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单选题鱼类脂肪肝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A 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B 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失去平衡C 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和黄褐色D 胆囊肿大

题目
单选题
鱼类脂肪肝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

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

B

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失去平衡

C

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和黄褐色

D

胆囊肿大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鱼类脂肪肝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描述错误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从营养与饲料的角度论述淡水鱼类营养性脂肪肝。


    正确答案: 可以从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糖类含量、药物使用、水质条件等方面论述。
    A.蛋白质和(或)糖类含量过高时,会在肝脏内发生转化,生成脂肪,在体内胆碱、磷脂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地堆积,进而引发脂肪肝。
    B.脂肪发生酸败或者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药物),也会引起肝功能下降,降低肝脏对脂肪的向外运输能力,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脂肪肝。
    C.饲料配方不合理,磷脂或胆碱量过少或没有,也可造成肝细胞运输能力下降,造成脂肪累积,诱发脂肪肝。
    D.水质条件不好,可能会使鱼体整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降低,从而使肝脏脂肪向外运输过慢,进而引起肝内脂肪过多,引发脂肪肝。

  • 第2题:

    阐述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1、发病原因
    1)饲料因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都会转变成脂肪;饲料中毒霉菌素如黄曲霉毒素和菜籽饼含量过多;饲料中缺乏胆碱、烟酸、锰、蛋氨酸、维生素E等。
    2)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高、应激等。
    2、主要临床症状:过度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0%,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60%~75%下降为30%~40%,甚至仅为10%,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病鸡冠及肉髯色淡,或发绀,继而变黄、萎缩,精神萎顿,多伏卧,很少运动。有些病鸡食欲下降,鸡冠变白,体温正常,粪便呈黄绿色,水样。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不当时,引起强烈挣扎,甚至突然死亡。
    3、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黄色油腻状,表面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质脆易碎如泥样,用刀切时,在切的表面上有脂肪滴附着。有的鸡由于肝破裂而发生内出血,肝脏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血凝块。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些鸡的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 第3题:

    以下哪项对脂肪肝的描述是错误的()。

    • A、肝脏的脂肪含量>5%
    • B、过量的脂肪蓄积于肝细胞间隙
    • C、过量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
    • D、肥胖症、脂肪摄入过多、脂代谢障碍是形成脂肪肝的原因
    • E、轻度脂肪肝多无自觉症状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单选题
    以下哪项对脂肪肝的描述是错误的()。
    A

    肝脏的脂肪含量>5%

    B

    过量的脂肪蓄积于肝细胞间隙

    C

    过量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

    D

    肥胖症、脂肪摄入过多、脂代谢障碍是形成脂肪肝的原因

    E

    轻度脂肪肝多无自觉症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脂肪肝是由于肥胖、营养过剩、饮酒过度、糖尿病等原因致使肝脏内脂类代谢失去平衡,脂肪存积于肝细胞内而造成。

  • 第5题:

    问答题
    阐述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发病原因
    1)饲料因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都会转变成脂肪;饲料中毒霉菌素如黄曲霉毒素和菜籽饼含量过多;饲料中缺乏胆碱、烟酸、锰、蛋氨酸、维生素E等。
    2)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高、应激等。
    2、主要临床症状:过度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0%,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60%~75%下降为30%~40%,甚至仅为10%,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病鸡冠及肉髯色淡,或发绀,继而变黄、萎缩,精神萎顿,多伏卧,很少运动。有些病鸡食欲下降,鸡冠变白,体温正常,粪便呈黄绿色,水样。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不当时,引起强烈挣扎,甚至突然死亡。
    3、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黄色油腻状,表面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质脆易碎如泥样,用刀切时,在切的表面上有脂肪滴附着。有的鸡由于肝破裂而发生内出血,肝脏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血凝块。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些鸡的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描述指环虫的形态,简述鱼类指环虫病的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病原体为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种类很多,是一类较小的单殖吸虫。虫体一般长而扁平,叶片形。虫体的前端有2对头器,由单细胞的头腺和腺管组成。头部背面有4个眼点,呈方形排列。头部腹面有口,下接口管、咽、食道,其后是2支分叉的肠管,在虫体的后部连接成环。虫体的后端有1个圆盘状的固着盘,其上有1对中央大钩,7对边缘小钩。
    指环虫雌、雄同体。虫体的后部有1个精巢,精巢的前方为1个卵巢,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储精囊、交配器组成,雌雄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生殖孔组成。雌雄生殖孔分别开口于虫体的前方肠的分叉处。
    指环虫的生活史简单,卵生。卵呈圆形,一端有一小柄,柄末端小球状。卵孵出的幼虫身上有5簇纤毛,4个眼点和7对边缘小钩。幼虫借纤毛在水中游动,遇到适当寄主,即附着于鳃上,脱去纤毛定居发育成成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指环虫靠其后固着器寄生于鱼的鳃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盖张开,窒息而死。
    [流行情况]该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多数流行于春末夏初,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在鱼种越冬时也可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可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鱼中放养前用浓度为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20min。
    (2)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90%),浓度为0.3~0.5mg/kg。
    (3)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mg/kg。
    (4)淡水白鲳患病,可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kg。

  • 第7题:

    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病变
    • B、肝脏体积增大
    • C、小叶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
    • D、少部分病例可有轻到中度的肝纤维化
    • E、单纯的脂肪肝常无症状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试从营养与饲料的角度论述淡水鱼类营养性脂肪肝。

    正确答案: 可以从饲料配方、蛋白质含量、糖类含量、药物使用、水质条件等方面论述。
    A.蛋白质和(或)糖类含量过高时,会在肝脏内发生转化,生成脂肪,在体内胆碱、磷脂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地堆积,进而引发脂肪肝。
    B.脂肪发生酸败或者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药物),也会引起肝功能下降,降低肝脏对脂肪的向外运输能力,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脂肪肝。
    C.饲料配方不合理,磷脂或胆碱量过少或没有,也可造成肝细胞运输能力下降,造成脂肪累积,诱发脂肪肝。
    D.水质条件不好,可能会使鱼体整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降低,从而使肝脏脂肪向外运输过慢,进而引起肝内脂肪过多,引发脂肪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鱼类缺乏维生素K会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A

    脂肪肝

    B

    眼球突出

    C

    甲状腺肿大

    D

    凝血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鱼类脂肪肝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

    B

    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失去平衡

    C

    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和黄褐色

    D

    胆囊肿小


    正确答案: D
    解析:
    鱼类脂肪肝发病时,病情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有时焦躁不安,甚至蹿出水面,生长缓慢,饵料利用率和抗病力降低,死亡率不高。AB两项,病情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或静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CD两项,解剖发现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和黄褐色等,胆囊变大且胆汁变黑。