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初有关核算资料如下:“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4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贷方余额为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均为甲材料)。201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1)6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购入甲材料404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即期初材料采购全部入库。(2)6月20日,从外地A公

题目
单选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初有关核算资料如下: “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4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贷方余额为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均为甲材料)。201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6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购入甲材料404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即期初材料采购全部入库。 (2)6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运费1000元(不含税,按照11%计算增值税),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6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6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假设甲材料本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为72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月末的处理,正确的是()。
A

期末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B

期末应冲减减值准备1849.99元

C

期末应冲减减值准备600元

D

期末需计提减值1249.99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期末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40400+79600-70000)×(1+0.2143%)=70150.01(元),期末可变现净值为72000元,大于原材料实际成本70150.01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600元全部冲销。
更多“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102 000元,增值税额为17 340元。另发生运杂费1 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5 995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金额为( )元。

    A.1 099

    B.1 199

    C.16 141

    D.16 241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102 000+17 340+1 400+359)-5 995×20=1 199(元)。

  • 第2题:

    华丰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20元。企业购入甲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1000元,增值税额3570元。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990公斤,短缺的10公斤为运输途中定额内合理损耗。该批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A.1200

    B.1000

    C.-1200

    D.200


    正确答案:A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21000-990×20=1200元。

  • 第3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20元。企业购入甲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21000元,增值税额3570元。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990公斤,短缺的10公斤为运输途中定额内合理损耗。该批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元。

    A.1200

    B.1000

    C.-1200

    D.200


    正确答案:A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21 000-990×20=1200(元)。

  • 第4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9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2014年)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7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甲企业向乙公司购入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原材料增加90000元
    B.材料采购增加90000元
    C.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D.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11700元

    答案:B,D
    解析:
    资料(1)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700
     贷:银行存款 101700

  • 第5题:

    甲贸易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进口一批原材料,关税完税价格为170万元。已知该批原材料关税税额为17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甲贸易公司进口该批原材料应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万元。

    A.24.31
    B.22.1
    C.19.56
    D.18.7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进口环节增值税税额=(170+17)×13%=24.31(万元)。

  • 第6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进口原材料一批,关税完税价格折合人民币120000元。委托某运输公司将原材料从报关地运到企业,取得的运输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费5000元。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已知原材料进口关税税率为50%,增值税税率13%,则该企业进口环节应向海关缴纳的增值税为( )元。

    A.30000
    B.29300
    C.23400
    D.20400

    答案:C
    解析:
    从报关地到企业的运费不在进口环节缴纳增值税。进口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120000×(1+50%)×13%=23400(元)

  • 第7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购入A种原材料1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4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10万元,装卸费用3万元,途中保险费用2万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998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吨。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812
    B.815
    C.919
    D.917

    答案:B
    解析:
    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800+10+3+2=815(万元)。

  • 第8题:

    某小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万元,支付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万元,支付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则原材料成本为()万元。

    • A、27
    • B、28
    • C、30
    • D、31.53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的成本为()万元。
    A

    270

    B

    280

    C

    300

    D

    315.3


    正确答案: B
    解析: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消费税不计入收回物资成本,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因此,原材料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的成本=180+90=270(万元)。

  • 第10题:

    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因管理不善使一批库存材料被盗。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0000元,购买时支付的增值税为6800元,应收保险公司赔偿21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被盗原材料形成的净损失为()元。
    A

    19000

    B

    40000

    C

    46800

    D

    258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暴雨毁损库存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是()元。
    A

    7600

    B

    18800

    C

    8400

    D

    11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将该材料损失(非常损失)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用转出。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20000-800-11600=7600(元)。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益26000贷:原材料20000批准后:借:原材料800其他应收款11600营业外支出76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20000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该企业购入A原材料5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额为52万元,另发生运杂费用5.68万元(不含税),装卸费用2万元,途中保险费用1.5万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吨。则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  )万元。
    A

    0.82

    B

    0.81

    C

    0.80

    D

    0.83


    正确答案: A
    解析:
    企业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等)。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400+5.68+2+1.5=409.18(万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409.18/499=0.82(万元)。

  • 第13题: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4月初“原材料——甲材料”科目的余额为8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科目为贷方余额 267元;当月购入甲材料10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50000元,增值税额为110500元。企业验收入库时实收9900公斤,短缺100公斤为运输途中定额损耗。当月发出甲材料6000公斤。甲材料计划单价为每公斤66元。若该企业甲材料期末未发生跌价,则本月月末库存甲材料存货实际成本为( )元。

    A.339078

    B.345678

    C.342322

    D.335713


    正确答案:D
    解析:购入材料入账的计划成本为9900×66=653400(元),贷方成本差异为3400 (元) (2)月末库存材料计划成本=80000+653400-6000×66=337400(元) (3)材料成本差异率=(267+3400)÷(80000+653400)=5‰ (4)月末库存材料实际成本=337400-337400×5‰=335713(元)

  • 第14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进口原材料一批,关税完税价格折合人民币 120000元。委托某运输公司将原材料从报关地运到企业,取得的运输单位开具的运费发票上注明:运费5000元,建设基金100元,装卸费500元.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已知原材料进口关税税率为50%,增值税税率为17%,则该企业进口环节应向海关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 )。

    A.30243元

    B.30957元

    C.30600元

    D.29648元


    正确答案:C
    解析: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按组价公式为依据征收,不得抵减任何税金,应向海关缴纳的增值税=20000×(1+50%)×17%=30600(元)。

  • 第15题:

    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9月购入原材料1000公斤,每公斤不含税单价为100元,发生运杂费500元(不考虑运费抵扣增值税),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00元,途中合理耗损15公斤。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该批材料的单位成本为( )元/公斤。

    A.102.64

    B.119.90

    C.101.41

    D.100.90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甲贸易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7月进口-批原材料,关税完税价格为170万元。已知该批原材料关税税额为17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甲贸易公司进口该批原材料应纳的增值税额为()万元。

    A.19.56
    B.18.7
    C.22.1
    D.24.31

    答案:D
    解析:
    甲贸易公可进口该批原材料应纳的增值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增值税税率=(170+17)×13%-24.31(万元)。

  • 第17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12月从国外进口一批原材料,海关审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100万元,该材料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3%,甲企业进口原材料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

    A.12.44
    B.16.44
    C.13
    D.14.3

    答案:D
    解析:
    甲企业进口原材料应纳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1+关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00×(1+10%)×13%=14.3(万元)

  • 第18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35元/千克,企业购入甲材料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7600元,增值税税额为2992元,企业在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490千克,短缺的10千克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则该批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额为()。

    A.450元
    B.100元
    C.3442元
    D.3092元

    答案:A
    解析:

  • 第19题: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额为3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元。

    • A、20200
    • B、21400
    • C、23804
    • D、25004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某新设有限责任公司(假设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收到B公司按合同、章程出资的协议确认的价值为40万元的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划成本为42万元。则该公司应确认的实收资本的金额为()万元。

    • A、48.8
    • B、46.8
    • C、44.8
    • D、42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期购入原材料100kg,价款为57000元(不含增值税额)。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该批原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80元。该批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kg()元。
    A

    545.3

    B

    573.8

    C

    604

    D

    706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小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他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万元,支付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万元,支付增值税为1.53万元。该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则原材料成本为()万元。
    A

    27

    B

    28

    C

    30

    D

    31.53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78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

    32.4

    B

    33.33

    C

    35.28

    D

    3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

  • 第24题:

    单选题
    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必17%。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
    A

    32.4

    B

    33.33

    C

    35.28

    D

    3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