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总体原则:抗性治理必须在害虫综合治理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农业防治(如耕作、栽培等措施)、生物防治(如用生物农药及应用和保护天敌)、物理防治(如灯光、性引诱剂)及遗传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与化学防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农药使用应科学合理,尽可能减少其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以降低药剂对害虫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减少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平衡。
2)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化学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就是选择最佳的药剂配套使用方案,包括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时间、次数等,这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3)农药混用:农药混用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措施。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最好是不同抗性机制)和明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剂,不仅能起到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及兼治几种病、虫、草等作用,还能延缓抗性的发展。
4)农药的限制使用:针对害虫容易产生抗性的一种或一类药剂或具有潜在抗性风险的药剂品种,根据其抗性水平、防治利弊的综合评价,采取限制该药剂使用时间和次数,甚至采取暂时停止使用的措施,这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增效剂的使用:增效剂三苯基磷酸酯(TPP) 和丙炔醚类增效剂对西维因的增效作用。
更多“简述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化学防治技术。”相关问题
  • 第1题:

    随着交互抗性和多抗性现象日趋严重,害虫对新的取代药剂的抗性有加快的趋势;双翅目、鳞翅日昆虫产生抗药性虫种数最多,农业害虫抗药性虫种数超过卫生害虫,重要农业害虫如蚜虫、()、()、()、马铃薯甲虫及螨类的抗药性尤为严重。


    正确答案:棉铃虫;小菜蛾;菜青虫

  • 第2题:

    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虫害属于化学防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灯光诱杀法属于()的范畴。

    •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 B、化学防治
    • C、物理防治
    • D、生物仿制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简述害虫抗性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 ①提倡综合防治,尽可能使用非化学方法控制害虫,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降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选择压力;
    ②合理混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虫剂混用;加增效剂);
    ③轮换使用药剂;
    ④利用负交互抗性杀虫剂;
    ⑤处理最敏感虫期;
    ⑥释放敏感虫,释放抗性基因;
    ⑦提高现有农药的防治效果,以减少农药的用量。

  • 第5题:

    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化学防治技术要怎么做?


    正确答案: 1)总体原则:抗性治理必须在害虫综合治理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农业防治(如耕作、栽培等措施)、生物防治(如用生物农药及应用和保护天敌)、物理防治(如灯光、性引诱剂)及遗传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与化学防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农药使用应科学合理,尽可能减少其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以降低药剂对害虫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减少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平衡。
    2)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化学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就是选择最佳的药剂配套使用方案,包括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时间、次数等,这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3)农药混用:农药混用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措施。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最好是不同抗性机制)和明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剂,不仅能起到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及兼治几种病、虫、草等作用,还能延缓抗性的发展。
    4)农药的限制使用:针对害虫容易产生抗性的一种或一类药剂或具有潜在抗性风险的药剂品种,根据其抗性水平、防治利弊的综合评价,采取限制该药剂使用时间和次数,甚至采取暂时停止使用的措施,这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增效剂的使用:增效剂三苯基磷酸酯(TPP)和丙炔醚类增效剂对西维因的增效作用。

  • 第6题:

    在害虫抗性治理中采用饱和治理策略的前提是()。

    • A、抗性基因为显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
    • B、抗性基因为隐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
    • C、抗性基因为显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
    • D、抗性基因为隐性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农药对同种害虫高龄幼虫毒力低于低龄幼虫的现象称为害虫的()差异。

    • A、耐药性
    • B、交互抗性
    • C、多重抗性
    • D、负交互抗性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当害虫抗性基因为显性时,抗性治理可以采用()。
    A

    饱和治理策略

    B

    适度治理策略

    C

    多路进攻策略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说明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正确答案: 昆虫的呼吸是靠通风和扩散作用,空气中含有毒气时,毒气随空气进入害虫体内,使其中毒而死。熏蒸杀虫剂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昆虫的活动越旺盛,呼吸加剧,气门开放越大,熏蒸杀虫剂的效果越显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农药交替轮换使用
    ②农药的限制使用
    ③农药混用
    ④镶嵌式用药
    ⑤增效剂的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目前,化学防治在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中占主导地位,防治方法以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毒饵诱杀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简单,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目前,种子处理常用药剂50%辛硫磷EC、40%甲基异柳磷EC、35%甲基硫环磷EC、25%对硫磷微胶囊剂、40%乐果EC等。也可用35%多福克种衣剂拌种,
    (2)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方法有多种:①将农药均匀撒施或喷雾于地面,然后犁入土中;②将农药与粪肥、肥料混合施入;③施用颗粒剂,与种子混合施入;④毒土盖种;⑤条施、沟施或穴施等。为减少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提倡局部施药和施用颗粒剂。
    (3)毒饵诱杀: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
    (4)药液灌根:对出苗或定苗后幼虫发生量大的地块或苗床,可采用药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幼虫。
    (5)堆草诱杀细胸金针虫和油葫芦:在田间堆放8~10cm厚的小草堆,每公顷750堆,在草堆下撒布5%对硫磷粉或5%乐果粉少许,诱杀细胸金针虫。诱杀油葫芦时草堆下放少许毒饵,效果很好。
    (6)药枝诱杀金龟甲:在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成虫出土盛期,用长20~30cm的榆、杨、刺槐树枝浸于40%氧化乐果EC30倍液或40%久效磷EC50倍液中,浸泡10~15小时后,于傍晚前取出插入田间,每公顷插150~225把。
    (7)喷雾法:在金龟甲、根蛆成虫发生季节,麦根蝽象在夏季暴雨和灌水后出土,喷洒40%乐果或氧化乐果EC、50%辛硫磷EC于寄主植物上,可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在害虫化学防治中,为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选在害虫出现的高峰期施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止害虫的办法是()

    • A、生物防治
    • B、物理防治
    • C、人工防治
    • D、化学防治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说明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正确答案:昆虫的呼吸是靠通风和扩散作用,空气中含有毒气时,毒气随空气进入害虫体内,使其中毒而死。熏蒸杀虫剂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昆虫的活动越旺盛,呼吸加剧,气门开放越大,熏蒸杀虫剂的效果越显著。

  • 第15题:

    简述地下害虫的化学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目前,化学防治在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中占主导地位,防治方法以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毒饵诱杀为主,辅之以其他方法。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简单,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目前,种子处理常用药剂50%辛硫磷EC、40%甲基异柳磷EC、35%甲基硫环磷EC、25%对硫磷微胶囊剂、40%乐果EC等。也可用35%多福克种衣剂拌种,
    (2)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方法有多种:①将农药均匀撒施或喷雾于地面,然后犁入土中;②将农药与粪肥、肥料混合施入;③施用颗粒剂,与种子混合施入;④毒土盖种;⑤条施、沟施或穴施等。为减少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提倡局部施药和施用颗粒剂。
    (3)毒饵诱杀: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
    (4)药液灌根:对出苗或定苗后幼虫发生量大的地块或苗床,可采用药液灌根的方法防治幼虫。
    (5)堆草诱杀细胸金针虫和油葫芦:在田间堆放8~10cm厚的小草堆,每公顷750堆,在草堆下撒布5%对硫磷粉或5%乐果粉少许,诱杀细胸金针虫。诱杀油葫芦时草堆下放少许毒饵,效果很好。
    (6)药枝诱杀金龟甲:在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成虫出土盛期,用长20~30cm的榆、杨、刺槐树枝浸于40%氧化乐果EC30倍液或40%久效磷EC50倍液中,浸泡10~15小时后,于傍晚前取出插入田间,每公顷插150~225把。
    (7)喷雾法:在金龟甲、根蛆成虫发生季节,麦根蝽象在夏季暴雨和灌水后出土,喷洒40%乐果或氧化乐果EC、50%辛硫磷EC于寄主植物上,可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

  • 第16题:

    农药只有达到一定浓度以上时,才会对害虫表现一定的毒力,称为害虫的()。

    • A、耐药性
    • B、交互抗性
    • C、多重抗性
    • D、抗性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当害虫抗性基因为显性时,抗性治理可以采用()。

    • A、饱和治理策略
    • B、适度治理策略
    • C、多路进攻策略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害虫抗药性治理的策略。


    正确答案:(1)适度治理;
    (2)饱和治理;
    (3)多种攻击治理。

  • 第19题:

    单选题
    IPM的中文名称是()。
    A

    害虫综合治理

    B

    、全种群治理

    C

    大面积种群治理

    D

    化学防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害虫抗性的治理对策。

    正确答案: 在影响抗性发展的诸多因子中,最主要的是:
    ①药剂的选择压,
    ②停止用药后抗性个体的适合度
    ③敏感个体迁入后的稀释作用。
    以下几种策略和途径是有效的。
    (1) 预防抗药性的产生
    (2) 在敏感的虫期进行防治
    (3) 适当提高防治指标与“高杀死”策略相结合
    (4) 换用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
    (5) 应用增效剂6) 杀虫剂的合理混用和轮用
    ① 混用的每种药剂之间无交互抗性,如有增效作用则更好,
    ② 对每种杀虫剂的抗性在遗传学上是单因子,使其产生功能隐性;
    ③ 双基因的个体在群体中是很少的
    ④ 群体中一部分免受药剂处理
    ⑤ 杀虫剂的具有同等的残效期。
    (7) 嵌镶式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农药只有达到一定浓度以上时,才会对害虫表现一定的毒力,称为害虫的()。
    A

    耐药性

    B

    交互抗性

    C

    多重抗性

    D

    抗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害虫抗性治理中采用饱和治理策略的前提是()。
    A

    抗性基因为显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

    B

    抗性基因为隐性,且必须有敏感种群侵入

    C

    抗性基因为显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

    D

    抗性基因为隐性性,且不得有敏感种群侵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化学防治技术。

    正确答案: 1)总体原则:抗性治理必须在害虫综合治理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农业防治(如耕作、栽培等措施)、生物防治(如用生物农药及应用和保护天敌)、物理防治(如灯光、性引诱剂)及遗传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方法与化学防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农药使用应科学合理,尽可能减少其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以降低药剂对害虫的选择压力,延缓抗性,减少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平衡。
    2)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化学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就是选择最佳的药剂配套使用方案,包括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时间、次数等,这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3)农药混用:农药混用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措施。使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最好是不同抗性机制)和明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剂,不仅能起到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及兼治几种病、虫、草等作用,还能延缓抗性的发展。
    4)农药的限制使用:针对害虫容易产生抗性的一种或一类药剂或具有潜在抗性风险的药剂品种,根据其抗性水平、防治利弊的综合评价,采取限制该药剂使用时间和次数,甚至采取暂时停止使用的措施,这是害虫抗性治理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增效剂的使用:增效剂三苯基磷酸酯(TPP) 和丙炔醚类增效剂对西维因的增效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