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某治超检测站,一辆满载黄沙的自卸车向站点驶来,治超执法人员王某风后示意该车停驶接受检查。该车驾驶员李某停车后问王某:“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拦我的车?”王某回答:“我是查超限的,你拉这么多黄沙,已经超限了,请你把的驾驶证出示,接受处罚500元。”驾驶员李某听后连忙申辩说:“我是自家建房使用,第一次拉多了,自己又不懂法,不应该处理。”治超人员王某不同意,后驾驶员李某又几次提出减轻处理。见到李某的纠缠,治超人员王某发怒道:“你进行超限运输,又认识错误不正确,态度不好,现在罚你800元,再纠缠,还得加重处理。”

题目

在某治超检测站,一辆满载黄沙的自卸车向站点驶来,治超执法人员王某风后示意该车停驶接受检查。该车驾驶员李某停车后问王某:“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拦我的车?”王某回答:“我是查超限的,你拉这么多黄沙,已经超限了,请你把的驾驶证出示,接受处罚500元。”驾驶员李某听后连忙申辩说:“我是自家建房使用,第一次拉多了,自己又不懂法,不应该处理。”治超人员王某不同意,后驾驶员李某又几次提出减轻处理。见到李某的纠缠,治超人员王某发怒道:“你进行超限运输,又认识错误不正确,态度不好,现在罚你800元,再纠缠,还得加重处理。”驾驶员李某见情况后,害怕两次加重处罚,交了800元罚款,拿了王某开的财政收据开车离去。找出治超执法人员王某工作中的不当之处,并给予说明。


相似考题
更多“在某治超检测站,一辆满载黄沙的自卸车向站点驶来,治超执法人员王某风后示意该车停驶接受检查。该车驾驶员李某停车后问王某:“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拦我的车?”王某回答:“我是查超限的,你拉这么多黄沙,已经超限了,请你把的驾驶证出示,接受处罚500元。”驾驶员李某听后连忙申辩说:“我是自家建房使用,第一次拉多了,自己又不懂法,不应该处理。”治超人员王某不同意,后驾驶员李某又几次提出减轻处理。见到李某的纠缠,治超人员王某发怒道:“你进行超限运输,又认识错误不正确,态度不好,现在罚你800元,再纠缠,还得加重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

    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

    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

    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王某看到朋友李某骑辆新摩托车,对李某说:“让我骑一下,载着你兜风。”李某答应。王某骑到某商场门前,让李某下车看看商场有没有停车的地方,将李某骗下车。李某刚下车,没走几步,王某便将摩托车迅速骑走。王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无因管理,无罪

    答案:B
    解析:
    B项正确,在王某骑走摩托车之前,李某仍在占有摩托车。而王某将他人占有之物变为自己所有构成盗窃罪。C项错误,王某不构成侵占罪,因为侵占罪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之物变为自己所有,摩托车在被王某骑走之前,一直被李某占有。A项错误,王某也不构成诈骗罪,因为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诈骗罪要以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或维持认识错误,而基于认识错误对方处分了财物,但本题中李某并没有因为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给王某。D项错误,王某更不构成无因管理了,王某并不是在为李某管理财物,提供服务。

  • 第3题:

    刘某因妻子有病急需用钱,委托李某代其出卖在原籍的三间房屋。李某接受委托,将房屋卖给王某。王某与李某谈的房价低于市场房价,李某明知价廉,但也有意让王某占便宜,王某向李某表示,事成后愿赠李某500元。李某写信将出售房屋之事告诉刘某。刘由于不知当地房价,又过于相信李,即复信同意,并委托李代理签定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签定后,李将房款汇给刘。王某买房后,即申请拆除翻建。房屋拆除后,刘得知王与李相互串通,压低房价,便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表示房屋已经拆除就算卖了,但要王与李赔偿其损失。王称筹建房屋,目前没钱,李较富裕,刘即要求李某负责赔偿他的全部损失。李某代理出售房屋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有何法律依据?刘某损失应由谁赔偿? 能否要求李某全部赔偿?为什么?法律依据如何?


    正确答案: 1.李某享有合法的代理权,其行为将房屋出售给王某是行使代理权。
    2.李某在行使其权利时进行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活动,该行为无效。
    3.因为代理是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民事法律行为要件,李某与王某串通,故意压价, 根据民法通则第 58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因此,李某所为是无效民事行为。
    4.刘某同意在房屋被拆后卖给王某,不是李某行为有效而是所有人直接意思表示,刘有权要求王某、李某赔偿损失。王某没钱。刘某要求李某负责赔偿全部损失合法。
    5.王某和李某共同造成刘某的损失,刘有权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主张全部权利。因为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 第4题:

    律师王某为当事人李某代理民事诉讼,李某在授权委托书中写明:“由王某全权代理”,现在对王某代理李某行使上诉权的正确说法是()

    • A、因为李某已经表示王某对诉讼“全权代理”,故王某对李某的案件有当然的上诉权
    • B、王某欲代理李某进行上诉,还应当由李某明确授予上诉代理权
    • C、王某在得到李某的具体的代为上诉授权后,可以自己的名义提出上诉
    • D、王某可根据“全权代理”的授权直接提出上诉,但必须以李某的名义进行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王某因涉嫌违法被带到派出所,警察李某因王某态度不好故意对其进行殴打,造成重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所在的派出所应对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 B、李某所在的公安局应对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 C、王某自行承担责任
    • D、对王某实行国家赔偿后,对李某实行追偿

    正确答案:B,D

  • 第6题: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王某与李某在该买卖活动中存在什么法律关系?()

    • A、居间合同关系
    • B、代理关系
    • C、其他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300元的差价应当由谁承担?()

    • A、李某
    • B、王某
    • C、王某弟弟
    • D、寄售商店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李某和王某是夫妻,因家庭琐事李某给了王某一耳光,王某报警。李某事后非常后悔,立即给王某道歉,王某也原谅了李某,不愿意公安机关处理李某。公安机关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出警,依法取证
    • B、保护王某、李某的隐私
    • C、对李某批评教育
    • D、尊重王某的意愿,对李某不予处理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李某骗王某称吸食摇头丸可治头痛,并将自己持有的2颗摇头丸供王某吸食。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将2人抓获。关于该案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诱骗他人违法,可以从重处罚
    • B、对王某可以减轻处罚
    • C、对李某应以欺骗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 D、若民警进入李某家中检查,出示工作证即可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 B、属于意外事件
    • C、应当从重处罚
    •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判断题
    驾驶员李某违章,被现场执法的交警王某、范某两人拦停,在征得李某同意后,可以当场罚款100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王某捡到一个钱包,被李某看到,就要从王某手里夺过去,说:“反正也不是你的,我拿和你拿都一样。”王某不给是否有理由,如果李某强拿,王某有什么权利?

    正确答案: 在本案中,王某拾得遗失物是法律所认可的占有,受到物权法占有规则的保护。任何人除了权利人都不能侵犯,因此
    李某的行为侵犯王某受到法律保护的占有,如果李某强夺,王某可以根据《物权法》第245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要求李某返还原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王某为公安局治安队队长,与某歌厅老板李某是朋友,一次李某请王某吃饭,席间李某告知王某自己要请几个小姐来“搞活”市场,就是害怕被查。王某说没关系,有事我顶着,不过收的钱我要提一点。李某同意。日后,群众举报该歌厅有容留卖淫嫖娼活动,王某接到举报后立即通知李某,使其逃避处罚。王某的行为构成( )。

    A.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B.包庇罪

    C.容留卖淫罪共犯

    D.妨害公务罪


    正确答案:C
    王某的行为不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因为王某事先与李某已经有了容留卖淫的通谋,所以二人应当构成容留卖淫罪的共同犯罪。如果王某事先与李某没有通谋,则王某为李某通风报信,帮助李某逃避追究的行为应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 第14题:

    房东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按照租房协议的约定支付房租2000元。李某的下列哪些说法不属于反诉?

    • A、李某提出由于王某未及时维修房屋,导致自己的财产被雨水淋坏,他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3000元
    • B、李某提出王某在维修房屋时因为缺钱,曾向自己借过5000元,李某现在要求王某归还
    • C、李某提出王某妻子曾经向自己借过3000元,李某现在要求王某归还
    • D、李某提出自己已经按照协议约定交过房租,要求法院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正确答案:C,D

  • 第15题:

    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由于李某无力偿还,其兄李某某代为偿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李某和王某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李某无须再向王某清偿
    • B、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不得拒绝受领
    • C、李某某向王某清偿的时候,王某可以拒绝受领
    • D、李某某清偿后可向李某求偿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李某与王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辱骂,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某,李某逃跑,王某紧追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追,李某用言辞激王某,王某又追。待王某追近时,李某用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

    • A、正当防卫
    • B、紧急避险
    • C、防卫过当
    • D、故意杀人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李某欠王某1000元人民币。后李某提出以其所持有的面值8000元的假人民币(无法查证来源)偿还,王某接受。对于本案认定正确的是()

    • A、李某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
    • B、王某构成使用假币罪
    • C、李某构成使用假币罪,王某构成购买假币罪
    • D、李某构成出售假币罪,王某构成购买假币罪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李某与王某是同事。李某想买一台电视机,并请王某帮忙。刚好王某的弟弟有一台电视机想卖,王某告诉李某后,李某表示想买。当天下午,王某的弟弟将电视机带给李某,李某看完货后商定价格为1800元,并立即付给王某的弟弟1200元。剩下的600元王某的弟弟告诉李某交给王某代收,由王某转交给自己。李某将电视机般回家后,有人说该电视机型号太旧了,不值1800元,李某遂向王某提出退货还款,但王某的弟弟不同意,并说:“你如不想要,可以卖给别人。”李某遂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得到价款1500元,比原价少300元。李某提出该300元差价应由王某的弟弟承担,双方争执不下。问李某将该电视机交寄售商店出卖,李某与寄售商店之间是什么合同法律关系?()

    • A、行纪合同关系
    • B、代理关系
    • C、其他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于深夜潜入王某家杀害王某,后因抢救及时,王某脱离生命危险。本案中,对赵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 B、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 D、李某与王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吸毒人员王某由于无钱购买毒品,遂起意到路边高价卖花。某日,王某到花店以100元一束买了10束花,到路边贩卖。李某路过,便询问王某每束花的价格。王某伸出5根手指,说“50元”,李某便掏出100元给王某要买两束花。当李某拿着两束花准备离开的时候,王某拦住李某,说“我说的是每枝花50元,两束花2000元。”李某说“我不买了。”王某回答:“你把我的花弄脏了,今天你不买也得买,2000元1分不能少。”同时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威胁李某。李某害怕,支付了2000元买走了王某的2束花。事后,李某报警,公安机关将王某抓获。对王某行为应当如何定性?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并阐明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1.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买卖鲜花为幌子,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迫使李某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悬殊的钱物,应当定性为抢劫罪。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
    《刑法》第226条第1项、第2项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的,构成强迫交易罪。
    王某主观上没有从事正常商品买卖、交易的意思,其在路边卖花属于幌子。王某采用暴力、威胁的手段,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每枝花50元的价格卖给李某,使李某不敢反抗,获得了2000元,其行为本质是以暴力、胁迫方法抢劫李某的财物,因此对王某应当以抢劫罪追究刑事责任。
    2.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相同点在于:
    (1)客观上都采取了暴力、胁迫手段,导致被害人不敢反抗;
    (2)后果都是现场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物。
    3.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在于:
    (1)在侵犯的客体上,抢劫罪除侵犯了财产权外,还侵犯了人身权;强迫交易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秩序。
    (2)在客观方面,抢劫罪不以存在正常交易为前提;强迫交易罪应当以存在正常交易为前提。

  • 第22题:

    驾驶员李某违章,被现场执法的交警王某、范某两人拦停,在征得李某同意后,可以当场罚款100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单选题
    王某有一辆越野车,因到法国读博士,他在2008年1月1日与李某签订了为期3年的租赁合同,约定该车由李某使用。关于该车车船税缴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王某在法国,该车可以免税

    B

    如果王某未缴纳的,李某应当代为缴纳

    C

    王某和李某各自缴纳一半的车船税

    D

    由税务机关指定王某或李某纳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