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A、中央B、直隶C、地方D、南方”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清政府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的做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颁布刑法法典《大清新刑法》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开办瞀察事务
    D.成立中央及各省的咨议局

    答案:C
    解析:
    选项中只有开办警察事务不在预备立宪的范围之内,而是在清末新政中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中,并且是最有成效的一项改革内容。考生应该能区分新政与预备立宪之间的区别。

  • 第2题: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中央成立()

    • A、资政院
    • B、谘议局
    • C、参政院
    • D、议事局

    正确答案:A

  • 第4题: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 A、地方议会
    • 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 C、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D、中央咨询机构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问答题
    条列预备立宪期间的民意机构资政院。

    正确答案: 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在中央设立的一个具有咨议性质的所谓“民意”机构。虽然形式上规定资政院有权就国家宪政、财政预决算、公债税率和皇帝交议事项商讨,经议员议决后,会同国务大臣奏报皇帝决定,但实际上规定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裁夺”方能确定可否,同时,清朝政府还规定:朝廷对资政院有停会或解散的权利,对议员有停议和除名权,这就使资政院咨议往往流于形式。谘议局:清政府在地方各省设立的类似地方议会的民意机构。议员由所在省的各州县推选产生,谘议局的职能类同中央的资政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A

    地方议会

    B

    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C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

    中央咨询机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A

    咨议局

    B

    资政院

    C

    商会

    D

    报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
    A

    中央

    B

    直隶

    C

    地方

    D

    南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中仿照西方国家议会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是(  )。[2006、2016年真题]
    A

    咨议局

    B

    资政院

    C

    宣政院

    D

    平政院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资政院,于1910年正式设立。资政院在实际上是清皇室直接控制的御用机关,与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不同。A项,咨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于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实际上,咨议局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民意机构,只不过是在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之下的备询机构。C项,元代设枢密院,兼掌军法审判,设宣政院专理宗教审判,设道教所主理道教案件,设中政院兼理宫内案件的审判。D项,平政院是民国初期和北洋政府时期审理行政诉讼和官吏违法行为的法院

  • 第12题:

    单选题
    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
    A

    中央

    B

    直隶

    C

    地方

    D

    南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

    • A、中央
    • B、直隶
    • C、地方
    • D、南方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 A、咨议局
    • B、资政院
    • C、商会
    • D、报馆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条列预备立宪期间的民意机构资政院。


    正确答案: 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在中央设立的一个具有咨议性质的所谓“民意”机构。虽然形式上规定资政院有权就国家宪政、财政预决算、公债税率和皇帝交议事项商讨,经议员议决后,会同国务大臣奏报皇帝决定,但实际上规定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裁夺”方能确定可否,同时,清朝政府还规定:朝廷对资政院有停会或解散的权利,对议员有停议和除名权,这就使资政院咨议往往流于形式。谘议局:清政府在地方各省设立的类似地方议会的民意机构。议员由所在省的各州县推选产生,谘议局的职能类同中央的资政院。

  • 第16题:

    咨议局具备资本主义制度地方议会的性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

    • A、谘议局
    • B、资政局
    • C、资政院
    • D、参政院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判断题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
    A

    谘议局

    B

    资政局

    C

    资政院

    D

    参政院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末资政院和谘议局。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筹建始于1907年,1908年以后陆续完成《资政院院章》,1910年正式设立。其性质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与近现代社会的国家议会有根本性的不同:可以"议决"国家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议事项等,但一切决议均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还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或解散及指定钦选议员。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筹建于1907年,1908年7月颁布《谘议局章程》及《谘议局议员选举章程》,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实质是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下的附属机构,宗旨是"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决算预算、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

  • 第22题:

    单选题
    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A

    地方立法议会

    B

    各省采取舆论之所

    C

    督抚的咨询机构

    D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在中央成立()
    A

    资政院

    B

    谘议局

    C

    参政院

    D

    议事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