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当前军休干部普遍的心态特征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6年) 社会工作者小邓在军休所开展服务时发现,所里的军休干部很少与当地社区居民接触,为促进军民融合和军地融合,满足军休干部多层面的需要,小邓拟从中观层面进行介入,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A.在军休所内为军休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B.推动军休干部安置保障政策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接轨
    C.运用“生命故事”的方法,帮助军体干部重构生命的意义
    D.与“营养协会”合作,为军休干部定期举办健康养生讲座
    E.帮助军休所与某小学结成友好单位。定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答案:D,E
    解析:
    本题考查军休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者从中观层面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的方法包括:(1)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服务对象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红色资源优势,挖掘内在潜能,推进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与周边院校学生和单位分享革命光荣传统,提升“社会认同”。(2)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借助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引进社会服务资源,提高社会服务介入度,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推进服务对象同等同步享受地方惠民政策、同等同步享受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提高幸福指数。A、C项属于微观层面的介入策略;B项属于宏观层面的介入策略

  • 第2题:

    从军队师职干部变为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老张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常常怀念在部队的时光,难以适应地方的休养生活。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工作者首先应采取的介入策略是()。

    A:组织军休干部参与志愿服务
    B:协调社会力量为军休干部服务
    C:积极做好军休干部的情绪疏导工作
    D: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答案:C
    解析:
    考点: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 第3题:

    对解决1981年前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的离休干部待遇问题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1981年底前由军队批准退休移交政府安置管理,1982年以后按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16号文件规定改办离休的原军队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从1991年9月日起,分别按以下规定和标准执行:
    (1)以下各项按军队现行规定,增入本人工资、离休费。
    ①按总政、总后〔1988〕政传字第6号通知的规定增加工资,团职以下干部每月30元,师职干部每月35元。
    ②按总参、总政、总后〔1990〕后联字3号文件的规定增加军龄薪金(工资)。军龄薪金(工资)从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之年起计算到批准退休的当年止,按军龄(含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每年1元计发。由于这部分离休干部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时增发生活补贴17元,不执行1985年军队工资制度改革规定发给30元生活补贴的规定,因此,这次调整时不按总参、总政、总后〔1990〕后联字3号文件的规定减发7元生活补贴费。有关具体事宜,按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1〕后财字第52号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
    ③按民政部安置司、总政治部老干部局〔1991〕政老发字第63号文件规定,增发粮油调价补偿每人每月10元。同时停发按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国家教委〔91〕财综字第44号文件规定发给的6元粮油调价补偿。
    (2)下列生活待遇项目按1984年以后移交政府管理军队离休干部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①原工资。仍按军队移交地方政府时本人的工资计发。
    ②交通费。按总参、总政、总后〔1983〕政干字第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师职以下干部每月15元。
    ③公勤费。按总参、总政、总后〔1983〕政干字第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师职(含)以下干部每月发给一个公勤人员全费的1/4。公勤费标准按总参、总政、总后〔1986〕后财字第73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④服装费。按民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民〔1985〕安3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团职干部每月温区、热区12元,寒区13元;营职以下干部每月温区、热区6元,寒区9元。师职干部的服装费标准和团职干部相同。
    ⑤洗理费。按总后勤部〔1990〕后财字第2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每月8元。
    ⑥书报费。按总后〔1988〕后财字第483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团职以上干部每月8元,营职以下干部每月6元。
    ⑦护理费。按总参、总政、总后〔1984〕参联字2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发给护理费的不再发给公勤费。
    ⑧丧葬费。按总政办公厅〔1986〕政办字第115号通知执行,兵团职以下干部按本人逝世前的12个月原:工资总额计发。“丧葬费的基数”包括:总后财务部〔1989〕财标字第415号第六条规定的项目、1989年按地方离休干部增发的离休费和军队离休干部增发的军龄薪金(工资)、1991年军队离休干部粮油调价补偿增加的离休费。
    ⑨抚恤费。按总政、总后〔1965〕政干字第541号、〔1965〕后财字第869号文件规定执行,在6个月内按离休干部生前的工资额逐月发给其遗属。“6个月薪金(工资)的基数”包括:总后财务部〔1989〕财标字第415号文件第五条规定的项目、1989年按地方离休干部增发的离休费和军队离休干部增发的军龄薪金(工资)、1991年军队离休干部粮油调价补偿增加的离休费。
    ⑩遗属生活补助费。按总政、总后〔1989〕政干字第279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以上各项中,原执行地方离休干部同类生活待遇规定和标准的,自1991年9月1日起停止执行。
    (3)今后,凡1984年以后移交政府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上述(2)款所列项目的标准进行调整或增加新的项目时,同样按照执行。
    (4)粮油标准、管理经费、医疗费、一次性抚恤金等其他待遇,仍按安置地区地方离休干部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5)这部分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包括:原工资、1979年确定的副食品价格补贴、1985年工资改革时确定的离休干部的17元生活补贴、1988年军队工资结构调整时给离休干部增加的工资、1989年按地方离休干部增发的离休费和给军队离休干部增发的军龄薪金(工资)、1991年军队离休干部粮油调价补偿增加的离费。

  • 第4题:

    如何给1981年以前军队移交政府安置的离休干部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


    正确答案: 给这部分离休干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工作,按以下办法进行。
    (1)功勋荣誉章的种类、授勋中的各项政策以及审批权限等,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授予军队离休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的规定》和总政治部〔1982〕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2)授勋工作的组织实施由省军区(含卫戍区、警备区,下同)军分区和现管理单位共同负责。授勋的登记、统计和审报工作应同此次调整生活待遇的登记、统计和审报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生活待遇和授勋的登记、统计报至地区级以上管理单位后,军分区、省军区政治部应即重点做好授勋的审报工作。授勋的审报工作要在1992年6月底前完成。
    (3)功勋荣誉章由总政治部统一制作。颁发功勋荣誉章要因地制宜,仪式从简,在1992年国庆节前完成,具体办法由军地有关部门协商,报当地党委和政府审定。
    (4)荣誉金统一从1992年1月1日起计发。1992年全年的荣誉金由军分区在颁发勋章时一次发给。从1993年1月1日起,荣誉金列地方财政由管理单位按月发给。

  • 第5题:

    军休干部的需要不包括( )。

    • A、军队情结
    • B、社会尊重
    • C、基本生存
    • D、居家养老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军人类证件:军官证,武警警官证,士兵证,文职干部证,(),军队职工证,学员证。

    • A、军官离(退)休干部证
    • B、军人离(退)休干部证
    • C、军队离(退)休干部证
    • D、武警离(退)休干部证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多选题
    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下列关于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管理机构应当设立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

    B

    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

    C

    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是服务管理机构做好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D

    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服务管理机构全体工作人员推选产生

    E

    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是军休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陈毅从事军休干部社会工作,他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为军休干部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他还与附近的一些中小学联系,让军休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丰富的活动让军休干部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价值。陈毅开展这些活动是注意到了( )要素对军休干部的意义。
    A

    物质

    B

    组织

    C

    心理

    D

    精神


    正确答案: D
    解析: 精神要素(对自我的超越、对意义的求索和与他人的联结感)在许多方面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心理和社会挑战。按照费希尔(Fischer)在观察和描述精神对于老人的重要性时总结的五个共同主题,社会工作者在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时应注意:
    ①要引导服务对象珍惜现在,包括欣赏时间的珍贵,以及真实地活在离开部队后的当下,“学习享受活着”;
    ②要引导服务对象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曾经的军旅生涯经历来建构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生回顾过程的重要作用;
    ③在人生回顾的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直面自己的局限;
    ④引导服务对象坦然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重新激活疏远的关系,寻求与自己、与他人的和解;
    ⑤引导服务对象“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力所能及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由此可见,陈毅开展的活动注意到了精神要素对军休干部的意义。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是服务和管理军休干部的专设机构,承担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具体工作

    B

    服务管理机构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

    C

    服务管理机构内设有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

    D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由上级任命

    E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按时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津贴补贴


    正确答案: E,B
    解析: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

  • 第10题:

    问答题
    对解决1981年前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管理的离休干部待遇问题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考虑到这部分离休干部是直接由军队批准退休,于1982年按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改办离休的,与其他由军队批准退休改离休且授予功勋荣誉章的干部情况相同,建议请中央军委给他们授予匣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具体实施办法,由总政治部商请有关部门制定。
    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从文件下达之月起,原则上执行军队离休干部的标准。他们的原工资、1988年军队工资结构调整增加的离休费、1989年增加的军龄薪金(工资)和交通费、公勤费、服装费、护理费、洗理费、书报费、副食物价补贴、丧葬费、抚恤费、遗属生活补助费,以及今后新增加的生活待遇项目,按1984年以后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的规定标准执行。其他管理经费、医疗费标准等,仍执行安置地区地方离休干部的有关规定。
    离休干部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由安置地人民政府在公房中调剂解决,或纳入城市居民住宅建设规划统一安排,逐步解决。
    解决离休干部上述生活待遇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地方财政开支。制作功勋荣誉章和授勋当年的荣誉金,由军队开支。从下一年起,荣誉金由地方财政开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军休干部的需要不包括( )。
    A

    军队情结

    B

    社会尊重

    C

    基本生存

    D

    居家养老


    正确答案: A
    解析: 军休干部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军队情结;②社会尊重;③健康维护;④居家养老;⑤社会参与。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某军休所拟为军休干部提供的下列服务中,符合规定的有(  )。
    A

    引进手机维修服务进入军休所

    B

    成立军休干部“手机短视频”兴趣小组

    C

    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临终关怀”服务

    D

    与志愿者组织联合举办“陪空巢军休干部过重阳”活动

    E

    以日间值班、适时联系、轮流包户的方式提供日常服务保障


    正确答案: E,C
    解析:

  • 第13题:

    军休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包括(  )。

    A.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的转变
    B.促进军休干部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C.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D.落实好军供保障任务
    E.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

    答案:A,B,C,E
    解析:
    军休社会工作的目的主要有:①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转变、减少对生活和环境的负面感受、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②促进军休干部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建立并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实现“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③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推进接收安置工作稳步进展,促进服务管理水平整体提高。D项属于军供社会工作的目的。

  • 第14题:

    当前军休干部普遍的心态特征包括(  )。

    A.敏感
    B.傲慢
    C.焦虑
    D.自卑
    E.紧张

    答案:A,C,E
    解析:
    对个人身份、地位的敏感、焦虑、紧张和无奈是当前军休干部普遍的心态特征,强烈的怀旧感、被抛弃感是大多数军休干部的心理感受。

  • 第15题:

    对解决1981年前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管理的离休干部待遇问题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考虑到这部分离休干部是直接由军队批准退休,于1982年按国务院、中央军委规定改办离休的,与其他由军队批准退休改离休且授予功勋荣誉章的干部情况相同,建议请中央军委给他们授予匣国人民解放军功勋荣誉章。具体实施办法,由总政治部商请有关部门制定。
    离休干部的生活待遇,从文件下达之月起,原则上执行军队离休干部的标准。他们的原工资、1988年军队工资结构调整增加的离休费、1989年增加的军龄薪金(工资)和交通费、公勤费、服装费、护理费、洗理费、书报费、副食物价补贴、丧葬费、抚恤费、遗属生活补助费,以及今后新增加的生活待遇项目,按1984年以后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的规定标准执行。其他管理经费、医疗费标准等,仍执行安置地区地方离休干部的有关规定。
    离休干部中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由安置地人民政府在公房中调剂解决,或纳入城市居民住宅建设规划统一安排,逐步解决。
    解决离休干部上述生活待遇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地方财政开支。制作功勋荣誉章和授勋当年的荣誉金,由军队开支。从下一年起,荣誉金由地方财政开支。

  • 第16题:

    社会工作者陈毅从事军休干部社会工作,他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为军休干部提供交流平台。同时,他还与附近的一些中小学联系,让军休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丰富的活动让军休干部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价值。陈毅开展这些活动是注意到了( )要素对军休干部的意义。

    • A、物质
    • B、组织
    • C、心理
    • D、精神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从军队师职干部变为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老张有一种深深地失落感,常常怀念在部队的时光,难以适应到地方的休养生活。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工作者首先应采取的介入策略是().

    • A、组织军休干部参与志愿服务
    • B、协调社会力量为军休干部服务
    • C、积极做好军休干部的情绪疏导工作
    • D、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多选题
    根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下列关于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由民政部门设置、调整

    B

    协调做好军休干部的医疗保障工作

    C

    应当负责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专项住房建设工作

    D

    协助办理军休干部去世后的丧葬事宜,按照政策规定落实遗属待遇

    E

    按时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津贴补贴


    正确答案: A,B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小张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   )。
    A

    军休干部与社会融合

    B

    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

    C

    军休干部间的关系融合

    D

    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军休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包括(  )。
    A

    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的转变

    B

    促进军休干部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C

    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D

    落实好军供保障任务

    E

    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


    正确答案: D,E
    解析:
    军休社会工作的目的主要有:①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转变、减少对生活和环境的负面感受、顺利度过军地转化的过渡期;②促进军休干部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建立并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实现“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③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推进接收安置工作稳步进展,促进服务管理水平整体提高。D项属于军供社会工作的目的。

  • 第21题:

    问答题
    对解决1981年前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的离休干部待遇问题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1981年底前由军队批准退休移交政府安置管理,1982年以后按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16号文件规定改办离休的原军队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从1991年9月日起,分别按以下规定和标准执行:
    (1)以下各项按军队现行规定,增入本人工资、离休费。
    ①按总政、总后〔1988〕政传字第6号通知的规定增加工资,团职以下干部每月30元,师职干部每月35元。
    ②按总参、总政、总后〔1990〕后联字3号文件的规定增加军龄薪金(工资)。军龄薪金(工资)从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之年起计算到批准退休的当年止,按军龄(含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每年1元计发。由于这部分离休干部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时增发生活补贴17元,不执行1985年军队工资制度改革规定发给30元生活补贴的规定,因此,这次调整时不按总参、总政、总后〔1990〕后联字3号文件的规定减发7元生活补贴费。有关具体事宜,按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1〕后财字第52号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
    ③按民政部安置司、总政治部老干部局〔1991〕政老发字第63号文件规定,增发粮油调价补偿每人每月10元。同时停发按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国家教委〔91〕财综字第44号文件规定发给的6元粮油调价补偿。
    (2)下列生活待遇项目按1984年以后移交政府管理军队离休干部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①原工资。仍按军队移交地方政府时本人的工资计发。
    ②交通费。按总参、总政、总后〔1983〕政干字第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师职以下干部每月15元。
    ③公勤费。按总参、总政、总后〔1983〕政干字第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师职(含)以下干部每月发给一个公勤人员全费的1/4。公勤费标准按总参、总政、总后〔1986〕后财字第73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④服装费。按民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民〔1985〕安3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团职干部每月温区、热区12元,寒区13元;营职以下干部每月温区、热区6元,寒区9元。师职干部的服装费标准和团职干部相同。
    ⑤洗理费。按总后勤部〔1990〕后财字第20号文件的规定执行,每月8元。
    ⑥书报费。按总后〔1988〕后财字第483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团职以上干部每月8元,营职以下干部每月6元。
    ⑦护理费。按总参、总政、总后〔1984〕参联字2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发给护理费的不再发给公勤费。
    ⑧丧葬费。按总政办公厅〔1986〕政办字第115号通知执行,兵团职以下干部按本人逝世前的12个月原:工资总额计发。“丧葬费的基数”包括:总后财务部〔1989〕财标字第415号第六条规定的项目、1989年按地方离休干部增发的离休费和军队离休干部增发的军龄薪金(工资)、1991年军队离休干部粮油调价补偿增加的离休费。
    ⑨抚恤费。按总政、总后〔1965〕政干字第541号、〔1965〕后财字第869号文件规定执行,在6个月内按离休干部生前的工资额逐月发给其遗属。“6个月薪金(工资)的基数”包括:总后财务部〔1989〕财标字第415号文件第五条规定的项目、1989年按地方离休干部增发的离休费和军队离休干部增发的军龄薪金(工资)、1991年军队离休干部粮油调价补偿增加的离休费。
    ⑩遗属生活补助费。按总政、总后〔1989〕政干字第279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以上各项中,原执行地方离休干部同类生活待遇规定和标准的,自1991年9月1日起停止执行。
    (3)今后,凡1984年以后移交政府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上述(2)款所列项目的标准进行调整或增加新的项目时,同样按照执行。
    (4)粮油标准、管理经费、医疗费、一次性抚恤金等其他待遇,仍按安置地区地方离休干部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5)这部分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包括:原工资、1979年确定的副食品价格补贴、1985年工资改革时确定的离休干部的17元生活补贴、1988年军队工资结构调整时给离休干部增加的工资、1989年按地方离休干部增发的离休费和给军队离休干部增发的军龄薪金(工资)、1991年军队离休干部粮油调价补偿增加的离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是服务和管理军休干部的专设机构,承担军休干部服务管 理具体工作

    B

    服务管理机构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对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

    C

    服务管理机构内设有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的,服务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军休干部 管理委员会的指导

    D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由上级任命

    E

    军体干部服务管理机构按时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津贴补贴


    正确答案: B,E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省第一军休所安置来自不同地区的40名军休干部,他们政治觉悟高,并且有技术专长。离退休后有些人感到“无所事事”,有些人还封闭自己。鉴于此,军休所的社会工作者组织军休干部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他们有的担任中小学校大队辅导员,有的成为社区环境监督员等。通过志愿服务,军休干部们结交了新朋友,生活也变得充实了。本案例中,协助军休干部方面,社工的任务不包括()。
    A

    倡导和挖掘社会资源

    B

    实现社会角色转变

    C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

    增强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