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病例摘要: 王某,女性,18个月。2013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复发1日。患儿1月前因贪吃雪糕致腹泻,自服蒙脱石散剂后虽有好转,但时轻时重,反复不愈。1日前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发作,服黄连素无明显改善,遂去某院就诊。刻下症:大便日行4~5次,色淡黄不臭,不思饮食,食后作泻。 查体:T36.2℃,P106次/分,R35次/分,BP94/66mmHg。神清,面色偏黄,指纹淡红。腹胀喜按,心肺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答题要求:

题目
问答题
病例摘要: 王某,女性,18个月。2013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复发1日。患儿1月前因贪吃雪糕致腹泻,自服蒙脱石散剂后虽有好转,但时轻时重,反复不愈。1日前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发作,服黄连素无明显改善,遂去某院就诊。刻下症:大便日行4~5次,色淡黄不臭,不思饮食,食后作泻。 查体:T36.2℃,P106次/分,R35次/分,BP94/66mmHg。神清,面色偏黄,指纹淡红。腹胀喜按,心肺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痢疾相鉴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二者居于中焦,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运化转输。患儿以腹泻,大便稀溏,日泻4~5次为主要表现,故诊断为泄泻。腹泻月余,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即刻发作,此乃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之征;不思饮食,食后作泻,腹胀喜按,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皆属脾胃虚弱之候。
西医诊断依据:
小儿腹泻以便次频多为主要特点,典型表现可以伴有腹痛,血、粪常规可见异常。
①患儿大便频次增多,大便色淡不臭,有腹痛。
②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西医鉴别诊断:
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频多,大便稀,有黏胨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增多,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小儿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脾胃虚弱证
西医诊断:小儿腹泻
中医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甘草3g;薏苡仁15g;焦三仙各10g;砂仁5g(包煎后下);山药15g;桔梗5g;木香10g;煨葛根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热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调整饮食,避免接触生冷食物,减少脂肪和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少食多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病例摘要: 王某,女性,18个月。2013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复发1日。患儿1月前因贪吃雪糕致”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33岁,已婚,工人。2015年2月2日初诊。患者反复呕吐两年余,伴神疲乏力、纳呆。现症:饮食稍多即欲呕吐,时发时止,面色觥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噎膈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呕吐。中医证型诊断:脾胃虚寒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反复呕吐,伴神疲乏力、纳呆为主症,辨病为呕吐。现症见饮食稍多即欲呕吐,时发时止,面色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辨证为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中医病证鉴别:呕吐与噎膈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呕吐以呕吐宿食、痰涎、水液或黄绿色液体,或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纳呆、泛酸嘈杂、胸脘痞闷等症状。噎膈是有形之物瘀阻于食道,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不能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剂名称:理中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人参20g,白术10g,干姜10g,甘草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2题:

    病例摘要:高某,男,5岁。2015年11月3日初诊。患儿腹泻3周,病初每日泻10余次,经治疗好转。但近日大便仍清稀,色淡不臭,每日4-5次,常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痢疾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小儿泄泻。中医证型诊断:脾虚泻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腹泻3周,每日泻10余次为主症,辨病为小儿泄泻。现症见大便仍清稀,色淡不臭,每日4-5次,常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带,舌淡苔白,脉缓弱,辨证为脾虚泻证。脾虚运化失职,不能分清别浊,水湿水谷合污而下。中医病证鉴别:痢疾大便为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有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剂名称: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莲子肉9g,扁豆12g,薏苡仁9g,砂仁(后下)6g,桔梗6g,甘草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3题:

    慢性腹泻是指

    A、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0天者

    B、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周者

    C、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者

    D、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者

    E、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半年者


    参考答案:D

  • 第4题:

    病例摘要:高某,男,38岁,干部。2016年3月18日初诊。患者饮食稍有不节即皮肤瘙痒反复发作2月,抓后糜烂渗出,伴纳少,腹胀便溏,肢乏。查体:皮损潮红,丘疹,对称分布,可见鳞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湿疮。中医证型诊断:脾虚湿滞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皮肤瘙痒反复发作,抓后糜烂渗出为主症,辨病为湿疮。现症见纳少,腹胀便溏,肢乏。查体:皮损潮红,丘疹,对称分布,可见鳞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为脾虚湿滞证。脾胃受损,失其健运,风湿热邪浸淫肌肤。中医病证鉴别: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接触性皮炎常有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常限于接触部位,皮疹较单一,有水肿、水疱,边界清楚,祛除病因后较快痊愈,不再接触即不复发。治法:健脾利湿止痒。方剂名称:除湿胃苓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苍术9g,白术9g,猪苓9g,茯苓9g,山药15g,生薏苡仁30g,车前草15g,泽泻15g,徐长卿3g,防风3g,厚朴6g,茵陈10g,陈皮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5题:

    患儿,3岁。因腹痛就诊。家长诉该患儿平时腹痛反复发作,痛后活动如常,夜间睡觉常易惊、磨牙。体检:体温正常,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除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余正常。

    该患儿最可能发生
    A.阑尾炎
    B.腹泻
    C.蛔虫病
    D.佝偻病
    E.肠套叠

    答案:C
    解析:
    该患儿的腹痛和病史特点符合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大便查找虫卵是确诊手段,可采用腹部按揉或热敷以减轻患儿腹痛。

  • 第6题:

    下列属慢性疼痛的是()。

    • A、反复发作腰痛半个月
    • B、反复发作腰痛1个月
    • C、反复发作腰痛2个月
    • D、反复发作腰痛3个月以上
    • E、反复发作腰痛1个半月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病例摘要:女性,44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3年。近3日上腹绞痛,伴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该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肿瘤
    • B、结石
    • C、蛔虫
    • D、炎性狭窄
    • E、先天畸形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极易反复发作,多数患儿有()及家族史。

    • A、贫血
    • B、腹泻
    • C、过敏史
    • D、心脏病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某患儿腹泻4天,每天水样便10余次,试分析该患儿可发生哪些水电解质紊乱?

    正确答案: 该患儿可发生高渗性脱水,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和低HCO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男,6个月,因腹泻反复发作两个半月入院,患儿近两个半月来,反复腹泻,日行3-8次,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便色淡而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治疗首选方剂是()
    A

    参苓白术散

    B

    补中益气汤

    C

    四君子汤

    D

    七味白术散

    E

    健脾丸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 王某,女性,18个月。2013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复发1日。患儿1月前因贪吃雪糕致腹泻,自服蒙脱石散剂后虽有好转,但时轻时重,反复不愈。1日前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发作,服黄连素无明显改善,遂去某院就诊。刻下症:大便日行4~5次,色淡黄不臭,不思饮食,食后作泻。 查体:T36.2℃,P106次/分,R35次/分,BP94/66mmHg。神清,面色偏黄,指纹淡红。腹胀喜按,心肺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痢疾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二者居于中焦,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运化转输。患儿以腹泻,大便稀溏,日泻4~5次为主要表现,故诊断为泄泻。腹泻月余,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即刻发作,此乃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之征;不思饮食,食后作泻,腹胀喜按,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皆属脾胃虚弱之候。
    西医诊断依据:
    小儿腹泻以便次频多为主要特点,典型表现可以伴有腹痛,血、粪常规可见异常。
    ①患儿大便频次增多,大便色淡不臭,有腹痛。
    ②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西医鉴别诊断:
    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频多,大便稀,有黏胨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增多,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小儿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脾胃虚弱证
    西医诊断:小儿腹泻
    中医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甘草3g;薏苡仁15g;焦三仙各10g;砂仁5g(包煎后下);山药15g;桔梗5g;木香10g;煨葛根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热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调整饮食,避免接触生冷食物,减少脂肪和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少食多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慢性腹泻是指()。
    A

    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0天者

    B

    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周者

    C

    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者

    D

    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者

    E

    腹泻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半年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病例摘要:赵某,女,36岁,已婚,职员。2015年6月6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寒出现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现症: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咳喘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痰热郁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咳痰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咳嗽,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方剂名称: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芩10g,山栀10g,桔梗10g,贝母10g,知母10g,桑白皮15g,杏仁10g,瓜蒌仁15g,海蛤壳(先煎)15g,竹沥(兑服)30g,半夏6g,橘红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4题:

    某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每年反复发作,每次发作3个月以上,近5年余。肺功能检查FEV1/FVC<70%

    某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每年反复发作,每次发作3个月以上,近5年余。肺功能检查FEV1/FVC<70%。该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有效缓解喘息

    A:多休息

    B:少吃多餐

    C:注意保暖

    D:呼吸功能锻炼

    E:坚持服用止咳祛痰的药物


    正确答案:D
    解析:COPD患者发生喘息后,必须靠增加呼吸频率才能代偿呼吸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呼吸功能锻炼来加强呼吸肌尤其是腹肌的锻炼,改善呼吸功能。

  • 第15题:

    王某,腹泻反复发作二年余,伴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腰腹冷痛,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证属

    A.脾阳虚证

    B.肾阳虚证

    C.肝郁脾虚证

    D.脾肾阳虚证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病例摘要:王某,男,65岁,已婚,退休工人。2013年8月15日初诊。患者十年前出现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三天前因淋雨加重。现症: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兼有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痿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痹证。中医证型诊断:行痹。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为主症,辨病为痹证。现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兼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辨证为行痹。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痹阻气血。中医病证鉴别: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以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疼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的肌肉萎缩。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剂名称:防风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防风15g,麻黄6g,桂枝10g,葛根10g,当归10g,茯苓6g,生姜10g,大枣9g,甘草6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7题:

    病例摘要: 王某,女性,18个月。2013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复发1日。患儿1月前因贪吃雪糕致腹泻,自服蒙脱石散剂后虽有好转,但时轻时重,反复不愈。1日前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发作,服黄连素无明显改善,遂去某院就诊。刻下症:大便日行4~5次,色淡黄不臭,不思饮食,食后作泻。 查体:T36.2℃,P106次/分,R35次/分,BP94/66mmHg。神清,面色偏黄,指纹淡红。腹胀喜按,心肺无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痢疾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二者居于中焦,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运化转输。患儿以腹泻,大便稀溏,日泻4~5次为主要表现,故诊断为泄泻。腹泻月余,时轻时重,反复不愈,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即刻发作,此乃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之征;不思饮食,食后作泻,腹胀喜按,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皆属脾胃虚弱之候。
    西医诊断依据:
    小儿腹泻以便次频多为主要特点,典型表现可以伴有腹痛,血、粪常规可见异常。
    ①患儿大便频次增多,大便色淡不臭,有腹痛。
    ②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西医鉴别诊断:
    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频多,大便稀,有黏胨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重,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增多,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小儿泄泻
    中医证候诊断:脾胃虚弱证
    西医诊断:小儿腹泻
    中医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甘草3g;薏苡仁15g;焦三仙各10g;砂仁5g(包煎后下);山药15g;桔梗5g;木香10g;煨葛根10g
    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热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调整饮食,避免接触生冷食物,减少脂肪和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少食多餐。

  • 第18题:

    病例摘要:女性,44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3年。近3日上腹绞痛,伴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该患者首选检查方法是()。

    • A、B超
    • B、CT
    • C、MRI
    • D、PTC
    • E、ERC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患儿,5岁,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发作时动作停止,发作中脑电图可见棘慢波,智力基本正常。该患儿诊断考虑为()

    • A、典型失神发作
    • B、非典型失神发作
    • C、肌阵挛发作
    • D、部分性发作
    • E、复杂部分性发作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某患儿腹泻4天,每天水样便10余次,试分析该患儿可发生哪些水电解质紊乱?


    正确答案: 该患儿可发生高渗性脱水,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和低HCO3-

  • 第21题:

    单选题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极易反复发作,多数患儿有()及家族史。
    A

    贫血

    B

    腹泻

    C

    过敏史

    D

    心脏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病例摘要:女性,44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3年。近3日上腹绞痛,伴发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该患者首选检查方法是()。
    A

    B超

    B

    CT

    C

    MRI

    D

    PTC

    E

    ERC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属慢性疼痛的是()。
    A

    反复发作腰痛半个月

    B

    反复发作腰痛1个月

    C

    反复发作腰痛2个月

    D

    反复发作腰痛3个月以上

    E

    反复发作腰痛1个半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性,18个月 。2013年12月10日初诊 。患儿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复发1日 。患儿1月前因贪吃雪糕致腹泻,自服蒙脱石散剂后虽有好转,但时轻时重,反复不愈 。1日前吃肉食少许后,腹泻发作,服黄连素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大便日行4~5次,色淡黄不臭,不思饮食,食后作泻 。查体:T36 .2℃,P106次/分,R35次/分,BP94/66mmHg 。神清,面色偏黄,指纹淡红 。腹胀喜按,心肺无异常 。舌质淡红,苔薄白 。辅助检查:粪常规示食物残渣(++),脂肪球(++)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痢疾相鉴别 。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