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所提到的体液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 第2题: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有()。

    • A、防止污染过的针头刺伤
    • B、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
    • C、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正确答案: (一)急救处理
    1、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粘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

  • 第5题: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附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①基本用药程序:应使用两种反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②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 第6题:

    简述什么是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正确答案: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其他工作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 第7题:

    什么是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正确答案: 所谓职业暴露是指在艾滋病防治或其它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被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污染,或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利器等刺伤皮肤,从而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职业暴露人员多是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公安人员。

  • 第8题:

    多选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为了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有(  )。
    A

    防止污染过的针头刺伤

    B

    避免接触病人的血液

    C

    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D

    实验室应备有洗眼装置或急救药箱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C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正确答案: 所谓职业暴露是指在艾滋病防治或其它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被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污染,或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利器等刺伤皮肤,从而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职业暴露人员多是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公安人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如下那些内容?()
    A

    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及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 B、暴露方式
    • 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 D、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 E、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正确答案:A,B,C,D,E

  • 第14题: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 B、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 C、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何谓职业暴露?何谓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正确答案:职业暴露指的是从业者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与有害因素或传染性疾病感染者或被其血液、体液或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媒介物的接触。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 第16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如何?


    正确答案: (1)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动进行冲洗,然后用0.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禁止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保健科,同时留取病人血液本底资料,保健科会组织院内专家组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药物干预等随访追踪措施。

  • 第17题: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对医务人员的预防提出了哪些重要原则?


    正确答案: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①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②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④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第18题:

    控制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 A、一般防护
    • B、标准防护
    • C、直接接触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用药方案有哪几种,请详细描述?


    正确答案:有两种用药方案,即:基本PEP方案和扩展PEP方案
    基本PEP方案:指联合使用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齐多夫定(AZT)600mg/dbid+拉米夫定(3TC)150mgbid;
    拉米夫定(3TC)150mgbid+司他夫定(d4T)30~40mgbid;
    去羟基苷(ddI)250mgbid+司他夫定(d4T)40mgbid
    扩展PEP方案: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茚地那韦(IDV;Crixivan)800mgq8h空腹时服用;
    奈非那韦(NFV;Viracept)750mgtid进食时服用;
    依非韦伦(EFV;Sustiva)600mgqn;
    阿巴卡韦(ABC)300mgbid
    确定暴露后预防方案还要考虑在我国注册批准药物的品种,根据我国的实际,可考虑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去羟肌苷(ddI)加司坦夫定(d4T)等。

  • 第20题:

    问答题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附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4)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①基本用药程序:应使用两种反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②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有()。
    A

    防止污染过的针头刺伤

    B

    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

    C

    一旦刺伤立即清洗,碘酒消毒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对医务人员的预防提出了哪些重要原则?

    正确答案: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①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②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④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控制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A

    一般防护

    B

    标准防护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