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A、稳健的货币政策B、经济调控C、改善民生D、稳定物价总水平

题目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 A、稳健的货币政策
  • B、经济调控
  • C、改善民生
  • D、稳定物价总水平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A、稳健的货币政策B、经济调控C、改善民生D、稳定物价总水平”相关问题
  • 第1题:

    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水平
    D.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C
    解析:
    当经济过热时,通货膨胀率很高,此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作为主要目标,进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故C项错误,AB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 第2题: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政府应该对政策目标进行选 择。当经济运行处于衰退状态且出现经济停滞时,政府应该( )。
    A.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B.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C.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D.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答案:C
    解析:
    政府在选择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 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衰退状态且出现经济停滞时,政府应该把经济增长作 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第3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疥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2011年,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目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 )。


    A.继续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
    B.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
    C.稳定物价总水平
    D.在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C
    解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 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我国主要工业品总 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等有利条件,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 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 第4题: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

    • A、针对性
    • B、灵活性
    • C、前瞻性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政府应该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当经济运行处于衰退状态且出现经济停滞时,政府应该()

    • A、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
    • B、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C、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D、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面对当前国家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同时投入更多时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8年政府调整货币政策蕴涵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政府调整了货币政策。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和其它经济规律。

  • 第7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央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稳经济、调结构、控物价”;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遵循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第8题:

    单选题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A

    稳健的货币政策

    B

    经济调控

    C

    改善民生

    D

    稳定物价总水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中,稳定物价是指(  )。
    A

    使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

    B

    价格指数绝对不变

    C

    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变动较小

    D

    商品价格的总水平固定不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价格总水平稳定是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是指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变动较小的一种状态。

  • 第10题: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政府应该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胀时,政府应该()。
    A.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B.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C.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D.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答案:B
    解析:
    政府在选择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导致严重的通胀时,政府应该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第11题: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  )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B.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答案:C
    解析: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第12题:

    稳定物价具有稳定经济全局和保障民生的双重意义。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A表明稳定物价总水平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B说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我国央行的主要职能

    C有利于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实现供求关系平衡

    D目的在于调节市场货币流通,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D

  • 第13题:

    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

    • A、积极的财政政策
    • B、稳健的货币政策
    • C、城乡一体化建设
    • D、保民生政策

    正确答案:A,B

  • 第14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面对当前国家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同时投入更多时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改善民生”有利于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落实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15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面对当前国家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政府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同时投入更多时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辩证法的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央把“两防”作为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正确答案: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两防”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向题的关键,因此中国政府将“两防”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 第16题:

    多选题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
    A

    针对性

    B

    灵活性

    C

    前瞻性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今年以来,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状态、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影响下,国际市场原材料、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大幅上涨,全球粮食价格加速攀升。国际通胀因素向国内传导,输入型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因此,如何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  )。
    A

    国际市场原材料、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B

    国际通胀因素向国内传导,输入型通货膨胀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

    C

    我们必须解决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问题

    D

    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中东北非政局动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文段首先描述国际通货膨胀会导致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然后提出我们应该解决这一问题。由“因此”可知,“因此”之前是对输入型通货膨胀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具体分析,之后是文段的结论,即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因此C项正确。

  • 第18题:

    单选题
    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

    促进经济增长

    B

    实现充分就业

    C

    稳定物价水平

    D

    实现社会公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价格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运行处于衰退阶段,出现经济停滞或滑坡、失业率较高时,则应把经济增长目标或增加就业目标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