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新闻界的人、物、事。
人,就是新闻工作者,包括从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教育、新闻研究等工作的著名人物和专门从事新闻事业的领导者。新闻事业史要研究他们的新闻活动,他们的新闻思想,他们对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所作的贡献和从他们身上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等。
物,就是新闻传播工具,包括报刊、电讯、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画报等等。要研究它们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研究它们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还要研究它们的发展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比如报纸是怎样由手抄报变成印刷板?怎样由木板雕印变成木活字印刷、石印、铅印和胶印?怎样由书册式变成单页式和多页式?怎样由官报发展成民报?怎样由商业报发展成政党报?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搞清楚的。
事,就是发生在新闻界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1898年围绕着《时务报》的那场斗争;1903年的“苏报案”;1905年《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等等。新闻界的这些重大事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也为我们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研究。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范围,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全部新闻现象(包括新闻传播工具、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教育、新闻法律、新闻团体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只有研究全部的而不是局部的新闻现象,才能科学地阐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遗撼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只局限于报刊史,而对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研究比较少;报刊史又着重于中共报刊史,而对资产阶级报业,尤其是对国民党和港、台、海外华文报业很少涉及;党的报刊史又往往侧重于研究报刊宣传了什么,而很少去研究怎样宣传,尤其是对报刊的经营管理、广告、发行等方面的研究更少。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广播史、新闻思想史、一些著名资产阶级报纸的报史等专著正在陆续出版,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更多“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范围


    正确答案: ①关于社会起源问题
    ②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问题
    ③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规律问题
    ④社会制度及其功能问题
    ⑤关于社会问题的揭露与解决方案的设计
    ⑥个人与社会问题
    ⑦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
    ⑧文化的性质与功能问题
    ⑨地理人口与社会现象问题
    ⑩社会理想和社会进步问题。

  • 第2题:

    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是()。


    正确答案: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

  • 第3题:

    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对某一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 第4题:

    简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为人民服务。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1.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2.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
    4.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5.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
    6.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 第5题:

    王韬的办报主张是什么?请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 王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
    一是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即办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二是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涛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德国正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三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四是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认为报纸应该直抒胸臆;
    五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
    他的贡献概括为: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 第6题:

    决定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②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了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③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了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 第7题: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学者首次从德语和俄语著作全面直接地探知和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新闻文献,一大批研究性论著相继问世,使我国新闻界见到了马列新闻学说的真经。
    (2)打幵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交流和研究,大大拓宽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眼界和思路,为丰富和更新我国的新闻观念起了积极作用。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1982年,甘惜分教授《新闻理论基础》面世,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第一次进行系统化的表述。随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范畴体系逐渐趋向成熟。其中最具创新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舆论及其引导艺术的理论。
    (4)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现在全国已有60所高校设有新闻院系和专业,形成了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在职培训等多层次的新闻教育体系。全国现有新闻学教师2000余人,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部门以及大型媒体都设有新闻研究机构,一支数量可观、素质较高的新闻学术队伍已经形成。

  • 第8题:

    问答题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范围及对象

    正确答案: 1.决策出台过程
    2.决策执行过程
    3.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
    4.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5.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
    对象
    1.权力组织
    2.社会团体
    3.各种社会成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是()。

    正确答案: 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对某一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等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些学者首次从德语和俄语著作全面直接地探知和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新闻文献,一大批研究性论著相继问世,使我国新闻界见到了马列新闻学说的真经。
    (2)打幵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交流和研究,大大拓宽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眼界和思路,为丰富和更新我国的新闻观念起了积极作用。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1982年,甘惜分教授《新闻理论基础》面世,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第一次进行系统化的表述。随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范畴体系逐渐趋向成熟。其中最具创新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舆论及其引导艺术的理论。
    (4)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现在全国已有60所高校设有新闻院系和专业,形成了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在职培训等多层次的新闻教育体系。全国现有新闻学教师2000余人,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部门以及大型媒体都设有新闻研究机构,一支数量可观、素质较高的新闻学术队伍已经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
    A

    法律制度

    B

    法律文化

    C

    法律思想

    D

    法律精神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范围。


    正确答案:⑴高等院校与科研系统社会学研究与教学的历史。
    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历史。
    ⑶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的历史。

  • 第14题:

    宽带载波适用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多适用于电能表集中布置的台区,如城乡公用变压器台区供电区域、城市公寓小区等,对采集和管理要求较高的一般工商户有更好的适应性。

  • 第15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

    • A、法律制度
    • B、法律文化
    • C、法律思想
    • D、法律精神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新闻事业的性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3、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 第17题: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


    正确答案: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有以下几个:
    1〉视听语言的发展史;
    2〉电影技术发展史;
    3〉电影经济史。研究电影史主要意义:
    1〉人类正进入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新时代;
    2〉视听语言成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
    3〉电影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

  • 第18题: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范围及对象


    正确答案:1.决策出台过程
    2.决策执行过程
    3.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
    4.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5.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
    对象
    1.权力组织
    2.社会团体
    3.各种社会成员

  • 第19题:

    问答题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范围。

    正确答案: ⑴高等院校与科研系统社会学研究与教学的历史。
    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历史。
    ⑶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的历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范围

    正确答案: ①关于社会起源问题
    ②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问题
    ③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规律问题
    ④社会制度及其功能问题
    ⑤关于社会问题的揭露与解决方案的设计
    ⑥个人与社会问题
    ⑦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
    ⑧文化的性质与功能问题
    ⑨地理人口与社会现象问题
    ⑩社会理想和社会进步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对象,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新闻界的人、物、事。
    人,就是新闻工作者,包括从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教育、新闻研究等工作的著名人物和专门从事新闻事业的领导者。新闻事业史要研究他们的新闻活动,他们的新闻思想,他们对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所作的贡献和从他们身上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等。
    物,就是新闻传播工具,包括报刊、电讯、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画报等等。要研究它们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研究它们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还要研究它们的发展同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比如报纸是怎样由手抄报变成印刷板?怎样由木板雕印变成木活字印刷、石印、铅印和胶印?怎样由书册式变成单页式和多页式?怎样由官报发展成民报?怎样由商业报发展成政党报?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搞清楚的。
    事,就是发生在新闻界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1898年围绕着《时务报》的那场斗争;1903年的“苏报案”;1905年《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等等。新闻界的这些重大事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也为我们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研究。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范围,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全部新闻现象(包括新闻传播工具、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教育、新闻法律、新闻团体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只有研究全部的而不是局部的新闻现象,才能科学地阐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遗撼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只局限于报刊史,而对其他新闻传播媒介的研究比较少;报刊史又着重于中共报刊史,而对资产阶级报业,尤其是对国民党和港、台、海外华文报业很少涉及;党的报刊史又往往侧重于研究报刊宣传了什么,而很少去研究怎样宣传,尤其是对报刊的经营管理、广告、发行等方面的研究更少。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新闻事业史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广播史、新闻思想史、一些著名资产阶级报纸的报史等专著正在陆续出版,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王韬的办报主张是什么?请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正确答案: 王韬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发表了比较系统的办报主张。
    一是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即办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二是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涛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德国正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三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四是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认为报纸应该直抒胸臆;
    五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
    他的贡献概括为: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