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唐菖蒲的栽培管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唐菖蒲切花的促成和抑制栽培。


    正确答案: (1)促成栽培:在九月初挖掘出成熟的球茎,先用35℃高温处理15—20天,再用2-3℃低温处理20天,在此期间保持干燥,打破休眠后于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定植在温室,夜间温度最低保持15-16℃,并在2-3叶期开始补光,经过100-120天,于翌年1-2月开花;12月定制,于翌年月中旬到5月开花。
    抑制栽培:经过冬季贮藏的种球,与3月中旬贮藏于3-5℃干燥冷藏库中,抑制发芽生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花;9月上、中旬定植,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开花。若到9月以后定植,则球根养分消耗多,加上低温、短日照,容易出现盲花,为防止盲花,在2-3叶期进行补光,每晚4小时,连续2-3周,夜温保持在10-15℃。
    选用优良大种球,栽植不要过密,发芽后保持一球一芽。
    (2)定植:
    (3)施肥灌水
    (4)防倒伏、防盲芽

  • 第2题:

    简述香梨优质丰产标准化管理栽培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采用优质高产品种;幼树采用矮化密植栽培;强化夏季修剪技术,采取环状倒贴皮、撑拉坠吊枝等方法;疏花疏果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根外追施铁肥技术;采用先进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

  • 第3题:

    简述大花君子兰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过程。


    正确答案: 生态习性
    喜冬天温暖、夏季凉爽、潮湿和半荫的环境,稍耐旱,不耐低温。喜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繁殖方法
    播种和分株法繁殖。
    播种繁殖剥出成熟种子,阴干3-天,即可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生长缓慢,从播种到长出胚根,通常约30天。2-3年后开花。
    分株繁殖通常于3-4月间结合换盆进行分株,把假鳞茎叶腋处抽生的吸芽切离下来,另行种植。
    栽培管理
    要求土壤的通气、排水性能好,肥沃、疏松、略带酸性为佳。
    生长适温15-25℃,温度过高在30℃以上影响植株生长。冬季15℃以上即可正常开花;越冬最低温度为5-8℃,适当干燥,使其休眠。0℃以下易遭受冻害。
    生长期间和花期要保持湿润,夏季要喷叶面水,保持凉爽。浇水过度和排水不良易造成烂根。一般室内空气湿度即可。休眠期9月至翌年元月,减少浇水,注意间干间湿。
    盆栽应施足基肥,生长期和花期可追肥,不用过度追肥。
    自然授粉结实不良,如需采种,需人工授粉。

  • 第4题:

    简述葡萄避雨栽培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1)萌芽后至开花前为露地栽培期,适当的雨水淋洗,对防止长期覆盖所致的土壤盐碱化有益,此时须注意防止黑痘病对葡萄幼嫩组织的危害。
    (2)覆盖后白粉病危害加重,虫害也有增加趋势。白粉病防治主要抓好合理留梢和及时喷药两个环节。
    (3)覆盖后土壤易干燥,要注意及时灌水,而滴灌是避雨栽培最好的灌水方法。
    (4)温度管理。

  • 第5题:

    简述唐菖蒲切花的品质标准?


    正确答案: 唐菖蒲花茎一般不分枝,叶剑形,在花茎基部呈两列抱茎互生,有花12~24朵,通常排列成两行,侧向一边。
    花枝的整体感、小花数、花形、花色、花枝、叶、病虫害、损伤等、采切标准、采后处理
    1花枝的整体感:整体感、新鲜程度极好
    2小花数小花20朵以上小花16朵以上小花14朵以上小花12朵以上
    3花形
    ①花形完整优美
    ②基部第一朵花径12cm以上
    4花色鲜艳,纯正,带有光泽鲜艳,无褪色一般,轻微褪色一般,轻微褪色
    5花枝
    ①粗壮、挺直,匀称
    ②长度130cm以上
    6叶叶厚实鲜绿有光泽,无干尖叶色鲜绿,无干尖有轻微褪绿或干尖有轻微褪绿或干尖
    7病虫害无购入国家或地区检疫的病虫害
    8损伤等无药害、冷害及机械损伤等
    9采切标准适用开花指数1)1~3适用开花指数1~3适用开花指数2~4适用开花指数3~4
    10采后处理
    ①立即入水保鲜剂处理
    ②依品种每10支、20支捆成一扎,每把中花梗长度最长与最短的差别不可超过3cm
    ③每10扎、5扎为一捆

  • 第6题:

    简述露地切花栽培与管理的一般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1.选地与整地:选地要求及土壤的适宜理化性质、整地坐、土壤消毒;
    2.定苗(水以刚浇透为宜)
    3.灌溉与施肥:水质要求以清澈的活水为宜,依不同切花植物的特性浇水,根据不同生育期、季节、土质浇水,浇水时间,有机肥施用、无机肥料的施用、根外施肥;
    4.中耕除草;
    5.整形修剪与设架拉网:摘心、除芽、除蕾、修枝、剥叶、支缚;
    6.降温避暑与防寒越冬:降温越夏、防寒越冬。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三色堇栽培管理的月历。

    正确答案: 一月:秋播苗加强水肥管理,可提前于1月开花。
    二月: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并注意排水。
    三月:同上月。
    四月:除草,病虫害防治植株繁盛开花。
    五月:进行扦插繁殖,一般采用植株中心根茎处萌发短枝作为插穗。
    六月:果实成熟时向上昂起,果皮略发白,可见种子透出淡棕色时,即可采收。
    七月:继续采收种子。
    八月:保存好种子。作好整地等准备工作。
    九月:秋季播种于露地,发芽适温18-20度,播后约1周可以出苗。 十月:具5-6片叶时移植上盆一次。
    十一月:月初定植于花坛,株行距15-20厘米。定植时尽可能带土,少伤根,以有利于加速生长,提早开花。
    十二月:中耕除草,增施磷钾肥一次,有利生长过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唐菖蒲切花的品质标准?

    正确答案: 唐菖蒲花茎一般不分枝,叶剑形,在花茎基部呈两列抱茎互生,有花12~24朵,通常排列成两行,侧向一边。
    花枝的整体感、小花数、花形、花色、花枝、叶、病虫害、损伤等、采切标准、采后处理
    1花枝的整体感:整体感、新鲜程度极好
    2小花数小花20朵以上小花16朵以上小花14朵以上小花12朵以上
    3花形
    ①花形完整优美
    ②基部第一朵花径12cm以上
    4花色鲜艳,纯正,带有光泽鲜艳,无褪色一般,轻微褪色一般,轻微褪色
    5花枝
    ①粗壮、挺直,匀称
    ②长度130cm以上
    6叶叶厚实鲜绿有光泽,无干尖叶色鲜绿,无干尖有轻微褪绿或干尖有轻微褪绿或干尖
    7病虫害无购入国家或地区检疫的病虫害
    8损伤等无药害、冷害及机械损伤等
    9采切标准适用开花指数1)1~3适用开花指数1~3适用开花指数2~4适用开花指数3~4
    10采后处理
    ①立即入水保鲜剂处理
    ②依品种每10支、20支捆成一扎,每把中花梗长度最长与最短的差别不可超过3cm
    ③每10扎、5扎为一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唐菖蒲的栽培要点。

    正确答案: 唐菖蒲的栽培要点:分球繁殖为主。春季栽植,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之处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可能露地越冬。球茎4-5℃时萌芽,生长适温为20-25℃,冬天球茎贮藏温度2-3℃。喜肥,栽前施足基肥,并分别于长出2片叶、4片叶以及花后追肥,可促进生长,使花枝粗壮,花大,新球发育好。忌连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唐菖蒲为防治土壤病虫害的发生的有效措施是()
    A

    张网栽培

    B

    种球消毒

    C

    整形修剪

    D

    延迟采收切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唐菖蒲的栽培管理。

    正确答案: 唐菖蒲以分球繁殖为主。春季栽植,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可露地越冬。球茎4~5℃时萌发,生长适温为20~25℃,冬天球茎贮藏温度为2~3℃。喜肥,栽前施足基肥,并分别于长出2片叶、4片叶以及花后追肥,可促进生长,使花枝粗壮,花大,新球发育好。忌连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香菇的袋料栽培过程及管理中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一、栽前准备
    袋栽香菇生产规模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配方如:
    1、阔叶树杂木屑78%,麦麸或米糠20%,碳酸钙或生石膏2%,pH值自然。
    2、阔叶树杂木屑63%,麦麸或糠15%,棉籽壳20%,碳酸钙或生石膏2%,pH值自然。
    3、阔叶树木屑52%,野草26%,麸皮20%,石膏1%,营养添加剂1%。
    4、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粉1%,糖1%。
    二、袋栽香菇的工艺流程
    袋栽香菇的生产工艺是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越夏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现简述如下:
    (一)备料。原材料不能腐烂变质,麸皮要求新鲜、干燥,无虫蛀现象。蔗糖防止受潮泛酸,石膏粉要求纯净无杂质。
    (二)配料。一般原料含水量50—55%,即料水比为1:1—1.1,切忌原料过湿或太干。拌好的料用手握不粘手,木屑捏不成团,含水量在50%即可。
    (三)装袋。谨慎操作,防止塑料袋破损;袋口要扎紧,切莫漏气,袋料适度填紧,松紧一致。
    (四)灭菌。常压蒸气灭菌,灶内温度100℃,连续保持20小时,确保灭菌彻底。灭菌途中,及时添加85℃以上的沸水,严防干烧或锅温下降。
    (五)冷却。待料筒冷却到30℃以下,便可接种。冷却室事先要打扫干净,并严格消毒。冷却室与接种室距离宜近忌远,避免灰尘污染料筒。
    (六)接种。袋栽香菇接种关系到生产成败。首先,菌种要求菌丝洁白,健壮浓密均匀一致,接种时再用75%酒精棉进行表面揩擦消毒,并用利刀削弃表层培养基2厘米进行接种操作。
    (七)培养。培养室远离厕所、禽畜舍等污染源,要求清洁、干燥、通风、弱光,切忌地表潮湿或通风不良之处。培养室温度20—25℃,以利菌丝尽快定植蔓延。室温不宜超过30℃,否则香菇菌丝则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八)管理
    1、选择适宜的越夏场所。求干净、阴凉、空气对流、无直射光,室外搭阴棚越夏的要求每畦及四周开水沟,遇到雨天盖膜避雨。
    2、科学摆放菌筒。菌筒摆放呈“井”、“△”形,摆放高度为5—8层,每排之间留20—30厘米的走道,利于空气流动。
    3、排除“黄水”,清理袋内菇。
    4、时时观察气温,严防高温烧菌。
    (九)出菇管理。
    1、秋季管理。管理重点是拉大昼夜温差(8℃以上),刺激菇蕾迅速发生,具体操作是白天盖密薄膜,让菇棚内温度升高至20℃以上;夜晚全部揭开塑料薄膜,任其外界冷空气侵袭,这样连续3—5天,菌筒便会全部显蕾,显蕾后,当菇蕾有一指头大小时,立即划袋,让其自然生长,菇棚内温度保持13—18℃,空气相对湿度65—70%,促其菇蕾顺利长大。
    2、冬季管理。冬菇大多发生在12—2月间,正是中低温型菌株产菇适期,此期适当疏散棚顶覆盖物,让花花阳光透进菇场,增加热源,提高菇床温度,促其菇蕾顺利形成。
    3、春季管理。3—5月是菌筒产春菇旺季,采用注水或用浸水补充水分,调节调节菌筒内的含水量,以利菇蕾陆续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设施切花栽培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加温和保温:热风加温、热水加温、火炉加温、蒸汽加温、电热线加温、废热和地热加温
    2)降温:换气降温、喷雾降温、避光降温、流水帘降温、机械制冷
    3)光周期调节:补光、遮阳和遮光
    4)水分和湿度调节:喷灌和滴灌
    5)土壤调整:控制施肥,完善排灌系统,土壤消毒
    6)气体调节
    7)其他设施:花网、地膜、温床与冷床、其他设备

  • 第14题:

    简述黛粉叶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过程。


    正确答案: 生态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稍耐干旱,忌强光曝晒。
    适宜生长温度25-30℃,最低温度15℃左右。
    繁殖方法
    常规繁殖常用分株、扦插繁殖,但该种不宜生出侧芽,所以扦插为主。大规模繁殖常采用组织培养。
    (1)分株繁殖:可利用基部的萌蘖进行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
    (2)扦插繁殖:春夏季均可进行。剪取茎的顶端,切除部分叶片,减少水分蒸发;插于沙床,插床不可过湿,防止烂根;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置半阴处,在室温24~30℃下,插后15~25天生根。也可将老基段截成具有3节的茎段,直插土中1/3或横埋土中诱导生根长芽。
    栽培管理
    (1)温度:生长适温为25~30℃。由于不耐寒,10月中旬就要移入温室内。冬季温度低于10℃,叶片易受冻害,引起植株落叶;浇水过多,还会引起落叶和茎顶溃烂。
    (2)水分:喜湿怕干,盆土要保持湿润,在生长期应充分浇水,并向周围喷水,向植株喷雾。夏季保持空气湿度60%~70%,冬季在40%左右。冬季需控制浇水,盆土过湿,根部易腐烂,叶片变黄枯萎。
    (3)光照:喜阴怕晒。遮光40%~60%较为理想。春秋除早晚可见阳光外,中午前后及夏季都要遮荫。乳白斑纹愈多的品种,应特别注意光线要明亮些。
    (4)栽培基质:花叶万年青的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宜。盆栽土壤用腐叶土和粗沙等的混合土壤。
    (5)施肥:生长期,可10天施一次肥水。室温低于15℃以下,则停止施肥。

  • 第15题:

    简述萝卜栽培的水分管理。


    正确答案: 播种当天浇一次透水,幼苗大部分出土后再浇一小水,每次间苗、定苗后浇一水,定苗水后进行中耕蹲苗。露肩后开始进入肉质根迅速膨大期,要勤浇水,浇透水,保持土壤经常湿润。收获前5~6天停止浇水。

  • 第16题:

    简述露地花卉栽培管理的主要技术。


    正确答案: (1)整地作畦整地应在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方法主要是翻耕、细碎、除杂、镇压,整地深度依花卉种类及土壤状况而定,一二年生花卉宜浅,宿根、球根及木本花卉宜深,沙土宜浅,黏土宜深。南方多雨地区及低温处采用高畦,畦高多为20-30cm;北方干旱地区多用低畦,畦面宽一般为80-100cm。
    (2)间苗间苗常用于直播一二年生花卉及不耐移植而必须直播的种类,通常在1-2片真叶展开时进行,要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间苗后及时灌溉。
    (3)移植移植包括起苗栽植两个步骤,一般在植株2-3对真叶展开时进行,在无风的阴天移植最为理想,栽植距离依花卉种类而定,移植后及时浇透水,适当遮荫进行缓苗。
    (4)灌溉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夏季浇水应在清晨和傍晚进行,冬季应在中午前后进行,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
    (5)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整地时施入基肥,开花盛期及开花前后多施追肥。
    (6)中耕除草
    (7)整形修剪
    (8)防寒越冬

  • 第17题:

    简述香菇的栽培方法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室内床栽
    1、菇房建造:
    2、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平菇的培养料有玉米芯、木屑、豆秸、稻草、树叶等。无论哪一种培养料均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否则,易感染杂菌,造成减产。培养料配方
    (1)玉米芯(粉碎)78%,玉米面(或麦麸)20%、石灰2%和适量水。
    (2)玉米芯(粉碎)40%、豆秸(粉碎)40%、玉米面18%、石灰2%和适量水。
    (3)木屑78%、米糠(或玉米面)20%、石灰2%和适量水。
    (4)稻草,将稻草切成5—10厘米长,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滤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
    3、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要消毒,特别是旧菇房,更要彻底消毒。以减少杂菌污染和虫害发生。
    4、播种:平菇的播种方法很多,有混播,穴播,层播和覆盖式播种等。
    5、管理:
    (1)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
    6.采收: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

  • 第18题:

    简述郁金香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鳞茎的采收与贮藏当地面茎叶全部枯黄而茎秆未倒伏时采收为最佳时期,刚挖出时,母鳞茎与子鳞茎被种皮包在一起,等晾晒2~3d后,再掰开鳞茎进行分级。周径12cm以上者为一级,10~12cm为二级,8~10cm为三级。鳞茎分级后,先进行消毒,阴干。再将种球放在四周通气的塑料箱或竹筐内,装箱的种球贮藏在冷库内,冷库也提前熏蒸消毒。存放初期应经常通风换气,整个贮藏期间应经常翻倒检查鳞茎,随时剔除感染病害发霉腐烂的鳞茎。
    2.定植忌连作,种植1a必须休闲3a以上,在定植前60d深翻曝晒,每公顷施50%粉剂五氯硝基苯15~37.5kg,腐熟有机肥75t,加复合肥750kg,肥土药混合均匀,耙平后整地作畦。
    3.肥水管理雨雪多的地区可不浇水,干旱地区适当浇水,种植早、科前已出苗的,应用稻草、锯末覆盖防寒,第1次追肥在翌年苗出齐后,以氮磷肥为主,第2次追肥在现蕾期,施复合肥料75~150kg/hm2;第3次在开花前,用磷酸二氢钾;第4次在花谢后,钾肥150~225kg/hm2,过磷酸钙150~225kg/hm2。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露地切花栽培与管理的一般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1.选地与整地:选地要求及土壤的适宜理化性质、整地坐、土壤消毒;
    2.定苗(水以刚浇透为宜)
    3.灌溉与施肥:水质要求以清澈的活水为宜,依不同切花植物的特性浇水,根据不同生育期、季节、土质浇水,浇水时间,有机肥施用、无机肥料的施用、根外施肥;
    4.中耕除草;
    5.整形修剪与设架拉网:摘心、除芽、除蕾、修枝、剥叶、支缚;
    6.降温避暑与防寒越冬:降温越夏、防寒越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江蓠池塘栽培的日常管理

    正确答案: ①换入新鲜海水换水是高产最有效措施,换水可补充营养盐,可以降低pH,增加水体中江蓠生长所需二氧化碳含量。每3天换1次新鲜海水,有条件的1~2天换1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l/3至1/2。
    ②注入淡水可以降低栽培水体盐度,使之更适江蓠生长。淡水的注入在排水后与海水的注入交替(或同时)进行,以利于海、淡水互兑,减少池塘各个部位水体的盐度差。淡水的注入量视注入海水的盐度而定,盐度高多注些,盐度低少注些。
    ③根据季节变化情况,调节池水深度池水深度保持30~40cm,冬、夏季有变化,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冬季保持水深20~30cm,夏季保持在50cm以上。保持水温升高不太快,维持35℃以下。保持光照强度不太强,种苗易安全度夏,菊花江蓠冬季保持水深60~80cm,以保障水温下降不太快,夏季保持水深70cm,维持水温不要太高。
    ④定期施肥以有机肥为佳,如猪粪、鸡粪、水肥(经化解的厕水)等,施放猪粪、鸡粪,通常把其装在透气的编织袋内,整包置于池里,让其慢慢分解溶化释放。施放水肥,每次每1/15hm2用量8~12Kg,2~3天施肥1次。化肥选用碳酸铵、尿素或硫酸铵,2~3天施肥1次,用肥量据池水肥力和栽培密度而定,施氮浓度为万分之0.015。化肥应在晴天早晨施肥
    ⑤及时清除杂藻浒苔、丝藻、水云、刚毛藻、硬毛藻与江蓠争营养、争阳光、争地盘,影响生长,须及时清除。
    清除杂藻办法:a.手工清除;b.生物清除,混养遮目鱼,遮目鱼摄食浒苔、丝藻;C.化学药物清除。丝藻刚发生时,使用浓度为万分之0.02的拉达朋灭除,浒苔可用百草枯灭除:使用浓度0.2%。0.4%的百草枯,应在早晨进行,操作时先排干池水,然后全池喷洒,隔2h后进水。用浓度0.3%~0.6%的百草枯,在阳光下进行,操作时排干池水,把药液喷洒在江蓠和浒苔藻体上,暴晒1h后进水。
    ⑥注意观察藻体的生长情况如藻体颜色有不正常的变化,要分析原因,是肥料缺乏、海水盐度不适、光照不足,还是其他原因所引起,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在暴风雨过后,要注意水盐度变化,如密度过低,要引进海水调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唐菖蒲切花的促成和抑制栽培。

    正确答案: (1)促成栽培:在九月初挖掘出成熟的球茎,先用35℃高温处理15—20天,再用2-3℃低温处理20天,在此期间保持干燥,打破休眠后于10月上旬到11月上旬定植在温室,夜间温度最低保持15-16℃,并在2-3叶期开始补光,经过100-120天,于翌年1-2月开花;12月定制,于翌年月中旬到5月开花。
    抑制栽培:经过冬季贮藏的种球,与3月中旬贮藏于3-5℃干燥冷藏库中,抑制发芽生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花;9月上、中旬定植,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开花。若到9月以后定植,则球根养分消耗多,加上低温、短日照,容易出现盲花,为防止盲花,在2-3叶期进行补光,每晚4小时,连续2-3周,夜温保持在10-15℃。
    选用优良大种球,栽植不要过密,发芽后保持一球一芽。
    (2)定植:
    (3)施肥灌水
    (4)防倒伏、防盲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葡萄避雨栽培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1)萌芽后至开花前为露地栽培期,适当的雨水淋洗,对防止长期覆盖所致的土壤盐碱化有益,此时须注意防止黑痘病对葡萄幼嫩组织的危害。
    (2)覆盖后白粉病危害加重,虫害也有增加趋势。白粉病防治主要抓好合理留梢和及时喷药两个环节。
    (3)覆盖后土壤易干燥,要注意及时灌水,而滴灌是避雨栽培最好的灌水方法。
    (4)温度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唐菖蒲的栽培管理。

    正确答案: ⑴栽培类型
    A.促成栽培:在9月初挖掘出成熟的球茎,先用35℃高温处理15~20d,再用2~3℃低温处理20d,再此期间要保持干燥。打破休眠后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定植在温室内,夜间温度最低要保持15~16℃,并在2~3叶期开始补光,经过100~120d,于翌年1~2月开花;12月中旬定植,与翌年3月中旬至5月开花。
    B.抑制栽培:经过冬季储藏的种球,于3月中旬储藏与3~5℃干燥冷藏库内,抑制发芽生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开花;9月上、中旬定植,于12月中旬到翌年1月中旬开花。若到9月以后定植,则球根养分消耗过多,加上低温、短日照,容易出现盲花。防止盲花办法是在2~3叶期,即花芽分化期补光,每晚4h,连续2~3周,夜温保持在10~15℃。选用优良大种球,栽植不要过密,发芽后保持一球一芽。
    C.普通栽培:冷凉山区一般在4~5月种植唐菖蒲,8~9月开花。因花期温度适宜,切花质量高,种球不宜退化。平原地区从3~8月分期种植,3月种植,6月开花;4~5月种植,7~8月开花;7月种植,9~10开花;8月种植,10~11月开花。平原地区夏季炎热,一般不在4~5月种植,因夏季开的花质量差,商品价值低。
    ⑵定植
    唐菖蒲喜肥,定植前要施足基肥,100平米施腐熟堆肥150~225kg、饼肥30kg,并加入5kg骨粉和40kg草木灰,深翻,混合均匀后做畦。定植密度15cm×20cm,覆土深度5~10cm,球茎越大种植越深。浅种不利于新球生长,易倒伏,但利于开花;深种则反之。
    ⑶施肥灌水
    全生育期追肥3次。第一次在二叶期,以氮肥为主,促茎叶生长。第二次在四叶期,以磷肥和氮肥为主,促花芽分化,孕蕾,花枝粗壮。第三次在花后,以钾肥为主,促球茎肥大和养分积累。
    生长期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过干或过湿对生长均不利。在三叶期至四叶期,花芽分化时适当节制浇水。
    ⑷防倒伏
    一般在植株长出3片叶子时,要及时培土,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可张网设支柱扶持。
    ⑸防盲芽
    采用优良较大球茎,以保证营养充分。选用在低温、短日照及弱光条件下能良好开花的品种,而且要限制一球一芽。在促成或抑制栽培中要保证适宜温度,特别是五叶期到六叶期,保证夜温在15℃左右。在二叶期到三叶期开始补光。
    ⑹切花和上市
    花穗下部有1朵花着色的时候,就可以切花。一般在2~3片叶上面切花,留下叶片继续供球茎养分,促球茎生长。整理切下花枝,10枝一束,用纸包裹,装箱运销。贮藏期间,有光的条件下,花枝必须立放,以免枝头弯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