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2011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截至7月上旬,央行已连续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A、收紧B、适度收紧C、积极D、稳健

题目

2011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截至7月上旬,央行已连续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

  • A、收紧
  • B、适度收紧
  • C、积极
  • D、稳健

相似考题
更多“2011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截至7月上旬,央行已连续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A、收紧B、适度收紧C、积极D、稳健”相关问题
  • 第1题:

    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的货币政策

    A稳健的B适度宽松的C适度从紧的D扩张的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为扭转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和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等局面,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 )。

    A.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B.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C.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D.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 第3题: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中国人民锒行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我国2010年以来第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律。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持续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背景与政策意图。


    答案:
    解析:
    央行年内笫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冇两点原因:一是银行间过量流动性太多。随着目前新增贷款额度收紧,以及央票到期量与外汇占款增大,对冲流动性任务已刻不容缓;其次,4月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切实负责房地产健康隐定发展。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票关注度并不很高情况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显然冇更强的政策宣示作用。二是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预期。造成通胀的成因有很多。从短期来看,首先,自然灾害多发,2010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其次,2010年7月以来,国际食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不仅仅在我国出现大面积的干旱,俄罗斯等粮食出口大国也有此现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使得来自国际食品价格的上涨,直接与间接地传导到国内的食品价格市场,一定程度推动了通胀。从长期来看,首先,我国的货币增速远远高于GDP的增速。按照货币数量理论,当货币供应量增速高于GDP的增速,具差额将转化为通货膨胀。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剌激经济,中央政府4万亿、地方政府10万亿的财政政策出台,造成了流动性充斥于市场上。其次,外汇大量占款。2000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短短10年外汇储备上升了将近20倍。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投放人民币,使得外汇储备大量攀升。 央行此举具有明显的政策的意图,为了配套房价调控政策在货币投放世上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就处于人们的预期之中,另外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也是政策调控的目标之一。

  • 第4题:

    为了应对2008年底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

    A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C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答案:C
    解析:
    2008年底,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5题:

    我国货币政策的五个“档次”中,处于中间值的是( )。

    A.适度从紧
    B.适度宽松
    C.稳健
    D.适中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制度政策因素。货币政策有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宽松五个档次。其中“稳健”是中间值。

  • 第6题:

    2010年以后,各大商业银行逐渐取消了住房贷款的优惠利率。北京、上海都出台了房屋限购令。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年内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也在3年内首次加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此举的政策含义是()
    A.央行全面收紧信用 B.央行全面扩张信用C.央行调整信用结构 D.央行控制物价上涨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所述均是中央银行调整信用结构的举措。

  • 第7题:

    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大约冻结银行资金3600亿元。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达20%的历史高位。体现了进一步收紧流动性、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意图。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最贴近的是()

    A意味着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B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由升值向贬值转变

    C意味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

    D意味着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


    D

  • 第8题: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11月19日晚间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次宣布调整仅过去9天。 此次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10月份银行存款数据推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以一次性冻结资金3500亿元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多、银行信贷投放超出预期和逐渐增大的通胀压力是促使央行不断收紧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虽然10月份外汇占款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普遍预期将会处于较高水平。此前公布的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动力依然非常充足,全年信贷投放控制在7.5万亿以内有较大难度。另外,10月份CPI数据创出了25个月新高,并且有继续走高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央行密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情理之中的选择。 近期,多位央行官员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了管理流动性和防止通胀的决心,表明央行在努力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今后央行将密切关注物价走势,继续灵活有效地运用这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里国家是在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调控经济。

    • A、行政
    • B、法律
    • C、道德
    • D、经济

    正确答案:D

  • 第9题:

    为抑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可以运用以下货币政策工具()。

    • A、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B、发行商业性的央行票据
    • C、上调存款基准利率
    • D、加大"窗口指导"
    • E、上调贷款利率

    正确答案:A,B,C,D,E

  • 第10题:

    2010年2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在两个月内连续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6.5%。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 A、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B、是国家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 C、是国家加大货币的投放量,刺激经济增长
    • D、国家能够控制贷款规模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200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
    A

    稳健

    B

    适度放松

    C

    开放

    D

    继续收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2011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截至7月上旬,央行已连续6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
    A

    收紧

    B

    适度收紧

    C

    积极

    D

    稳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2010年以后,各大商业银行逐渐取消了住房贷款的优惠利率。北京、上海都出台了房屋限购令。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年内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3年内首次加息。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所述情况的政策含义是()。
    A:央行全面收紧信用
    B:央行全面扩张信用
    C:央行调整信用结构
    D:央行控制物价上涨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所述均是中央银行调整信用结构的举措。


    住房贷款利率优惠的取消和北京房屋限购令的出台,能够打击投机性购房并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能够达到削减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会将更多的资金存入人民银行,则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减少,故本题选C。


    加息使得利率上升,居民的闲置资金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因此,居民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故排除C项。其他三项所述正确,故本题选A、B、D。

  • 第14题:

    2011年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B.从“适度从紧”转向“宽松”
    C.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D.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我国2011年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 第15题:

    为扭转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和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等局面,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

    A: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B: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C: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D: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答案:A
    解析: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保证流动性供应,明确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

  • 第16题:

    我国货币政策的五个“档次”中,处于中间值的是( )。

    A、适度从紧
    B、适度宽松
    C、稳健
    D、适中

    答案:C
    解析:
    考点:制度政策因素。货币政策有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宽松五个档次。其中“稳健”是中间值。

  • 第17题: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11月19日晚间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 放,决定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 是央行年内第五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上次宣布调整仅过去9天。
    此次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央行最 新公布的10月份银行存款数据推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以一次性冻结资金3500 亿元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流动性过多、银行信贷投放超出预期和逐渐增大的通 胀压力是促使央行不断收紧货币政策的主要原因。虽然10月份外汇占款数据尚未公布,但业 内普遍预期将会处于较高水平。此前公布的10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 动力依然非常充足,全年信贷投放控制在7.5万亿以内有较大难度。另外,10月份CK数据创 出了 25个月新高,并且有继续走高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央行密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情理之 中的选择。
    近期,多位央行官员在不同场合都强调了管理流动性和防止通胀的决心,表明央行在努力 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今后央行将密切关注物价走势,继续灵活有效地运 用这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以下不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
    A.提高基本存款利率 B.发行国库券
    C.提高贴现率 D.降低贴现率


    答案:A,B,C
    解析:
    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有: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人市 场;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率等。D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A、C项属于收缩性货币政策;B项属 于财政政策的内容。故答案为ABC。

  • 第18题:

    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这是央行时隔一年半以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预示着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流动性收紧的开始。到2011年,央行在两年里先后进行了5次加息,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此过程中,货币政策从紧的态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多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试分析这一政策对市场利率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答案:
    解析:
    根据凯恩斯利率理论,利率水平决定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减少,市场利率会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减少了中国的货币供给,因而市场利率会上升。市场利率上升,会提高借款者的融资成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会受到抑制。另外,由于市场利率上升,企业资产价值会下降,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会放大中国人民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第19题:

    关于央行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
    • B、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
    • C、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
    • D、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2008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

    • A、稳健
    • B、适度放松
    • C、开放
    • D、继续收紧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2011年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 B、从"适度从紧"转向"宽松"
    • C、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 D、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央行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

    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

    B

    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

    C

    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

    D

    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2011年我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

    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B

    从适度从紧转向宽松

    C

    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D

    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我国2011年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