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南社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部论争的情况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王夫之的诗学思想。


    正确答案: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诗歌本质和特征的认识:首先他认为“诗道性情”,他所说的“性情”接近“发乎情,止乎礼义”。其次,他认为诗家之理和经生之理是不同的,诗家之理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再次,他认为“兴、观、群、怨”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而且这四者是互相联系的。最后,他认为诗和史是不同的,史是“从实著笔”,“诗则即事生情,即语绘状,
    一用史法,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矣”。
    二是情景交融的诗学思想:首先他认为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但在诗歌中是“互藏其宅”,密不可分的。其次,他认为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情景妙合无垠,二是景中有情,三是情中有景,前者是“神于诗”,后两者则是“巧于诗”者。
    再次,他提出“即景会心”的“现量”说,他认为诗歌创作中许多优秀的佳作往往不是靠理性思维,而是在审美直觉的触发下发生的,是情景突然相遇而发生的。

  • 第2题:

    1927年551937年左翼阵营内部的思想论争有()、()。


    正确答案:革命文学论争;两个口号论争

  • 第3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想是()。

    • A、美即是生活
    • B、用历史的和美学的方法分析文学问题
    • C、“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 D、在人物的思想冲突和论争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简述南社的诗学主张。


    正确答案: 南社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派的诗歌代表,接受了“诗界革命”的主张和成果,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主张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命,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文学应“因时而变”,反对宗派,呼唤平民之诗。

  • 第5题:

    1928年鲁迅、茅盾和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其性质是()

    • A、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的论争
    • B、革命文学和为艺术派的论争
    • C、革命文学内部的思想论争
    • D、革命文学和反对派的论争

    正确答案:C

  • 第6题:

    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


    正确答案:“自由人”;“第三种人”;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 第7题:

    问答题
    南社的性质和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性质:它是一个反清革命的文学团体。
    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第二,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
    第三,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他们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
    第四,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他们反对宗派,强调诗人的主体意识,提出要敢于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创作具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格的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想是()。
    A

    美即是生活

    B

    用历史的和美学的方法分析文学问题

    C

    “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D

    在人物的思想冲突和论争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主要包括()。
    A

    关于“国民性”的论争

    B

    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C

    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D

    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E

    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1927年551937年左翼阵营内部的思想论争有()
    A

    文艺自由论争

    B

    革命文学论争

    C

    鲁迅风论争

    D

    两个口号论争

    E

    民族形式论争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南社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内部论争的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南社诗学思想是南社文学思想的主要方面,其诗学思想大多接受了“诗界革命”的主张,结合新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需求,将诗歌革新推向前进。
    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2)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南社诗人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
    (3)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他们在维新派所强调的“启民智”的基础上,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
    (4)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他们反对宗派,强调诗人的主体意识,提出要敢于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创作具“噌吰镗鞳,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格的诗。
    南社一成立,就激烈地展开了反对同光体的斗争,但这种斗争首先是从内部引发的。在南社内部仍不乏同光体的崇拜者,如庞树柏、姚锡钧、胡先骕、朱玺等。就在南社的成立会上,以柳亚子为一方,以庞树柏、姚锡钧等为一方,就诗歌尊唐还是尊唐还是尊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论争表面上看是尊唐尊宋之争,实际上是反对同光体的斗争在南社内部的反映,是维新派在“诗界革命”中所进行的反对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的斗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从而受到南社大多数社员的赞同与支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新文学内部出现的第一场著名的论争,即“()”的论争,论争双方是胡适与李大钊。

    正确答案: 问题与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左联和新月派及梁实秋的思想论争


    正确答案: 左联和新月派的论争,是新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学思想第一次重大的论争。

  • 第14题:

    新文学内部出现的第一场著名的论争,即“()”的论争,论争双方是胡适与李大钊。


    正确答案:问题与主义

  • 第15题:

    南社的性质和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性质:它是一个反清革命的文学团体。
    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上,更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第二,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上,更注重创作的时代精神,强调诗歌应因时而变。
    第三,在文学反映的对象上,他们突出诗歌的民众性,公开号召诗歌要面向“下等社会”,面向“贩夫走卒”。
    第四,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他们反对宗派,强调诗人的主体意识,提出要敢于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创作具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风格的诗。

  • 第16题:

    试述皎然的诗学思想。


    正确答案: 皎然是我国诗歌意境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学思想首先表现在对意境特征的认识上,他说诗境要“采奇于象外”,认识到诗歌意境于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之外,必须使人联想起许多更为丰富的象外之象,为刘禹锡“境生于象外”之先声。而且“缘境不尽曰情”“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这种象外之象,必须有含蓄不尽的意味。其次,必须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诗式明势》条说“气腾势飞,合沓相属”,《诗有四离》条说“虽欲飞动而离轻浮”等等,用变化无穷、气势飞腾的山川形态比喻诗歌意境应当有动态美、传神美,认为能达到这样流转自如、生气勃勃的境界,方为造极逸格。再次,强调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评谢灵运诗云“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自然风流”,评李陵、苏武诗云“天予真性,发言自高”。

  • 第17题:

    1927年551937年左翼阵营内部的思想论争有()

    • A、文艺自由论争
    • B、革命文学论争
    • C、鲁迅风论争
    • D、两个口号论争
    • E、民族形式论争

    正确答案:B,D

  • 第18题:

    问答题
    左联和新月派及梁实秋的思想论争

    正确答案: 左联和新月派的论争,是新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学思想第一次重大的论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南社的诗学主张。

    正确答案: 南社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派的诗歌代表,接受了“诗界革命”的主张和成果,与革命实践相结合,主张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命,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文学应“因时而变”,反对宗派,呼唤平民之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论有()。
    A

    美即是生活

    B

    用历史的和美学的方法分析文学问题

    C

    “以丑为美”

    D

    “反向诗学”

    E

    在人物的思想冲突和论争中展开人物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黄遵宪诗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如果说梁启超的诗学思想体现了“诗界革命”的总体构想,那么黄遵宪的诗学思想则是诗歌革新的创作实践的总结,均对近代诗歌的革新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黄遵宪的诗学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黄遵宪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黄遵宪主张把古典诗歌的表现方法和古文的表现方法相结合,所谓“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
    (2)提倡把散文表现方法入诗,以利于诗歌从严格的格律化中解放出来,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3)在语言运用上,主张语文合一,年青时期就提出了“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
    (4)主张融古今语言于一炉,重视语言的口语化,以及对民歌的搜集、整理,注意从民歌中吸收养料,以客家方言入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1927年551937年左翼阵营内部的思想论争有()、()。

    正确答案: 革命文学论争,两个口号论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王夫之的诗学思想及主要贡献?

    正确答案: 王夫之的诗学思想及贡献主要有:
    第一,诗歌的抒情本质。分析自己写
    第二,情景说。他的“情景说”源远流长,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情景说”理论,其对“情”与“景”的论述尤为全面,许多方面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了前人的局限。
    第三,现量说。王夫之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论家,对诗歌的创作心理规律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借用“现量”二字来阐释自己诗学理论中“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诗歌创作中不可逾越的“铁门限”。
    第四,欣赏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