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简述人工心脏的组成及其特性?

题目

简述人工心脏的组成及其特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血泵:原理结构上大体可分膜式血泵、囊型血泵、管型血泵及螺形血泵等四种。目前制造血泵常用以下几种材料:硅橡胶、甲基硅橡胶、嵌段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和复合材料等。
(2)驱动装置:它是供给人工心脏血泵工作的动能。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机械、电动、磁力、气压、液压五种形式。
(3)监控系统:监控人工心脏工作状态,使之适应实验动物循环生理的需要,是保障人工心脏置入实验动物长期存活的重要条件。监控系统基本上从血泵机能,驱动装置各项指标及血液循环生理参数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监控。
(4)能源:高能电池(核能电池)、高效储电瓶(代表产品为锂电)、经皮充电(研究最热、最有希望
的技术之一)。
更多“简述人工心脏的组成及其特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知觉的含义及其特性


    答案:
    解析:
    知觉(pere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映。

    知觉的特性:

    (1)知觉选择性:是指由于感觉通道的限制,我们只能感觉到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一部分事物,对它们的知觉非常清晰,而把其他- -些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对它们只有模糊知觉的现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2)知觉整体性:是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但是,知觉的这种整合作用又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同时,对事物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3)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总要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4)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对它的知觉印象却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形状、大小、明度、颜色和运动恒常性等多种。

  • 第2题:

    简述水的异常特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正确答案: 水的异常特性:
    1、具有相对较高的溶点和沸点;
    2、温度-体积效应:在0-3.98℃这段温度内,随着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反而缩小,在3.98℃体积最小,超过或低于此温度时体积都会膨胀;
    3、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物质中,水具有最大的比热,熔解热大(冰水混合物保持零度),蒸发热大;
    4、溶解和反应能力强;
    5、具有很大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吸附作用、浮游生物等)
    6、随着压力增大,一般的物体凝固点上升,而水反而下降。
    水的异常特性与结构关系:
    1、物态变化过程是氢键的作用;(克服氢键)
    2、水的温度-体积效应: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间氢键被破坏,分子间距离减小,体积缩小,密度增大、0-3.98摄氏度以后者为主,3.98℃以上以前者为主;
    3、溶解度大,介电常数很大,化学反应活泼,使溶质电离的能力很强。水分子极性强,易与其他物质形成氢键,形成水合作用;
    4、表面张力大:因为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聚力。

  • 第3题:

    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正常成人血小板的数量约为100~300×109/L(10万~30万/mm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1)粘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血小板粘附。当血管受损后,血管壁下的胶原纤维暴露,血浆中的某些成分首先与胶原纤维结合,再引起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形成胶原-血浆成分-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
    (2)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统称为致聚剂,ADP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血小板聚集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聚集由局部组织释放的致聚剂引起(可逆性聚集)。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引起不可逆的第二时相聚集。
    (3)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的释放。这些物质主要有:ADP、ATP、5-羟色胺、血小板因子4、纤维蛋白原、Ca2+等。
    (4)收缩:血小板含有收缩蛋白A和M,其作用类似于肌原纤维中的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在Ca2+的参与下可发生收缩,可使血凝块回缩,挤出血清。
    (5)吸附:在血小板膜表面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Ⅴ、Ⅺ、ⅩⅢ 等。当血管破损时,大量血小板可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小板发挥其生理止血的功能。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可以融入血管内皮细胞,成为血管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2)促进生理性止血 当小血管破损出血后,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及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的血小板释放一些缩血管物质,使血管破损口缩小或封闭;同时血管内膜下组织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塞破损口实现初步止血;与此同时,血浆中的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血凝块。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内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变硬,形成牢固的止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膜表面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同时,在血小板内还含有一些血小板因子(PF),如PF2、PF3、PF4、PF6等。当发生血管破损时,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可使局部凝血因子的浓度升高,促进血液凝固的进程;血小板所提供的磷脂表面(PF3),可大大提高凝血酶原的激活速度。

  • 第4题:

    简述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正确答案: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
    2.血液呈红色,其颜色与血红蛋白的含量多少有关。动脉血含氧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呈暗红色,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液近似鲜红色,血浆和血清呈淡黄色。正常人全血的比重约为1.050-1.060之间,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4。全血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浆的比重则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
    3.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时,由于液体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黏滞性。正常人血液的黏滞度为水的4-5倍,血浆的黏滞度为水的1.6-2.4倍。血液黏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含量,另外也与血细胞形状及在血流中的分布特点、表面结构和内部状态、易变形性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4.在血浆溶液中,促使水分子透过膜移动的力量称为血浆渗透压,其值为300mmol/L。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相关,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的大小无关。
    5.正常人血浆pH值为7.35-7.45,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pH变动范围为6.9-7.8。pH值的相对恒定有赖于血液内的缓冲物质以及正常的肺、肾功能。

  • 第5题:

    简述肾的生理特性及其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肾的生理特性是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功能的高度概括。守位,是指肾中相火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推动等作用。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人工心脏的组成及其特性?

    正确答案: (1)血泵:原理结构上大体可分膜式血泵、囊型血泵、管型血泵及螺形血泵等四种。目前制造血泵常用以下几种材料:硅橡胶、甲基硅橡胶、嵌段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和复合材料等。
    (2)驱动装置:它是供给人工心脏血泵工作的动能。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机械、电动、磁力、气压、液压五种形式。
    (3)监控系统:监控人工心脏工作状态,使之适应实验动物循环生理的需要,是保障人工心脏置入实验动物长期存活的重要条件。监控系统基本上从血泵机能,驱动装置各项指标及血液循环生理参数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监控。
    (4)能源:高能电池(核能电池)、高效储电瓶(代表产品为锂电)、经皮充电(研究最热、最有希望
    的技术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应用人工心脏起搏术的适应汪及其起搏方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简述人格的含义及其特性。


    答案:
    解析:
    (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功能性等特点。

  • 第9题:

    简述驱避剂特性及其代表种。


    正确答案: 驱避剂本身无杀虫性能,主要依靠药剂的自然挥发和浸渍有效药剂的载体挥发出来的气味,使昆虫忌避,不敢叮咬,而达到人、畜免受叮咬侵袭,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卫生防护剂。其代表种为避蚊胺。

  • 第10题:

    简述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其特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也称为善恶标准,是特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或者说,行政伦理的原则和道德规范在评价过程中是被作为衡量行政行为“善”与“恶”的标准和尺度来使用的。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特性包括三方面:
    1.道德评价的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不能在标准问题上搞相对主义和折衷主义。行政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对社会道德评价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如果在道德评价标准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势必毁掉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道德评价的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立经济,政治和伦理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套分层次,有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
    3.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阶级力量对比的消长,社会地位和利益坐标的改变,社会公众善恶评价标准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 第11题:

    简述分配曲线的特性参数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一、呈正态分布的特性参数。根据脱拉的理论,认为分配曲线符合按密度分布的正态累积概率曲线,故用分选密度作为表示曲线位置的特性参数,用可能偏差E值作为衡量分配曲线形状的特性参数。
    二、呈非正态分布的特性参数。一是取有效分选密度的数学期望E(δ),即它的分布中心δc作为实际的分选密度;二是取它的标准误差σ作为分选误差参数;
    三、是用偏度系数SP反映分选密度两侧分选误差分布的不对称程度。

  • 第12题:

    简述禽蛋的构造、组成和营养价值及其加工特性?


    正确答案: 构造:壳外膜、蛋壳、蛋白膜、壳内膜、气室、蛋白、系带、蛋黄膜等
    组成:水分、固形物、蛋白质、脂肪、灰分、碳水化合物
    营养价值:
    (1)禽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因此,生理价值最高。
    (2)蛋类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
    (3)禽蛋中的铁不仅量多,而且利用率高。加工特性:凝固性,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

  • 第13题:

    名词解释题
    简述禽蛋的构造、组成和营养价值及其加工特性?

    正确答案: 构造:壳外膜、蛋壳、蛋白膜、壳内膜、气室、蛋白、系带、蛋黄膜等
    组成:水分、固形物、蛋白质、脂肪、灰分、碳水化合物
    营养价值:
    (1)禽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因此,生理价值最高。
    (2)蛋类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
    (3)禽蛋中的铁不仅量多,而且利用率高。加工特性:凝固性,蛋白的起泡性,乳化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岩土渗透特性及其测定。

    正确答案: 达西定律是从试验中建立的,渗透系数至今也只能通过试验来测定。渗透系数的测定可分为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类。室内测定岩土的渗透系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前者适用于测定透水性强的无粘性土,后者适用于透水性弱的岩土。
    活断层的判别标志:错断拉裂全新世纪来的最新地层;切穿现代地表,造成地形突变;错断古建筑物,地表疏松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地裂缝,总体延展方向与基底断层方向大致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