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施用化肥常见错误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查时,应调查()。

    A:化肥流失率
    B:农药施用量
    C:生物多样性
    D:化肥施用量

    答案:A,B,D
    解析: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查时,应调查化肥流失率、农药施用量、化肥施用量。

  • 第2题:

    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

    • A、有机肥料
    • B、合理施用化肥
    • C、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 D、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化肥和农药不能混合施用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不能与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或过磷酸钙混合,否则易产生氨挥发或产生沉淀,从而降低肥效;
    (2)碱性化肥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与敌百虫、乐果、速灭威、甲胺磷、托布津、岗井霉素、多菌灵、叶蝉散、杀虫菊脂类杀虫剂等农药混合使用,因为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会易发生分解失效。
    (3)化肥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合,因为化学化肥挥发性、腐蚀性强,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4)含砷的农药不能与钾盐、钠盐等混合使用,例如砷酸钙、砷酸铝等若与钾盐、钠盐混合,则会产生可溶性砷,从而发生药害。在所有的肥药混合使用中,以化肥与除草剂混合最多,杀虫剂次之,而杀菌剂较少。

  • 第4题:

    化肥的危害有哪些?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产生这些危害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使用不当使蔬菜品质下降。氮肥造成的危害的主要表现: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破坏大气层的臭氧层;在保护地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土壤的有机结构的破坏,土壤板结,使土壤保温、保肥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蔬菜生产;对农产品的污染: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销酸盐、亚销酸盐等致病、致癌物质在蔬菜产品中的积累,这种量的积累无害植物本身,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销酸盐在人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如果累积过多,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可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反应,形成强力致癌物质,诱发消化系统癌变。人体摄取的硝酸盐82.1%来自蔬菜,我国居民消费较大的几种主要蔬菜(叶菜、根菜)的硝酸盐均已严重超标,高者超标9倍以上。还有更严历的危害:使人体畸形癌变!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对人体和敏感蔬菜作物产生不同危害;大城市边缘的蔬菜地区由于工业和生产三废进入农田,使重金属在田地中过分积累,如镉、铬、铅等在人体内积累引起致畸、致癌作用和对蔬菜的生长产生影响。
    近些年,农业为了提高产量施用了大量的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磷酸二氢铵等化学肥料,虽可增加产量,但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其有效利用率只有30~50%,其中大部分硝酸盐污染了水体和土壤;一部分在农产品中积累,形成过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食用后能够致癌。因此我们要提倡少用化肥,多施用农家肥及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等有机肥料。
    农产品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产地环境污染,致使一些“菜蓝子”产品的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由于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农产品的不科学收获,工厂“三度”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倒卸,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以及市场监督管理不严等,导致农产品的污染比较严重;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引发的人畜中毒事件,以及出口农产品及加工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终止合同、停止贸易交往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农产品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造成有的农产品“污染”;一些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混乱;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和质量不能适应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交易和运行方式原始,检验检测手段落后。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农产品生产面临新情况和新任务。要突出抓好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到了非抓不可,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的时候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的需要;是加入WTO,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

  • 第5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是()。

    • A、少量施用化肥
    • B、深施化肥
    • C、集中施用化肥
    • D、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施用基肥,应以()。

    • A、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
    • B、有机肥与化肥各一半
    • C、化肥为主,配合少量有机肥
    • D、化肥集中施用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化肥在农业上的大量施用,将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良影响?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不良影响: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威胁近海生物
    (3)影响人类健康
    (4)破坏土壤结构(A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B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 )
    防治措施:
    (1)适时、适量施用化肥
    (2)做好N、P、K平衡施肥
    (3)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走生态农业道路
    (4)广泛、深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5)改进、革新施肥机具,推广深施、条施、穴施方法,并建立良好耕作制度
    (6)开发化肥新品种,改进化肥的制造方法

  • 第8题: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査时,应调查()。

    • A、化肥流失率
    • B、农药施用量
    • C、生物多样性
    • D、化肥施用量

    正确答案:A,B,D

  • 第9题:

    研究表明,与施用化肥的农田相比,不施用化肥农田的温室气体综合排放效应下降15.99%,少施化肥则下降5.9%,不施或少施化肥是减少()排放的最佳措施。


    正确答案:温室气体

  • 第10题:

    问答题
    施用化肥常见错误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磷酸二铵随水撒施。磷酸二铵随水撒施后,很容易造成其中氮素的挥发损失,磷素也只停留在地表,不容易送至作物的根部。
    2、碳铵地表浅施,覆土不严密,导致肥料利用率低。
    3、尿素表土撒施后急于灌水,甚至用大水漫灌造成尿素损失。
    4、过磷酸钙直接拌种。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强,如用过磷酸钙直接拌种,很容易对种子产生腐蚀作用,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研究表明,与施用化肥的农田相比,不施用化肥农田的温室气体综合排放效应下降15.99%,少施化肥则下降5.9%,不施或少施化肥是减少()排放的最佳措施。

    正确答案: 温室气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土壤中酸性物质的来源有哪些()?
    A

    长期施用酸性化肥

    B

    酸性矿物的开采

    C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D

    人类生活废水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山地、草原、农业,非点源调查主要包括()。

    A:农药施用量
    B:化肥流失量
    C:化肥施用量
    D:生物多样性
    E:化肥流失规律

    答案:A,B,C,E
    解析:

  • 第14题:

    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对增加黏土的疏松性没有效果的是()。

    • A、施用砂土、煤渣
    • B、施用化肥
    • C、施用有机肥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马铃薯可以施用含氯化肥吗?


    正确答案: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氯元素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把马铃薯列入“忌氯作物”,在生产上从不使用含氯化肥,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只要施用的含氯化肥中的氯元素,浓度在633ppm(633/1,000,000)以下,就对马铃薯没有任何坏影响。还有利于植株生长,产量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块茎淀粉含量与不施氯的基本一样,块茎品质不受影响。因此,在给马铃薯施用全钾化肥时,可以大胆应用氯化钾,这样,既保证了马铃薯对钾肥的需求,也控制了生产成本的上升。

  • 第17题:

    施用化肥“三看”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施用化肥的“三看”原则是看天施肥、看地施肥、看庄稼施肥。 
    看天施肥,雨前追肥比雨后追肥好,下雨前三四小时不能搞叶面喷肥。
    看地施肥,根据土壤情况,需要什么肥和缺肥数量,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看庄稼施肥,根据庄稼情况,需要什么肥就施用什么肥,需要多少施多少。

  • 第18题:

    土壤中酸性物质的来源有哪些()?

    • A、长期施用酸性化肥
    • B、酸性矿物的开采
    • C、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 D、人类生活废水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化肥的施用方法以()为主。


    正确答案:撒施、面施、穴施

  • 第20题:

    农业生产中施肥时,应该()

    • A、完全施用化肥
    • B、完全施用农家肥,不施用化肥
    • C、以施用化肥为主,配合施用农家肥
    • D、以施用农家肥料为主,配合施用见效快的化肥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化肥和农药不能混合施用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脂合剂等不能与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或过磷酸钙混合,否则易产生氨挥发或产生沉淀,从而降低肥效;
    (2)碱性化肥如氨水、石灰、草木灰不能与敌百虫、乐果、速灭威、甲胺磷、托布津、岗井霉素、多菌灵、叶蝉散、杀虫菊脂类杀虫剂等农药混合使用,因为多数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会易发生分解失效。
    (3)化肥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合,因为化学化肥挥发性、腐蚀性强,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易杀死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
    (4)含砷的农药不能与钾盐、钠盐等混合使用,例如砷酸钙、砷酸铝等若与钾盐、钠盐混合,则会产生可溶性砷,从而发生药害。在所有的肥药混合使用中,以化肥与除草剂混合最多,杀虫剂次之,而杀菌剂较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化肥在农业上的大量施用,将会对环境产生哪些不良影响?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不良影响:
    (1)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威胁近海生物
    (3)影响人类健康
    (4)破坏土壤结构(A引起土壤酸度变化 B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 )
    防治措施:
    (1)适时、适量施用化肥
    (2)做好N、P、K平衡施肥
    (3)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走生态农业道路
    (4)广泛、深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5)改进、革新施肥机具,推广深施、条施、穴施方法,并建立良好耕作制度
    (6)开发化肥新品种,改进化肥的制造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对于山地、草原、农业,非点源调查主要包括()。
    A

    农药施用量

    B

    化肥流失量

    C

    化肥施用量

    D

    生物多样性

    E

    化肥流失规律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