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特点:设施内温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设施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略低于露地,但室内日温差异显著大于露地。设施内有时会有逆温现象。室内气温存在分布的现象,一般温室上部高于下部,中间高于四周,地温的变化不论季节与日变化均比气温变化小。
2.调控:(1)保温措施。a、采用多层覆盖,减少贯流放热量;b、增大温室透光率;c、增大保温比;d、设置防寒沟;(2)加温技术。a、热风采暖;b、热水采暖;c、蒸汽采暖;d、电热采暖;e、辐射采暖;f、火炉采暖; (3)降温措施。a、遮阳降温;b、屋顶喷淋降温;c、蒸发冷却降温;d、通风换气降温。
更多“设施温度环境的调控措施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次生环境问题是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调控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1)土壤陪肥与作物品平衡施肥
    (2)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
    (4)污水净化和农业综合利用
    (5)小流域综合治理
    (6)旱作农业技术

  • 第2题:

    设施内的光环境的特点及调空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特点:(1)总辐射量低,光照度弱。(2)辐射波长组成与室外有很大差异。(3)光照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极不均匀。
    调控措施:(1)自然光光量的调控。a、遮光;b、提高设施的透光率;c、调节设施内光分布状况。(2)光照长度的调控。(3)人工补光。(4)光质的调控。

  • 第3题:

    农业生产中的温度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耕翻松土: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通气增温、调节水气、保肥保墒等。
    (2)镇压:主要作用是压紧土壤、破碎土块和提墒。
    (3)垄作:主要作用是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松土通气。在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表土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
    (4)地面覆盖:主要作用是保温、增温,抑制杂草,减少蒸发,保墒等。
    (5)灌溉:主要作用是补充植物需水,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抗御干旱,防止低温冷害,缓解干旱,降温,减轻干热风危害,缓解秋旱,防止寒露风的危害,为越冬植物的安全越冬创造条件等。
    (6)设施增温:主要作用是人为地创造适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 第4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供水设施安装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花期调控的园艺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花期调控的园艺措施有:(1)调节植物生长开始期:采用控制播种期、扦插期、种植期、萌芽期、上盆期、换盆期等常可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2)采用修剪、摘心、除芽等措施。(3)肥水管理调节开花。

  • 第6题:

    简述园艺设施栽培中湿度的调控措施?


    正确答案: 分为加湿和除湿两类措施,加湿措施包括:湿帘加湿、喷雾加湿,以及一起灌溉加湿等;除湿措施包括被动除湿和主动除湿。
    其中被动除湿常见措施有:减少灌水、地膜覆盖、增大通风量和透光量、采用透湿性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
    主动除湿常见措施有:强制通风换气、加温除湿、强制空气流动、除湿机或除湿型热交换通风等。

  • 第7题:

    在设施栽培中,设施内空气温度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通风降温:通过设施内外的空气交换来降低内部的温度。在通风时,应考虑外界气温的高低、作物生长阶段、设施内温度情况及作物对温度的要求等进行。
    (2)遮光降温:常用遮阳网、白色无纺布、表面涂白等方法。
    (3)屋面喷淋:在玻璃温室的屋脊设置喷淋装置,水分通过管道小孔喷于屋面,既减少透光率,又能吸收投射到屋面的太阳辐射能,一般可使室温下降3~4℃。此法成本低,方法简便,但易生藻类及形成屋面水垢。
    (4)蒸发降温:利用水转化成水蒸气,显热转换成潜热时,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室内湿度较高时,蒸发降温的效果较差;同时要求不断将湿气从室内排除,才能达到降温的效果。
    主要形式有:湿帘排气法、细雾喷散法等。

  • 第8题:

    结合园艺植物对保护设施内光照环境的要求,合理进行光环境的调控。


    正确答案: (一)园艺作物对光照的要求:
    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三类: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根据植物对光照时数的要求可分为:长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日性植物;
    1、可见光(390-760nm):指肉眼可见的太阳光波长;特别是处于波长为400~700nm的光,对植物具有生理活性的作用,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其中,同化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其次是黄光,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14%。
    2、红外光(>760nm):红外光主要是产生热量,特别是大于1000nm的红外光是产生热量的主要光源;它有利于糖类的合成、促进营养生长,蓝光有助于蛋白质和有机酸形成。
    3、紫外光(290-390nm):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使树体矮小,侧枝增多,促进花芽的分化,还有助于花色素的合成。
    (二)光环境的调控
    1.增光
    (1)改进保护设施的结构
    选择适宜的建筑场地和合理建筑方位;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保证进光、排水、抗风;选择合理的透明屋面形状,一般拱圆形较好;利用优良的骨架材料,减少材料的遮荫;选用优质的透明覆盖材料,最好选透光多、无滴、透光率保持长久、耐老化性强等优质多功能薄膜,漫反射膜、防尘膜、光转化膜等覆盖材料。 (2)改进管理措施
    保持透明覆盖物干洁,使塑料薄膜屋面的外表面少染尘,内表面减少结露;在保温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不透明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合理密植,合理安排种植行向,减少遮荫,种植行以南北向为好;加强田间植株管理,注意整枝打杈、吊蔓插架、摘叶;选用耐弱光品种;采取地膜覆盖增加反光;利用反光膜或反光板,在北墙张挂;应用有色薄膜改变光质,但对透光率有影响等措施。
    (3)人工补光
    2.减光(遮光)
    (1)覆盖各种遮荫物,如黑色塑料薄膜、外黑里红布帐、遮阳网、无纺布、作物秸秆等;
    (2)玻璃表面涂白,可遮光50%~55%,降低室温3.5~5.0℃;
    (3)玻璃屋面流水,可遮光25%。

  • 第9题:

    采暖设施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1.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
    采暖管道穿过可燃构件时,要用不燃烧材料隔开绝热;或根据管道外壁的温度,在管道与可燃构件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当管道温度大于100℃时,距离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当温度小于等于100℃时,距离不小于50mm。
    2.加热送风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1)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连锁装置,以防风机停转时,电加热设备仍单独继续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2)在重要部位,应设感温自动报警器;必要时加设自动防火阀,以控制取暖温度,防止过热起火。
    (3)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成。
    3.甲、乙类厂房、仓库的火灾发展迅速、热量大,采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以防火灾沿着管道的绝热材料迅速蔓延到相邻房间或整个房间。对于其他建筑,可采用燃烧毒性小的难燃绝热材料,但应首先考虑采用不燃材料。
    4.存在与采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内不应穿过采暖管道,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5.车库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车库的采暖设施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车库内应设置热水、蒸气或热风等采暖设备,不应用火炉或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下列汽车库或修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集中采暖:
    ①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
    ②I、Ⅱ、Ⅲ类汽车库;
    ③I、Ⅱ类修车库。
    Ⅳ类汽车库、Ⅲ、Ⅳ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对容易暴露明火的部位,如炉门、节风门、除灰门,严禁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必须设置在车库外。汽车库采暖部位不应贴邻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布置,以防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 第10题:

    问答题
    设施内的光环境的特点及调空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特点:(1)总辐射量低,光照度弱。(2)辐射波长组成与室外有很大差异。(3)光照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极不均匀。
    调控措施:(1)自然光光量的调控。a、遮光;b、提高设施的透光率;c、调节设施内光分布状况。(2)光照长度的调控。(3)人工补光。(4)光质的调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设施温度环境的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特点:设施内温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日变化,设施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略低于露地,但室内日温差异显著大于露地。设施内有时会有逆温现象。室内气温存在分布的现象,一般温室上部高于下部,中间高于四周,地温的变化不论季节与日变化均比气温变化小。
    2.调控:(1)保温措施。a、采用多层覆盖,减少贯流放热量;b、增大温室透光率;c、增大保温比;d、设置防寒沟;(2)加温技术。a、热风采暖;b、热水采暖;c、蒸汽采暖;d、电热采暖;e、辐射采暖;f、火炉采暖; (3)降温措施。a、遮阳降温;b、屋顶喷淋降温;c、蒸发冷却降温;d、通风换气降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园艺设施栽培中湿度的调控措施?

    正确答案: 分为加湿和除湿两类措施,加湿措施包括:湿帘加湿、喷雾加湿,以及一起灌溉加湿等;除湿措施包括被动除湿和主动除湿。
    其中被动除湿常见措施有:减少灌水、地膜覆盖、增大通风量和透光量、采用透湿性和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
    主动除湿常见措施有:强制通风换气、加温除湿、强制空气流动、除湿机或除湿型热交换通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温室环境的调控及调控设备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热水加温:锅炉、管线、散热片
    (二)蒸汽加温:锅炉、管线、散热片
    (三)电热加温:电热器、电线(散热线)
    (四)热风机加温:燃烧器(风机)、热风输送、管、 矾布 、 塑料筒
    (一)金属管通风窗降温
    (二)排风扇和水帘降温
    (三)微雾降温设施
    (四)保温遮阳幕、LS覆铝幕

  • 第14题:

    设施湿度环境的特点及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特点:(1)空气湿度大。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均高于露地,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90%左右,经常出现100%的饱和状态。(2)存在季节和日变化。低温季节相对湿度高,高温季节低,夜晚湿度高,白天低。设施空间越小,变化月明显。(3)湿度分布不均匀。
    2.调控:(1)除湿。a、主动除湿(加热增温和通风换气);b、被动除湿(自然通风、覆盖地膜、科学灌溉、采用吸湿材料、农业技术措施)。 (2)加湿(喷雾加湿、湿帘加湿、喷灌等)。

  • 第15题:

    池塘食用鱼养殖水质调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及时加注新水
    2.定期使用漂白粉和生石灰
    3.混养水生漂浮性植物
    4.使用化学或微生态制剂
    5.应注意合理施肥。

  • 第16题:

    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进早发;
    (2)加强水肥管理,适当增加施肥量,合理施肥;
    (3)化学调控技术;
    (4)及时防治病虫害;
    (5)早熟早收。

  • 第17题:

    制作堆肥的条件及其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条件:要有制作的原料:
    1)包括不易分解的物质例如秸秆、杂草、垃圾等C/N在60-100之间。
    2)促进分解的物质例如人、畜粪尿、速效化肥等。用来调节C/N,促进分解。
    3)吸收性强的物质,如泥炭、细土,用来保蓄养分,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挥发。
    调控措施:
    1)原料C/N比。
    2)水分状况。
    3)空气状况。
    4)温度。
    5)PH值。

  • 第18题:

    石灰性土壤中植物缺钙的有哪些调控措施


    正确答案: 调控措施:a喷洒生长刺激素吲哆乙酸b施含NO3-的肥料c植株喷施钙肥

  • 第19题:

    花芽分化的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
    ②平衡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③控制环境条件;
    ④应用生长调节剂。

  • 第20题:

    根据保护设施温度特点,叙述其调控方式。


    正确答案: (一)设施温度特点
    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保护设施通过获得和积累太阳辐射能,使设施内的气温高于外界气温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透明覆盖物对短波辐射的透过率较高,而对长波辐射的透过率较低,从而集聚热能并阻止其失散;设施具有气密性,即不透气性,有较强的保温作用,使设施内外的热量交换很弱。
    2、设施内的日温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比露地强烈,日温差也大。在晴夜或少云天气的条件下,设施的过度热辐射又得不到补充,造成设施内温度低于外界气温的现象,称之为“棚温逆转”,易带来冷害或冻害,应严加防范。设施的保温比和覆盖材料.影响日温差。
    3、设施内的温度分布:在保温下,垂直方向温差较大(可达4~6℃);水平方向温差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太阳的入射量、气流运动、加热技术、通风设备的种类和安装位置、设施结构、内外温差等。
    (二)设施温度调控方式
    保温:1、设施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农膜、确定设施结构和面积,避免遮阴、采用无滴膜、合理的保温比等; 2、充分采光;
    3、多层覆盖保温性能好的材料;
    4、提高设施的密闭性等。
    加温:
    1、设备容量能经常保持室内设定温度
    2、设备和加温费尽量少
    3、室内温度空间分布均匀,时间变化平稳
    4、遮荫少,占地少,便于栽培作业。
    降温:
    1、通风降温:通过设施内外的空气交换来降低内部的温度。在通风时,应考虑外界气温的高低、作物生长阶段、设施内温度情况及作物对温度的要求等进行。
    2、遮光降温:常用遮阳网、白色无纺布、表面涂白等方法。
    3、屋面喷淋:在玻璃温室的屋脊设置喷淋装置,水分通过管道小孔喷于屋面,既减少透光率,又能吸收投射到屋面的太阳辐射能,一般可使室温下降3~4℃。此法成本低,方法简便,但易生藻类及形成屋面水垢。
    4、蒸发降温:利用水转化成水蒸气,显热转换成潜热时,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室内湿度较高时,蒸发降温的效果较差;同时要求不断将湿气从室内排除,才能达到降温的效果。主要形式有:湿帘排气法、细雾喷散法等。

  • 第21题:

    问答题
    落叶果树休眠期的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促进休眠对幼树或生长旺盛树,可在生长后期限制灌水,少施氮肥,也可使用生长抑制剂或其他药剂,以抑制其营养生长。
    ②推迟进入休眠采取适当的夏季重修剪,后期加施氮肥或加强灌水。
    ③延长休眠期可采取树干涂白,早春灌水等办法防止春天树体增温过速,推迟花期,减少早春冻害。秋季使用青鲜素或多效唑,早春使用赤霉素、萘乙酸或2,4-D等也可起到延长休眠,推迟开花的作用。
    ④打破休眠如温室大棚内的葡萄可用石灰氮处理可使80%的植株于30天后萌芽;苹果用二硝基邻甲酚(DNOC.打破呢休眠;细胞分裂素打破苹果和葡萄芽的休眠,用亚麻仁油、矿物油、鲸油等促进萌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设施湿度环境的特点及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特点:(1)空气湿度大。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均高于露地,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在90%左右,经常出现100%的饱和状态。(2)存在季节和日变化。低温季节相对湿度高,高温季节低,夜晚湿度高,白天低。设施空间越小,变化月明显。(3)湿度分布不均匀。
    2.调控:(1)除湿。a、主动除湿(加热增温和通风换气);b、被动除湿(自然通风、覆盖地膜、科学灌溉、采用吸湿材料、农业技术措施)。 (2)加湿(喷雾加湿、湿帘加湿、喷灌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农业生产中的温度调控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耕翻松土: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通气增温、调节水气、保肥保墒等。
    (2)镇压:主要作用是压紧土壤、破碎土块和提墒。
    (3)垄作:主要作用是增大受光面积,提高土温,排除渍水,松土通气。在温暖季节,垄作可以提高表土层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
    (4)地面覆盖:主要作用是保温、增温,抑制杂草,减少蒸发,保墒等。
    (5)灌溉:主要作用是补充植物需水,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抗御干旱,防止低温冷害,缓解干旱,降温,减轻干热风危害,缓解秋旱,防止寒露风的危害,为越冬植物的安全越冬创造条件等。
    (6)设施增温:主要作用是人为地创造适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