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发酵过程出现杂菌污染应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面坯发酵过程中使用()可降低有害微生物的污染。

    • A、乳酸菌
    • B、干酵母
    • C、醋酸菌
    • D、杂菌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酱油通风制曲是开放式的,应如何防止杂菌的污染?


    正确答案:为了提高制曲质量,必须采取下列措施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1)、保证菌种的纯粹性和活力,菌种经常进行纯化。
    (2)、三角瓶菌种的培养,无菌操作要严格,应保证培养好后无杂菌污染,以保证种曲质量。
    (3)、要求种曲质量高,菌丝健壮旺盛,发芽率高,繁殖力强,以便产生生长优势来抑制杂菌的侵入。
    (4)、蒸料要达到料熟,水分适当,疏松,灭菌彻底,冷却迅速,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5)、加强制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均匀接种后,掌握好温度湿度通风条件,使环境适宜于米曲霉生长而控制杂菌的污染。
    (6)、保持曲室及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杂菌。

  • 第3题: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

    • A、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 B、对发酵罐进行灭菌
    • C、改善操作环境
    • 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如何判断发酵过程的噬菌体污染?


    正确答案: 1.发酵液突然变稀,泡沫增多;
    2.早期镜检发现:茵体染色不均匀,较短时间内茵体大量自溶,最后仅残留茵丝的断片;
    3.平板培养出现典型的噬菌斑;
    4.溶氧浓度回升提前,营养成分消耗少,产物合成停止等。

  • 第5题:

    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数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但空气不需要过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请简要谈谈在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染菌对工业发酵的危害,轻则影响产品的质和量,重则倒罐,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工厂的效益。
    杂菌的危害:
    1.造成产率下降;
    2.引起产物提取困难以及产物的收得率和质量下降;
    3.杂菌可能分解产物;
    4.造成发酵环境变化;
    5.噬菌体引起菌体裂解。

  • 第7题:

    发酵过程杂菌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如出现杂菌污染,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发酵过程杂菌污染的途径有1.种子带菌,2.培养基及设备消毒不够,3.设备破损,4.空气系统,5.操作不当(取样、补料、消泡、控制)等。如出现杂菌污染,应对染菌时间、种类、染菌规模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1.种子带杂菌——灭菌,排掉。2.发酵前期——严重:实消后补种、料。不严重:运转并观察。3.发酵中期——分析微生物数量、种类、物料性质,再做处理。4.发酵后期——同中期,并考虑产率与成本关系,考虑放罐。

  • 第8题:

    填空题
    如何提供发酵产量高,生产性能稳定,数量足而且不被其经杂菌污染的生产菌种,是种子制备工艺的()。

    正确答案: 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分批式发酵特点的是()
    A

    是一个非衡态过程

    B

    易出现二次生长现象

    C

    酵周期短,产品质量易掌握

    D

    不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E

    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发酵工程中杂菌污染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1)由于杂菌的存在,消耗基质或产物,造成生产能力下降;
    (2)杂菌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改变发酵液的某些物化性质,造成产物提取更困难,从而回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下降;
    (3)杂菌造成产物分解,导致生产失败;
    (4)杂菌的大量繁殖,改变反应介质的pH,从而使生化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5)噬菌体污染造成菌体裂解,导致生产失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要谈谈在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染菌对工业发酵的危害,轻则影响产品的质和量,重则倒罐,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工厂的效益。
    杂菌的危害:
    1.造成产率下降;
    2.引起产物提取困难以及产物的收得率和质量下降;
    3.杂菌可能分解产物;
    4.造成发酵环境变化;
    5.噬菌体引起菌体裂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发酵全过程容易发生杂菌污染而造成巨大的损失,故发酵过程要求()。
    A

    通气搅拌

    B

    控制温度

    C

    不检查菌群

    D

    无杂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提供发酵产量高,生产性能稳定,数量足而且不被其经杂菌污染的生产菌种,是种子制备工艺的()。


    正确答案:关键

  • 第14题:

    发酵工程中杂菌污染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


    正确答案: (1)由于杂菌的存在,消耗基质或产物,造成生产能力下降;
    (2)杂菌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改变发酵液的某些物化性质,造成产物提取更困难,从而回收率下降或产品质量下降;
    (3)杂菌造成产物分解,导致生产失败;
    (4)杂菌的大量繁殖,改变反应介质的pH,从而使生化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5)噬菌体污染造成菌体裂解,导致生产失败。

  • 第15题:

    下列属于分批式发酵特点的是()

    • A、是一个非衡态过程
    • B、易出现二次生长现象
    • C、酵周期短,产品质量易掌握
    • D、不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 E、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发酵过程出现杂菌污染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种子罐染菌:发现后不进行后面的移菌工作,及时采用高压蒸汽直接灭菌。
    (2)发酵罐染菌
    发酵前期:杂菌对生产菌危害大,蒸汽灭菌后放掉;
    杂菌对生产菌危害不大,直接灭菌后重新接菌;
    杂菌量少且生长缓慢,则继续运转,但要注意杂菌的数量和代谢的变化。
    发酵中后期: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或抗生素抑制杂菌生长;
    降低培养温度或控制补料抑制杂菌的生长;
    考虑提前放罐。
    (3)染菌后的设备处理
    a.染菌后的罐体用甲醛等化学物质灭菌处理。
    b.用蒸汽灭菌(包括各种附属设备)。
    c.再次投料前,彻底清洗灭菌罐体和附件。
    d.进行发酵罐严密性检查,防止渗漏。

  • 第17题: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添加青霉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下列属于流加分批式发酵特点的是()

    • A、避免了高浓度产物和底物的抑制作用
    • B、易出现二次生长现象
    • C、适用于发酵周期较短的发酵过程
    • D、不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 E、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正确答案:A,C

  • 第19题:

    问答题
    发酵过程杂菌污染的途径有哪些?如出现杂菌污染,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发酵过程杂菌污染的途径有1.种子带菌,2.培养基及设备消毒不够,3.设备破损,4.空气系统,5.操作不当(取样、补料、消泡、控制)等。如出现杂菌污染,应对染菌时间、种类、染菌规模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1.种子带杂菌——灭菌,排掉。2.发酵前期——严重:实消后补种、料。不严重:运转并观察。3.发酵中期——分析微生物数量、种类、物料性质,再做处理。4.发酵后期——同中期,并考虑产率与成本关系,考虑放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添加青霉素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流加分批式发酵特点的是()
    A

    避免了高浓度产物和底物的抑制作用

    B

    易出现二次生长现象

    C

    适用于发酵周期较短的发酵过程

    D

    不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E

    易发生杂菌的污染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杂菌污染()。
    A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B

    对发酵罐进行灭菌

    C

    改善操作环境

    D

    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酱油制曲过程中,如何防治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 (1)保证菌种的纯粹性和活力,菌种经常进行纯化。
    (2)三角瓶菌种的培养,无菌操作要严格,应保证培养好后无杂菌污染,以保证种曲质量。
    (3)要求种曲质量高,菌丝健壮旺盛,发芽率高,繁殖力强,以便产生生长优势来抑制杂菌的侵入。
    (4)蒸料要达到料熟,水分适当,疏松,灭菌彻底,冷却迅速,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5)加强制曲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均匀接种后,掌握好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使环境适宜于米曲霉生长而控制杂菌的污染。
    (6)保持曲室及工具设备的清洁卫生,以防感染杂菌。
    (7)种曲和通风曲生产过程中添加冰醋酸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