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田径运动竞赛编排的程序与方法

题目

简述田径运动竞赛编排的程序与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田径运动竞赛编排的程序与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贝格尔轮转法编排方法有哪些优点?简述贝格尔轮转法编排的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 可以使每一个号码在编排中的前后位置在排列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均等,使竞赛更合理。具体编排方法如下:
    第一轮:与逆时针轮转法同
    第二轮:将第一轮右上角的号码(最大号数或0)移到左上角(第三轮又移回到右上角,即1、3、5单数轮次在右上角,2、4、6双数轮次在左上角)然后将“1”朝逆时针方向移动(移动几个位置根据参赛数目不同而不同)参赛不是双数,在最后的单数后加“0”,最大号码数或“0”先于“1”移动到所在位置;当“1”进行间隔移动时,凡遇到最大号码(或“0”)时应该越过,不作间隔数计算;
    最后一轮时,必定是最大的号码(或“0”)在右上角,“1”在右下角。

  • 第2题:

    田径运动竞赛分为哪两种?


    正确答案: 田赛和径赛

  • 第3题:

    简述测验程序编排的三种方法。


    正确答案: 1、逐一测验编排法
    2、连续测验编排法
    3、循环测验编排法

  • 第4题:

    体育运动竞赛编排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淘汰法和()

    • A、循环法
    • B、混合法
    • C、顺序法
    • D、轮换法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简述田径比赛团体总分成绩相等时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⑴总积分较多者列;⑵如总积分相等,应以破纪录项或次数多者列前;⑶若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⑷若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此类推。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径赛分道跑,第一赛次之后,进行后继赛次的录取程序和编排方法。

    正确答案: 第一赛次之后,应按下列程序安排运动员后继赛次的分组。
    (1)100米至400米跑、4*400米及较短距离的各项接力,应根据运动员前一赛次的名次和成绩进行排序。根据该原则,运动员将按下列顺序排名:最快的第一名;次快的第一名;第三快的第一名,等。最快的第二名;次快的第二名;第三快的第二名,等。最后可按下列顺序补取: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 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等。
    (2)其他各项目应继续按照运动员报名成绩排序后分组,只有在前面赛次中提高成绩的运动员才可进行调整。然后将运动员安排列的序号,依照蛇形分布的方法编入各组。例如,用下列方法将排序录取的24名运动员编为3组。A组:1  6  7  12  13  18  19  24 B组:2  5  8  11  14  17  20  23 C组:3  4  9  10  15  16  21  22 在任何情况下,在分组确定后应抽签排定A、B、C、3组的比赛顺序。
    当某项某赛次中的一组或几组因计时器故障而没有电子计时成绩时,应将改赛次所有组别的手机时成绩作为录取进入后继赛次和分组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多选题
    体育运动竞赛编排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淘汰法和()
    A

    循环法

    B

    混合法

    C

    顺序法

    D

    轮换法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田径运动竞赛编排的程序与方法

    正确答案: (1)审核报名单
    (2)编写各代表队领队、教练员、工作人员、运动员名单(单位、组别、姓名、号码)
    (3)各项数据统计(各项目、参赛人数、集体项目参赛队数;运动员兼项情况)
    (4)抄写运动员竞赛卡片、田赛卡片、全能卡片接力卡片
    (5)分组编排(按径赛、田赛、全能分别进行)
    (6)编排竞赛日程(比赛场次、组别、项目与顺序、比赛时间)
    (7)编写分组表(比赛分组、比赛时间、进入下赛次的录取人数;径赛的道次、单位、号码、姓名;田赛的比赛顺序、运动员单位、号码、姓名)
    (8)编写运动会记录(真实、准确)
    (9)编印秩序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就地设计半圆式田径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1)丈量空地可利用面积的长度和宽度。
    2)根据空地的长和宽,先设跑道分道数和余地。
    3)根据空地长和宽,初步计算弯道的半径,弯道长、直道长及跑道第一分道线周长并高整为整数。
    4)设计确定后,可绘制相应比例的场地平面图。
    5)根据平面图在现场进行测绘,画出场地平面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编排田径秩序册竞赛规程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1)在某一赛次的最后一组,到下一赛次的第一组之间或至某项决赛之前,尽可能给运动员以适当的休息时间,最低时间间隔如下:200---400米为45分钟;200---1000米为90分钟;1000米以上不在同一天;全能运动各单项之间至少休息30分钟。
    (2)根据兼项的一般规律,将某些项目分开穿插编排。
    (3)某些性质相近的项目,编排时要注意其先后顺序。
    (4)不同组别的同一种运动项目的比赛,最好衔接进行编排,以利于起、终点的裁判工作和场地器材的布置工作。
    (5)各种跨栏项目的比赛,一般的排在某个比赛单元的第一项或最后一项,也可安排在长距离项目的比赛后进行,以便于场地工作人员布置栏架等工作。
    (6)在举行竞走和长距离跑时,最好不要同时安排长投项目。
    (7)不同组别的同一种田赛项目,应安排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比赛。
    (8)凡是决赛项目和比赛较精彩的项目,最好安排在不同的单元内,尽可能安排在下午,并留出颁奖时间。(9)田赛项目比赛场地布局,应照顾全场观众,切勿一端比赛过分集中,另一端出现空场现象。
    (10)撑杆跳高的比赛的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比赛开始时就进行,同时要注意阳光照射方向。(11)每单元的比赛,尽可能使田赛和竞赛同时结束,并有决赛项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田径竞赛日程编排原则

    正确答案: ①正确估算田径各项每组比赛所需要的时间
    ②各项比赛与各赛次之间按规定留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200米及以下间隔45分钟;200米以上至1000米90分钟;1000米以上不在同一天,全能各项不少于30分钟)
    ③按兼项规律,尽量把性质相关的项目分开
    ④注意性质相近项目的先后顺序(先100后200,先跳远后三级跳远)
    ⑤不同组别、不同性别的同一竞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不要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
    ⑥跨栏一般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或长距离项目之后。
    ⑦同一时间不要安排两个长投项目,竞走、长跑不要与长投项目同时安排。
    ⑧撑杆跳要考虑太阳照射的方向,最好安排在早上进行
    ⑨接力最好安排在单元或下午的最后一项
    ⑩每单元比赛的田赛、竞赛尽量同时结束;决赛和精彩项目尽可能分开安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田径比赛编排记录公告工作中常用的符号有:Q()、DNF()、DQ()、WR()。

    正确答案: 按名次录取,中退,取消比赛资格,世界纪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躯体焦虑与认知焦虑及在运动竞赛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躯体焦虑时焦虑的生理特征,直接由自发的唤醒引起,通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肠胃痉挛以及肌肉紧张表现出来。认知焦虑是焦虑的认知性特征,由对内外刺激的评价引起,是含有担忧和干扰性视觉表象成分的一种不愉快感受。两者虽然在概念上独立,但是在实际的应激情境中,可能会共同发生变化。将两者区分开来也有更加实际的意义,有研究认为,认知焦虑与操作成绩呈现出非常强的负相关。而对于躯体焦虑来说,其与操作成绩则呈现出倒U形关系,关系更加的复杂。对于教练员、运动员及心理辅导教师来说,要充分的认识到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调节,分别降低或适当提高焦虑程度。

  • 第14题:

    简述测验编排的基本程序。


    正确答案: 测验编排的基本程序有:
    ①确定测验目的
    ②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
    ③进行科学性检验
    ④进行预备试验
    ⑤编写测验实施细则等

  • 第15题:

    简述单淘汰的编排方法


    正确答案: 一、计算第一轮参赛队数和参赛队数:代表队数减去小于队数的2的乘方数,比如:有13支代表队参赛,(13-8)×2=10,第一轮则有10支代表队参赛,有3支代表队轮空
    二、为避免强队在第一轮相遇,则需要采用“种子队”编排法,确保种子队在第一轮优先轮空。
    三、编排时把轮空队分别排在上、下两个半区,两半区队数尽量相等,轮空数为奇数时,上半区轮空队为偶数,下半区为奇数。
    四、附加赛:决赛中失败队为第二名;复赛中失败的两个队补赛一场,胜者为第三名,败者为第四名;复赛前失败的四个队进行补赛,争夺第五至第八名。

  • 第16题:

    简述报纸摄影专栏、画刊的编排方法及原则。


    正确答案:专栏和画刊的选稿均应做到主题集中、协调、大中小结合,还应注重艺术效果,选择图片的数量也应适量,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整个画刊的效果。画刊的组版则讲究匀称、均衡、和谐,要做到疏密相间,并应充分运用版面语言来加以装饰、衬托,同时要注意统一性,重视整体视觉效果。画报是造型艺术,常常刊登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发表造型艺术作品时,其图片编选原则和版面设计原则更接近于艺术性画刊。

  • 第17题:

    田径运动会编排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学习竞赛规程及《田径竞赛规则》,了解比赛内容、形式、参赛人数、比赛时间、比赛场地等一些具体情况。
    (2)准备有关用具,绘印各种比赛用表。
    (3)根据竞赛规程审查报名单。
    (4)编写运动员的号码、姓名对照表。审核后按报名顺序排列。
    (5)做好统计工作,各队参赛人数、各项目参加人数、运动员兼项情况。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测题的编排原则与编排方式。

    正确答案: 原则:1.测题的难度排列易逐步上升。
    2.尽可能将同类型的测题组合在一起。
    3.各种类型测题本身的特点。
    方式:1.并列直进式:整个测验按试题材料的性质归为若干分测验,在同一分测验的试题依其难度由容易到难排列。
    2.混合螺旋式:先将各类试题依难度分成若干不同层次,再将不同性质的试题加以组合,作交叉式排列,难度则渐次升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在田径竞赛编排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1)按照规则规定,全能项目以及径赛各赛次之间,要保证有最短间隔休息时间。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200米及200米以下各项为45分钟;200米以上至1000米各项为90分钟;1000米以上各项目不在同一天;全能各单项间休息30分钟(最后一人结束比赛到下项比赛第一人开始)。
    (2)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性质相近的项目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先100米,后200米;先5000米,后10000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
    (3)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格赛后间隔一天再进行正式比赛。(4)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5)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如男子100米和女子100米等。短距离径赛项目赛次如果少,最好安排在一天结束。
    (6)跨栏项目一般都安排在各单元的第—项,还可排在长距离竞走、跑之后进行。
    (7)决赛时预计能破纪录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尽量排在下午,并留出发奖时间。
    (8)同一时间不要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9)在进行竞走、长跑时,最好不安捧标枪等长投项目。
    (10)撑竿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11)接力比赛项目最好安排在单元最后或下午最后一项进行,以便保证兼项运动员参赛。
    (12)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较精彩的决赛项目捧在开、闭幕式或节假日里,以满足观众的热情。
    (13)田赛项目应防止场地的一端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而冷落观众。
    (14)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之前,可考虑安排一项长距离项目或适当减少项目,以便闭幕式宜布团体成绩与发奖。
    (15)每单元的比赛,尽量安排得使径赛和田赛同时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单淘汰的编排方法

    正确答案: 一、计算第一轮参赛队数和参赛队数:代表队数减去小于队数的2的乘方数,比如:有13支代表队参赛,(13-8)×2=10,第一轮则有10支代表队参赛,有3支代表队轮空
    二、为避免强队在第一轮相遇,则需要采用“种子队”编排法,确保种子队在第一轮优先轮空。
    三、编排时把轮空队分别排在上、下两个半区,两半区队数尽量相等,轮空数为奇数时,上半区轮空队为偶数,下半区为奇数。
    四、附加赛:决赛中失败队为第二名;复赛中失败的两个队补赛一场,胜者为第三名,败者为第四名;复赛前失败的四个队进行补赛,争夺第五至第八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田径运动竞赛

    正确答案: 是由在田径跑道上进行的径赛、在平地上进行的田赛,以及由跑步、跳跃和投掷运动的部分项目所组成的全能运动竞技的综合性运动竞技活动。是竞赛项目和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田径竞赛日程编排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按照规则规定编制全能项目及注意各赛次之间的休息时间,应保证最低标准留足休息时间。
    2、按兼项后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以减少兼项冲突。性质相近的项目应注意先后顺序,一般先100米后200米,先5000米后<10000米,先跳远后三级跳远等。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照顾到兼项之间的时间间隔,高度项目的及格赛后隔1天再进行正式比赛。
    4、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进行。
    5、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最好衔接进行。
    6、为节省摆栏时间,跨栏项目一般都安排在比赛单元的第一项或长距离比赛之后进行。
    7、决赛和预计超、创纪录的项目应分配到各个比赛单元尽可能安排在下午,并留出发奖时间。
    8、同一时间内不要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9、在举行场内竞走、长距离跑时,最好不同时安排标枪、铁饼、链球等长投项目。
    10、撑竿跳高要考虑阳光照射方向和比赛时间较长,最好安排在上午进行。
    11、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比较精彩的决赛项目排在开闭幕式或观众较多的单元进行,田赛项目应防止一端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冷落观众现象。
    12、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之前,可考虑安排一项长距离项目或者减少项目,以便统计成绩,不至影响闭幕式的成绩宣布。
    13、每一单元的比赛,尽可能使径赛和田赛同时结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贝格尔轮转法编排方法有哪些优点?简述贝格尔轮转法编排的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 可以使每一个号码在编排中的前后位置在排列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均等,使竞赛更合理。具体编排方法如下:
    第一轮:与逆时针轮转法同
    第二轮:将第一轮右上角的号码(最大号数或0)移到左上角(第三轮又移回到右上角,即1、3、5单数轮次在右上角,2、4、6双数轮次在左上角)然后将“1”朝逆时针方向移动(移动几个位置根据参赛数目不同而不同)参赛不是双数,在最后的单数后加“0”,最大号码数或“0”先于“1”移动到所在位置;当“1”进行间隔移动时,凡遇到最大号码(或“0”)时应该越过,不作间隔数计算;
    最后一轮时,必定是最大的号码(或“0”)在右上角,“1”在右下角。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