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予以处罚。A、扰乱单位秩序B、寻衅滋事C、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D、扬言实施放火

题目

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予以处罚。

  • A、扰乱单位秩序
  • B、寻衅滋事
  • C、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 D、扬言实施放火

相似考题
更多“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相关问题
  • 第1题:

    周某与妻子庞某发生争执,周某一记耳光导致庞某右耳失聪。庞某起诉周某赔偿医药费10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2000元,但未提出离婚请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周某应当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害

    B.周某应当赔偿医疗费而不应赔偿精神损害

    C.周某应当赔偿精神损害而不应赔偿医疗费

    D.法院应当不予受理


    正确答案:D
    [考点]离婚时损害赔偿
    [解析]《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婚姻法解释(一)》第1条规定:“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本题中,周某一记耳光使庞某右耳失聪,属于殴打性质的家庭暴力,作为无过错方的庞某可以在离婚时,请求损害赔偿。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28条的规定,《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所以,庞某的医药费10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2000元都属于损害赔偿的范围。但是《婚姻法解释(一)》第29条第3款同时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本题中,庞某起诉周某赔偿医药费10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2000元,但未提出离婚请求,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的上述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据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 第2题:

    齐某和庞某的交接是否符合程序?齐某对交接后的会计责任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


    正确答案:

    4.  【参考答案】  齐某和庞某的交接不符合法定的交接程序。会计人员在办理交接手续时,必须有人监交,以起督促、公正作用。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监交;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因此齐某和庞某自行交接工作是违法的。齐某对交接后的会计责任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未发现所接收的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由原移交人员负责。接替人员不对移交过来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法律上的责任。
    【考点】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 第3题:

    王某请好朋友方某为其搬家,方某让自己 雇佣的司机陈某去拉这趟活。陈某在驾驶车搬运途 中,不慎将过路行人张某撞伤,现张某到法院起诉请求 賠偿。本案的被告人应当是:( )
    a.王某
    b.王某和方某
    c.陈某
    d.方某和陈某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交通民警甲和乙为追缉交通肇事逃逸车辆,遂拦截路经此地的私家车主庞某,要求庞某驾驶私家车协助追缉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在追缉途中由于拦截肇事车辆致庞某私家车损坏。针对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民警甲和乙为追缉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有权拦截并使用庞某的私家车
    B.拦截并使用庞某的私家车时应当对庞某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说明理由
    C.车辆使用后应当适当支付庞某私家车使用费用
    D.对于造成的庞某私家车损坏,应当予以赔偿

    答案:A,B,C,D
    解析:
    《人民警察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因此选择ABCD项。

  • 第5题:

    某幼儿园指派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电影院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A.李老师

    B.电影院

    C.李老师和电影院

    D.学校和电影院

    答案:D
    解析: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第九条、第十条的相关内容可判定学校和电影院应该承担相应责任。故选D。

  • 第6题:

    某小学指派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电影院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
    A.学校和电影院
    B.李老师
    C.李老师和电影院
    D.李老师和学校


    答案:A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了12种发生学生伤害学校事故后,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情形。其中第四种情形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教育措施的。”因此,本题所述情形中,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学校电影院。##niutk

  • 第7题:

    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其间烟瘾大发,便吸了起来,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人员走过来制止陈某吸烟,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陈某觉得自己丢了面子,闯到幕布旁砸了“请勿吸烟”的牌子,引起场内秩序混乱,中止放映5分钟。材料中陈某的行为属于()

    • A、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
    • B、扰乱公共场所的秩序
    • C、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 D、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张某和郭某在赵某开的工厂打工,赵某拖欠张、郭16000多元的报酬一直不付。张、郭二人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A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张、郭商定将A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奸淫了A。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16000元将A卖掉。陈某买回A后,要与A结为夫妻,遭到拒绝,陈某担心A逃走,便将A关在房间里反锁了1个多月,但A仍不愿意与陈某结婚。陈某后来觉得A年纪小、太可怜,便放A回原居住地与家人团聚。陈某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找到了张某,让张某退回自己的1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张某、郭某、陈某分别应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张某、郭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属于共同犯罪。
    2、对于张某、郭某,应按照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
    3、对于张某、郭某构成的拐卖妇女罪应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定刑。其中张某按拐卖妇女罪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
    4、陈某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5、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回家,属犯罪中止,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 第9题:

    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予以处罚。

    • A、扰乱单位秩序
    • B、寻衅滋事
    • C、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 D、扬言实施放火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某中学指派李老师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电影院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 A、学校
    • B、李老师
    • C、李老师和电影院
    • D、李老师和学校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其间烟瘾大发,便吸了起来,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人员走过来制止陈某吸烟,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陈某觉得自己丢了面子,闯到幕布旁砸了“请勿吸烟”的牌子,引起场内秩序混乱,中止放映5分钟。材料中陈某的行为属于()
    A

    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

    B

    扰乱公共场所的秩序

    C

    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D

    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庞某有1辆名牌自行车,在借给黄某使用期间,达成转让协议,黄某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自行车。次日,黄某又将该自行车以9000元的价格转卖给了洪某,但约定由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关于该自行车的归属,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庞某未完成交付,该自行车仍归庞某所有

    B

    黄某构成无权处分,洪某不能取得自行车所有权

    C

    洪某在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后,取得该自行车所有权

    D

    庞某既不能向黄某,也不能向洪某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庞某做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否合法?为什么?(2分)


    正确答案:
    3.  【参考答案】庞某做会计机构负责人不舍法。国有企业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国有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庞某是厂长的爱人,因此庞某不得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庞某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因此庞某不具备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
    【考点】会计人员的管理

  • 第14题:

    周某与妻子庞某发生争执,周某一记耳光导致庞某右耳失聪。庞某起诉周某赔偿医药费10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2000元,但未提出离婚请求。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周某应当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害

    B.周某应当赔偿医疗费而不应赔偿精神损害

    C.周某应当赔偿精神损害而不应赔偿医疗费

    D.法院应当不予受理


    正确答案:D
    《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9条进一步规定:“承担婚姻法第46条规定韵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46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本题中,由于庞某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因此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答案应选择D项。

  • 第15题:

    庞某系某国有公司的会计。2005年1月,利用自己代收公司货款的便利,将收取的货款10万元不入公司的账户,而私自存入自己在工商银行设立的个人账户。2005年3月,庞某得知富有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集资活动,资金回报率非常高,便将10万元公司货款取出参与富有有限责任公司的集资活动,同时将在工商银行存款期间所获得的3 000元利息占为己有。2005年5月庞某得知公司要进行货款收缴情况大检查,便利用自己管理公司员工工资的便利,又将公司员工工资15万元挪用填补10万元货款的空白,剩余5万元非法买卖外汇,从中获利2万元。
    问:(1)庞某构成何罪?
    (2)庞某构成的犯罪是否应当并罚?
    (3)庞某挪用资金的数额应当认定为多少?
    (4)庞某将3 000元利息占为己有应当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庞某构成挪用公款罪和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本案中,庞某系国有公司的会计,参与国有公司的管理工作,是国家工作人员。庞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自己的名义挪用国有公司的公款归其他单位使用,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由于挪用公款用于获取利息和集资活动,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又挪用公款从事非法买卖活动,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的规定,非法买卖外汇的,构成非法经营罪。本案中,庞某利用5万元公款非法买卖外汇,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2)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所以,本案中应当对挪用公款罪和非法经营罪分别量刑后,然后数罪并罚。
    (3)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的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本案中,庞某先挪用公款10万元,后挪用公款15万元,后挪用的15万元用于还先前挪用的10万元,所以认定庞某挪用公款的数额应当是15万元。
    (4)庞某挪用10万元公款存人银行,其所获得的利息3000元,属于违法犯罪所得,该违法犯罪所得不能计入挪用公款的数额,但是作为违法犯罪所得,应当予以追缴。

  • 第16题:

    庞某有1辆名牌自行车,在借给黄某使用期间,达成转让协议,黄某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自行车。次日,黄某又将该自行车以9000元的价格转卖给了洪某,但约定该车洪某借给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有关该自行车的归属,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庞某未完成交付,该自行车仍归庞某所有
    B.黄某构成无权处分,洪某不能取得自行车所有权
    C.洪某在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后,取得该自行车所有权
    D.庞某既不能向黄某,也不能向洪某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

    答案:D
    解析:
    (1)转让协议达成时黄某已经占有该自行车,庞、黄之间基于简易交付转移自行车的所有权,即庞、黄之间协议生效时,黄某即取得该自行车的所有权,因此,选项AB错误。(2)黄、洪之间协议占有改定,在占有改定约定生效时,该自行车的所有权归洪某,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期间对该自行车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因此,选项C错误。(3)既然庞某已无自行车的所有权,其肯定既不能向黄某,也不能向洪某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

  • 第17题:

    某小学指派李老师带领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入口处灯光暗淡,学生陈某在台阶上不慎摔倒,致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对于陈某所受伤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是(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
    A.学校
    B.李老师
    C.学校和电影院
    D.李老师和电影院


    答案:C
    解析:
    ##niutk

  • 第18题:

    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时吸烟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员加以制止,陈某趁机取闹,砸了“请勿吸烟”告示牌的玻璃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混乱,中止放映5分钟。陈某的行为是()。

    • A、犯罪行为
    • B、破坏社会秩序行为
    • C、破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行为
    • D、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陈某,某市水利局副局长,中共党员。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陈某结识了当地一名从事纺织行业的老板林某。一次,陈某母亲生病住院,聚会后从未联系的林某不知从何处获知消息,竟前来看望。他不仅带来高档礼品,在离去前还给陈某送上了一个3000元的红包。几番推辞后,陈某便收下了。其间和此后,林某都未谈及任何要请陈某帮忙的诉求。根据《纪律处分条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和林某搞权权交易
    • B、陈某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
    • C、陈某母亲生病,林某来看望属正常的礼尚往来
    • D、陈某的行为虽然不涉及犯罪,但属于刑法规定的行为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陈某和朋友庞某在某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电影院发生火灾,同时,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致使现场出现混乱。公安机关赶到现场,查明了事实真相。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二人的行为可按照寻衅滋事的规定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李某和朋友高某在电影院看电影,中途想寻求刺激,高某出去打110报警称电影院出现火灾,李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公安机关也赶到现场,未造成损伤。对李某和高某应该按照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庞某有1辆名牌自行车,在借给黄某使用期间,达成转让协议,黄某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该自行车。次日,黄某又将该自行车以9000元的价格转卖给了洪某,但约定由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关于该自行车的归属,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庞某未完成交付,该自行车仍归庞某所有
    • B、黄某构成无权处分,洪某不能取得自行车所有权
    • C、洪某在黄某继续使用1个月后,取得该自行车所有权
    • D、庞某既不能向黄某,也不能向洪某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周某与妻子庞某发生争执,周某一记耳光导致庞某右耳失聪。庞某起诉周某赔偿医药费10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2000元,但未提出离婚请求。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

    周某应当赔偿医药费和精神损害赔偿费

    B

    周某应当赔偿医药费而不应当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费

    C

    周某应当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费而不应当赔偿医药费

    D

    法院应当不予受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青年陈某到电影院看电影时吸烟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员加以制止,陈某趁机取闹,砸了“请勿吸烟”告示牌的玻璃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混乱,中止放映5分钟。陈某的行为是()。
    A

    犯罪行为

    B

    破坏社会秩序行为

    C

    破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行为

    D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