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李某教唆王某盗窃商场货物,王某盗窃了两件衣服,事后二人将衣服按市场价200元卖给了陈某,并将200元平分。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A、对李某应该以盗窃行为从重处罚B、陈某并不知晓衣物系盗窃所得,则200元不必追缴C、C王某属结伙盗窃,应加重处罚D、王某系被诱骗实施盗窃行为,应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题目

李某教唆王某盗窃商场货物,王某盗窃了两件衣服,事后二人将衣服按市场价200元卖给了陈某,并将200元平分。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李某应该以盗窃行为从重处罚
  • B、陈某并不知晓衣物系盗窃所得,则200元不必追缴
  • C、C王某属结伙盗窃,应加重处罚
  • D、王某系被诱骗实施盗窃行为,应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李某教唆王某盗窃商场货物,王某盗窃了两件衣服,事后二人将衣服按市”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本案中,关于成立罪名正确的是( )。

    A.张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张某、王某、李某三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

    C.张某、王某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张某、李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张某、李某2人的行为符合抢劫共同犯罪的特征,李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特征,对张某、王某、李某均应追究刑事责任。

  • 第2题:

    王某看到朋友李某骑辆新摩托车,对李某说:“让我骑一下,载着你兜风。”李某答应。王某骑到某商场门前,让李某下车看看商场有没有停车的地方,将李某骗下车。李某刚下车,没走几步,王某便将摩托车迅速骑走。王某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无因管理,无罪

    答案:B
    解析:
    B项正确,在王某骑走摩托车之前,李某仍在占有摩托车。而王某将他人占有之物变为自己所有构成盗窃罪。C项错误,王某不构成侵占罪,因为侵占罪是将自己占有的他人之物变为自己所有,摩托车在被王某骑走之前,一直被李某占有。A项错误,王某也不构成诈骗罪,因为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诈骗罪要以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或维持认识错误,而基于认识错误对方处分了财物,但本题中李某并没有因为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给王某。D项错误,王某更不构成无因管理了,王某并不是在为李某管理财物,提供服务。

  • 第3题:

    一日张某和王某一起逛某大型商场,张某看到商场的防范很松懈,就对王某讲:“商场防范太松了,可以晚上躲在卫生间,等商场关门了再出来偷点值钱的东西,等第二天商场开门后再把东西拿走。”次日,王某按张某所讲的方法盗走该商场价值3万元的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 B、张某和王某成立共同犯罪
    • C、张某不构成犯罪,王某构成盗窃罪
    • D、张某的行为属教唆行为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李某素知赵某家有钱,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使抢劫顺利,李某先盗窃军用手枪一支,子弹十发。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赵某家。时逢老妇偶然外出,李某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李某被发现后逃离现场,正好遇到巡逻的民警王某,李某遂向王某开枪,王某见状,开枪将李某击毙。下列可以作为王某使用武器的合法理由是()。

    • A、李某盗窃军用枪支
    • B、李某暴力袭击警察,危及警察王某的生命安全
    • C、李某携带枪支拒捕
    • D、李某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

    正确答案:B,C

  • 第5题:

    王某与李某闲聊中向李某炫耀自己盗窃汽车的手段如何高明,并应李某要求向其详细讲述快速打开车门的方法,事后李某用这种方法实施了盗窃行为,王某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张某,男,34岁。王某,女,30岁。张、王二人结识后,曾一度姘居,后来张某教唆王某卖淫“挣钱”。不久,张某给王某介绍了一名男子,三人到一树林里,由张放风,王某与该男子发生了两性关系。事后,男子给王某50元钱。后来,张某又给王某介绍了一个姓李的男子。张某在一宾馆开了302号房间,李某给了王某100元钱,李、王二人到到302号房间发生两性关系。此时,公安机关正在对该宾馆进行日常治安检查,宾馆服务员赵某打电话到302号房间告诉李、王二人公安机关正在检查,让二人赶紧离开,但未来得及走掉便被民警当场查获。该案中张某、王某、李某、赵某的行为分别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张某的行为属于介绍卖淫的行为,王某的行为属于卖淫的行为,李某的行为属于嫖娼的行为,赵某的行为属于为卖淫、嫖娼人员通风报信行为。

  • 第7题:

    李某教唆王某盗窃商场货物,王某盗窃了两件衣服,事后二人将衣服按市场价400元卖给了陈某,并将400元平分。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李某应该以盗窃行为从重处罚
    • B、陈某所买衣物系盗窃所得,应追缴
    • C、李某、王某属于结伙作案,应加重处罚
    • D、王某系被唆使实施盗窃行为,应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李某在火车站商场盗窃一件衣服(价值100元)被抓获。询问时,李某主动交代其在7个月前还敲诈勒索了孙某150元钱。公安机关遂对其以盗窃和敲诈勒索分别处行政拘留15日,合并执行行政拘留20日。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李某和陈某在商场盗窃衣服(价值200元),李某被抓获,陈某逃跑。经调查,公安机关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李某执行行政拘留7日时,陈某被抓获,交代了自己5个月前曾盗窃一辆自行车(价值200元),并与李某3个月前盗窃路面井盖,由于井盖太严实,没有盗窃成功。后经查证,陈某交代属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多个盗窃行为,对其多个盗窃行为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 B、对李某盗窃路面井盖公共设施的行为处行政拘留,待正在执行的行政拘留执行完毕后,再执行新的行政拘留
    • C、对李某盗窃路面井盖的行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 D、对陈某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李某在公路上被一汽车撞成重伤,血流不止,司机畏罪逃走,王某驾驶农用三轮车经过,李某向王某呼救,希望王某送他去医院,王某看李某的行头,提出要李某给500元钱才肯帮助,李某出于无奈便答应了王某的请求,王某的行为不构成:( )

    • A、抢劫罪
    • B、盗窃罪
    • C、侵占罪
    • D、抢夺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  )是犯罪预备。
    A

    王某产生盗窃的想法但没有实行与盗窃相关的任何行为

    B

    盗窃分子练习偷盗技巧

    C

    盗窃分子在偷盗行为被发现后恐吓受害人

    D

    王某教唆其亲友盗窃,其亲友未遂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在张某的教唆下,李某打伤了邻居王某,则张某与李某对王某的损害承担按份责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9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 第13题:

    王某教唆一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李某去盗窃,又将盗窃的方法教授给李某,但李某并未实施,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
    A.传授犯罪方法罪与盗窃罪择一重罪处罚
    B.以传授犯罪方法罪与盗窃罪并罚
    C.只能按传授犯罪方法罪定罪处罚
    D.只能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王某于商场购买日用品。在走出商场时,商场保安员李某认为其有盗窃嫌疑,故根据商场的规定,坚持要对王某进行搜身检查。王某不允许。李某与商场另一保安陈某强行对王某进行搜身,并搜出未付款的茶叶一盒。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 )

    A.王某有盗窃行为,故商场保安对他的搜查是正当的
    B.商场的规定不能作为对其搜身的依据
    C.商场保安人员不具有搜身的权力
    D.商场保安人员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人身自由

    答案:A
    解析: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 第15题: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元,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3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 B、诈骗罪
    • C、敲诈勒索罪
    • D、盗窃罪共犯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李某、张某二人共谋盗窃紧靠商场的仓库,作案前,李某提出得手后放火烧掉仓库,以免留下指纹,张某表示同意,随后,张某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某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某放了一把火后逃出。本案中,关于李某、张某二人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某、张某二人只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 B、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
    • C、张某未实施放火行为,应由李某一人单独承担放火的刑事责任
    • D、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某构成放火罪,张某构成失火罪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元钱,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3000元钱。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 B、诈骗罪
    • C、敲诈勒索罪
    • D、盗窃罪共犯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王某实施了盗窃违法行为,后向公安机关主动投案,如实陈述盗窃行为,对于王某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 B、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 D、李某与王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李某、王某事先预谋,打算共同强奸女青年孙某。王某在强奸孙某后,在李某和孙某均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孙某房间内的2000元现金拿走。关于李某、王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有()。

    • A、李某犯强奸罪、抢劫罪
    • B、王某犯强奸罪、盗窃罪
    • C、李某犯强奸罪
    • D、王某犯强奸罪、抢劫罪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 B、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
    • C、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 D、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下列哪些属于教唆未遂,应以犯罪未遂论处( )

    • A、甲教唆乙杀人,乙拒绝实施杀人行为
    • B、丙教唆丁杀人,丁尚未来得及实施杀人行为,即被抓获
    • C、张三教唆李四杀害王五,但在此之前,李四早已接受田某的教唆,已有杀害王五的决意,事后果然杀死了王五
    • D、周某教唆卢某入室盗窃,卢某却强奸正在房间里睡觉的女主人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多选题
    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的盗窃案时收集到以下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A

    现场发现王某的指纹

    B

    在王某家里发现被盗的赃物

    C

    证人李某看到王某盗窃行为的证言

    D

    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选项中AB都是物证,属于间接证据,C是能证明王某盗窃的证人证言,D是王某对于犯罪行为的供述,都是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