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A 自我B 本我C 超我D 忘我

题目
单选题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D

忘我


相似考题
更多“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 A、节约原则
    • B、经济原则
    • C、快乐原则
    • D、压抑原则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创始人是()

    • A、德国的弗洛依德
    • B、奥地利的弗洛依德
    • C、美国的华生
    • D、瑞士的华生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按快乐行事

  • 第4题:

    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弗洛依德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性本能发展的过程。控制人的性本能的能量是里必多,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投放的部位不同,这一部位称为“欲带”或“动欲区”。根据“欲带”的变化,儿童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
    (2)肛门期(1—3岁),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
    (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里必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男孩子会对母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母情结”,女孩子会对父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这一时期里必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亲或母亲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游戏等。
    (5)生殖期(12—20岁),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弗洛依德认为,由于“固恋”和“倒退”,很少有人能够在人格发展方面达到真正的生殖期人格这个理想水平。“固恋”是指由于里必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则是由于里必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 第5题:

    简述弗洛依德的三种主要的防御机制。


    正确答案:以下防御机制中回答其中的任何三种均可。
    压抑:是自我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念头、情感和冲动达到意识水平。
    否认:是指个人潜意识的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如,否认丈夫已死。
    移置:指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会引起焦虑的冲动的投注。如,单位上受了气,向家里人发泄。
    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如自恋认同(对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特点的人的认同)、目标定向认同(个人的多某个成功者或伟人的认同)、强制性认同(个人同权威者的禁令保持一致,通过顺从潜在敌人的要求以避免惩罚。)
    升华作用: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
    投射作用:指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和欲望腿给别人或其它事物。如“借题发挥”
    合理化作用:用一种自己能接受的、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反向作用:为了掩藏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如“矫枉过正”“此地无银三百两”
    退化作用:指个人遇到挫折时以其年龄较幼稚的行为来应付现实的困境。与固着同时发生,总是退化到固着的发展阶段

  • 第6题: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 A、自我
    • B、本我
    • C、超我
    • D、忘我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最先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的是()。
    A

    弗洛依德

    B

    荣格

    C

    阿德勒

    D

    麦迪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认为游戏能使儿童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人是()。
    A

    弗洛依德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艾里克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弗洛依德认为幼年经历对人格形成影响不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 按快乐行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弗洛依德的心性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弗洛依德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性本能发展的过程。控制人的性本能的能量是里必(Libido),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投放的部位不同,这一部位称为“欲带”或“动欲区”。根据“欲带”的变化,儿童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
    (2)肛门期(1—3岁),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
    (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里必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男孩子会对母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母情结”,女孩子会对父亲产生性的情感即“恋父情结”。
    (4)潜伏期(5—12岁),这一时期里必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亲或母亲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游戏等。
    (5)生殖期(12—20岁),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弗洛依德认为,由于“固恋”和“倒退”,很少有人能够在人格发展方面达到真正的生殖期人格这个理想水平。“固恋”是指由于里必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则是由于里必多受到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创始人是()
    A

    德国的弗洛依德

    B

    奥地利的弗洛依德

    C

    美国的华生

    D

    瑞士的华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

    • A、弗洛依德
    • B、弗洛姆
    • C、荣格
    • D、歌德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弗洛依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但没有死的本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的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自我
    • B、本我
    • C、超我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简述弗洛依德的心理性欲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1)口腔期,从初生到满周岁,主要动欲区是口腔。分为两个亚期,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
    (2)肛门期,2岁到三岁末,幼儿的主要动欲区为肛门。也分为两个亚期,即前肛门期与后肛门期。
    (4)性器期,大约从3岁到5岁。
    (5)潜伏期,约从6岁到12岁左右。
    (6)生殖期,是性本能发展的最后阶段。从青春期直至走向衰老为止。

  • 第17题:

    认为游戏能使儿童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人是()。

    • A、弗洛依德
    • B、皮亚杰
    • C、维果斯基
    • D、艾里克森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最先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的是()。

    • A、弗洛依德
    • B、荣格
    • C、阿德勒
    • D、麦迪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判断题
    弗洛依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但没有死的本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超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的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

    自我

    B

    本我

    C

    超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什么原则?()
    A

    节约原则

    B

    经济原则

    C

    快乐原则

    D

    压抑原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弗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的部分是()
    A

    原我

    B

    自我

    C

    超我

    D

    A和C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