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论产生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所谓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是一定政党在新闻事业上的党性规范、准则和要求。在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所有事业的一个部分,是党的喉舌。因此,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第一原则、生命原则。
    党性原则的首要一点是,把新闻事业当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范办事,必须实行“政治家办报”,把新闻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同时,各级党委要经常研究讨论新闻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新闻宣传工作,要帮助新闻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党的新闻机构及其工作者绝对不能与党闹独立。
    第二,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与时俱进,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展开新闻工作。
    第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所有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党的新闻业必须与全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与党的战略部署、战略决策一致,与党的政策策略一致,与党的宣传方针、宣传口径一致。党的新闻宣传机构要始终充当党的喉舌,运用新闻宣传手段为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全局、大局性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四,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活动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新闻业的经营运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 第2题:

    试论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2)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①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②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

  • 第3题:

    试论新闻摄影工作者在采集新闻照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加强采访,仔细观察,迅速抓拍,对事实做真实记录。
    2)遵循新闻摄影的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的原则。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绝对化,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报道失实。如有失实就主动承担责任。在形象表现力薄弱或缺乏形象价值、无法用摄影图像表现时,应采用文字进行报道,或用文字来补充图象的不足之处及无能为力之处。
    3)对新闻摄影的特性和优势有正确的认识,明确新闻摄影在报刊版面上的饿地位,不断求索、创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4)还应注意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多拍独家新闻,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 第4题:

    试论产生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新闻敏感的产生不仅靠记者平时的思想准备(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解决具体思维任务时记者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1)怀有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记者一旦产生了了解与认识某一事物的动机,就会给他的活动以内部动力。第一,使记者能引发一系列认识、了解事实的行动冲动;第二,使记者能维持了解与认识的行动;第三,能引导这一行动向一定的目标进行。(2)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这种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特点要求记者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在动机的推动下去取得一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作知识的准备;了解被报道者的情况;占有大量的对比性的材料。(3)形成初步构想。当了解、认识某个事物的动机给记者的思维提出任务后,这个动机也会动员记者全身心地去投入这种生活,去围绕这个思维任务做心理准备。首先,这种心理定向的形成能调动记者心理的积极性,为新闻敏感的产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其次,这种思维定势强化了记者活动中思索这个问题的专注程度。(4)进行尝试性思考。当一个陌生的、新奇的事物摆在记者面前时,记者先得出种种猜测、种种假设,然后根据知识、经验与现场得到材料,把不正确或不确切的猜测与假设一个个排除,在排除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记者这种猜测与假设的过程就是一种常识性思考。(5)典型诱因的出现。一旦典型诱因出现,它会立即在信息存储器中进行分析,找到其与过去材料的不同点,并从这个不同之点受到启发而使整个认识有所突破。(6)顿悟。在典型诱因出现的那一刹那,新的认识、新的观点就会以喷发的形式从头脑里闪现出来,新闻敏感也随之产生。

  • 第5题:

    试论我国新闻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1)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人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的行为期望。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受众(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很高。首先,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忠实代言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者,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2)角色理论家认为,实现角色期望的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被期望者”真正领会“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否则,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期望效果。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到受众对于自己的角色期望,更要将这种期望转化为自己的言行: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搞以权谋私,不搞“有偿新闻”。

  • 第6题:

    试论形象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正确答案:(1)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新闻作品的写作,不应排除运用形象思维,但又有着具体要求。(2)形象思维的原材料是事实的形象。(3)形象思维的方法是对事实进行选择和提炼。(4)在不同的媒体种类中,形象思维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每个要点均应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 第7题:

    试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党和人民对新闻从业人员寄予殷切期望并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其从业者,不仅要具有新闻职业的一般素养,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
    (2)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最根本的思想修养。
    (3)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4)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

  • 第8题:

    问答题
    新闻敏感在发现新闻线索中起什么作用?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正确答案: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一种综合能力。新闻敏感不仅帮助记者感知、发现,而且也能帮助记者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透过现象捕捉真正的内涵。
    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3.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
    4.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1、及时大量地获取信息,产生新闻敏感。
    2、善于观察,用心倾听产生新闻敏感。
    3、深入采访产生新闻敏感,要做到‘四勤’即脚勤,嘴勤,手勤,眼勤,深入基层
    4、磨练新闻记者的新闻心,眼,脚,学会新闻背后的新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受众选择与认同新闻信息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 传播学认为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是一种选择性行为,这种选择性行为主要是心理的活动。主要包括一下三个过程:(1)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的或少量的信息上,而对其他信息则视而不见,不予注意。(2)选择性理解:人们对自己关注的信息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偏好去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选择性记忆:受众对自己理解的信息也只能记住其中与自己关系最大的或者特点最鲜明的一部分内容,而将大量的其他信息忘在脑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论范长江的新闻工作业绩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 (1)范长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撰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他通讯对西北地区的弊政,人民的疾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作了分厂深刻的描述。同时,通讯还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报馆将这些旅行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
    (3)1936年12月,西安事件发生,正在绥远前线采访的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真相将导致中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为了弄清事变真相,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进入事变中心西安。这次采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37年2月15日,范长江根据陕北执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了极大轰动,也激起了蒋介石的大怒。
    (4)随后,范长江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等通讯。这些通讯作品均辑入他的通讯集《塞上行》。
    (5)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采访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他的西安、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公开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热情地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面貌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形象,在全国各界产生了很多影响。
    (6)抗战爆发后,范长江深入抗日前线,采写了大量通讯。1938年3月,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培养了大量记者投身抗日宣传的斗争中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新闻摄影的优势。

    正确答案: 1)视觉直观性。首先与文字新闻和口语广播相比,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其视觉直观性。语言和文字都是抽象的,人们只得借助想象来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人们在读文字听广播时,须借助语法,并通过想象来把握语言文字、文字描述的事物,对事物形象的把握是间接的,而且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照片则是具体的、直接的和确定无疑的。照片的视觉直觉性的特点省却了人们需要想象才能弥补的过程,缩短了读者与新闻对象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对人们视觉能力的一种延伸。
    2)现场可证性。与文字新闻、口语广播相比,新闻图片另一个独特的优势是其现场可证性。照片的现场可证性的优势,是任何文字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因为照片最具体、最直接、最形象。
    3)瞬间永久性。与电视新闻和新闻记录电影相比,新闻摄影还具有瞬间永久性的优势。瞬间性是摄影技术手段所具有的重要属性之一。摄影手段记录事物形象的方式是采用瞬间记录的方法,将流动的时间和立体空间转化为静态的平面的图片。与电影和电视的连续情节相比,新闻照片更简练、突出,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画面一经凝滞就成为永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

    政治敏感

    B

    新闻敏感

    C

    新闻价值

    D

    新闻线索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新闻敏感在发现新闻线索中起什么作用?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正确答案: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一种综合能力。新闻敏感不仅帮助记者感知、发现,而且也能帮助记者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透过现象捕捉真正的内涵。
    1、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2.据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3.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
    4.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1、及时大量地获取信息,产生新闻敏感。
    2、善于观察,用心倾听产生新闻敏感。
    3、深入采访产生新闻敏感,要做到‘四勤’即脚勤,嘴勤,手勤,眼勤,深入基层
    4、磨练新闻记者的新闻心,眼,脚,学会新闻背后的新闻。

  • 第14题:

    试论新闻摄影的优势。


    正确答案: 1)视觉直观性。首先与文字新闻和口语广播相比,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其视觉直观性。语言和文字都是抽象的,人们只得借助想象来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人们在读文字听广播时,须借助语法,并通过想象来把握语言文字、文字描述的事物,对事物形象的把握是间接的,而且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照片则是具体的、直接的和确定无疑的。照片的视觉直觉性的特点省却了人们需要想象才能弥补的过程,缩短了读者与新闻对象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对人们视觉能力的一种延伸。
    2)现场可证性。与文字新闻、口语广播相比,新闻图片另一个独特的优势是其现场可证性。照片的现场可证性的优势,是任何文字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因为照片最具体、最直接、最形象。
    3)瞬间永久性。与电视新闻和新闻记录电影相比,新闻摄影还具有瞬间永久性的优势。瞬间性是摄影技术手段所具有的重要属性之一。摄影手段记录事物形象的方式是采用瞬间记录的方法,将流动的时间和立体空间转化为静态的平面的图片。与电影和电视的连续情节相比,新闻照片更简练、突出,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画面一经凝滞就成为永恒。

  • 第15题:

    简述受众选择与认同新闻信息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传播学认为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是一种选择性行为,这种选择性行为主要是心理的活动。主要包括一下三个过程:(1)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的或少量的信息上,而对其他信息则视而不见,不予注意。(2)选择性理解:人们对自己关注的信息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偏好去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选择性记忆:受众对自己理解的信息也只能记住其中与自己关系最大的或者特点最鲜明的一部分内容,而将大量的其他信息忘在脑后。

  • 第16题:

    试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与特征。


    正确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指由无产阶级创办、管理和控制的传媒业,属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以传播新闻为主来反映客观世界的社会信息、舆论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实体机构――新闻媒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实体和文化实体。因此,在总体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必然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的生存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服务。
    在这种前提下,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相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在所有制形式上,社会主义新闻资产属全国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传播业的主人,但通常以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并经营媒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一定量的其他新闻资产所有制形式,曾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史上出现过。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可以确信,一些非完全国有制的新闻媒体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但不大可能成为主导型的所有制形式。
    在新闻业的指导思想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列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各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直接的指导思想,比如在当代中国,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指导中国新闻事业的根本思想,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用以指导新闻业的基本价值观念是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和目标,因而必然以社会效益作为唯一至上的目标。正是在这一宗旨、目标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努力实现新闻自由、承担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最基本的新闻工作方针,对负面新闻的报道被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一定的范围内。
    构成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媒体之间在总体上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绝大多数新闻媒体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产业化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主要通过广告或其他一些经营方式来赢得经济效益,但媒体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受到各种行政力量的干预,在“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下,形成新的媒体关系。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由于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政府的喉舌,主要按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系统的要求方式展开业务工作,因而具有十分明确的政治性,党性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最高原则,因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特别重视新闻传播的政治功能和宣传功能,往往把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定位在宣传上,报道价值追求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的统一。但随着新闻事业的改进与改革,那些党性色彩相对比较弱、商业化色彩相对比较强的媒体,报道价值追求的是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统一。对此,不能作绝对理解,因为不管在哪个具体的媒体上,都能找到单独以新闻价值或宣传价值为标准的报道。

  • 第17题:

    试论范长江的新闻工作业绩及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正确答案:(1)范长江,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北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了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撰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他通讯对西北地区的弊政,人民的疾苦,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作了分厂深刻的描述。同时,通讯还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发表后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报馆将这些旅行通讯汇集出版,书名为《中国的西北角》。
    (3)1936年12月,西安事件发生,正在绥远前线采访的范长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真相将导致中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为了弄清事变真相,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进入事变中心西安。这次采访,范长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37年2月15日,范长江根据陕北执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了西安事变真相,引起了极大轰动,也激起了蒋介石的大怒。
    (4)随后,范长江又接连发表了《西北近影》和《陕北之行》等通讯。这些通讯作品均辑入他的通讯集《塞上行》。
    (5)范长江是第一位从白区进入延安,向全国采访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中国记者。他的西安、陕北之行的系列通讯,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公开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热情地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面貌以及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形象,在全国各界产生了很多影响。
    (6)抗战爆发后,范长江深入抗日前线,采写了大量通讯。1938年3月,他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培养了大量记者投身抗日宣传的斗争中去。

  • 第18题:

    试论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


    正确答案:(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2)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并通过连续报道和运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等各种体裁的报道来配合事物总体的发展过程。
    (3)新闻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4)新闻虽然和其他信息一样,由语法信息构成最基本的信息层次,但在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层次上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

  • 第19题:

    试论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


    正确答案:(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2)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片面性
    (3)健全法规,依法治本
    (4)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
    (5)提高队伍素养,弘扬职业道德
    (6)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失误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2)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①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②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我国新闻受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1)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人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的行为期望。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受众(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很高。首先,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忠实代言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者,期望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2)角色理论家认为,实现角色期望的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被期望者”真正领会“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否则,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期望效果。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到受众对于自己的角色期望,更要将这种期望转化为自己的言行: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搞以权谋私,不搞“有偿新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党和人民对新闻从业人员寄予殷切期望并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其从业者,不仅要具有新闻职业的一般素养,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修养:
    (1)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
    (2)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最根本的思想修养。
    (3)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4)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论产生新闻敏感的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 新闻敏感的产生不仅靠记者平时的思想准备(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解决具体思维任务时记者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1)怀有动机。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记者一旦产生了了解与认识某一事物的动机,就会给他的活动以内部动力。第一,使记者能引发一系列认识、了解事实的行动冲动;第二,使记者能维持了解与认识的行动;第三,能引导这一行动向一定的目标进行。(2)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这种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特点要求记者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在动机的推动下去取得一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作知识的准备;了解被报道者的情况;占有大量的对比性的材料。(3)形成初步构想。当了解、认识某个事物的动机给记者的思维提出任务后,这个动机也会动员记者全身心地去投入这种生活,去围绕这个思维任务做心理准备。首先,这种心理定向的形成能调动记者心理的积极性,为新闻敏感的产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其次,这种思维定势强化了记者活动中思索这个问题的专注程度。(4)进行尝试性思考。当一个陌生的、新奇的事物摆在记者面前时,记者先得出种种猜测、种种假设,然后根据知识、经验与现场得到材料,把不正确或不确切的猜测与假设一个个排除,在排除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记者这种猜测与假设的过程就是一种常识性思考。(5)典型诱因的出现。一旦典型诱因出现,它会立即在信息存储器中进行分析,找到其与过去材料的不同点,并从这个不同之点受到启发而使整个认识有所突破。(6)顿悟。在典型诱因出现的那一刹那,新的认识、新的观点就会以喷发的形式从头脑里闪现出来,新闻敏感也随之产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试论新闻摄影工作者在采集新闻照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加强采访,仔细观察,迅速抓拍,对事实做真实记录。
    2)遵循新闻摄影的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的原则。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绝对化,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报道失实。如有失实就主动承担责任。在形象表现力薄弱或缺乏形象价值、无法用摄影图像表现时,应采用文字进行报道,或用文字来补充图象的不足之处及无能为力之处。
    3)对新闻摄影的特性和优势有正确的认识,明确新闻摄影在报刊版面上的饿地位,不断求索、创新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4)还应注意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多拍独家新闻,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