)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和研究日渐发达,到隋唐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你能举出其中的三支吗?


    正确答案: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

  • 第15题:

    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


    正确答案:洛阳白马寺

  • 第16题:

    崖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它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墓室,分布于四川()一带,盛行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 A、乐山
    • B、峨眉山
    • C、彭山
    • D、宜宾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历史上有名的“白马驮经,是指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出使西域的使者和两位印度高僧带回了()。

    • A、《心经》
    • B、《四十二章经》
    • C、《金刚经》
    • D、《大般若经》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刻于石门崖壁上的是()。
    A

    《石门颂》

    B

    《熹平石经》

    C

    《开通褒斜道刻石》

    D

    《百石卒史碑》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从碑文的布局来看,《石门颂》与众不同的是,在全碑22行中,每行字数或30字或31字不等,形成纵有行,横则不一定成列的错落格局。《石门颂》正是以她不拘一格,随意发挥的艺术气质为后人所称颂。正是由于《石门颂》这种自由的书写方式使得大量的通假字及多音字在碑文中被广泛使用。该石刻刻于东汉永平九年,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占据首位的刻石。

  • 第19题:

    单选题
    佛教于()时传入中国
    A

    西汉武帝时

    B

    西汉哀帝时

    C

    西汉明帝时

    D

    东汉光武帝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崖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它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墓室,分布于云南一带,盛行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历史上有名的“白马驮经”,是指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出使西域的使者和两位印度高僧带回了(  )。
    A

    《心经》

    B

    《四十二章经》

    C

    《金刚经》

    D

    《大般若经》


    正确答案: D,B
    解析:
    公元67年,明帝遣使西行求法,求得《四十二章经》。公元68年,东汉朝廷在洛阳建白马寺,请二位尊者在白马寺译出从西域带来的《四十二章经》。洛阳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之祖庭。

  • 第22题:

    单选题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B

    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年)

    C

    三国赤乌五年(242年)

    D

    三国赤乌十年(247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东汉明帝于永平八年(65)赐楚王英诏言其“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

  • 第23题:

    问答题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和研究日渐发达,到隋唐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你能举出其中的三支吗?

    正确答案: 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