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78岁,10年来反复咳嗽、咳痰,近2年活动后气促。此次受凉后症状加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衰。该患者的治疗一般不主张应用以下哪类药物()。A、祛痰剂B、 抗生素C、 镇静药D、 支气管舒张药E、 糖皮质激素

题目

患者,男,78岁,10年来反复咳嗽、咳痰,近2年活动后气促。此次受凉后症状加重,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衰。该患者的治疗一般不主张应用以下哪类药物()。

  • A、祛痰剂
  • B、 抗生素
  • C、 镇静药
  • D、 支气管舒张药
  • E、 糖皮质激素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78岁,10年来反复咳嗽、咳痰,近2年活动后气促。此次”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4岁,吸烟40年余,反复咳嗽、咳痰10年,近几年出现气促,以活动后明显。肺功能检查:FEV,<50

    患者,男性,64岁,吸烟40年余,反复咳嗽、咳痰10年,近几年出现气促,以活动后明显。肺功能检查:FEV,<50%预计值。该患者考虑行手术治疗,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肺灌注/通气显像

    B、血气分析

    C、胸部CT

    D、胸部X线平片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 第2题:

    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端坐位

    C.头高足低位

    D.侧卧位

    E.膝胸位


    正确答案:B
    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应采取端坐位。

  • 第3题:

    患者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采取的体位为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参考答案:D

  • 第4题:

    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答案:D
    解析:
    端坐卧位
    (1)要求:病人坐位,身体稍前倾,跨床小桌放于床上,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于桌上休息。摇起床头支架呈70°~80°角,膝下支架呈15°~20°角,病人背部也可向后靠。
    (2)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人,因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端坐。

  • 第5题:

    患者,男,8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5年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为患者安置

    A.中凹位
    B.半坐卧位
    C.俯卧位
    D.侧卧位
    E.去枕仰卧位

    答案:B
    解析:
    患者出现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采取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腹内脏器对心肺压力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 第6题:

    患者,男,50岁。反复咳嗽咳痰10年,近1年来活动后气急。今因感冒咳嗽加剧并烦躁不安,头痛头晕,明显发绀就诊。查体:体温38.5℃,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过清音,呼吸音低。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烦躁的原因是()

    • A、感染
    • B、缺氧
    • C、二氧化碳潴留
    •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E、肝性脑病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男性,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 A、仰卧位
    • B、侧卧位
    • C、头高足低位
    • D、端坐位
    • E、膝胸位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老年患者,反复咳嗽、咳痰10多年,近2年气促明显,活动后加重。就诊当天上午上厕所时突感气促加重,伴胸痛。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左上肺似呈鼓音。急诊检查首选下列哪项()。

    • A、胸部透视
    • B、心电图
    • C、血气分析
    • D、肺功能检查
    • E、血常规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2岁。间断咳嗽,咳痰10余年,气促4年。近4天咳嗽,咳痰,气促加重,有黄绿色痰,乏力纳差,发热,双下肢水肿。(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正确答案:D
    端坐位适用于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等。

  • 第11题:

    男,69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人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正确答案:E

  • 第12题:

    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正确答案:D
    解析:常用卧位

  • 第13题:

    患者男.64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近两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采取端坐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故答案为D。

  • 第14题:

    患者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采取的体位为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答案:D
    解析:
    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及全麻未醒的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疼痛)。侧卧位:灌肠。头高足低位:颈椎骨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止出血;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根据此题患者属于左心衰的症状,采取端坐位可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选择D是正确的。

  • 第15题:

    患者,男,8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5年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为患者安置()

    • A、中凹位
    • B、半坐卧位
    • C、俯卧位
    • D、侧卧位
    • E、去枕仰卧位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患者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此次受凉后咳嗽、咳痰、气促伴发绀来院,血气分析示PaO240mmHg,PaCO280mmHg,患者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 A、嗜睡,定向力障碍
    • B、心率增快
    • C、腹胀、恶心
    • D、呼吸减慢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单选题
    患者,男,8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5年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为患者安置()。
    A

    中凹位

    B

    半坐卧位

    C

    俯卧位

    D

    侧卧位

    E

    去枕仰卧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出现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采取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同时腹内脏器对心肺压力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5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此次受凉后咳嗽、咳痰、气促伴发绀来院,血气分析示PaO240mmHg,PaCO280mmHg。患者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

    嗜睡,定向力障碍

    B

    心率增快

    C

    腹胀、恶心

    D

    呼吸减慢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者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伴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肺性脑病,呼吸减慢;由于缺氧,心率可增快,严重者可出现心率减慢;胃肠道淤血、缺氧可出现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