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些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它们或者在历史上的遭遇同解放前的中国相同,或者虽然独立,同帝国主义或原宗主国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因此,它们在反帝反殖斗争的立场上同新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一致性。此外,在地理上,它们同中国最接近,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它们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力量。所以,当1949年末和1950年初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获得解放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阿富汗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宣布结束其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正式建交,互派大使。缅甸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中印建交谈判成为新中国建交谈判实践的第一例,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建立。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印尼建立。1956年9月20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
更多“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相关问题
  • 第1题:

    1964年1月,中国同哪一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突破?


    正确答案: 1964年1月,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突破

  • 第2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西亚北非的基本政策。


    正确答案: 1、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和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2、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3、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4、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国家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5、主张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主权应当得到一切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略和干涉。

  • 第3题:

    简述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


    正确答案: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外交方针主要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949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在谈到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要奉行的对外方针时说:“我们的一个重要方针是“另起炉灶”。其含义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对于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都要重新审查处理。1949年月1月未2月初,毛泽东等在与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会谈时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其含义是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一边倒”方针是毛主席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共成立28周年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来的。毛主席写道:“一边倒,是孙中山的40年经验和共产党的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 第4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和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 1.双重任务:抚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
    2.教育方针:公布和民办并举行的发展方针,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逐渐解决光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5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的国家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 第6题:

    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建交,坚持先谈判后建交的()。


    正确答案:原则

  • 第7题: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理解是()

    • A、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 B、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 C、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 D、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地外交方针,内涵是()
    A

    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B

    新中国的人民政府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C

    合作共赢

    D

    唯我独尊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西欧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诸如挪威`丹麦`芬兰`瑞典`瑞士等国政府于1950年1月分别以不同方式向中国政府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经短期谈判,中国于1950年5月9日同瑞典`5月11日同丹麦`9月14日同瑞士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同挪威代表于1950年3月开始谈判,由于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中挪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所以建交谈判长期拖延.直到朝鲜战争停止后,挪威才改变原来立场,经过谈判,双方于1954年10月5日建交.芬兰是未经谈判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芬兰同国民党政府无外交关系,并拒绝参加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又明确表示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原则,所以中芬于1950年10月28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外,中国较早地同英国`荷兰进行了建交谈判.但在与英国谈判过程中,英国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对国民党集团在英国`香港和英属殖民地的态度问题以及中国在上述国家和地区财产的归属问题,不但没有作出满意的答复,并且非法掠夺中国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财产,追随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所以中英谈判搁浅.中荷建交谈判也出现类似情况,由于荷兰在联合国机构中对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投反对票,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直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和会议以后,经过谈判,中国于1954年6月17日`11月19日分别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关系.上述情况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中,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外,西欧一些资本主义也较快地表示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和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并且通过谈判,一些国家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理解是()
    A

    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B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C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D

    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主权
    2、停办私立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3、制定颁布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
    4、学习前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和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 1952《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幼儿教育双重任务:抚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
    教育方针:公布和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逐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新中国建国第一年里,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

    • A、17个
    • B、19个
    • C、22个
    • D、25个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西欧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诸如挪威`丹麦`芬兰`瑞典`瑞士等国政府于1950年1月分别以不同方式向中国政府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经短期谈判,中国于1950年5月9日同瑞典`5月11日同丹麦`9月14日同瑞士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同挪威代表于1950年3月开始谈判,由于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中挪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所以建交谈判长期拖延.直到朝鲜战争停止后,挪威才改变原来立场,经过谈判,双方于1954年10月5日建交.芬兰是未经谈判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芬兰同国民党政府无外交关系,并拒绝参加北大西洋公约集团,又明确表示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原则,所以中芬于1950年10月28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外,中国较早地同英国`荷兰进行了建交谈判.但在与英国谈判过程中,英国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对国民党集团在英国`香港和英属殖民地的态度问题以及中国在上述国家和地区财产的归属问题,不但没有作出满意的答复,并且非法掠夺中国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财产,追随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所以中英谈判搁浅.中荷建交谈判也出现类似情况,由于荷兰在联合国机构中对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投反对票,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直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和会议以后,经过谈判,中国于1954年6月17日`11月19日分别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关系.上述情况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中,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亚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外,西欧一些资本主义也较快地表示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和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并且通过谈判,一些国家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 第15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地外交方针,内涵是()

    • A、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 B、新中国的人民政府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 C、合作共赢
    • D、唯我独尊

    正确答案:A,B

  • 第16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主权
    2、停办私立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3、制定颁布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
    4、学习前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 第17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


    正确答案: 50-55年人民政权初建和巩固阶段。犯罪特点:初期犯罪率高,治安形势严峻,反革命政治犯罪突出,普通刑事犯罪常常同反革命犯罪交织在一起,经治理渐渐趋缓,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在治理中渐渐扫除。

  •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涵义是()

    • A、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
    • B、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
    • C、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 D、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些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它们或者在历史上的遭遇同解放前的中国相同,或者虽然独立,同帝国主义或原宗主国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因此,它们在反帝反殖斗争的立场上同新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一致性。此外,在地理上,它们同中国最接近,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它们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力量。所以,当1949年末和1950年初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获得解放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阿富汗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宣布结束其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正式建交,互派大使。缅甸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中印建交谈判成为新中国建交谈判实践的第一例,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建立。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印尼建立。1956年9月20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西亚北非的基本政策。

    正确答案: 1、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和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2、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政府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3、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4、支持阿拉伯和非洲国家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5、主张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主权应当得到一切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略和干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A

    苏联、印度、美国、日本

    B

    印度、苏联、美国、日本

    C

    苏联、印度、日本、美国

    D

    苏联、日本、美国、印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

    民主德国

    B

    朝鲜

    C

    越南

    D

    苏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周恩来提出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和“团结全世界人民”等外交决策及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