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人死后全身肌肉经过一段时间的松驰,便逐渐僵直变硬,将尸体固定成一定姿势,称为尸僵。通常在1-3
小时出现,死后6-8小时波及全身,10-12小时发展到高峰,3-5天缓解消失。
更多“尸僵”相关问题
  • 第1题:

    尸斑尸僵出现时间。


    参考答案:
    尸斑,一般是在死亡后2-4小时出现
    尸僵,一般是死后1-3小时出现,4-6小时扩散到全身,12-16小时发展到高峰,24小时后尸僵减弱,肌肉会变软,叫尸僵缓解。

  • 第2题:

    家畜肉自屠宰起到肉质变坏,经过了( )四个阶段。

    A.成熟、自溶、尸僵、腐败

    B.自溶、成熟、尸僵、腐败

    C.尸僵、成熟、自溶、腐败

    D.成熟、尸僵、自溶、腐败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死亡后2~4h,尸体可出现( )。

    A.尸斑

    B.尸冷

    C.尸僵

    D.尸僵缓解

    E.尸体腐败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病人死亡后,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尸体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尸僵

    B、尸斑

    C、尸冷

    D、尸僵缓解

    E、尸体腐败


    参考答案:C

  • 第5题:

    病人死亡后,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尸体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尸僵
    B.尸斑
    C.尸冷
    D.尸僵缓解
    E.尸体腐败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动物死后,尸僵顺序是:头部、胸背部、前肢、腰部、后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家畜肉自屠宰起到肉质变坏,经过了()四个阶段。

    • A、成熟、自溶、尸僵、腐败
    • B、自溶、成熟、尸僵、腐败
    • C、尸僵、成熟、自溶、腐败
    • D、成熟、尸僵、自溶、腐败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试述尸僵形成的原因,尸僵发生的过程经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原因: 动物宰后,生理代谢遭到破坏,同化作用降低,异化作用增强。动物屠宰后,肉体中氧的供应停止,糖原在缺氧的情况下经糖酵解作用成为乳酸,并生成少量的ATP,致使乳酸大量上升,pH下降。由于乳酸的生成和积累,动物肉体的pH值由原来刚屠宰时的正常生理的弱碱性(pH7.0–7.4)逐渐降低到屠宰后的酸性极限pH值,在pH5.4–5.5左右。与此同时,维持肌质网等微小器官机能的ATP水平降低。由于ATP水平的降低及pH下降,使肌质网功能失常,发生崩解,肌质网失去钙泵的作用,内部保存的钙离子被放出,致使肌浆中钙离子的浓度增高,使Mg-ATP复合物解体,ATP酶活化。ATP分解的能量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引起肌肉收缩,表现出肉尸僵硬。由于ATP不断减少,引起永久性收缩。
    过程:3个阶段 (1)迟滞期:从屠宰后到开始出现僵直现象,即肌肉延伸性的消失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的阶段;
    (2)急速期:延伸性消失迅速发展的时期;
    (3)僵直后期:最后形成延伸性变化非常小的一定形态。

  • 第9题:

    什么是尸僵?简述尸僵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正确答案:刚刚宰后的肌肉,各种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仍在继续进行但是由于放血带来了体液平衡的破坏、供氧的停止,整个细胞内很快变成无氧状态,从而使葡萄糖和肌糖原的有氧分解变成无氧酵解,在有氧条件下一分子的葡萄糖可以产生39个ATP分子,而在无氧条件下只能产生3个ATP,从而ATP的供应受阻,肌肉内ATP的含量迅速下降和乳酸浓度的提高,肌浆网钙泵的功能丧失,是肌浆网中的Ca2+逐渐释放而得不到回收,钙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肌动蛋白沿着肌球蛋白滑动收缩,另一方面引起肌球蛋白头部的ATP酶活化,加快ATP浓度加速下降,同时由于ATP的丧失又促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之间的结合形成不可逆的肌动球蛋白,从而引起肌肉连续且不可逆的收缩,收缩达到最大程度时即形成了肌肉的宰后僵直,也称尸僵。
    氧气供应停止---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继续进行---形成ATP少,肌肉内ATP浓度迅速下降---加上乳酸浓度提高---肌浆网钙泵丧失功能---释放大量钙离子,而得不到回收---引起肌动蛋白沿着肌球蛋白滑动收缩---并活化肌球蛋白头部的ATP酶---ATP丧失---形成不可逆的肌动球蛋白---引起连续不可逆收缩---尸僵。

  • 第10题:

    问答题
    尸僵的法医学意义?

    正确答案: 人死后全身肌肉经过一段时间的松驰,便逐渐僵直变硬,将尸体固定成一定姿势,称为尸僵。通常在1-3小时出现,死后6-8小时波及全身,10-12小时发展到高峰,3-5天缓解消失。
    发展顺序:一般从咬肌开始,逐渐发展至颈部、上肢、躯干、下肢,称为下行顺序。亦有少数是相反上行或混合型发展。尸僵发展初期人为地加以克服,还可以重新僵硬,全身僵硬之后再行克服,尸僵就不会重现了。
    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情况、年龄、死因及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尸僵?简述尸僵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正确答案: 刚刚宰后的肌肉,各种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仍在继续进行但是由于放血带来了体液平衡的破坏、供氧的停止,整个细胞内很快变成无氧状态,从而使葡萄糖和肌糖原的有氧分解变成无氧酵解,在有氧条件下一分子的葡萄糖可以产生39个ATP分子,而在无氧条件下只能产生3个ATP,从而ATP的供应受阻,肌肉内ATP的含量迅速下降和乳酸浓度的提高,肌浆网钙泵的功能丧失,是肌浆网中的Ca2+逐渐释放而得不到回收,钙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肌动蛋白沿着肌球蛋白滑动收缩,另一方面引起肌球蛋白头部的ATP酶活化,加快ATP浓度加速下降,同时由于ATP的丧失又促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之间的结合形成不可逆的肌动球蛋白,从而引起肌肉连续且不可逆的收缩,收缩达到最大程度时即形成了肌肉的宰后僵直,也称尸僵。
    氧气供应停止---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继续进行---形成ATP少,肌肉内ATP浓度迅速下降---加上乳酸浓度提高---肌浆网钙泵丧失功能---释放大量钙离子,而得不到回收---引起肌动蛋白沿着肌球蛋白滑动收缩---并活化肌球蛋白头部的ATP酶---ATP丧失---形成不可逆的肌动球蛋白---引起连续不可逆收缩---尸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影响尸僵形成的因素是()、()和()。

    正确答案: 个体因素,死亡原因,环境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死亡后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是A.尸冷

    B.尸斑

    C.尸僵

    D.尸体腐败

    E.尸僵缓解

    死亡后2~4小时可出现A.尸冷

    B.尸斑

    C.尸僵

    D.尸体腐败

    E.尸僵缓解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


    问题 2 答案解析:B

  • 第14题:

    死于败血症的动物可表现为( )

    A.尸僵不全,血凝不良

    B.尸僵完全,血凝良好

    C.尸僵不全,血凝良好

    D.尸僵完全,血凝不良

    E.尸僵不全,尸体不易腐败


    正确答案:A
    败血症的病变特点败血症是指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侵人机体后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血液,在体内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造成广泛的组织损伤和中毒反应,呈现一系列全身性病理过程。败血症的过程中常伴有菌血症、病毒血症、虫血症或毒血症。败血症全身病理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尸体变化:尸僵不全,尸体易腐败。血凝不良,呈紫黑色黏稠状。②出血性素质: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和实质器官多发散在瘀点、瘀斑。③免疫器官急性炎症:败血脾,脾脏极度肿胀,边缘钝圆,被膜紧张,质地柔软易碎,切面隆起,切口外翻,呈紫红色或黑红色,脾髓软化,结构不清。用刀背轻刮,可刮下多量脾糜。急性淋巴结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呈急性浆液性淋巴结炎、出血性淋巴结炎。④实质器官变性坏死:S制脏淤血水肿,心、肝、肾和脑等实质器官发生颗粒变性与脂肪变性,有时可发生局灶性坏死。

  • 第15题:

    死亡后24h,尸体可出现( )。

    A.尸斑

    B.尸冷

    C.尸僵

    D.尸僵缓解

    E.尸体腐败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A.尸斑
    B.尸僵缓解
    C.尸僵
    D.尸冷
    E.H体腐败

    死亡后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是( )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为什么说尸僵的肉品质差?


    正确答案:尸僵的肉处于紧缩和僵硬状态,硬度大,加热时不易煮熟,咀嚼时有粗糙感;肉的保水性差,加热时肉汁流失多,生产肉制品时成品率较低;尸僵的肉缺乏风味,不适于加工和烹调。

  • 第18题:

    尸僵过程。


    正确答案: 指胴体在宰后一定时间内,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消失,肉变成紧张,僵硬的状态,主要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永久性横桥的形成。

  • 第19题:

    死亡后24小时后出现的尸体现象有()

    • A、尸冷
    • B、尸斑
    • C、尸僵
    • D、尸体腐败
    • E、尸僵缓解

    正确答案:D,E

  • 第20题:

    尸僵 


    正确答案:指宰后肉经过一定时间,由迟缓变为紧张,关节不活动,肉无光泽,尸体呈僵硬状态的过程。

  • 第21题:

    配伍题
    死亡后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是( )|死亡后2~4小时可出现( )
    A

    尸冷

    B

    尸斑

    C

    尸僵

    D

    H体腐败

    E

    尸僵缓解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炭疽病死畜常见()
    A

    尸僵完全

    B

    尸僵不全

    C

    全身弥漫性出血

    D

    关节肿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尸僵形成的原因,尸僵发生的过程经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原因: 动物宰后,生理代谢遭到破坏,同化作用降低,异化作用增强。动物屠宰后,肉体中氧的供应停止,糖原在缺氧的情况下经糖酵解作用成为乳酸,并生成少量的ATP,致使乳酸大量上升,pH下降。由于乳酸的生成和积累,动物肉体的pH值由原来刚屠宰时的正常生理的弱碱性(pH7.0–7.4)逐渐降低到屠宰后的酸性极限pH值,在pH5.4–5.5左右。与此同时,维持肌质网等微小器官机能的ATP水平降低。由于ATP水平的降低及pH下降,使肌质网功能失常,发生崩解,肌质网失去钙泵的作用,内部保存的钙离子被放出,致使肌浆中钙离子的浓度增高,使Mg-ATP复合物解体,ATP酶活化。ATP分解的能量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引起肌肉收缩,表现出肉尸僵硬。由于ATP不断减少,引起永久性收缩。
    过程:3个阶段 (1)迟滞期:从屠宰后到开始出现僵直现象,即肌肉延伸性的消失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进行的阶段;
    (2)急速期:延伸性消失迅速发展的时期;
    (3)僵直后期:最后形成延伸性变化非常小的一定形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死亡后24小时后出现的尸体现象有( )
    A

    尸冷

    B

    尸斑

    C

    尸僵

    D

    尸体腐败

    E

    尸僵缓解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