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问答题麻疹的临床经过分为几期?各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麻疹的临床经过分为几期?各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相似考题
更多“麻疹的临床经过分为几期?各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后天梅毒按其病程发展可分为几期?各期梅毒的基本病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分三期
    (2)第—期梅毒——硬性下疳形成
    (3)第二期梅毒——梅毒疹
    (4)第三期梅毒——器官梅毒期,树胶肿形成

  • 第2题: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分为几期:()

    • A、三期
    • B、四期
    • C、五期
    • D、六期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压疮分为几期?各期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压疮分三期是:
    ①瘀血红润期;
    ②炎性浸润期;
    ③溃疡期。
    I.期表现为:受压皮肤呈暗红色,并有红、肿、热、痛。I度损伤仅限于表皮。
    Ⅱ期表现为:受损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并有炎性渗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破溃后,表皮易脱落而形成潮湿红润的溃疡面。损伤延伸到皮下脂肪层。
    Ⅲ期表现为: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前者较轻,为浅层组织感染、化脓,脓液流出后,形成溃疡。后者严重,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常可抵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若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还可造成败血症。

  • 第4题:

    白疕寻常型分为哪几期?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进行期:新皮疹不断出现,原皮疹不断扩大,颜色鲜红,鳞屑较多,针刺、摩擦、外伤处可出现皮疹,即同型反应阳性。
    ②静止期:病情稳定,基本无新疹出现,原皮疹色暗红,鳞屑减少,既不扩大,也不消退。
    ③退行期:皮损缩小,颜色变淡,鳞屑减少,或从中心开始消退,遗留暂时性的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斑。

  • 第5题:

    尸斑分为几期,根据各期怎样推断死亡时间?


    正确答案: 分为坠积期、扩散期、浸润期三个阶段。尸斑通常在死后2~4小时出现,12~14小时发展到高峰,24~36小时后固定下来不能转移,一直保持到尸体腐败。

  • 第6题:

    大叶性肺炎分为哪几期?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
    ①充血水肿期:病变肺叶肿胀、暗红色;镜下见肺泡间隔内cap弥漫性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内混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②红色肝样变期:肿大肺叶充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镜下见肺泡间隔内cap仍处于扩张充血状态;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其间夹杂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③灰色肝样变期:肺叶肿大但充血消退;镜下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肺泡腔内几乎很少见到红细胞。
    ④溶解消散期: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水解酶将渗出物中的纤维素溶解;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胸膜渗出物亦被吸收和机化。

  • 第7题:

    典型麻疹临床各期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潜伏期:大多数6~18天,平均10天,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从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3~4天。有低-中度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Stimson线和Koplik斑。
    (3)出疹期:发热3~4天后出皮疹,出疹时热更高,持续3~5天。皮疹始于耳后、颈部的发际,逐渐波及面部、躯干、四肢及手掌、足底,3天出齐。红色斑丘疹稀疏分布,重者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不伴痒。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 第8题:

    问答题
    中国对虾卵巢发育分为几期?各期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VI期
    I体积小,乳白色;
    II期期或淡粉红色,体积增大;
    III期棕色或橙黄色,肉眼能见细小的卵母细胞;
    IV期紫褐色或黄色,卵巢和肝脏担当,卵粒清晰可见,卵巢;
    V期深紫色,卵粒在卵巢内相互游离,于前期;
    VI期卵巢出现黄色或桔黄色卵粒,卵巢体积缩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破伤风分几期?典型发作期有哪些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破伤风分4期:潜伏期、前驱期、典型发作期、后期。典型发作期症状是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患者开始感觉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有牙关紧闭,口角向外上方牵引,呈苦笑貌。继而颈项强直,头向后仰,痉挛向四肢延伸,头后仰不能前屈,腰部前凸,呈角弓反张样。四肢肌肉收缩时,肢体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或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轻微的刺激均可诱发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发病期间神志清楚,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发时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汗出淋漓,流涎,口吐白沫,呼吸急促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后天性梅毒分为几期,各期有何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 (1)后天性梅毒分三期: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
    (2)病变特点:①第一期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后3周左右,在外生殖器形成硬性下疳;
    ②第二期梅毒感染后10周左右,全身广泛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和全身性淋巴结大;
    ④第三期梅毒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肝和骨骼等器官出现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小血管周围炎、树胶样肿和瘢痕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分为几期:()
    A

    三期

    B

    四期

    C

    五期

    D

    六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白疕寻常型分为哪几期?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进行期:新皮疹不断出现,原皮疹不断扩大,颜色鲜红,鳞屑较多,针刺、摩擦、外伤处可出现皮疹,即同型反应阳性。
    ②静止期:病情稳定,基本无新疹出现,原皮疹色暗红,鳞屑减少,既不扩大,也不消退。
    ③退行期:皮损缩小,颜色变淡,鳞屑减少,或从中心开始消退,遗留暂时性的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压疮分几期?简述各期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压疮分期是: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
    Ⅰ期表现为:受压皮肤呈暗红色,并有红、肿、热、痛。Ⅰ度损伤仅限于表皮。
    Ⅱ期表现为:受损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并有炎性渗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破溃后,表皮易脱落而形成潮湿红润的溃疡面。损伤延伸到皮下脂肪层。
    Ⅲ期表现为: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敬爱年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前者较轻,为浅层组织感染、化脓,脓液流出后,形成溃疡。后者严重,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常可抵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若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还可造成败血症。

  • 第14题:

    中国对虾卵巢发育分为几期?各期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VI期
    I体积小,乳白色;
    II期期或淡粉红色,体积增大;
    III期棕色或橙黄色,肉眼能见细小的卵母细胞;
    IV期紫褐色或黄色,卵巢和肝脏担当,卵粒清晰可见,卵巢;
    V期深紫色,卵粒在卵巢内相互游离,于前期;
    VI期卵巢出现黄色或桔黄色卵粒,卵巢体积缩小。

  • 第15题:

    后天性梅毒分为几期,各期有何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 (1)后天性梅毒分三期: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
    (2)病变特点:①第一期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后3周左右,在外生殖器形成硬性下疳;
    ②第二期梅毒感染后10周左右,全身广泛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和全身性淋巴结大;
    ④第三期梅毒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肝和骨骼等器官出现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小血管周围炎、树胶样肿和瘢痕形成。

  • 第16题:

    典型霍乱病程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典型霍乱的病程一般可分三期。一是泻、吐期,在起病后持续数小时至1~2天。其特点是剧烈腹泻,先泻后吐,一般无发热、腹痛和里急后重。腹泄物除最初几次含有粪质外,基本上是水样便。二是脱水期,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2天出现脱水和循环衰竭的表现,主要为口渴、烦躁、声嘶、耳鸣、肌肉痉挛、少尿或无尿,脱水外观、脉搏增快且微弱、血压下降等。三是恢复期。其特点是病人经治疗,及时纠正脱水之后,大多数症状逐渐消失,腹泻减少至停止,病人逐渐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的病人在该期有反应性发热,故又称为反应期,以儿童多见。霍乱的全病程平均3~7天。

  • 第17题:

    压疮分几期?各期的临床表现及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第一期瘀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潮湿后,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
    护理:应加强护理措施,除去致病原因,增加翻身次数,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的摄取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第二期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泡,此期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示潮湿红润的疮面。
    护理: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有水泡时,未破坏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区表皮,然后涂消毒液,用无菌敷料包扎。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病人感觉疼痛加重。
    护理:应尽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鹅颈灯距疮面25cm照射疮面,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照射后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还可采用鸡蛋内膜、纤维蛋白膜、骨胶原膜等贴于疮面治疗。如内膜下有气泡,应以无菌棉球轻轻挤压使之排除,再以无菌敷料覆盖其上,1~2天更换一次,直到疮面愈合为止。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
    护理:应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愈合。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收敛的中草药治疗。如疮面有感染时,轻者可用无菌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疮面,再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一次。还可用灭滴灵湿敷或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后涂以磺胺嘧啶银、呋喃西林治疗。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抑制厌氧菌。感染的疮面应定期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每周一次,按检查结果选用药物。对形成窦道给予引流。

  • 第18题:

    抗癌新药临床研究分几期,简述各期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抗癌新药临床研究分四期。
    Ⅰ期临床研究为人体的初始研究,主要是人体耐受性试验、考察其毒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Ⅱ期临床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新药对各种肿瘤的客观疗效,淘汰无效的品种;
    Ⅲ期临床研究是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确证是否对癌症患者有确切的疗效;
    Ⅳ期临床研究为上市后的临床研究,重点是新药的安全性,尤其是其剂量累积毒性及意外毒性。

  • 第19题:

    问答题
    脱疽临床分为几期?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临床上按肢体缺血的程度,可分为三期。
    (1)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轻度间歇性跛行,要走0.5~1km后才有症状,休息后缓解。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
    (2)第二期:营养障碍期,上述症状日益加重,间歇性跛行愈来愈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疼痛,夜间疼痛加剧,患肢皮肤湿度显著降低,益显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3)第三期,坏疽期:症状继续加重,患肢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疼痛剧烈,呈持续性,迫使患者日夜屈膝抚足而坐,或借助下垂肢体以减轻疼痛。广泛坏死继发严重感染后,干性坏疽变成湿性坏疽,出现高热、烦躁不安等毒血症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典型麻疹临床各期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潜伏期:大多数6~18天,平均10天,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从发热开始至出疹,一般3~4天。有低-中度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Stimson线和Koplik斑。
    (3)出疹期:发热3~4天后出皮疹,出疹时热更高,持续3~5天。皮疹始于耳后、颈部的发际,逐渐波及面部、躯干、四肢及手掌、足底,3天出齐。红色斑丘疹稀疏分布,重者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不伴痒。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压疮分几期?简述各期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压疮分期是: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
    Ⅰ期表现为:受压皮肤呈暗红色,并有红、肿、热、痛。Ⅰ度损伤仅限于表皮。
    Ⅱ期表现为:受损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并有炎性渗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破溃后,表皮易脱落而形成潮湿红润的溃疡面。损伤延伸到皮下脂肪层。
    Ⅲ期表现为: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敬爱年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前者较轻,为浅层组织感染、化脓,脓液流出后,形成溃疡。后者严重,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常可抵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若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还可造成败血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压疮分几期?各期的临床表现及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第一期瘀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潮湿后,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短时间内不见消退。
    护理:应加强护理措施,除去致病原因,增加翻身次数,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营养的摄取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第二期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泡,此期极易破溃。破溃后,可显示潮湿红润的疮面。
    护理:应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有水泡时,未破坏的小水泡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区表皮,然后涂消毒液,用无菌敷料包扎。
    第三期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病人感觉疼痛加重。
    护理:应尽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鹅颈灯距疮面25cm照射疮面,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照射后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还可采用鸡蛋内膜、纤维蛋白膜、骨胶原膜等贴于疮面治疗。如内膜下有气泡,应以无菌棉球轻轻挤压使之排除,再以无菌敷料覆盖其上,1~2天更换一次,直到疮面愈合为止。
    第四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
    护理:应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愈合。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收敛的中草药治疗。如疮面有感染时,轻者可用无菌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疮面,再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一次。还可用灭滴灵湿敷或用生理盐水清洗疮面后涂以磺胺嘧啶银、呋喃西林治疗。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以抑制厌氧菌。感染的疮面应定期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每周一次,按检查结果选用药物。对形成窦道给予引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尸斑分为几期,根据各期怎样推断死亡时间?

    正确答案: 分为坠积期、扩散期、浸润期三个阶段。尸斑通常在死后2~4小时出现,12~14小时发展到高峰,24~36小时后固定下来不能转移,一直保持到尸体腐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